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談論時代繆斯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2020-11-20 騰訊網

「我是自己的繆斯」

回望影史,許多電影大師都曾塑造出跨越時空的經典銀幕女性形象。而對「繆斯」的歷史書寫也逐漸成為「迷思」,由神祇淪為客體。ELLE作為山一國際女性電影展的戰略合作時尚媒體,跟隨著影展此次特別設立的「致敬經典:時代繆斯」單元,重新打開電影檔案,提醒人們繆斯同時也是創作者,是召喚靈感的女性,並不僅僅只是被冠以「繆斯」之名的對象。

2020年第四屆山一國際女性電影展「致敬經典:時代繆斯」單元特邀宋佳女士作為該特別單元的推薦官。自2001年出道至今,宋佳詮釋「繆斯」之「美」,臻於藝術不妥協;熱衷公益,踐行「繆斯「之「善」;追尋「繆斯」之「知」,在戲劇、文學等多領域均不斷嘗試與探索。

「致敬經典:時代繆斯」特別單元推薦官宋佳 宣傳視頻

在視頻中,宋佳被問到:「你是誰?」她直視鏡頭,回答道:「我是我自己。」對於宋佳來說,自我便是「繆斯」。當今時代,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永恆靈感,無需定義。對宋佳來說,她的「繆斯」也是「女演員」、「女兒」、「妻子」、「母親」等生活群像,是她詮釋的諸多女性角色,也是視頻後半部分中「致敬經典:時代繆斯」展映單元影片中經典女性形象的混剪。

儘管生活在不同國家、時空與媒介,她們一同為當代女性提供了自我的坐標,為回答如何成為一名女性,以及如何作為一名女性尋找主體身份,提供了更豐富的靈感。「繆斯」力量也是女性聯結、友誼、互愛力量之所在。

「致敬經典:時代繆斯」單元將聯合方所書店,通過十一部展現各具時代特色、用表演為電影文本注入靈魂的女性形象的影片,時代繆斯主題書單及山一衍生品等形式,探討女性議題,重塑「繆斯」畫像。請與山一一起,由歷史(history)走入她的故事(herstory),走入我與我們的故事。

首先我們將走進五部來自上世紀中葉的中國經典老片,包括《大路》《馬路天使》《新閨怨》《烏鴉與麻雀》和《早春二月》,遙望正當中國社會歷經劇變的時期,女性形象在熒幕上的塑造與轉變,探尋在不同時代背景下對於女性的理解與定義。

電影《新閨怨》劇照

隨著《卡比利亞之夜》,時空轉換至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義大利,我們邂逅一位一心尋求愛情卻始終碰壁的女孩,對於美好愛情依舊保存幻想。今年正值義大利電影大師費德裡科·費裡尼(1920-1993)誕辰一百周年紀念,透過朱麗葉塔·馬西納的精湛演技,我們將追溯費裡尼創作生涯中最為重要的靈感來源。

電影《卡比利亞之夜》劇照

時空的輪軸繼續轉動,來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二戰後的日本,我們遇見面對坎坷境遇仍舊保持優雅和氣節的媽媽桑圭子,在無盡的黑暗與命運的嘲弄中,堅守自己的一抹光亮。成瀨巳喜男和高峰秀子的合作可謂在《女人步上樓梯時》達到了一處創作上的一個高潮。當女人獨自步上樓梯,等待她的會是什麼呢?

電影《女人步上樓梯時》劇照

《女人就是女人》誕生於1961年,正經歷著新浪潮電影運動的法國,這部影片不僅是戈達爾與靈感繆斯安娜·卡裡娜的經典之作,也促使兩人的愛情修成正果。戈達爾曾說:「電影展現的是24幀每秒的真相。」戈達爾所說的真相究竟是什麼,是關於安娜,關於女性,還是關於藝術?或許我們能從這部影片中,尋找到一些答案。

電影《女人就是女人》劇照

在二十年後的中國,《我這樣過了一生》在中國臺灣電影史上留下了絢麗的一筆。在臺灣電影正蓬勃發展的鼎盛時期,張毅和楊惠姍夫婦毅然決然退出電影舞臺,轉行投入全部身心研究琉璃藝術,這樣一段傳奇佳話不禁讓人聯想人生豐富的可能性如同電影一般精彩紛呈。試問「靈感繆斯」的本質,或許核心是對生命真理的探尋,對內心熱愛的誠實與堅守,這種力量鼓舞自己也影響他人。

電影《我這樣過了一生》劇照

當時間的進程繼續推進至二十世紀晚期的中國,重溫張藝謀和鞏俐合作初期的巔峰之作《紅高粱》,追憶九兒與餘佔鰲在鮮紅的高粱地裡譜寫的悲情史詩;以及在電影《阮玲玉》中,關錦鵬鏡頭中張曼玉飾演的一代名伶,命運多舛,留給世人無盡悲嘆。到這裡,我們或許會對「繆斯」二字有更深刻的理解,無論角色內外還是銀幕上下,女性的力量之堅定足以在紛雜的時代裡,守護屬於自己的信仰。

