「挑選香蕉時,一定要注意有沒有變黏和外皮裂開的問題……」這是五蓮縣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張善華日前在該縣某大型商場超市向學生們講解時的情景。當天,該校組織36名殘疾學生,在校領導、教師和部分家長的陪同下,乘車去商場體驗和學習購物。
「『一切生活都是課程,一切課程也都是生活。』對特校學生來說,生活課程更為重要。殘疾學生很少有機會去商場購物,因此我們組織一次這樣的活動,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前提下,既鍛鍊了他們的能力,也讓他們感到快樂。」該校校長劉克波說。
近年來,五蓮縣特殊教育學校從關乎學生切身利益的點滴小事入手,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努力改善辦學條件,真正讓學生住得暖和、穿得漂亮、吃得有營養、生活得有質量。正是在這樣辦學思想的浸潤下,「學生的生活我最在乎」成為該校領導和教師們的共識。
不僅讓你住得舒適,還要讓你穿得漂亮
該校學籍平臺上共有智障學生202名,其中在校生55名,其餘的是需要「送教上門」的重度殘疾學生。平時住校和在學校食堂就餐的學生大約40名。
為了讓這些來自全縣各鄉鎮的學生住得舒適,該校建設了充滿溫情的男生、女生宿舍各兩處,統一購置了木床、床單、被褥及臉盆、毛巾、牙膏、牙刷等洗漱用品,全部免費供學生使用。同時,為了做到冬不冷、夏不熱,學校還為每間宿舍都安裝了空調。今年夏季,又投資1萬多元,購置4臺即熱式熱水器,建成了高標準的淋浴室,並安裝了浴霸,以方便學生冬天洗熱水澡。此外,學校還購進了一臺洗衣機,定期為學生們統一洗床單、被褥等。
為了讓學生們穿得漂亮,該校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在沒讓學生花一分錢的前提下,通過縣教體局的統一招標,於今年秋季為所有在校生每人訂購了夏、春、秋三套設計新穎、款式漂亮的校服,並為他們訂製了防水、防寒的冬季「衝鋒衣」。由於殘疾學生的身高、身材與正常學生有很大差異,為了確保製衣的合身美觀,中標企業專門到校為學生逐人量身裁衣。
「聽說學校為他們免費製作校服,學生們都非常開心。學校發放校服的那天,他們都像過年一樣高興。」該校辦公室主任遲令燕說。
不光記住你的姓名,還能記住你的口味
每個工作日上午11:20,學生們都會在帶班領導和生活教師的帶領下列隊走進食堂用餐。
11月25日這一天也不例外。學生們一走進食堂就興奮起來,不停地喊著「阿姨、阿姨」,然後各就各位用餐。
「晶晶,夢菲……」炊事員趙武彩一邊分菜一邊回應著。
炊事員居然能叫出每名學生的名字?
當然!趙武彩不光能叫出每名學生的名字,而且記住了他們不同的口味。
「胡明傑不愛吃菜,只愛吃火腿腸和炒辣菜,我們就強制他吃些蔬菜,並喝些菜湯;邱夢菲臉上長青春痘,不宜吃辛辣的東西,我們就儘量不給她的菜放辣椒……」趙武彩在說起這些學生的口味時如數家珍。
「其實,不光炊事員,我們學校的領導和教師基本上都記住了每名學生的姓名。」該校生活管理員陳剛說,「我們學校正常住校、就餐的只有40人,大家天天相處,相互都熟悉了。」
對此,劉克波解釋說:「對殘疾學生要通過『一生一案』進行個性化教育。由於學校經常召開『學情』分析會,我們不光記住了每名學生的姓名,還記住了他們的家庭情況及發病原因、生活習慣、個性特點等。」
約11:38,陸續有學生吃飽了。讓記者感到驚訝的是,他們都自覺排隊在洗刷處用水衝刷餐具,然後放到統一的置放處。接下來,男生們開始用拖把拖地,女生們用抹布擦飯桌。
「學生們非常自覺,都搶著幹活。其實,他們幹了,我們還要重新幹一遍。之所以讓他們幹,是因為我們要培養他們的自理和自立能力。」陳剛說。
不光關注你的學習,還要關愛你的成長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中餐,粒粒皆辛苦。」還沒走到培智班六年級的教室門口,記者就隔牆聽到了女孩背誦古詩的響亮聲音。
背誦古詩的女孩叫何曉,她在生活語文教師王芳的精心輔導和鼓勵下,已經能較為熟練地背誦一首古詩了。雖然第三句「誰知盤中餐」中的「誰知盤」3個字記不清了,只好拖了長音混過去,但她依然贏得了大家熱烈的掌聲。
儘管特校文化課的知識較為淺顯簡單,然而對智障學生來說,要學懂並掌握絕非易事。通常情況下,讓他們學會一個字都需花費很大時間和精力,但是教師們絕不放棄對學生的教育。
當然,教師們不光關注學生的學習,更關心他們的成長。培智班一年級班主任孫杰講述了班裡女生李春芳(化名)的故事:去年秋天剛入學時,李春芳完全沒有自理能力,即使是在媽媽陪學、陪餐的情況下,還經常把大便拉在褲子裡、教室裡、樓道裡。看到這一情況,孫杰讓該生的媽媽試著逐漸放棄陪護。由於失去了媽媽的陪伴,再加上教師的鼓勵和幫助,幾個月後,李春芳的自理能力得到萌發。現在,她根本不需要媽媽陪護了,自己能夠主動到廁所解大小便了。
看到女兒的變化,李春芳的媽媽流下了高興的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