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程勇出獄時,為何只有一個人來接他?

2020-06-26 娛樂公子白

《我不是藥神》由文牧野導演,徐崢主演兼監製、周一圍、章宇、王傳君等人主演的一部意寓深刻的電影,電影的製作很精良。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反應出當時社會的現狀,將人性直接展現在大家的面前,賺足大家眼淚的同時也讓人看後不禁感慨萬千。

《我不是藥神》情節一環扣一環,情節的跌宕起伏轉變之中,觀眾的情緒也隨之而變化萬千,這就是這部電影的動人之處。

但是很多觀眾對於《我不是藥神》中有一個情節看得不太明白,就是程勇因為販賣假藥而被關進監獄。

《我不是藥神》程勇出獄時,為何只有一個人來接他?

3年後,程勇出獄,但是在監獄外面等著程勇的卻只有一個人,這個不是似水柔情的劉思惠,也不是那個忠厚老實的劉牧師,很意外,這個人是以前一直搜查假藥的程勇的小舅子,曹斌警官。

一個警官,卻來接一個罪犯出獄,讓大家很不理解,還有團隊裡的其他人為什麼不來?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在程勇結束3年的監獄生活後,為什麼只有一個人來接他出獄,而且這個人還是當年抓捕他的曹斌警官?

很多觀眾會說,這可能是大家看徐崢飾演的程勇沒有藥可以賣給他們了,所以程勇對他們來說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不需要再去向他示好了,這是人性的驅利的本能,也反映出社會醜陋的一面。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真相真的如此讓大家心寒嗎?

《我不是藥神》程勇出獄時,為何只有一個人來接他?

我們大家都知道,在徐崢飾演的程勇沒進監獄時,他是有一個團隊的,團隊裡有女兒患有白血病的劉思惠,因為劉思惠是各大白血病患者的網絡群主,方便傳播消息,同時也為了給自己的女兒治病,因而加入程勇這個販賣假藥的團隊。

在程勇未進監獄之前,劉思惠一直在夜店打工,做著脫衣舞娘的工作,劉思惠單身一人帶著患有白血病的女兒,為了給女兒治病,生活很是艱辛。

一次程勇幫助劉思惠解決尷尬的處境後,劉思惠對程勇很是感激,但是在本部電影中,程勇和劉思惠兩個人似乎沒有感情線,並沒有說誰愛慕誰等意思的表達。

程勇入獄後,正版藥品已經被納入醫療保險,可以正常服用藥物,不必依靠盜版的藥品,劉思惠想必應該不用接受程勇的幫助了,因而才沒來吧。

《我不是藥神》程勇出獄時,為何只有一個人來接他?

呂受益在程勇被關進監獄的三年內,已經斷了藥物的治療,病入膏肓最後病死的他更是不能來。

小黃毛視程勇為救命恩人,很感激程勇,為了幫助程勇躲避警察,不幸發生交通事故身亡,要是小黃毛沒死的話,可能來接的人中會有他的存在吧。

幫助程勇和印度交流,在團隊中作為「翻譯員」的劉牧師的身體被病痛折磨的日漸消瘦,已經沒有更多的精力分給程勇了,所以劉牧師也沒來。

當時程勇被關進監獄時,眾多人員站在馬路兩邊,去送別程勇,這一畫面曾經讓很多觀眾為之淚目,但是程勇出獄,卻沒有如此場面,讓觀眾感到很大的落差感。

《我不是藥神》程勇出獄時,為何只有一個人來接他?

這裡小編分析了一下大家沒來的原因,原因有二,其一,正版的格列寧被列入醫療保險後,能夠正常吃藥的百姓已經不再需要程勇,是事態人涼的表現。

其二,程勇一開始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因為其表現良好,三年後釋放,大家並不知道這個消息以及程勇被釋放的具體時間,因而沒來。

而唯一出現的程勇的小舅子,曹斌,是當時負責程勇販賣假藥案件的警官,程勇之前一直很頹廢,沒照顧好自己的家庭,讓曹斌的姐姐也就是程勇的妻子一度很受傷。

《我不是藥神》程勇出獄時,為何只有一個人來接他?

