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為什麼程勇必須被抓!

2020-10-04 咬金叔叔

2020的疫情讓整個世界陷入恐慌,各國都在抓緊研製疫苗。但網上確有另外一種聲音,國家補貼,讓各大藥企研製,可能是最快的辦法。確又有另一部分人反對這種聲音。如果疫苗是藥企研發的,到時候,還能很快的戰勝肺炎嗎?恐怕會變成有錢人的疫苗吧!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幾年前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的主角,程勇,一開始似乎是個特別小男人的形象,當前妻提出要帶兒子出國的時候,可以不顧場合的在派出所動手。隨著劇情的發展,這種感官卻越來越模糊。當黃毛駕車試圖引開警察,被撞身亡的時候,那一句,他只是想活著!碰撞著每一個人的心靈。就像他自己一樣,剛開始販賣印度藥,僅僅只是為了錢,之後出於對法律的恐懼,停止販藥。再之後,僅僅只為了救人,又再次的走向印度。整個影片似乎都是個矛盾,這也是這部影片的偉大之處。藥商,確實是治病救人的,在片中卻以一個非常負面的形象出現!程勇,確實是個犯罪分子,在片中卻似英雄一般偉大。最矛盾的當屬片中的警官吧,抓程勇,斷了幾千人的活路,無異於間接殺人。不抓,縱容了犯罪。更有人認為,這是法律的空缺。天價藥不該出現。應該控制藥品的價格。許多觀眾都認為程勇不該被抓,是最好的結局。 本人也經歷過親人重病,知道有時候一顆便宜藥,往往能救一條人命。也知道靶向藥的天價,讓普通人望而卻步。但,卻認為程勇該。抓,而且必須抓。

程勇販賣仿製藥,是在治病救人,對於片中每一個人來說,程勇都是一個好人。唯獨,損害了藥企的利益。於情,程勇不該抓,於法,程勇必須抓。片中的局長,一直是很正面的形象,但給觀眾的感覺卻像個壞人。當警官跟局長說他很難辦的時候,他吼了一句:我比你更難辦。這給大家一個暗示,仿製藥的效果他知道,他也知道藥販子並不是這麼十惡不赦。但,他必須維護法律。法律才是公正的。站在觀眾的角度,似乎程勇並不該抓。但是站在社會的角度,程勇必須抓。這是一種矛盾,矛盾到讓人以為法律失去了公正。但,這只是一種幻覺,法律永遠站在正義的一面。可能大家並不知道,研製一種新藥,特別是重症,或者說不治之症的難度有多大,投入有多大。每一種藥,動輒幾十億美元的投資,花費數年數十年。只有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大藥企,才能承擔的起這個投入。而且成功率低的可憐。企業研製藥品,無疑是為了盈利,只有盈利,才是最好的動力,一種特效藥研製出來,藥企賣再高的價格,他也是在救人。專利期內,藥企收回成本跟賺取是理所當然的。 至於專利期賣多少錢,我覺得政府不應該過多的進行幹涉。頂多在用戶端,進行補貼,報銷。未來數十年,天價藥都會存在,而且應該存在。這樣,才能刺激藥企的研發積極性。很多人都說,國家可以補貼藥企,這是不現實的想法,每一種特效藥品的出現,面對的是全世界的病人,不可能全世界去補貼一家藥廠,最好的辦法,是讓他有自由定價權。我相信很多人經歷過親人重症,就拿現在無法攻克的癌症來說吧,如果現在有一種特效藥,能根治癌症,但是一瓶得賣1000萬。你願意這種藥出現嗎?我相信,每個人都會願意的,沒有這種藥,得了癌症是絕症,一旦這種藥出現,對於光大病友家屬來說,代表這這是絕望,而不是絕症。起碼這種病,還有治療的可能。專利期過去後,價格會越來越低。對於人類,是一大好事。所以,法律永遠是公正的,天價藥也是最好的刺激藥企研發的強心針。法律應該打擊仿製藥。我相信未來的不久,也希望未來的不久,市場上能出現根治絕症的天價藥!越來越多的不治之症才會被攻克。矛盾的是,我也希望能見到越來越多程勇這種藥販子。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張長林被抓後,為何不把程勇給供出來?
    在兩年前,有這麼一部國產電影《我不是藥神》上映,不僅迎來了自己的高口碑,還創造了非常不錯的票房,讓製片方狠狠地賺了一波,不過,與此同時,劇中有這麼一個讓人費解的地方,就是劇中賣假藥的張長林,他後期不是被警察給抓了,但是,按照他的人設來說,鐵定了會供出程勇,可他為什麼沒有這麼做呢?
