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得了癌症就只能等死嗎?我不是藥神,我只是一個普通人

2020-10-31 水水煲劇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上映了有兩年了,記得當時從進場開始到結束,全程沒有人離席。通篇的黑色幽默,超強的代入感使得大家有了兔死狐悲的感觸。

《我不是藥神》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不論是現實生活中還是影片中想要表達的都是——我們只是想要活著。多麼令人心疼的一句話。

在《我不是藥神》的原型故事中,賣走私藥的陸勇沒有坐牢,在眾多患者的聯名請求下,檢方撤訴,法院也對「撤回起訴」做出了裁定。

現實中,陸勇本人就是慢粒細胞白血病患者,自救進而救人。但在《我不是藥神》中,程勇不再是病人,從旁觀者為了賺錢到為了救人,人物的人性逐漸升溫、救贖感逐漸升華,最終甘冒風險倒貼錢救人,他身上神性的部分被顯然地放大了。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等勸說牧師的話原本是製造笑料的,最終卻成為程勇的人生價值信條,這種變化伴隨著影片前後風格的轉換,巧妙而深刻。

而這部電影最大的虐點就是:好像誰都沒有錯!影響最深的是,一個年邁的老奶奶對警察說:「幾萬塊的藥,我吃了幾年,把房子吃沒了,也把家吃垮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便宜的藥,你們竟然說是假藥,假不假我們不知道嗎?」

