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焦慮,上課沒精神,如何改變現狀?

2020-12-28 型男飯評

做高中生太難,如果時光倒流再給我一次機會回去的話,絕對不會選擇高中,因為我不想再經歷一次高考!高中三年,成敗在此一舉,高三生的壓力總讓很多人都感到崩潰。由此引發很多精神狀況,焦慮、緊張,影響上課狀態和生活,高中生如何緩解焦慮,改變現狀,重新回歸狀態呢?

焦慮的原因

1、自制力不夠。在最愛玩的年紀,遇到可以決定命運的高考,終究是不會輕鬆的。很多高中生都有這樣一種狀態,愛玩、放不下玩、提不起學習。你們陷入對過去貪玩的懊悔之中,也因為沒有認真學習感內疚,但是又無法對學習全身心地投入,這樣一個無限死循環之中。本質原因在於自制力不夠,控制不了愛玩的心,玩的時候記掛著學習,學習的時候又想著玩,這樣怎麼可能成績能進步呢?

2、付出不見收穫。努力的學生真的有很多,望一眼周圍的同學,下課還捧著書的,戴著厚重眼鏡背書的就有幾個。但是不見得每一個成績都很好,有的甚至跟你差不多。表面努力不一定是真努力。背書的眼睛是真的在書上的,但靈魂不知道飄到哪裡去了。嘴裡念念有詞,眼神飄忽不定。放過書本吧,給他自由。

3、考試不見進步。高中的考試那可是太多的,把人考麻木的都有可能。小考大考,每一張卷子的成績,鮮紅的數字,都足以給人一記沉重的打擊。成績忽上忽下、不進步反退步,面對和同學的對比,面對老師的指責,面對家長的失望,把一切過錯歸咎於自己,陷入自我懷疑。失去自信的人自然會把事情越做越差了。

4、上課走神。每個科目的老師教學方式是各有特點,學生需要適應所有老師的教學方式,遇到不喜歡的老師也會影響到他教的科目上,演變成不喜歡老師也不喜歡這門,牴觸學習,自然上課注意力就在其他地方了。

5、感情問題。高中這麼美好的年紀,怎麼會沒點感情問題呢。那時候喜歡的人,總是那麼完美,TA的一舉一動都決定你今天的心情好壞。可是少年呀,未來的路的還很長,你怎麼能夠確定當下這個人值得你放棄更好的未來呢?當下最重要的是高考,只有自己的努力才能成就自己。

調節的辦法

1、正確面對高考:條條大路通羅馬,高考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高考失敗不代表你的人生就沒有光明的,但不意味著你就可以不重視高考。高考對於普通家庭的孩子而言,或許是唯一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跟同學的一分之差,你的人生足以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不要忽視每一分的努力。

你可以問問上了大學的師兄師姐他們對高考的認識。通過高考可以考入一所什麼樣的大學,以你的成績決定。一所好的學校和普通學校的差距不僅在師資力量、人脈資源、地理優勢,更在這些資源能夠為你的未來帶來無限的可能。有人寧願在廣州讀專科也不願在二線城市讀本科就是這種想法,城市的資源也是不能忽視的。

2、保證適當的鍛鍊和充足睡眠。革命是身體的本錢,養好身體,減少因為生病對學習的影響。女生應該深有體會,每個月最折磨的事情逃不過又不能不來,一疼起來只是躺屍在床上。高中不睡好覺估計以後會後悔,我發誓絕沒有騙你。晚上11點後人體的肝臟開始「工作」,化解一天的毒素,你不睡覺的話遲早爆肝。一個有質量的睡眠有助於隔天上課的精神,何樂不為。

3、處理好感情問題。人有七情六慾,大可不必對感情的事情避之不談。一個優秀的人可以帶動我們成長,一起學習一起進步。暫且不談未來,對方是值得一起進步不是拖累的,祝好。

4、學會善於從細節發現美好。人越長大越發生,經常被一個生活不起眼的細節治癒或者傷害,儘管這個細節不是你製造出來的。一個陽光明媚的早餐,伸伸懶腰對自己說今天也要加油呀。下雨天看到被雨水衝刷得蹭蹭發亮的樹葉,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每對一道題,每多一點分,都暗示自己,我行的,我可以的!

