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一眼千年的美

2021-02-17 墨華不冷

文/圖  墨華不冷

(原創作品,已加入維權騎士的版權保護計劃)

京都,一個仿唐朝洛陽而建的千年古都,一個奈良之後、東京之前的日本首都。它有懷古思幽的文藝,也有風花雪月的優雅,能讓你在現代和歷史中無縫跨越,也能讓你在東方和西方文明間自由穿梭。你從7-11便利店,剛買了牛肉雞蛋三明治與野菜汁飲料出來,一座古寺驟然映入眼帘,西裝男子與和服女子擦肩而過。

京都,沒有壯麗、恢宏、磅礴的盛唐氣象——京都的景點,幾乎都是小山、小水、小景、小巷,正如精緻的壽司,給人小家碧玉之感。然而,它有散布各處的唐朝痕跡:鬥拱、飛簷、青瓦、匾額、漢字、佛教、抹茶、陶器、漆器、和服、壁畫……這一切,似曾相識,又似是而非。

京都只能是日本人的精神家園,而不是中國人的,因為京都骨子裡飽含的,是濃鬱的日本風情。

對我而言,京都是什麼?是古色古香的寺廟神社,是掩映在櫻花中的青瓦飛簷,是雅致的和風屋舍,是枯山枯水的禪意庭院,是煙視媚行的和服女子,是雪臉雲髻的藝妓,是地道匠心的懷石料理,是傳統的花道與茶道……其中,最讓我感到驚豔的,是多如牛毛的寺廟神社。1600多座寺廟,800多座神廟,多得像家門口的尋常風景,這是京都的資本與驕傲。

在京都,網紅景點是要打卡的,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漫無目的地閒逛。因是自由行,在打卡前後,總有閒逛時間。京都的美,就在於與各種可能性不期而遇,在於下一個轉角處便遇見小驚喜。只有隨意邂逅又打動內心的風景,才構成你心中獨一無二的京都。比如,一座座打卡計劃之外的寺廟神社,一株從民宅探出頭來的白色山桃花,一朵墜在牆頂瓦當之間的紅色茶花,一道鴨川岸邊的雨後彩虹,一面隨風翻卷、庭院半隱的布簾,一對在雨後幽巷牽手漫步的日本情侶, 一棵從屋頂冒出、美如盆景的松樹,一堵被櫻花投射得影影綽綽的黃牆,一位主動熱心指路、穿著素雅得體的日本老婦人,一個繪有卡通烏龜的停車場標記……

若隔遠看到盛放的櫻花樹,我們便會循花追隨而去。在櫻花季,每一株滿開的櫻花樹,都是美的召喚。這正如,對於離開京都有半個月的我們,京都仍然是一種美的召喚,再見有期。

(以下照片攝於3月底4月初)

