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臺休漁期海貨以貝類為主 養殖海產品供應充足
5月1日12時,煙臺進入為期四個月的伏季休漁期,全市7000餘條大小漁船靠港停止捕撈作業。長達4個月的休漁期間,吃慣了海鮮的煙臺人將如何度過?記者昨日走訪煙臺多個海鮮市場發現,休漁半個月以來,海鮮供應以冷凍、養殖海鮮為主,貝類取代魚類成為鮮活海鮮「主角」,價格較休漁期前普遍有所上漲。
-
休漁倒計時 大量養殖貝類上岸 鮁魚成搶手貨
下周,青島沿海正式開始伏季休漁。海蠣子、扇貝和毛蛤蜊等養殖貝類,提前成為海鮮市場上的主角。漁民顧友義說,提前一個月休漁,不僅讓大海得到休息,而且也促進了海鮮養殖業的發展。記者了解到,上周,市海洋與漁業局召開海洋伏季休漁管理工作會議提出,這次調整是伏季休漁制度實施以來幅度最大的一次,我市也將加大休漁期執法力度。
-
陽東區:休漁期中段海鮮上市減少近半,價格上漲三成
目前已經進入南海伏季休漁後的一個多月,記者走訪城區農貿市場了解到,現階段魚貨上市量比休漁前減少一半左右,價格上漲,總體魚價比休漁前上漲30%左右。市場的魚攤檔,不少市民正在挑選魚貨。上午9點鐘左右,記者在城區東興市場的魚攤檔看到,不少市民正在挑選魚貨,魚的種類比休漁前少了許多,只有少部分的馬頭魚、白鯧魚、刀鯉魚等。「貝殼類的價格總體變化不大,海釣的魚價格上漲幅度高,比以前貴了很多,價格總體上漲了30%左右,市民現在主要買鬼婆魚、馬頭魚比較多,刀鯉魚貴了少人買。」
-
杭州的海鮮還有誰在?
這兩天,一條「5月8日零點起,杭州全面下架海捕海鮮」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各路吃貨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紛紛擔憂自己是否還能吃到喜歡的海鮮。比如我還能吃鮮嫩的小黃魚嗎?我心愛的皮皮蝦是不是背著我跑路了?大家不用著急,小編已經打聽好了,雖說海鮮有所減少,但是不會斷檔。
-
青島海水養殖技術全國領先「花樣」海鮮上餐桌
原標題:青島領「鮮」升級 5次海水養殖浪潮都從青起浪半島記者 韓小偉一年四季,無論何時,只要島城市民想要,就有美味而多樣的海鮮可以品嘗。在這種海鮮升級換代的背後,則是青島市海洋產業實現新跨越,現代漁業持續提升:圍繞培育智慧漁業新產業、拓展漁業養殖新模式等推進漁業產業轉型升級,打造環境友好型、質量效益型、創新引領型、統籌發展型海上糧倉,讓「舌尖上的青島」變得豐富多彩。
-
明起「封海」養殖貝類不受影響
休漁期即將到來。本報4月29日訊 5月1日中午12時開始,青島附近海域開始為期四個月的休漁期。根據農業農村部印發的通知,北緯35°以北的渤海和黃海海域2020年的休漁期為5月1日12時至 9月1日12時,其他各個緯度海域也於5月1日全部進入休漁期了,只不過結束時間各有不同。
-
休漁期不休「魚」一條福建大黃魚的千裡青漂路
眼下正值漫長的伏季休漁期,魯海豐海洋牧場內「野化養殖」的優質南方魚陸續捕撈上市,除了供應給魯海豐食品集團旗下的兩家大酒店,還進入各大市場。這些「南魚北養」魚將大大豐富休漁期島城海產品市場供應,滿足市民對鮮活、高端海水魚的市場需求。
-
海鮮市場切換冬季模式!冷凍海鮮唱主角
舌尖上的味道也在悄然發生轉換,海濱城市錦州的海鮮市場,因氣溫下降而鮮活的海產品上市量減少,相反,各種本地及外埠的冷凍海鮮花樣亮相,豐富冬日餐桌。12月6日一早,冒著寒風,市民張女士裹得嚴嚴實實來到早市,如果不是為了買到新鮮的白皮蝦、小青蝦,入冬以後她很少逛早市。原本鮮活的白皮蝦、小青蝦,在低溫裡任憑業者怎麼翻動手中的工具也不愛動彈,只能從顏色來判斷其新鮮程度。
-
封海後,青島海鮮市場野生海鮮沒見少,哪來的?