電影《紅高粱》劇照

十一部影片為我們呈現了豐富多面的女性形象,為我們提供了不同的視角以定義「繆斯」。在第四屆山一國際女性電影展,讓我們一同走進「致敬經典:時代繆斯」單元,在縱橫溝壑的歷史長河中,攜手探尋光影交錯裡那些光芒四射的女性形象,去捕捉她們身上所散發的靈感之光。

視頻剪輯:七官

片頭設計:趙竟辰 陳初懿

音樂:《Landing》— Keith Kenniff

素材整理:李艾月

審稿 doraemengm、Filmdept.|撰文 baohe、yezhou|排版 氣氣

相關焦點

  • 當我們談論內斯塔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優雅,藝術,...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當我們談論內斯塔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優雅,藝術,... 當我們談論內斯塔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優雅,藝術,... AC米蘭足球俱樂部 03-19 10:07 當我們談論內斯塔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pick,短篇小說巨匠卡佛時,我們就不得不談論那部讓他一夜成名、被譽為「極簡主義文學聖經」的經典之作,《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自出版近40年以來,幾乎沒有任何作品比雷蒙德·卡佛的《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而當我們談論這位仁科之pick,短篇小說巨匠卡佛時,我們就不得不談論那部讓他一夜成名、被譽為「極簡主義文學聖經」的經典之作,《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廢物的人生,就不值得關注嗎?自出版近40年以來,幾乎沒有任何作品比雷蒙德·卡佛的《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受到更多來自作家和讀者的致敬。這部風格冷峻、情節精煉的作品給彼時頗受滯礙的美國文壇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讓卡佛成為無可爭議的「極簡主義文學之父」,收穫無數粉絲。
  • 《我們的父輩》當我們談論戰爭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談論戰爭時,我們在談論什麼?談論它的意義、它的影響、它在歷史中的地位,還是談論它的殘酷、它對生命的漠視和對人性的踐踏?1941年的德國準備入侵蘇聯。《我們的父輩》之所以直擊我們內心,是因為它不粉飾、不煽情,更是因為它罕見地從一個個德國個體來展現這段無論對戰爭哪一方來說都悲痛萬分的歷史。
  •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我們應該讀讀雷蒙德卡佛。1984年的一個下午,五十多歲的卡佛遇到了自己日本譯者的來訪,他不知道對方是自己的狂熱粉絲,對此很激動,一點也沒有大作家的樣子——這位來訪者叫村上春樹。說到底,愛情是什麼?巴德夫婦剛結婚的時候,浪漫到買一隻孔雀,但是這隻猛禽把他們婚後的生活攪得更碎了。那些鮮花錦簇、灑滿糖果的想像往往是消費主義給我們的幻影,生活在後工業與後現代的我們如果無法明晰幻象帶來的感覺不可持續,明白自己在情感中真正的訴求,那麼它們一定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麻煩。
  • 當我們談論哀傷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今天,讓我們來談談失獨父母的哀傷。哀傷是思念與痛苦並存的情緒體驗子女的死亡對於父母而言從來都是一場災難,世界的秩序在一瞬間崩毀,由父母和孩子間的關係紐帶所共同創造的獨特未來也同樣遭受破壞。對於失去唯一子女的父母而言,這種喪失更具創傷性。
  • 《深夜食堂3》當我們談論吃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以前看的時候總想著看完之後寫點什麼,現在真的看完了,才發現話到嘴邊卻無從下筆。因為這部劇太樸素了。從劇情到場景再到傳達出來的情感,全都樸素得不行,每一集對應一個常到食堂吃東西的食客的小故事,也只不過是普通的人倫物理,愛恨情仇。木心先生說「偉大的作品期待偉大的讀者」,《深夜食堂》算不上偉大,它只期待樸素的觀眾,而我恰好就是。
  • 當我們談論食物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那麼當我們談論美食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呢?以下奉上論壇嘉賓的現場分享,願為你的饕餮之路開闢新旅途。△袁嶽 飛馬旅聯合創始人、零點有數董事長  袁嶽博士作為論壇的開場嘉賓,首先分享了「雙美時代」美食領域的創新之道,對於餐飲行業究竟該朝著什麼方向發展?他給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期許。
  • 當我們談論反食品浪費法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殷立勤 攝 中新社北京12月25日電 題:當我們談論反食品浪費法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中新社記者 梁曉輝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正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一系列初步規定,包括明確反對「大胃王吃播」「禁止誘導超量點單」「食品浪費要收費」等,一經公開便成為社會談論的焦點。