圓山公園的一本櫻,

肆意綻放它粉色的絕代風華。

一群烏鴉發出「啊啊啊」的叫聲,

撲稜稜飛過。

龍安寺的枝垂櫻美得很乾脆,

天空藍得很乾脆,

棚架將枝垂櫻與藍天分割得很乾脆。

對高臺寺最鮮活的記憶,

是枯山水庭園中一棵滿開的枝垂櫻。

戰國時代著名武將豐臣秀吉逝世後,

其正室削髮為尼,為給亡夫祈福,建造高臺寺。

四百年過去了,她對亡夫的思念,

已化作這兒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砂。

4月初,仁和寺200多株御室櫻仍含苞,

染井吉野櫻有一半仍未滿開,

而長相普通的杜鵑花,

盛放得有淹沒全寺之勢。

由金閣寺想到三島由紀夫,

由三島由紀夫想到他的黑色暴力美學。

南禪寺是日本禪宗寺院之首。

1291年,因厭惡為皇位的骨肉相殘,

日本龜山天皇將皇位禪讓給皇太子,

出家創立南禪寺。

一念花開,一念花落,

眾境皆空,萬緣歸寂。

京都御苑的枝垂櫻,

開成一樹樹瀑布般壯觀的詩意。


祈求五穀豐登的伏見稻荷大社裡,

千本鳥居構成了橙紅色的時光隧道。

陽光傾灑,光影斑駁,

如夢似幻,幽玄壯觀。

電影《藝妓回憶錄》的女主小千代,

就奔跑在這千本鳥居中,

義無反顧地奔向未知的未來。

一隻烏鴉,盤桓停棲在八坂神社的屋簷上。

烏鴉在日本,是吉祥之鳥,

數量特別多,個子特別肥碩。

清水寺裡,

茶花墜在地藏之間,

便有了一番清肅和憂傷。

比起高逼格的花見路,

二年坂、三年坂更具人氣與親切感 ,

有各色各樣的小吃和小玩意。

遊客到這兒就開啟逛吃模式。

這株枝垂櫻,

佔盡了二年坂、三年坂的風情。

陽光微醺,櫻花吹雪,

時光變得清婉溫醇。

醍醐寺,或是京都最美的賞櫻寺廟。

我們幸運地被這場枝垂櫻的盛宴驚倒。

(點擊閱讀:《在京都最美的賞櫻寺廟,與豐臣秀吉仰望同一片藍天》)

東福寺是賞楓名所,

在非賞楓季,顯得格外空曠清寂,

被烏鴉的叫聲佔據。

知恩院裡,

一牆青色的古老的光陰。

清晨,建仁寺的一株枝垂櫻,

像粉色的潮汐,隨風輕翻。

華燈初上時,

四條通的吉野櫻開成點點雪花,

裝飾著深藍色絲絨般的天空。

日本寺廟或神社的入口附近,

都有一個水池子,叫御手洗。

它供參拜者洗手漱口,

洗去塵世汙濁,

且有一套操作流程。

雨後,鴨川的橋上,遇見彩虹。

這是日本優質的空氣和清透的天空,

賜予給我們的小驚喜。

人們喜歡在鴨川上,

散步、跑步和聚會。

鴨川的悠閒,長31公裡,

鴨川的慵懶,長31公裡。

鴨川與慢節奏的京都融為一體。

喜歡在民宅小巷裡信步,

看乾淨靜謐的路面,看傳統日式的房子,

看縱橫零亂的電線,看頗有禪意的松樹,

看有生活氣息的門前裝飾……

日本人特愛在住宅的庭中種松樹。

這株松樹,樹姿婀娜,

衝出屋頂,鶴立雞群。

京都的古寺神社星羅棋布。

與打卡計劃外的任何一座相遇,

都是一種緣分。

它在下一個拐彎處,

在你不經意回望處。

喜歡這個寺廟名字——明暗寺。

在櫻花季,走在在馬路邊或小巷裡,

總會猝不及防地遇見櫻花樹。

京都的美,就在你腳下,

在你隨意的左行右轉中。

櫻花太美,陽光太好,

一對戀人忍不住親吻。

平安神宮外的一片草地上,椿寒櫻下,

一群穿得花紅柳綠的中國大媽在擺拍,

給安靜拘謹的日國帶來了喧鬧的笑聲。

鏡頭外有一對日本情侶看得目瞪口呆!

我在神宮裡沒見到多少滿開的枝垂櫻,

倒在神宮外,看到了中國大媽的活力,

像鮮花般怒放!

無論在何國何地,

絲巾是中國大媽凹造型的必備神器,

中國大媽對絲巾愛得深沉!

絲巾顏色必須鮮豔,

配上大紅大綠的撞色衣裳,

以及揮舞張臂的自信姿勢,

在鏡頭中更具衝擊力!