幾句話把這些年的心酸與內疚說了出來,也表現出程勇的重要性。

這些在死亡邊緣的人們都在努力生活,而我們還有什麼不知足的呢?生命誠可貴,希望大家看完這部片子能有所感悟~

「人間最高貴的善良,是對生命的致敬」——《我不是藥神》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生與死只是一瓶藥的距離
    知友:法山叔(100+ 贊同,律師,知乎編輯推薦)《我不是藥神》:法律就是給予他人應得的一部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我不是藥神》。儘管有可能在我們死亡後,我們會發現這一切不過是大夢一場,儘管死亡後我們可能進入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但死亡真是太疼了,面臨死亡的人真是太可憐了,所以我們忌談生死。越是害怕死亡,絕境求生就越震撼人心。我們大概不會想到,生與死,有時候只是一瓶藥的距離。
  • 活著--我不是藥神影評
    今天看了《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本以為是徐崢的又一部亂七八糟的搞笑電影,結果卻被虛晃一槍,是一部良心巨作。
  • 《我不是藥神》:比癌症更絕望的,是窮病!
    最近 ,《我不是藥神》大火在網絡上受到一片好評昨天,上尉也去看了到目前為止 這部片子的豆瓣評分達到了9.0分這部片子非常感人上尉在電影院裡也禁不住為之潸然淚下在諾華的藥誕生之前病人只能用化療幹擾素或者骨髓移植等手段化療對身體的副作用到底有多大我想不用我說大家也都知道骨髓移植的費用很多普通人一輩子也承擔不起這個暫且不說
  • 我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談癌色變的你知道麼,20%的癌症患者與肥胖有關    距離《藥神》上映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火和熱都不是足以讓他一直持續發燒的理由,在當下社會裡,快餐式的商業電影和豪華的陣容特效早已經不能滿足看客們的精神需求,所謂情懷也不好多次賣弄,而《藥神》恰好不是中國近期火的電影中的任何一種
  • 《我不是藥神》票房破20億帶火保險?徐崢一句話給出致命答案!
    最近,《我不是藥神》火了,公映第九天,票房突破20億!
  • 《我不是藥神》為什麼程勇必須被抓!
    如果疫苗是藥企研發的,到時候,還能很快的戰勝肺炎嗎?恐怕會變成有錢人的疫苗吧!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幾年前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的主角,程勇,一開始似乎是個特別小男人的形象,當前妻提出要帶兒子出國的時候,可以不顧場合的在派出所動手。隨著劇情的發展,這種感官卻越來越模糊。
  • 我不是藥神,只是凡人
    ,過著極其普通的日子,我們上有老下有小,所以我們不斷地賺錢,只是想聞著錢臭味讓自己活得有尊嚴和幸福一些,錢往往是可以帶來幸福感的。最近忍痛買了會員,為了看口碑響噹噹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在我很小的時候曾看過他所扮演的燦爛豬八戒,隨著時間流逝,他飾演的角色越來越貼近現實生活,越來越有內涵,所表達的現實問題也引人深思。
  • 我不是藥神,但我是有情人
    一句話道出了多少中國人不敢生病,看不起病的現實從片名你能看出來,《我不是藥神》聚焦的是醫療題材所以,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鳴一瓶的天價藥格列寧續命對於2002年,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來說堪比一把懸在頭上的刀更何況一瓶價值不菲的藥,不過只能吃一個月而已
  • 《我不是藥神》:上帝保佑你!
    最近幾天朋友圈內刷屏的除了世界盃之外就是電影《我不是藥神》,說實話這部影片確實是部好電影,不是一般的好,而是很好!
  • 《我不是藥神》觸及中國社會頑疾,喚醒人類善念
     最近《我不是藥神》熱映,一個長期沉澱底層的社會問題浮出水面患者:我只是想活著,沒有錢,生病就得死。瑞士產的格列寧是血癌患者終生服用藥,40000元一瓶,一個患者會拖跨幾個家庭,最後只能等死。
  • 我不是藥神,我只想做個好人
    這個話題是敏感的,觸及到家庭、社會、個人的方方面面,「談癌色變」,對癌症的恐懼,讓人把人性中最真實的一面顯露出來。徐崢敢觸碰這個話題是勇敢的,像崔永元一樣的勇敢。好!徐崢暫且談到這裡,現在,我再來說一說電影《我不是藥神》。 孟子說:人性本善。荀子說:人性本惡。不管人性善還是性惡,都是一個變化的過程。
  • 我不是藥神 | 程勇是英雄,格列寧也不是反派
    這是窮病,也是電影中反映最深刻的一種病,大家只是想活,好不容易覓得那一線生機想奮力抓住,這有錯嗎?反觀西裝革履的瑞士諾華,手裡攥著人們的希望,作為寡頭的它卻堅持以極高的價格面向社會,這,沒錯嗎?這是一部值得肯定的好電影,至少它讓人們明白健康的重要,也讓人深知在疾病面前身體和家庭是有多脆弱。
  • 《我不是藥神》之「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我不是藥神》這部 電影不但演出了病人的苦與淚,更得到了國家的重視並加快落實抗癌藥降價保供等相關措施,減輕了病人的負擔。《我不是藥神》說的是一種治療癌症的天價藥格列寧的故事,現實逼真,又很生動,也不使人壓抑,讓人在氣憤中生希望。是消除陰霾見亮光的真正正能量主旋律影視。
  • 再刷《我不是藥神》有感
    被病友冠以「藥神」稱號。徐崢主演的人物程勇,我覺得他算是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物了吧,開著一個賣保健品的小店,並且還交不起房租,正式反映了當今中國現代社會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一些人們的真實生活。起初的他並沒有什麼野心,只是想賺點錢,留住孩子的撫養權,開好自己的神油店。片中程勇砸錢,讓夜店經理上臺去給劉思慧跳舞的橋段。
  • 《我不是藥神》票房炸了,口碑火了,因為它,國產片的腰板硬了
    《我不是藥神》到底是怎樣一部電影,讓國人如此為之「興奮」,成為今年暑期檔的爆款?原因很簡單,故事直戳中國人的心窩子,道出了三個「不可說」——藥、窮、活著。顯然,普通人根本買不起,得了病,只有等死。但在印度,有一種仿製藥,才賣2000人民幣,只是,這種藥是法律不允許上市的「假藥」,想吃必須找代購。
  • 《我不是藥神》:還有比這更直接的觀後感嗎?
    《我不是藥神》劇照其實在娛樂圈,除了要有外貌和身材以外,更主要的還是實力,如果一個人空有一個外殼,內裡沒有一點實力,那麼這個人是空虛的,一個沒有實力支撐的人,是軟弱無力的。《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電影講的是白血病患者因為吃不起國內藥商哄抬價格的高價藥,很多一部分人無奈等死,還有一部分人從國外偷偷走私國外的藥吃,更有另一部分人直接用白麵粉當作藥,出售出去。
  • 《我不是藥神》影評:究竟誰是真正的藥神?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徐崢導演的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是由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 得了重病的人失去工作和生活的能力,無力支付巨額的藥物費用,陷入了更加嚴重的病情之中。這樣的事情似乎是一種循環,在這個疾病與藥物供給的怪圈之中,無人能夠給出一個真正的答案。
  • 我不是藥神,我是演員,我不誤國
    為了不過多劇透,說一點,曹斌抓了一大群買假藥的病人,審問誰是主謀,一位老人說,領導,誰家還沒有個病人,你能保證你家就沒有人生病嗎?我只是想活下去,請你不要再追查「假藥」了。周圍坐著二三十個帶著口罩的病人看著你,等著你回答,誰能說得出,不行,你們違法了,必須得到懲罰。故事裡每個人物的轉變,與其說是自然而然,不如說是必然的,每個人心中的善念在面臨生命,面臨死亡時,都會表現出人性的光輝。
  • 《我不是藥神》:我們只是想活著
    今天小編想要給大家說說《我不是藥神》這部國產佳作。小編個人覺得這是目前為止將文藝片和商業片結合得最好的一部國產片了,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而且十分感人!尤其是電影中一位老婆婆的話:「我們只是想活著。」簡直太好哭了吧!這部電影在拍攝上獨具特色,它首先使用的是手持槓的鏡頭拍攝,擁有非常少的固定鏡頭,畫面運動豐富,具有非常強的張力。
  • 我不是藥神,我是凡人
    最近最熱的電影,毫無疑問是《我不是藥神》。這是一個完全無法避開的現象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