  • 《我不是藥神》:程勇面對的三個三角衝突
    《我不是藥神》在2018年上映,一上映就獲得極大好評,豆瓣評分9.0分。最近,我又刷了一遍,小有心得。電影好在哪裡呢?人物弧光足,情節夠曲折動人,在曲折情節中呈現出來的善念,感人至深。突然有一天,呂受益的妻子出現了,她蓬頭垢面,跪下來,求程勇,問他能不能提供格列寧。程勇錯愕了,不是張長林在賣嗎?原來,張長林將藥價提高到兩萬塊一瓶,患者不再護著他了,報案了。結果,張長林被抓了,藥也抄了,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藥吃了。呂受益的身體垮了,做了很多次手術,家裡沒錢了,他受不了了,割腕自殺,還好及時發現。
  • 《我不是藥神》:程勇不是藥神,兩次都不是
    儘管《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與實際原型有所出入的故事,但很少有人會懷疑這個故事所投射的現實。於是,程勇在深思熟慮之後,決定走私倒賣這款仿製藥,而在這條鋌而走險的道路中,程勇曾有兩次接受了靈魂的拷問與洗滌。但正如電影的名字一樣,程勇不是藥神,兩次都不是。
  • 《我不是藥神》的反派,張長林為何不「供出」程勇?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說實話是真的好,雖然幾年時間過去了,可依舊在近幾年中是非常優秀的電影。這部電影的價值不僅僅是好看,是它真的在用講故事的方式告訴我們一些事情。在看程勇的那幫小弟,哪個不是「不務正業」?神父當反派翻譯、還有打手、鋼管舞女。可就是這些在我們生活中感覺都是壞人的人,反倒在片中散發出了人性的光輝。那他們就不算反派吧。
  • 看了《我不是藥神》,你注意程勇出獄的狀況了嗎?
    每一次看完《藥神》之後都會有不同的感觸,不僅是感動,還會感到一絲無奈,不過很多人都對最後的結局產生不解,似乎沒人能看懂結局的意義。經歷了3年,程勇出獄,然而只有曹斌一人前去接他,那麼問題來了,當初他幫助過的人都去哪裡了?為什麼不來看一眼程勇呢?
  • 我不是藥神 | 程勇是英雄,格列寧也不是反派
    以下內容含有一絲絲劇透   God bless you  最近,電影《我不是藥神》上映,它以一起真實事件改編
  • 看了《我不是藥神》,你注意到程勇出獄的狀況了嗎?
    每一次看完《藥神》之後都會有不同的感觸,不僅是感動,還會感到一絲無奈,不過很多人都對最後的結局產生不解,似乎沒人能看懂結局的意義。經歷了3年,程勇出獄,然而只有曹斌一人前去接他,那麼問題來了,當初他幫助過的人都去哪裡了?為什麼不來看一眼程勇呢?
  • 《我不是藥神》程勇出獄,為何只有小舅子來接?
    這麼多年看過的電影中《我不是藥神》可以算得上是一部最接近現實的經典之作。在《我不是藥神》中,有太多的隱喻其實對於觀眾來說根本都不用理解,因為它直白表現出來的很多社會現實已經夠不少人消化吸收了。有人說這是因為程勇當時被判5年,可因為表現良好所以在第三年的時候就出獄了,很多病友並不知道這個情況因此沒來接他。這麼說確實有道理,畢竟病友們和程勇也不是那麼熟,他們不知道程勇什麼時候出獄也是應該的。
  • 《我不是藥神》程勇出獄時,為何只有一個人來接他?
    《我不是藥神》由文牧野導演,徐崢主演兼監製、周一圍、章宇、王傳君等人主演的一部意寓深刻的電影,電影的製作很精良。《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反應出當時社會的現狀,將人性直接展現在大家的面前,賺足大家眼淚的同時也讓人看後不禁感慨萬千。《我不是藥神》情節一環扣一環,情節的跌宕起伏轉變之中,觀眾的情緒也隨之而變化萬千,這就是這部電影的動人之處。
  • 《我不是藥神》:程勇是如何由人變成神的?
    一部好的電影總會給不同經歷和關注點的影評人帶來不一樣的視角,《我不是藥神》也有千萬種視角,今天我想從程勇個人心理成長路程的視角來解讀這部電影。了解心理諮詢的朋友都知道,幾乎所有的心理問題,包括焦慮,抑鬱,厭學問題,家庭教育諮詢,婚姻戀愛關係,同事關係,工作壓力……一個真正長期有效的諮詢,最後都會落腳到來訪者的個人心理成長上。
  • 程勇的神 格列寧的貴,誰才是藥神?
