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櫃被擄的啟發

2021-02-17 前往神所指示的地方

                        約櫃被擄的啟發 

經文:撒母耳記上:4:1-11節;來:9:4-5節

引言:

    以色列人總是非常的迷信約櫃,因為他們對神沒有清楚的認識,這也與他們的經歷有關,例如:在以色列的發展史上有很多的有關約櫃的事跡,比如過約旦河,圍攻耶利哥,都是約櫃的帶頭參與而得勝,在本章他們打仗失敗的時候就首先考慮約櫃,他們人認為只要約櫃同行,他們就能夠得勝,結果約櫃到了戰場他們依舊失敗,並且約櫃也被擄去,為什麼呢?不是約櫃所到之處就得勝嗎?這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反思,究竟怎樣的和約櫃有正確的關係,怎樣的運用約櫃才是正確的呢?怎樣的看待約櫃才是正確的呢?怎樣的用約櫃才能給我們帶來祝福呢?

一:約櫃的內容

1:有法版

法版是摩西在西乃山上神給摩西寫的兩塊法版,是要以色列人遵行的,作為他們生活行事為人的準則,裡面記述了應該怎樣的對待我們的神,應該怎樣的對人,這也是神喜悅的態度與生活,後來以色列人也說過要盡心、盡心、盡性、盡力要愛你們的神。

2:有盛嗎哪的金罐

嗎哪在以色列人在曠野中是他們生活的唯一能生存的食物,耶穌在世上的時候把嗎哪比作天上降下來的糧,耶穌也把自己比作天上降下來的糧,我們也常常把從神來的感動靈修亮光比作嗎哪。

3:有亞倫發芽的杖

亞倫的發芽的杖是神給以色列中的叛黨,可拉一黨和250個首領的一個證據,證明摩西和亞倫是神任命的領袖。杖本身是死的杏樹枝,但亞倫的杖卻發芽了,這是一個死亡復活、生命枯乾復甦的一個事實,這是神行的奇事,也是在約櫃前發生的一個事實,其他首領的杖就沒有發芽,唯獨亞倫的杖發芽了,這是神的證明,後來叫亞倫發芽的杖放在了約櫃內,作為記念。

4:約柜上面有基璐伯

 基璐伯代表神的聖潔,有罪的人不能親近之處,但約櫃的蓋又稱施恩座,代表耶穌的救贖,表明基督徒的聖潔即使不完全然而有耶穌的救贖與施恩便能到達神的面前。

二:約櫃的象徵

1:象徵神的同在

   以色列人的會幕、聖殿的至聖所中的約櫃就是表明神在他們中間,與他們同在,當他們遇見難打難勝的爭戰,就把神的約櫃抬去就有打勝仗的把握,因為他們認為神和他們一同上來,神就會行奇妙的事情,使他們打勝仗。

2:象徵神的所在

  約櫃在至聖所他們認為那就是神的所在,他們來到擁有約櫃的會幕、聖殿、就認為是親近神,到所羅門建好聖殿之後,他的認識就提升了一個高度,他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何況我所建的殿宇呢?我們的神豈能被一個小小的約櫃所局限。

3:象徵神的威嚴

   約櫃在舊約神借著約櫃作了好多奇妙的事,並且約櫃決不能輕視,神確實用約櫃顯了他的威嚴,約櫃所在之處不是大祭司是不能進入的,如果觸犯就被擊殺,烏撒用手扶約櫃而被擊殺,耶和華因伯示麥人擅觀約櫃,就擊殺了他們七十人,約櫃不能被藐視和輕忽,在新約也說我們的神是輕慢不得。種什麼就收什麼!