  • 《82年生的金智英》當我們談論女權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當一種極端觀念指導下的追求成為潮流,我們常以一種嘲諷的語氣作為解讀甚至抵制;當與之匹配的回應開始翻轉,也許多了遭受抨擊時的聊以自慰,偶爾地一刀切,以至於正當也變得難言。當性別平權的努力被扣上「女拳」帽子,當灰暗情緒的發洩地被調侃為「網抑雲」,有趣地消解,更為狹隘的話語空間並行。
  • 當我們談論仙劍,我們在談論什麼
    警告: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有戲」欄目,轉載請聯繫contact@thepaper.cn轉發朋友圈不需要聯繫撰文:張彰村上春樹同志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他說,真的紳士,不談論別離了的女人和已然付出去的稅金,他又說這是他編的,很抱歉,原話應該是真的紳士,只談論死庫水和《仙劍奇俠傳98柔情版》(以下簡稱《仙劍1》),很抱歉,這是我編的。但村上說對了兩點,那就是薩默賽特·毛姆盒歐內斯特·海明威告訴他的,「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學」以及「持之以恆,不亂節奏」。
  • 當我們談論英國「脫歐」時,我們究竟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談論英國「脫歐」時,我們究竟在談論什麼?英國脫離歐盟是否是必然趨勢?世界格局將如何演變?全球化進程是否受阻?全文6222字,閱讀約需12.5分鐘 新京報記者 錢雅卓 欒若曦 編輯 樊一婧 馬瑾倩 劉夢婕 校對 吳興發 張彥君歷時四年、三位首相,一波三折後,英國「脫歐」這場大戲終於要落下帷幕。
  • 當我們談論丹東海鮮時談論什麼?
    引言當談論一種飲食時我們並不是在爭論正宗或評價好壞。
  •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作者:雷蒙德·卡佛來源短篇小說集《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譯林出版社,2010年全文約8200字
  •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操作性定義在心理研究中的貢獻與局限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 奈雪CUP美術館計劃:當我們談論跨年時,他們在談論什麼?
    奈雪CUP美術館計劃—當我們談論跨年時,他們在談論什麼?奈雪攜手AKI JIANG:為跨年注入鮮豔奔放的的底色與跨出束縛的勇氣。2020年的疫情讓我們更加清晰知道什麼是「人類命運共同體」,你+我=我們。跨出區別對待,我們,才能夠更加美好。AKI JIANG的作品明顯受野獸派影響頗深:不講究透視和明暗、放棄傳統的遠近比例與明暗法,採用平面化構圖、陰影面與物體面的強烈對比,脫離自然的摹仿。另一方面,通過顏色起到光的作用,達到空間經營的效果。
  • 當我們談論英國脫歐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談論英國「脫歐」時,我們究竟在談論什麼?英國脫離歐盟是否是必然趨勢?世界格局將如何演變?全球化進程是否受阻?  今日,新京報記者採訪長期研究歐洲政黨政治、歐盟對外政策的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教授王明進,為大家解讀英國脫歐的真正含義。
  • 當我們在談論可持續時尚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展覽現場,我們採訪了三位參與其中的中國設計師。A:我們生活在世界上就會造成消耗,但我們希望消耗品能夠是可以被回收的,可以消失的快一些。比如在生產衣物選擇材料的過程中,我們一定會用天然材料,因為它是可以被降解的。再比如在設計方面,很多中式的衣服都是整片的剪裁,這種剪裁方式會產生相對較少的邊角料。我們現在改良的中西結合的剪裁方式,邊角料也很少。
  • 《陽光普照》:當我們談論「成長」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首先我想拋出一個問題,當我們在談論「成長」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談論什麼?但我們不妨推斷:在「完美」的哥哥(一生只錯了一件事)的對比下,他在其家庭中就像一個「殘次品」,當再努力也得不到社會的承認之時,他迷茫了,這種迷茫唯一的出路似乎就在於肉體的「發洩」,參加拳擊隊,校內校外打架,由此來抗衡世界,從中獲取自己存在的關注和證明(特別是獲得父親的認可)——每個人都渴望得到認可,至少要做點什麼,知道自己尚且活著。
  • 羅點點:當我們談論死亡時, 我們在談論「尊嚴」
    有一次,她與幾個醫生朋友聚會,談論起死亡,大家的想法慢慢改變了羅點點對死亡的看法,死亡不應該「不依不饒」,「我們不希望在ICU病房,赤條條的,插滿管子,像臺吞幣機器一樣,每天吞下幾千元,最終『工業化』地死去。」那樣死去,太較勁,也很難堪,自然規律不可違背,死亡真的來臨,插再多的管子,做最倔強的救治,其實都是徒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