牙片魚,15元一斤五一後,青島就封海了,但是人們一到海鮮市場,看到滿攤位的海鮮,有人就感到納悶了。都封海了,還咋有這麼多海鮮?在青島宣化路早市,滿攤位的海鮮。其實,封海了不等於沒海鮮,只是鮮活的海鮮減少。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冰凍海鮮,當然也有例外。現在隨著養殖技術的發展,很多海鮮都是可以養殖的,比如貝類海鮮中的扇貝、蛤蜊、海蠣子,都可養殖,一年四季都有售賣。
-
大菱鮃:魚價平穩,有上漲空間——《水產前沿》2019年6月刊市場趨勢
截止到目前,七好公司根據各養殖市場和消費市場反饋消息綜合分析。 1. 魚價平穩,6月份有上漲空間 6-7月份商品存魚量較5月份略有下降,而根據各檔口反饋信息,市場消費穩定,6月份月魚價存在小幅上漲的空間,屆時建議廣大養殖戶合理售魚。
-
全國冰鮮海鮮市場實施封閉式管理,三文魚經銷商:躺著中槍
四川:冰鮮海鮮市場實施封閉式管理,三文魚下架 6月13日下午,四川新聞網記者從四川省商務廳獲悉,四川省農產品流通協會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的緊急倡議 》。
-
青島依託海洋牧場 加快三產融合發展
中宏網山東6月12日電近日,記者從山東省海洋局獲悉,青島海洋自然資源豐富、海洋科研優勢突出、海洋裝備製造業發達、休閒漁業發展基礎良好,發展海洋牧場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2019年,為解決休漁期鮮活野生魚類市場供應不足的問題,青島市海洋發展局在赴南方考察調研的基礎上,組織實施了深水抗風浪網箱「南魚北養+燈光誘餌」養殖示範,9家示範企業共設置39個深水抗風浪網箱,投放大黃魚、真鯛、鱸魚等優良魚種26萬餘尾,滿足了休漁期市民對鮮活野生魚類的需求,經濟、生態、社會效益得到顯著提升。
-
禁漁期沒有海鮮?象山這些農民畫告訴你「浙裡」優鮮!
八種野生活體和冰鮮海鮮不能賣:帶魚、大黃魚、小黃魚、銀鯧、鮐魚、三疣梭子蟹、龍頭魚、蝦蛄被列入禁止銷售的名單!其實,在伏季休漁期間,在象山能做的事和能吃到的海鮮菜品還是蠻豐富的,各種螺、貝類、養殖水產等,以及由具備正規釣具作業許可和休閒捕撈許可所獲得的海產品(其中休閒捕撈所得漁獲物不得進入銷售環節)等,只要不是非法漁獲物就可以!
-
休漁期老饕解饞指南:花蛤、蟶子、蛤蜊、鮑魚、竹蟶……貝殼類海鮮...
而在5至8月這段時間,海鮮吃貨只能望洋興嘆?其實不然,雖然這期間東黃渤海冰鮮海鮮沒得吃,但貝殼類海鮮正趕上上市季!來自滬上水產市場的消息:6月中下旬是最肥美的貝殼類海鮮上市季,來自浙江三門、台州的蟶子,產自遼寧東港和江蘇南通的花蛤,以及產自福建、遼寧的蛤蜊、鮑魚等貝殼類海鮮正源源不斷進入市場。
-
雙節來臨 青島海鮮 廣「飛」全國
半島全媒體記者 吳璟 實習生 王雅睿雙節來臨之際,正是青島吃海鮮的好季節,伴隨著開海季的到來,不僅海鮮品種豐富新鮮,魚類、貝類陸續登場,佳節必備的海蟹更是讓人關注,目前全市各市場海鮮攤位上各類海中鮮貨銷售正旺,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也為青島優質海鮮的輸出提供了優良條件。
-
廈門多家商超、日料店下架冰鮮三文魚產品
而相關部門抽檢時從新發地市場進口三文魚切割案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的消息,更是讓三文魚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一時間,全國多地的多家商超連夜下架三文魚。那麼目前,廈門的情況如何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6月15日上午,記者來到大潤發體育路店,這裡的生鮮區域擺放著各類水產、海鮮,但先前擺放三文魚的貨櫃已經換成了其它品種。工作人員表示,上周六,他們就根據公司要求對三文魚等相關產品進行了下架處理。
-
一線探訪|青島最全海鮮價格表來了 記者走訪多個市場、碼頭一探究竟
>>>探碼頭 9月14日與15日,記者走訪島城碼頭海鮮市場發現,開海已經將近半個月的時間,部分海鮮品種價格未降反而略漲,但仍然擋不住市民「買買買」的熱情。魚蝦等品種引來大規模囤貨,本地螃蟹打包飛往全國各地。預計臨近「中秋」、「十一」雙節,海鮮價格仍將保持堅挺。
-
北京新發地冰鮮海鮮市場附近一餐館8人確診
新京報訊(記者 戴軒 沙雪良)今天(6月19日),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26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6月18日0時至24時,北京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5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齡平均45歲,最小25歲,最大69歲;北京戶籍1例,外省戶籍24例;豐臺區18例、大興區5例、西城區1例、海澱區1例;臨床分型輕型7例,普通型18例,已完成調查的21例確診病例均與新發地市場有關聯
-
休漁期 海鮮越洋「補位」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曾繁瑩 通訊員範玉菡廣東人喜歡吃海鮮,對海鮮菜餚的烹製有一手。每年此時,廣東海域的休漁期開始,老饕們進入忍期,對本地海鮮的熱愛只能暫且埋於心間。還好,如今物流四通八達,跨國海鮮可以直達廣東人的餐桌,彌補了廣東老饕近段時間的海鮮空缺。龍蝦是餐桌上的「國際大使」,又是撐得起場面的大菜,在超市或者生鮮電商能買到,價格也算豐儉由人。如果想要在親朋面前露一手,可以學學粵菜大師傅周凱芳傳授的這一味「上湯焗龍蝦」。
-
復刻東海開海,千帆競發,「肉眼可見」的海鮮消費升溫
來源:北京商報海鮮,在當下牽動著多方神經。9月,東海結束休漁期,在頗有名氣的舟山漁場,漁港碼頭的漁船揚帆出海,漁民張開魚網灑向海面。「海鮮產品主要分活鮮、冰鮮和冷凍產品。冰鮮保存期是7-10天,過了這個周期產品就要倒掉;活鮮由於脫離了養殖環境,存活率也受到影響。」不過,渠道商、供應商數月前面臨的危機,均因海鮮消費回溫得以迎刃而解,一切都在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