4:象徵神的聖潔

   在舊約約櫃所在的至聖所,只有大祭司才能進,必須先洗濯自潔,還要為自己獻贖罪祭,不然就不能進到神的面前,神還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人非聖潔就不能到神面前來,利未書就是聖潔的一卷書,是有關親近神的、與生活聖潔的要求。

三:約櫃的內化

1:我們要有神的話語

  我認為我們自己就應該有約櫃的內涵,我們應該將神的話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裡,免得我們得罪神,當我們心中有神的話,才能人生中滿了生命的果子,才能有神同在的素質。

2:我們要有神的律法

   律法就是我們必須遵行的戒律,應該嚴格的履行,這樣行才不會觸犯神,這不是說我們靠律法得救,乃是說神兒女必須具備的生活原則,神對約書亞說你如此行就比亨通,你無論往哪裡去我必與你同在。

3:我們要有復活生命

   我們跟隨基督之後即在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也要在他復活的形狀與他聯合,主要求我們要重生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

4:我們要依靠神施恩

 我們的義就像汙穢的衣服,根本不能達到神的要求,我們能被神悅納全靠主的寶血,我們若不靠著主的代贖和施恩我們不能到神那裡去,只有我們在基督裡才蒙赦免,得稱為義。

四:約櫃的雙面

1:祝福保護的一面

   我們看到以色列人從神的約櫃得到福氣很多,只要他們能夠遵從約櫃中的律法,只要他們尊神為大、為聖、又活出不一樣於列國的生活,而活出神選民特殊的神要求的生活,就必蒙福,神應許出也蒙福,入也蒙福,敵人在他們面前也必站立不住,神就作他們的父,他們也必作神的兒女。

2:咒詛懲罰的一面

  我們的神是公義的,不在乎約櫃的本身,而在約櫃的意義,當他們不尊神的名為聖的時候,他們的生活和列國一樣的時候,神的話就是會飛的咒詛、會飛行的刑罰,咒詛就會臨到,以色列的歷史不斷地給我們解釋這一點,在士師記中以色列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神就把他們交在敵人手裡,任其受苦直到他們回心轉意。

五:總結:

   神在以色列中做事的原則告訴我們,雖然神高舉約櫃的神聖,用這有形的約櫃顯明他的同在,也顯明他的聖潔,但以色列人迷信約櫃本身的時候,而沒有真正的尊神為大的時候,就是他們遭災時候,真正的擁有了約櫃的內涵就能有神的同在和保護。在今天我們活在這個時代我們擁有約櫃,並且活出約櫃的的實質就會的神的祝福。

 