處女座的日本人,

特意用英文和中文提醒:

這個不是垃圾箱。

這讓人忍俊不禁。

日本的公共垃圾桶很少,

但在學校門口、便利店、

自動販賣機與地鐵站等地方,

還是可找到垃圾桶。

我們經常背一天的垃圾回賓館。

日本的垃圾分類很嚴苛。

每天回收垃圾的種類不同,

居民錯過時間就得放在家臭上幾天。

垃圾袋須白色透明或半透明,

便於收集垃圾的工人看清垃圾,

也讓鄰居相互監督。

愛乾淨的日本人,

連石碑和鳥居的木條都要擦乾淨。


在馬路邊閒步,

突然遇上這一堵影影綽綽的黃牆,

覺得美翻了。

上面是勝林寺的染井吉野櫻。

菩薩坐在豬上面,

中國人可腦補下。

日本信奉萬物有靈,

我們曾參觀過供奉豬的護王神社。

每一個格子窗口的燈火裡,

都有一個故事。

感覺日本是愛格子的民族,

比如便當就分為幾格。

在這個漫畫大國,

卡哇伊的圖案散布在城市各個角落。

瞧這個停車場標記!

以為日本人在正式場合才穿和服,

其實,很多日本人穿著和服去踏青和逛街,

且一點也不顯得突兀怪異。

和服不挑身材。

穿上和服的日本姑娘,

定覺得自己美美的。

蹬著木屐,邁著碎步,

一份東方式的婉約便搖曳生姿。

在中國,要是能有一天,

在街上穿上漢服,

不被路人投以怪異的眼光,

那多好!