5、心理醫生是個不錯的選擇。現代人因為壓力發生疾病逐漸年輕化,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可能比你自己調節更快,和父母、朋友溝通,告知他們你現在遇到的煩惱,說出來就不會難受了。

十年寒窗苦讀,成敗在此一舉,說不辛苦那都是騙人的,除極個別被保送的別出聲。高三生再堅持半年,高一高二同學繼續加油,勝利的曙光很快就會到來了,未來是屬於你們的,通往天堂的階梯時刻為你們準備著。

可愛的同學們期末複習得怎麼樣呀,很快要放假過年了,對自己有什麼祝願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喜歡的話點一下贊告訴我你來過哦~~

相關焦點

  • 劉婷心觀察|面對疫情,如何走出心理焦慮?
    疫情考驗著我們的防控能力,同樣也考驗著我們的心理承受能力。隨著各類信息的多渠道、快速度地傳播,很多人因為共情和同理心,間接導致身心出現睡眠障礙、食慾不佳嚴重甚至精神崩潰的症狀。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慧心心理的汪圓圓老師,請她談談如何走出疫情心理焦慮。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現狀,你了解嗎?一起參與我們的調查吧!
  • 吳昕錄節目崩潰大哭:你並非不優秀,只是缺少改變現狀的勇氣
    在節目中,吳昕與好友沈凌聊到自己對於未來和事業的焦慮,沒能控制住情緒,崩潰大哭了起來,觀察室裡的維嘉也為之動容。 根據最新發布的《中國職場女性心理健康綠皮書》顯示,85%女性出現過焦慮或抑鬱,其中,近3成女性時不時會感到焦慮或抑鬱
  • 精神緊張,心理壓力大?如何走出焦慮怪圈?看看這篇文章就懂了
    ,適度的焦慮有時使人有動力,有幹勁兒,若過度焦慮,又得不到緩解,就會導致焦慮症,給健康帶來危害。焦慮症是現代常見的一種心理疾病,會出現強烈、過度和持續的擔憂及恐懼,除精神症狀外常累及神經、呼吸、消化、循環等多個系統,臨床症狀複雜。不僅幹擾日常生活,而且難以控制。
  • 如果你也焦慮迷茫、不安現狀,又想改變,不妨靜下心來看看這幾點
    為了喜歡的演藝事業,在看不到希望的十年裡他都堅持下來了;在快要失去失望的一年裡,他也沒有放棄,還為此做出改變,現在算熬出頭了。運氣爛到爆的張譯,算是大器晚成了。不過,我想最差的結果也不過是大器晚成。所以,焦慮、迷茫、不滿現狀卻又不敢嘗試的你,在害怕什麼?
  • 吳昕錄節目崩潰大哭:你並非不優秀,只是缺少改變現狀的勇氣
    02 相比於有錢有時間的明星,大多數普通女性的焦慮只會更多,不會變少,這裡面既有對外在變老的恐慌,對內在不足的無措,更有對身處家庭職場兩難的困窘,以及沒錢、沒顏、沒事業的憂傷。
  • 升學e網通綜合性在線教育平臺,全面關注高中生心理健康發展!
    高中生處於心理成長期,心性還未完全定型,而且青春期的孩子具有敏感、衝動、叛逆等性格特點,再加上高中階段的學業壓力,學生比較容易產生精神緊張、神經衰弱等心理問題。
  • 整個人都處於失業帶來的焦慮之中?你需要點阿Q精神勝利法
    失業是現在大多數從事外貿行業人員,或者其他行業的現狀,畢竟受疫情影響,經濟衰退是全球性的現象,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受到一點波及。在這種失業的大環境之下,壓力、焦慮、不安是大多數人普遍的心理現狀,那麼應該如何應對這種狀態?或許這個時候你我都需要一點阿Q精神法。失業帶來的焦慮很痛苦?
  • 抗疫心理防護 |《控制焦慮》:把焦慮控制在健康有益的水平,而不是...
    面對突如而來的疫情,除了科學的身體防護外,心理防護同樣重要。科學證明,積極穩定的情緒狀態,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所以,當下,如何控制焦慮,不被負面情緒佔據心靈,保持理性樂觀的心態至關重要。那麼,我們來看看理性情緒行為療法之父,被稱為認知行為療法鼻祖的阿爾伯特·埃利斯的經典著作《控制焦慮》吧。
  • 溫暖陪伴愛在線上|聽心理專家談如何化解緊張焦慮
    疫情期間,活動範圍有限,生活內容相對單一,對居家人員心理也會產生影響。8月4日,記者採訪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馬喆、嚴林峰,心理治療師馬曉潔。心理諮詢志願者為市民科普,怎樣的居家狀態表示市民已經有了心理問題,又該如何應對。記者:疫情期間,居家市民會產生心態變化,比如過度緊張、焦慮等,這樣的情況如何應對?
  • 《心理治療如何改變人》:給改變自己一次機會
