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他鄉當故鄉|從江縣谷坪鄉五一村第一書記晏高飛

2020-12-24 天眼新聞

我叫晏高飛,去年8月28日增派到從江縣谷坪鄉山崗村任網格員,同年12月調整到谷坪鄉五一村任同步小康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組組長兼任五一村脫貧攻堅指揮所所長、網格員。  剛到谷坪鄉五一駐村時,我就覺得這裡的幹部和村民都顯得格外親切溫暖,這也許是極為巧合的緣分,因為我出生在烏江河畔一個美麗的村莊也叫作五一村。

晏高飛在鼓樓宣講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五一村是谷坪鄉深度貧困村之一,全村211戶1041人,貧困戶110戶555人,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發生率為50.29%,貧困程度深,貧困覆蓋面廣。到村任職的第一天,我心中既彷徨又激動,五一駐村工作組成員都不懂少數民族語言,脫貧攻堅任務使我倍感壓力,但我堅信,只要拿出200%的決心和勇氣,不管有多麼大困難也阻擋不倒我們前進的道路。

五一村黨苟寨脫貧攻堅政策宣傳群眾大會

駐村後,我通過召開村脫貧攻堅指揮所會議,虛心和村組幹部探討求教脫貧攻堅相關工作,我用一個星期的時間入戶走訪全村2個自然寨3個村民小組211戶,每到一戶都與群眾拉家常,交心談心,認真做好民情筆記,全面了解我村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情況和當前面臨的難題。  在充分了解全村脫貧攻堅基本情況後,結合村情實際,我徵求村兩委班子成員的意見建議及時制定工作措施,採取「因戶施策、因人施策」的措施,嚴格按照「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核心指標,通過推薦勞務就業、實施農村老舊住房整治(透風漏雨、人畜混居、一拆兩治)、民政兜底保障等舉措,補齊了脫貧攻堅短板弱項,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入戶檢查指導農戶環境衛生

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兼任村級脫貧攻堅指揮所長,我深知抓好黨建促脫貧這一制勝法寶。我結合五一村的實際情況,以黨建促脫貧攻堅,嚴格按照「三會一課」制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一宣六幫」活動,紮實開展基層黨支部各項工作,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主體作用。同時,開展感恩教育「扶志+扶智」活動,帶領群眾自覺參與到脫貧攻堅工作中來,形成貧困群眾「要我脫貧變為我要脫貧」格局,徹底摒棄「等靠要」思想,提振群眾精氣神,不斷激發黨員群眾內生動力。  2019年底,眼看就是歲末年初的時候,村裡的貧困戶居住條件尚未得到改善。楊補保是一個特殊的家庭,全家四口人,只有一個勞動力,兩個殘疾人,他的長子多年外出務工未歸,幾乎沒有與家人聯繫,次子是在校小學生。根據住房保障達標研判,楊補保房子傾斜凝似危房。對這樣弱勢群體家庭,我積極幫助楊補保維修校正房屋,為他聯繫磚瓦等建設材料,並修建加固了房屋地基堡坎,新建水衝式衛生廁所等,終於,一棟嶄新舒適的房子呈現在村民們眼前。

晏高飛入戶宣傳脫貧攻堅政策

「晏書記你對我們太好了,我房子透風漏雨,幫助我整治房屋;我家稻穀未收完,你組織大家來幫助我搶收稻穀,我太感謝你了。」村民楊老要心存感激的這句話,我知道說出了全體村民的心裡話。  「看著我們村寨的大變化,想到你們日日夜夜加班加點地忙碌,想到你們過春節都沒有回家團圓,我總是不忍心,現在不僅黨的政策好,黨的幹部也好,為了我們貧困群眾,你們付出了太多,真心地感謝你們,你們辛苦了!」這是脫貧攻堅收官之戰迎來全面勝利之際,老支書吳志芳拉著我的手說的原話。  每當我聽到群眾動情的肺腑之言,看到村裡發展得越來越好,駐村工作 「辛苦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我覺得,再苦再累都值了。

駐村第一書記晏高飛幫助農戶搶收稻穀

 【人物小傳】  晏高飛,男,1984年3月出生。2008年7月畢業於銅仁學院小學教育專業,大專學歷,2008年7月參加大學生西部志願者到從江縣貫洞鎮人民政府工作;2010年1月參加大學生到村任職到從江縣往洞鎮人民政府工作;2015年到從江縣委宣傳部工作,2019年12月到谷坪鄉五一村擔任同步小康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組組長兼任五一村脫貧攻堅指揮所所長、網格員。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李麗