    看到了朋友圈的刷屏,下午去看了《我不是藥神》。當放映結束當燈亮起來的時候,很多觀眾紅著眼眶坐到了最後不捨得離去。
  • 《我不是藥神》中賣假藥的張長林,為什麼沒有供出徐崢?
    《我不是藥神》是一部反映現實的電影,但它的表現方式又不是非常直接和赤裸的,不僅讓我們了解了這個故事,更讓我們感受到了人性和理想,那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是每個人都應該有的。這部電影的方方面面都是很完美的,從主題、表現手法、演員等等,都是無可挑剔的,而劇中的一些情節也是很耐得住推敲的,比如這個問題,《我不是藥神》中賣假藥的張長林為什麼沒有供出徐崢?
  • 《藥神》:張出長林為什麼賣假藥沒被抓,賣仿製藥就被抓了呢?
    但是要說近年來,拍得最好、最扎心得電影,我覺得《我不是藥神》,才是最棒得!開始時,程勇完全就是想要賺錢,但販賣假藥得張長林卻讓程勇放棄了買賣仿製藥,開始時恨得我牙痒痒,但是後來看到他被抓住後,無論怎麼審問都沒有供出程勇
  • 《我不是藥神》:程勇出獄無病友迎接,人性薄涼還是本該如此呢?
    前天又看了一次《我不是藥神》這部國產電影,滿滿的感動,但我始終還是沒能看得懂那個結局。3年後,程勇出獄,接他的就一個人,他小舅子曹斌,未曾見過一個他幫助過的病友。事實上,看到這個理解,似乎也覺得很是合情合理,他們的結局如同電影《我不是藥神》那般沉重。他們都是一群忙著對抗疾病的可憐人,就算是納入了醫保,其昂貴的醫藥費用也讓他們望而止步,說到底還是窮病。
  • 人人字幕組與我不是藥神的區別
    我一直也沒聊,因為我覺得沒啥特殊之處,直到有人拿這件事和電影《我不是藥神》對比。《我不是藥神》的影評當年我寫過,這位顯然是老讀者,處處援引我的話,雖然文章早就刪了,難為你還記得。所以我特此回復,因為我對這兩件似是而非的事情的觀點完全不一樣。咱們先來說相似之處。
  • 《我不是藥神》,到底是不是神作?
    沒錯,說的就是《我不是藥神》。其實作為寧浩和徐‍‍崢的粉絲,這個片子我期待了快一年了。之前還和電影宣發方聯繫過,看能不能搞一次觀影團,後來可能人家覺得我號太小,又不是專業影評人,就沒找我做,但依然阻止不了我想安利這部片子的決心。
  • 我不是藥神,我是演員,我不誤國
    故事中幾個主角人設很好,基本網羅了很大一群人,程勇代表失意中年男人,呂受益代表城市普通家庭,思慧代表單親媽媽,黃毛代表小鎮青年,牧師代表高知分子。程勇在看到呂受益慘死後,決心不掙錢,而假如像原型陸勇他也患病,那就沒有張力了。而人物的轉變是一部優秀電影的最重要部分,無論是程勇,黃毛,還是警察曹斌,甚至是假藥商張長林,轉變,人物的升華都來得太美麗。
  • 《我不是藥神》深度影評
    《我不是藥神》徹徹底底地火了,短短幾天內成為了一個現象級電影。
  • 我不是藥神,我只想做個好人
    近日,看了一部很火的電影,名字叫《我不是藥神》。今天,談一談這部電影。在談《我不是藥神》之前,我先來談談徐崢。喜歡徐崢,也喜歡小陶紅,這夫妻倆,在演藝圈裡,沒有醜聞,也沒有緋聞,是為數不多的保持清流之風的明星。2000年,一部電視連續劇《春光燦爛豬八戒》,讓我認識了男主角徐崢。而這一部電影,也讓徐崢和小陶紅開始緣定三生。
  • 電影我不是藥神,來自真實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行嗎?」這句經典臺詞來自一部高分電影《我不是藥神》一段老太太的一段話。電影來自真實故事改編,小編看過之後是深深的震撼,那些底層的黑暗,全部都展現出來,而主人公程勇,也漸漸的從為了錢升華成一位「藥神」。程勇是個處於生活窘境的男人,靠賣男性保健品為生,但是經營慘澹,前妻離婚帶著兒子另嫁他人。父親年老痴呆送進療養院。後來妻子想把兒子帶出國外,程勇堅決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