洋人也入鄉隨俗,穿起華麗的和服。

青石小巷、日式町屋、華麗和服……

這些都是京都味道的註腳。

雨過天晴,碧空如洗,

天際的白雲翻滾變幻。

 一對穿和服的日本戀人,

牽手晃悠在幽巷裡。

流浪歌手的吉他聲,

瀰漫在夜櫻的芬芳裡。

圓山公園裡,

很多當地人在踏春野餐。

日本人無論男女老少都特愛戴口罩,

這與他們不影響別人的觀念有關。

戴上口罩,防止感冒傳染,

保護自己或他人。

口罩都是白色、一次性的。


京都的宇治市,

是著名的日本茶都,

是全世界抹茶控的朝聖之地。

抹茶是宇治的代名詞。

宇治的空氣中,

仿佛瀰漫著嫩綠色的微苦的茶味。

宇治,除了以抹茶聞名,

同時是紫式部《源氏物語》 的故事發生地。

另有世界遺產平等院(上圖),

這是古代日本人想像西方極樂世界而建的。

宇治,一個像奈良一樣,

令人感到悠閒和舒服的城市。

在宇治,我最喜歡的是這條宇治河。

一河清水,川流不息。

版權聲明:維權騎士籤約作者,原創作品,侵權必究。

做浪漫的攝客

寫文藝的遊記和生活隨筆

細訴美、精神和歲月

若喜歡我的文字

請長按二維碼關注

燒腦寫作不易,請點「在看」以鼓勵哦↓

相關焦點

  • 歷史裡的京都,千年建築的靜默史
    ——夏目漱石《虞美人草》在所有人眼中,能代表日本的不是首都東京,而是「千年之都」京都。古稱平安京的京都,名字裡便流淌著歷史的古樸與厚重。歲月更迭,京都猶如一壇陳釀,在時光的浸潤下越發醇香,充滿了古典的韻味。
  • 《京都之謎》:千年古都的遷都歷史之謎,京都特色的怨靈文化之謎
    2019 年的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不曉得又勾起了多少國人對日本京都的嚮往。原因無他,正是因為有著「千年古都」之稱的日本京都,最初的設計是效仿我們隋唐時代的長安和洛陽。「棋盤式」的都城布局,縱橫交錯成網格狀的街道,當我們徜徉其中,分分鐘有種置身於川端康成筆下古都的恍惚。
  • 一眼千年話紙傘
    我,一把來自婺源的油紙傘,從青林漫野、碧茶滿山的世外桃源到垂柳依依、三潭映月的斷橋湖岸,從無所不能、巧手擅造的神匠魯班到彳亍雨巷、哀愁悽婉的丁香影傘;從粗糙爆筋、渾濁老到的老匠人的手眼到一等千年、轉世輪迴的素貞與許仙……我,輾轉千年,奔波萬山,帶著溪竹的清新與油紙的暈環,伴著神話的傳奇和亙古的情感,睜開帶有溫度的骨眼,嫋嫋婷婷,走出溫潤如玉的雨巷江南
  • 古風濾鏡下的馬鞍山,一眼穿越千年
    古風濾鏡下的馬鞍山,一眼穿越千年
  • 二次元女生壁紙精選 一眼回眸定千年
    二次元女生壁紙精選 萬千世界之中,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那驟然而來的相遇,一眼回眸 便已是千年。二次元女生壁紙精選 萬千世界之中,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那驟然而來的相遇,一眼回眸 便已是千年。二次元女生壁紙精選 萬千世界之中,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那驟然而來的相遇,一眼回眸 便已是千年。二次元女生壁紙精選 萬千世界之中,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那驟然而來的相遇,一眼回眸 便已是千年。二次元女生壁紙精選 萬千世界之中,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那驟然而來的相遇,一眼回眸 便已是千年。
  • 京都大神宮萌系巫女登場
    穿著可愛日本巫女服裝的妹子總能吸引人的眼球,現在位於京都的神社「京都大神宮」就創造了一個超萌的二次元巫女形象來吸引遊客目光。
  • 7日間の繁華千年 ——京都動漫&設計&展覽 遊學營
    另外,京都擁有日本最深厚的文化資產,以及風景。動漫作者們用細膩的筆觸將現實中的場景搬到熒幕中,除了配合主人公的劇情需要,更讓人對京都的真實生活充滿遐想。「7日間の繁華千年——京都動漫&設計&展覽  冬季遊學營」的舉辦,旨在讓中國的年輕人們,可以更近距離的體驗從小跟著我們一起長大的那些番劇,在三次元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
  • 最美的秋日在京都
    東西北三面環山,南面入海,背靠層層山巒,山巒附近又有琵琶湖水環繞,盆地境內東有鴨川,西有桂川,整個地形從北向南高低平緩遞減,這一切自然條件,背山臨川,藏風聚水。從794年恆武天皇遷都到平安京到1868年東京都成立,京都終於在千年的歷練之中成為了自己。能夠有千年的歷史的都城,在這個世界上屈指可數。而能夠不斷更新與沉澱的更為精華中的精華。
  • #京都#千年古都,肉慾橫流.
