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她說最近總是感覺壓力大,睡不好,究其原因,她是一位企事業單位的高管,工作兢兢業業,凡事都追求完美,無瑕疵。可是最近,她的一位從前的同事到她們這邊來指導工作,視察了一遍她的管轄片區,就對她說,你們這裡不行,應該整改,那邊也不行,需要整改……反正,在她這位各方面都可謂積極分子的同事『指導』下,我這位朋友所管轄的片區哪兒哪兒都不合格。所以我這位朋友的自信心倍受打擊,想不到自己辛辛苦苦的付出在她這位同事這麼一說之下,竟如同泡影一般。當我我朋友和我說出她的困惑時,我只和她說了一句話:其實,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我想送我朋友一個故事,在《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從西天取經回來,再次途徑通天河,正當他們不知道怎麼過河的時候,當年駝唐僧過河的那個老龜又出現了,並主動要駝四人回河對岸。可是到了河中央的時候,老龜卻問唐僧「高僧,當年老朽拜託您向如來詢問我還有多少年限的事兒您問了嗎?」
唐僧聞言,突然一愣,拍了拍腦袋不好意思地小聲嘀咕道「哎呀,我給忘了。」老龜一聽唐僧說忘了幫它問了,頓時勃然大怒,一個翻身就把師徒四人連同他們取來的經書都扔到了湍急的河水裡。後來,四人雖然都平安上了岸,但是萬裡跋涉取來的經書卻被水泡溼了,四人不得不把那些經書一本一本地攤開晾曬在河邊的大石頭上。等到書本幹得差不多了,大家一起把書收起來,可是八戒笨手笨腳的,竟然不小心把書從石頭上扯破了,有一小塊粘在石頭上怎麼也揭不下來了。氣得唐僧跳腳大罵八戒『蠢貨』。這時候悟空的一席話立馬就把唐僧的火氣壓制下來了。那麼,悟空說了什麼話呢?這個我記憶尤新,悟空原話是這麼說的「師傅,不妨事。天地本不全,經文殘缺也應不全之理,非人力所能為也!」翻譯過來就是:人生之事,十全九美即可。如果過於追求十全十美,那可能反倒一點也得不到。
再說一個我同學的故事。我有個小學的同學,以前也是同事。我們分開後,她經過不懈地打拼,升為了餐廳的大堂經理,每天都要很晚才下班。他對象下班比較早,每天回家除了照顧孩子之外還要做家務,也甚是辛苦。可是,我這位同學凡事追求完美,每天回到家之後老是覺得老公家務做得不夠徹底,不夠乾淨,達不到她要求的標準。於是,一下班就滿腹牢騷,以致兩人經常吵架。時間長了,她老公反而變得越來越懶惰,越來越不愛做家務了,甚至孩子也不願照顧了,把孩子接回家往孩子奶奶家一扔,自己出去玩遊戲了,經常藉故晚歸或者不回家。最終兩人離婚了,她們唯一的兒子被判給了她的老公,而她成了孤家寡人。
我講這兩個故事,意思很明了,這世界本不完美,你,我,他,誰能拍著自己的胸脯說,我長得很完美?我做什麼事情都很完美? 如果沒有的話,又憑什麼要求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要完美呢?我覺得,人如果過於追求完美,就有點較真的傾向了,因為這樣不僅會讓自己筋疲力盡,也會讓所有身邊的人苦不堪言。
與其困頓其中,庸人自擾,不如收放自如,瀟灑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