曹斌在剛開始很瞧不上自己這個無所事事的姐夫,但是後來曹斌被程勇的事跡感動到,也刷新了對程勇的認識,從心底裡佩服程勇。

曹斌在警察局工作,可以第一時間知道程勇被釋放的消息然後去接他,也是劇情需要,劇情需要有一個將程勇被關進監獄這幾年來發生的事情告訴給程勇,當然,這其中包括正版治療白血病的藥物格列寧被納入醫療保險的消息。

聽完小編的講述,你是否理解了這一情節呢?又或許聽完小編的講述後,你又有了自己新的理解與體會,快來評論和小編和大家一起交流你的感想吧,小編洗耳恭聽喲。

要是覺得文章寫得還不錯,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你的每一個支持,對於我們來說都是重要的創作動力!

記得點個關注哦!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程勇出獄,為何只有小舅子來接?
    看電影的最後,程勇出獄,比起他入獄時被那麼多病友夾道相送,此時的他卻只有一個小舅子來接。有人說這是因為程勇當時被判5年,可因為表現良好所以在第三年的時候就出獄了,很多病友並不知道這個情況因此沒來接他。這麼說確實有道理,畢竟病友們和程勇也不是那麼熟,他們不知道程勇什麼時候出獄也是應該的。
  • 看了《我不是藥神》,你注意程勇出獄的狀況了嗎?
    每一次看完《藥神》之後都會有不同的感觸,不僅是感動,還會感到一絲無奈,不過很多人都對最後的結局產生不解,似乎沒人能看懂結局的意義。經歷了3年,程勇出獄,然而只有曹斌一人前去接他,那麼問題來了,當初他幫助過的人都去哪裡了?為什麼不來看一眼程勇呢?
  • 看了《我不是藥神》,你注意到程勇出獄的狀況了嗎?
    每一次看完《藥神》之後都會有不同的感觸,不僅是感動,還會感到一絲無奈,不過很多人都對最後的結局產生不解,似乎沒人能看懂結局的意義。經歷了3年,程勇出獄,然而只有曹斌一人前去接他,那麼問題來了,當初他幫助過的人都去哪裡了?為什麼不來看一眼程勇呢?
  • 《我不是藥神》:程勇出獄無病友迎接,人性薄涼還是本該如此呢?
    前天又看了一次《我不是藥神》這部國產電影,滿滿的感動,但我始終還是沒能看得懂那個結局。3年後,程勇出獄,接他的就一個人,他小舅子曹斌,未曾見過一個他幫助過的病友。怎麼沒人來接他出獄呢?因為電影《我不是藥神》,也是在現實中的真人真事為原型改編。其中有不少人認為之所以會是這樣的空無病人歡迎其出獄,除了很多人死去,提出「監獄不能直系親屬看望、提前出獄」等等原因。但也經不起敲擊,那麼轟動一時的地方性新聞,出獄時也會被媒體迅速傳播。唯一的理解是很多人自顧不暇或已去世,但也有意忘記之人,這更像是一次人性的複雜。
  • 《我不是藥神》:程勇不是藥神,兩次都不是
    儘管《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與實際原型有所出入的故事,但很少有人會懷疑這個故事所投射的現實。在我看來,評價一個人的善惡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因為有太多的現實環境需要考量,有太多的心理歷程需要回顧。雖然我主觀上很想為程勇貼上一個「善」的標籤,但從程勇的所做與所想來看,這個「善」還是免不了要打上一個問號。
  • 《我不是藥神》:程勇是如何由人變成神的?
    一部好的電影總會給不同經歷和關注點的影評人帶來不一樣的視角,《我不是藥神》也有千萬種視角,今天我想從程勇個人心理成長路程的視角來解讀這部電影。了解心理諮詢的朋友都知道,幾乎所有的心理問題,包括焦慮,抑鬱,厭學問題,家庭教育諮詢,婚姻戀愛關係,同事關係,工作壓力……一個真正長期有效的諮詢,最後都會落腳到來訪者的個人心理成長上。