    キャメルダイナー 京都店 (CAMEL DINER)地址: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區桜之町406-26營業時間:11:30~21:30定休日:不定休預算:[晚]¥1,000~¥1,999 [午]¥1,000~¥1,999座位:18席四條白領的選擇這家店坐落在四條的某條小街裡面,門臉不起眼,但是以使用國產肉
  • 自然與人文韻味不絕,見證京都之美
    濱崎步那充滿生命力的聲音,安室奈美惠那醇質又活力的嗓音,宇多田光宇宙般的聲線,尤其是那首《first love》,作為手機鈴聲很久。斑斕的聲音,構成少年時代對異國的感受。 青年時代開始接觸日本的動畫和文學,印象是有趣。《有頂天家族》裡以京都為背景構建的天狗、狸貓、人類的世界,四季交替的京都有趣的節日祭典,引人遐想。
  • 日劇 | 《在京都小住》裡的京都旅行指南
    日劇 | 《在京都小住》裡的京都旅行指南
  • 京都的酒店真是太精緻了,呈現著極致的古都之美!
    京都永遠都是日本最具魅力的城市之一,當多數城市都忙著求新求變之際,她卻因為厚積了千年繁華的歷史歲月,葆有了傳統的古都容顏,不斷吸引著如織遊人的造訪。就想和心愛的人一起來一次吶!近年來京都的魅力更加顯著,因為有著不同元素的持續注入。
  • 中日兩座千年古都,西安遊客多,日本京都「亂」如麻
    作為千年古都,西安和京都都是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與西安相比,西安更古典,京都比賈斯珀小,包括建築、民俗等都與中國江南有幾分相似。西安網紅景區眾多,最受歡迎的是兵馬俑和華清宮,但永興坊和惠民街,前者是漢文化主題街區,後者是回族文化主題街區,匯集了漢等西北地區的傳統民俗、飲食、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還有慧。
  • 一眼誤千年?26歲男星本是「天下第一美男子」,卻被吐槽太辣眼睛
    按照劇中的設定,于小彤飾演的原非白是戰國時代四大公子之首,更是"天下第一美男子",有著讓女主角看一眼便能"丟了魂"的絕世容顏,就連劇中的其他角色也無時無刻不在讚揚他的美貌。然而劇中于小彤的扮相卻讓人大跌眼鏡。
  • 京都如晤
    所幸的是京都一直在那裡,錯過這個紅葉季,還可以期待明年,後年……自然萬物流轉如常,不似人與人之間容易走散,相逢的自會再相逢~這些年無數次重訪,無論是流連於千年古寺夏季的新綠,還是穿行在紅葉爛漫的山間溪畔,又或者冒著寒冷去尋訪遺世獨立的百年茶屋,更不用說櫻花盛放時剎那永恆的意象……如果在成都之外,要讓我選一個城市居住,京都會是首選
  • 「京都才是日本的首都!」京都人如是說
    除了上次推送提過的說話表裡不一,京都人那份身為「千年古都」住民的驕傲,令他們擁有傲視全國的自尊心。
  • 豆瓣9.2,我們竟然在日本的京都,找到了大唐的骨頭,美爆了!
    相反,京都聚集了很多傳統工藝的工匠,是一座非常保守的手工業城市。然而到了幕府末年,秉承江戶價值觀的武士們,蜂擁前往京都,這些關東人總是會吃完茶泡飯才回去,於是鄰居們就會感慨:在京都,千年老店俯拾皆是,創辦沒到200年的店,都沒臉稱自己是老字號。
  • 裝束復原丨一眼千年——揭秘央視秋晚背後的古韻悠悠
    服章是文明的綿延,文物是不老的容顏,洛水畔綿綿不絕的盎然文思,神都洛陽穿越千年的沉醉回望。9月29日洛博館內,曾上演洛水霓裳,絕代重現……10月1日秋晚現場,再次上演一眼千年,禮樂華裳。裝束復原團隊參與製作的《一眼千年》節目在中秋晚會上與大家見面《在洛陽》將帶你深入了解八套時間跨度長達千餘年的歷代裝束,以月相邀,夢回千年,一覽中國服飾文化之美。戰國時期,貴族男女流行穿著上下連屬的袍服,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馬山一號楚墓的出土服飾,其中不少採用了立體構造的手法。
  • 春天夜裡看一部京都的電影
    選一個城市來代表日本東西方文明交融的形態,京都無疑是首選,她的分裂與統一,古典與現代都是其他城市少見的,光亮刺眼的摩天大樓、眼花繚亂的大都會商廈、車站背後,奔流不息的鴨川側面,是靜謐森林與幽深古剎,碎步的和服少女與神秘庭院,千年古都的輝煌讓她一身驕傲,古都的一草一木都充滿一種舊時的儀式感,看風中櫻花墜落,夕陽沉入空濛,唐朝的精氣神仿佛復活在古老建築的風痕水跡上面。
  • 漫步京都老街:你沒去過 「產寧坂」 ?
    793年,日本天皇將首都遷到了現在的京都,叫「平安京」。平安京基本上是仿造當時的洛陽古城的格局建造的。一直到1869年,明治天皇將皇宮遷到東京,京都才結束其作為日本首都的歷史,這期間長達1080年,因此京都是名副其實的「千年古都」。二戰後期,美軍對日本各地進行了狂轟濫炸,但是,唯獨沒有轟炸京都。因此,京都得以保留了諸多千年古寺和風情濃鬱的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