    這本有40年心理工作經驗的莫妮卡.布裡永博士寫的《心理治療如何改變人》,就能讓我們看清心理諮詢師是如何影響受訪者的,以及心理治療到底是怎麼一個過程?在《心靈捕手》電影中,我們看到數學天才,因為心理陰影徹底封鎖了自己內心,變得孤傲、叛逆不羈,是心理學教授通過8次談話,一步步讓他放下內心的防護。而倆人也在這種治療中,互相捕獲了彼此心靈,有了共同成長。
  • 改變為什麼這麼難?《心理治療如何改變人》,跳出痛苦的包圍圈
    《心理治療如何改變人》一書中說:在我們的生命中,那些曾經經歷的挫折、疾病、變故、職業轉折、慘痛損失、以及喪親之痛,都會激發劇烈的情緒動蕩,從而改變我們對人生的看法,以及對自己的身份認知。結束痛苦命運的唯一方法,就是改變。而改變,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 傑弗瑞·薩德博士:如何處理焦慮(視頻)
    我寫過很多本專業心理治療書籍,教導心理學從業者如何增進他們的專業能力。我還經營著一個出版社,幫助其他治療師出版他們關於心理學和行為科學的書籍。我已在近40個國家授課、演講、教授專業的心理治療。與此同時,我還經營和管理著艾瑞克森基金會,組織世界心理學大會,提供繼續教育給心理治療師們。所以,在心理學的專業領域,我有著深厚的經驗,知道如何幫助人們處理焦慮、憂鬱,以及人們的壞習慣和親密關係上的問題。
  • 如何幫助孩子遠離焦慮?擺脫不安、害怕與恐懼的心理
    可是沒想到入園第一天,親子就共同見證了撕心裂肺的離別,小米大聲哭號著「我要和媽媽在一起,」小米媽卻不得不忍著眼淚,故作堅強地離開,中年老母親的心啊,碎了一地。大人們通常認為小孩子剛上幼兒園大哭大叫是正常的,習慣就好了。其實不然,孩子因為與家人分離所表現現出的哭泣就是一種焦慮心理的表達。
  • 心理落差、情緒失控、死亡焦慮,生病後的三大難題如何應對?
    許多病友生病之後,覺得心理落差特別大。以前的日子多豐富多彩啊,如今天天往返於醫院和家裡,還得忍受病痛的折磨,無時無刻對於檢查結果的焦慮,心裡難免非常急躁,想要趕快把病治好,趕快回歸正常的生活。特別是遠途異地就醫的病友,身處異鄉,離家千裡之外,各種不適應,各種想家,就更想快點結束治病的過程。但這樣的焦躁是不利於身體康復的。
  • 【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有哪些?這些方面要注意!
    據專家估計我國目前初中生心理不健康的約為15%,高中生約為19%。在心理諮詢中,青少年期常見的心理問題大致表現如下幾個方面:1、抑鬱青少年心理問題中最常見也嚴重的要數青少年抑鬱症,因為由其導致的自殺可給家庭帶來不可估量的傷害和損失。
  • 年輕人的焦慮,如何做心理調整
    日記寫得短不要緊,最不好是存苟偷心理。一有這心理,便字不成字,話不成話,文不成文。苟且隨便從散懈心理來,幹什麼事都不成不像,這就完了。 亂或暴亂,是心情不平,常是像有點激動,內部失掉均衡和平,容易自己與自己衝突,容易與旁人衝突,使自己與環境總得不到一個合適。暴亂或偏激,與散懈相反;散懈無力,暴亂初看似乎有力,其實一樣的不行。
  • 日本高中生參加戀愛綜藝,假戲真做變一家三口,年少生子現狀如何
    01日本高中生參加戀愛綜藝,隨即懷孕生子事情是這樣的,日本的一位妹子重川茉彌,在自己的INS上發布了懷孕8個月的消息,當時她才孩子的爸爸前田俊,同樣是個年僅17歲的高中生,兼職做模特。兩人的相識要從一檔戀愛真人節目《今天喜歡上了你》說起,這檔節目和國內的某些戀愛節目很相似,只不過主人公由成年人換成了日本高中生。
  • 還在迷茫焦慮?一份能讓人內外兼修的心理書單
    能否改變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我們的幸福。有時,改變似乎簡單又自然,但經常看起來很難,似乎不可能。就像馬克·吐溫說的,習慣是很難打破的,誰也不能把它從窗戶拋出去,只能一步一步地紅著它從樓梯上走下來。所以,從意識到行動:一步一步來。想要改變,就要把問題搞清楚,需要藉助專業的知識來解決。
  • 高中生如何「自我調節」?想要克服考試恐懼心理,可以試試這3招
    部分心理承受能力較弱、對於考試有所畏懼的同學,很容易在高三階段出現一考試就過度緊張、焦慮、嘔吐甚至暈倒等現象。所以,及時調整好心態、提升自我心理承受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那麼,對於高中學生而言,要如何進行「自我調節」、克服考試恐懼心理呢?同學們可以試試這三招:第一、不熬夜,保證自己的睡眠質量。
  • 【安姐姐課堂】| 如何緩解焦慮?
    【安姐姐課堂】| 如何緩解焦慮?每個月的工資入不敷出,一直處於「負二代」狀態,焦慮。工作任務太多,常常加班但還是達不到領導的要求,焦慮。與同事、領導鬧了矛盾,不知如何繼續在單位立足,焦慮。......以上講到的焦慮,幾乎每個人都體驗過,那麼這種焦慮與焦慮症有何區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