  • 《我不是藥神》的反派,張長林為何不「供出」程勇?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說實話是真的好,雖然幾年時間過去了,可依舊在近幾年中是非常優秀的電影。這部電影的價值不僅僅是好看,是它真的在用講故事的方式告訴我們一些事情。在看程勇的那幫小弟,哪個不是「不務正業」?神父當反派翻譯、還有打手、鋼管舞女。可就是這些在我們生活中感覺都是壞人的人,反倒在片中散發出了人性的光輝。那他們就不算反派吧。
  • 《我不是藥神》為什麼程勇必須被抓!
    確又有另一部分人反對這種聲音。如果疫苗是藥企研發的,到時候,還能很快的戰勝肺炎嗎?恐怕會變成有錢人的疫苗吧!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幾年前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的主角,程勇,一開始似乎是個特別小男人的形象,當前妻提出要帶兒子出國的時候,可以不顧場合的在派出所動手。
  • 《我不是藥神》:「藥神」只有一個,患者卻有千千萬個
    他的死,像一枚鋼釘刺進了程勇的心。程勇受到良心的折磨,他放棄了月薪幾十萬的生活,決定重新賣藥。以前賣五千,現在只賣五百。把從病人身上賺來的錢,統統還回去。算是在救贖自己的過錯。電影沒有將這個故事推卸給任何一方,也不是單純的堆砌段子笑料來催淚煽情,看似套路卻是人們的必然選擇。人世間每個人都有一些良心,只是人活在世界上不容易。《我不是藥神》的電影LOGO剛出現時,我就看到了英文名字&34;。
  • 《我不是藥神》張長林被抓後,為何不把程勇給供出來?
    在兩年前,有這麼一部國產電影《我不是藥神》上映,不僅迎來了自己的高口碑,還創造了非常不錯的票房,讓製片方狠狠地賺了一波,不過,與此同時,劇中有這麼一個讓人費解的地方,就是劇中賣假藥的張長林,他後期不是被警察給抓了,但是,按照他的人設來說,鐵定了會供出程勇,可他為什麼沒有這麼做呢?
  • 我不是藥神 | 程勇是英雄,格列寧也不是反派
    在電影中,由瑞士諾華生產的格列寧(真名為格列衛)在扮演濟世藥物之外,可能給人最多的感覺更像是吸血鬼的牙齒,它透支著一個又一個家庭。但是反過來,這樣的藥物對於製藥公司來說,又何嘗不是吸血鬼呢?多少人曾因程勇那句「只賣500」而感動,他以身涉險,不惜犯法、不惜賠光家產也要救人的覺悟成為了多少人心中的藥神。然而回歸現實,他也只是一個良知爆表的藥販,有太多的人需要被拯救,一個藥神扛不起。
  • 《我不是藥神》:程勇面對的三個三角衝突
    《我不是藥神》在2018年上映,一上映就獲得極大好評,豆瓣評分9.0分。最近,我又刷了一遍,小有心得。電影好在哪裡呢?人物弧光足,情節夠曲折動人,在曲折情節中呈現出來的善念,感人至深。他經人介紹,請程勇幫忙帶藥,並且告訴他,這是一個商機,很多白血病患者因為吃不起正版藥,只能等死。但是,走私藥物是要判刑的,程勇上有患病的老爸,下有八歲的兒子,不肯冒險。接下來,衝突來了。父親血管瘤,急需手術,手術費那麼高,窮光蛋程勇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錢。
  • 我不是藥神,我是續命梟雄.
    《我不是藥神》無疑是現有體制下能上映的最大尺度。不能上映的如《頤和園》就多了去了,但《頤和園》只反映了一個不可描述的事件,而《我不是藥神》反映的卻是一個更普遍、更刺痛、更卑微的社會現實、民間疾苦。伯蘭特.羅素講:「有三種感情支配了我的一生——對愛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心。」。
  • 《我不是藥神》的黑色幽默