相關焦點

  • 約櫃對以色列的重要性
    大衛雖然做了王,但是他心裡尊主為大,渴望有主的同在,因此迫不及待要把神的約櫃迎回來。在撒母耳之前的士師和大祭司是以利,在以利年邁之際,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打仗,神的約櫃被非利士人搶去,留在他們那裡七個月。後來非利士人把約櫃送回伯示麥,以色列人把約櫃從伯示麥帶到基列耶琳(巴拉猶大就是基列耶琳),存放在亞比拿達家裡。
  • 世界歷史:摩西十誡和神奇的約櫃
    由此,神奇的「約櫃」誕生了:原本它是用以盛裝兩塊「摩西十誡」石刻雕板的柜子,用了極其華貴的材料製作與裝飾。將其放置於「聖幕」的中央,方便保存與流動。也許是作為祭祀儀式的核心物品,也許是每次祭祀時它都裝載了無限的神恩,約櫃因此具有了神奇的法他們都會虔誠地將約櫃裝載在力無論猶太人遷徙還是行軍打仗,用的大車上,而神奇的約櫃也會幫助他們,或者讓旅途中的困境順化解,或者讓以色列勇士們增添勇氣和力量。根據《聖經》記載,奇的約櫃如此神聖,以至於除祭司外的普通猶太人都不能接近它,以免被它無窮的法力所擊斃。
  • 尋寶之旅:所羅門寶藏與猶太人的聖物黃金約櫃
    黃金約櫃,是希伯來語,又稱法櫃,是古代以色列的民族聖物,約櫃就是古以色列人和上帝籤訂鍥約的存放處。黃金約櫃最初存放在耶路撒冷,也因為如此,才讓耶路撒冷成為了猶太人的聖城。相傳猶太人在聖人摩西的帶領下,從古老的埃及曆經磨難到達這裡,當時已經形成了兩個部落聯盟,一個是北方的以色列,一個是南方的猶太。
  • 牧者靈修丨詩篇:被擄歸回者的歡樂(1/2)
    1-6節,「當耶和華將那些被擄的帶回錫安的時候,我們好像作夢的人。我們滿口喜笑、滿舌歡呼的時候,外邦中就有人說:『耶和華為他們行了大事!』耶和華果然為我們行了大事,我們就歡喜。耶和華啊,求禰使我們被擄的人歸回,好像南地的河水複流。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那帶種流淚出去的,必要歡歡樂樂地帶禾捆回來。」有人把這一篇詩篇譜成了一首詩歌。
  • 劉曉東 年旭:明袁璡「被擄」像的形成與中日朝交涉
    相較於「被擄」,前者更有損於天朝威嚴與東亞區域秩序的穩定,這也成為後來東亞諸國交涉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事件發生後,明朝雖然表現出較為強硬的態度,但並未斷絕與日本的朝貢貿易往來;日本方面也積極尋求途徑,希望消除誤會;而朝鮮對事件「隱情」的刻意迴避,則避免了事態的進一步擴大。在各方的利益鬥爭與妥協中,所謂「為賊嚮導」的言說逐漸被淡化,最終完成袁璡「被擄」形象的塑造,並成為東亞區域各國共有的一種主流描述。
  • 聖經揭秘 以賽亞書 多種猶大滅國和猶大人被擄的描寫
    在上一章的末尾,作者狠狠地詛咒了錫安的女人,不過如果作者是被擄之後的人,他恨錫安的女子使猶大遭受耶和華的懲罰,那麼他寫的可能就不能叫詛咒,而應該叫咒罵,並且他咒罵的話可能並不只是出自他的想像,而是曾經的事實。比如說,在猶大滅亡時,在耶路撒冷被毀時,錫安女子的遭遇不就是他寫的這樣嗎,裝飾品不再有,馨香變成髒臭,男人大部分戰死,她們只能坐地上哀哭。
  • 為父討公道,他鬥爭了30年——被擄勞工之子自掏腰包幾十萬元去日本...
    被擄勞工維權有了「山東樣板」三菱對每位受害勞工的10萬元賠償金已打入指定基金將在核實身份信息後發放自二戰期間迫害中國勞工企業——三菱綜合材料株式會社提出和解意向5年後,備受關注的中國被擄勞工對日索賠事件近日又有了關鍵性進展。
  • 洛冰河:師尊,我愛的人已被擄
    洛冰河:師尊,我愛的人已被擄。未完待續!
  • 靖康之難被稱為國恥,皇帝大臣數萬人被擄北去,倒黴的卻是婦女!
    而在這場國恥中被擄的數萬人中,命運最悽慘的還不是皇帝和大臣,畢竟作為男人不過是忍受精神和皮肉上的苦楚。在這個野蠻的強權時代,倒黴的還是一眾婦女!我們知道,對於古代的遊牧部落來說,「打草谷」是他們最擅長的事情。沒有了金銀就去搶,沒有了衣服還是搶,沒有了糧食依然是搶。而面對女人呢?沒錯,當然還是搶!
  • 使徒行者2許啟發是黑警內鬼嗎 許啟發最後結局
    ­  使徒行者2正在播出,網友們很關注黑警,那麼許啟發是黑警嗎?許啟發到底是不是公安部門的內鬼呢?下面一起看看吧!­  使徒行者2許啟發是內鬼嗎­  在使徒行者2中,許啟發這個角色很讓人關注,在劇中卓凱帶領五個太過臥底開始執行任務,正當完成的時候,卓凱到警局匯報工回來卻發現五個臥底被炸死了
  • 啟發的重要性,你不得不知?
    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視啟發教學。孔子提出了「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著名的教學思想,這是「啟發」一詞的來源。孔子的啟發是建立在學生的「憤」、「悱」的主動學習狀態的基礎上的,注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後來,《學記》又發展了孔子的啟發教學思想,提出「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的教學要求,闡明了教師的作用在於引導、激勵、啟發,而不是硬牽著學生走,不是強迫和代替學生學習,而要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這些思想極為精闢,至今仍熠熠生輝。
  • 2021跨年演講,羅振宇帶來點兒「啟發」
    遇到問題該如何解決……羅振宇從自己身邊的事情、從一些案例中得到一些啟發。相比觀點、結論或者收穫,「啟發」更具能量,因為它觸動的是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羅振宇分享的內容更具普適性。「啟發」適合每一個人,適用每一個領域。「啟發」似乎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它確確實實來自每個人的生活。
  • 《奧莉薇》的抽象畫 啟發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