    ​顧城的《一代人》中說,「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看了《我不是藥神》之後,內心其實很複雜。因為影片中的人物似乎都有說不完的故事,程勇、老呂、老呂媳婦、劉牧師、黃毛、曹斌……短短的117分鐘是不足以道出每個人生活的酸甜苦辣的。或許這正是我思而不清的原因。在這場黑色的幽默裡,我被影片的一些場景逗笑,也在影片末尾掩泣。我去久久思考這部影片所述說的故事。
  • 《我不是藥神》:每個人的人生都很難,但是結局總會趨於圓滿!
    今天想來說說一部之前播過的電影,是由文牧野執導,寧浩、徐崢共同監製,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等主演的劇情片,相信大家一下子就猜到了,沒錯,就是《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講的是印度神油店的老闆程勇,生活過得很窩囊,有一天,一個白血病患者呂受益來找他,求他從印度帶一批仿製的特效藥,好讓買不起天價正版藥的患者保住一線生機。正好生活走投無路的程勇,覺得這是一個翻身的機會,便開始冒險從印度帶藥回國,平價特效藥救人無數,讓他被病患封為「藥神」,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件事,讓他開始被警察盯上。
  • 《我不是藥神》記錄著真實的故事,講述的卻是活著的力量
    為了替程勇頂罪,他開著車逃跑,但是就是唯一一次坐在駕駛位上的他卻丟了性命。除此之外,電影的前半段中有病友為程勇送來了錦旗。上面寫的是「仁醫妙手普眾生,徒留人間萬古名」。這個錦旗的片段在剛開始只是一個帶著喜劇色彩的片段,但是到故事的結尾,程勇還真的印證了這樣的一句話。入獄前有著無數的患者來注視他離開,但是當他出獄的時候只有卻只有警察曹斌一人來接他。
  • 我不是藥神:從電影骨架結構,分析故事情境
    《我不是藥神》講述的是買印度神油的程勇,在遭遇到各種難題之後,因為沒有錢而開始去印度走私格列寧,在真正賣假藥的被抓捕之後,他決定放棄走私印度格列寧,自己開了一家小廠子。但是因為給自己代理賣假藥的人不斷將價錢抬高,被人舉報抓捕了。呂受益的妻子來求程勇,在經歷了程勇的死亡以及看到這麼多人吃不起藥之後,他再次開始了走私印度格列寧。在張長林被抓之後,黃毛也因為保護他,死於非命。
  • 再看《我不是藥神》,才發現最可怕的不是窮,而是人心
    比如在《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中,大多數影迷都覺得,最可怕的是窮。但下面這5個細節表示,其實有些東西比窮更可怕,那就是人心。這句話在《我不是藥神》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張長林是個壞人,這一點毫無疑問,他賣了那麼長時間的加藥,騙了多少人多少錢錢我們暫且不說。
  • 《我不是藥神》,到底是不是神作?
    沒錯,說的就是《我不是藥神》。其實作為寧浩和徐‍‍崢的粉絲,這個片子我期待了快一年了。之前還和電影宣發方聯繫過,看能不能搞一次觀影團,後來可能人家覺得我號太小,又不是專業影評人,就沒找我做,但依然阻止不了我想安利這部片子的決心。
  • 程勇的神 格列寧的貴,誰才是藥神?
    我也是其中一員,我要為這部電影點讚。 相信很多觀眾內心主流的OS是,《我不是藥神》是怎麼通過政審的,這個題材能拍出來,太不容易了。但這個劇情真的很反映國人生存現狀,直戳痛點。 程勇(徐崢飾),以賣印度神油的為生,是一個事業和家庭都失敗的社會底層小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