編輯 劉娟利  編審 田旻佳 王琳

相關焦點

  • 「多彩貴州·相約2020」從江:「稻魚村」的脫貧故事
    4月2日,春雨綿綿,走進從江縣谷坪鄉五一村,村民們正在田裡撈魚、捉魚,趁著清明節臨近,縣城市場需求量大,讓稻田魚賣個好價錢。五一村把「稻田養魚」作為一種產業來發展,並取得不錯的成效,而被外界稱為「稻魚村」。
  • 「我的脫貧故事」好政策給了我生活的動力|從江縣谷坪鄉留架村村民...
    我叫蘭老三,今年80歲,家住貴州黔東南從江縣谷坪鄉留架村一組。  30年前,我的妻子因產後抑鬱,無法與人正常交流,因為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妻子比較邋遢,家中生活非常慘澹。  我年齡大了還長期生病,妻子經常在路上遊蕩、神志不清,日子過得苦不堪言。  好在我們趕上了國家的好政策。2014年,村支兩委的幹部了解到我家的情況後,讓我寫申請交到組裡,經開會討論後將我家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從此,我家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我的扶貧故事」月亮山裡的「約定」|從江縣加勉鄉別鳩村最美教師...
    你是不是不要我了?」「小賢,老師暫時要調到其他地方工作了,老師會經常回來看你的。」7月5日早晨,從江縣加勉鄉街道上,一個小男孩緊緊抱著一個女孩。直到旁邊等待的鄉村中巴車售票員下車輕聲提醒,男孩的奶奶不得不上前將兩人分開。汽車緩緩前行,男孩嚎啕大哭,車裡女孩的眼淚早已打溼了口罩。韋賢與潘桃香我叫潘桃香,是2018年9月考到加勉鄉別鳩村幼兒園的老師。
  • 「我的扶貧故事」千字文言以述脫貧之志丨從江縣貫洞鎮弄獨村第一...
    「凡脫貧攻堅者,必當幼有所養,壯有所用,老有所依也……」   近日,從江縣貫洞鎮弄獨村第一書記粟元標執筆寫下一篇題為《樵夫脫貧攻堅軼事》的千字文言文。同時,文章以其獨到的文風、真摯的感情,用這特別的方式,記錄其這段脫貧攻堅歷史,下面一起來感受下這篇不一樣的「扶貧故事」。   餘乃從江縣貫洞鎮弄獨村第一書記,姓粟,字元標、名強、自號樵夫。本從業於新立之從江二高,長八尺三寸,從江貫洞幹團人也。
  • ...變好變美了丨從江縣往洞鎮會裡村駐村第一書記韋志祥
    是的,會裡村真的變了,變好變美了。韋志祥入戶開展信息核查2017年4月,我被派駐到往洞鎮會裡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的第一天,當時會裡村飲水難、上學難、就醫難、通路難、基礎設施滯後等落後現狀尤為突出。在我和村「兩委」的共同努力下,村子發展得到了鎮黨委、政府的項目資金上的大力支持,同時得到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蕭山區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杭州幫扶資金等支持。
  • 「我的扶貧故事」堅守在法治扶貧的第一線丨從江縣司法局西山司法...
    我叫梁輝龍,2004年警校畢業,2005年參加工作,先後在公安、司法行政一線奮戰,一幹就是15年。2016年9月,我調任黔東南自治州從江縣西山司法任所長。2019年6月底,按照縣委組織部的統一安排,我被選派到西山鎮頂洞村脫貧攻堅指揮所任網格員(兼任副所長)。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丨從江縣加榜鄉...
    我叫劉雍兵,2019年7月擔任從江縣加榜鄉紀委書記、從江縣監察委員會派出加榜鄉監察辦公室主任。回想起脫貧攻堅戰的艱辛歷程,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騎著摩託車風裡來雨裡去,盤旋在蜿蜒山路上。一路上有汗水,有成績,有委屈,但更多的是欣慰。這就是我的扶貧之路。
  • 「我的脫貧故事」從「緊巴巴」到「樂呵呵」丨從江縣加勉鄉南燒村...
    我叫潘義林,從江縣加勉鄉南燒村人,家裡有7口人,今年35歲。   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後,村、鄉、縣等多級政府的黨員幹部月月都來我家走訪,有時是宣傳黨的政策,有時是詢問生產生活需求……我積極配合他們的工作,天天盼望著生活問題能解決。漸漸地,家裡的生活還真發生了轉機。
  • 資中縣法院駐村「第一書記」白帥鋒的扶貧故事
    甜城法院故事|當好「第一書記」,服務基層百姓!資中縣法院駐村「第一書記」白帥鋒的扶貧故事 2021-01-05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都柳江邊攻堡壘,月亮山上亮實招丨從江縣洛香鎮岑...
    春風吹戰鼓擂,又是一年駐村情。2019年7月5日,在州委的信任下我進入第二個幫扶村,從江縣洛香鎮岑西村。  岑西村地處從江縣洛香鎮的西部,是從江縣貧困發生率高於30%的深度貧困村之一,淳樸的鄉村伴隨著嚴重的貧窮,全村67戶322人,貧困發生率高達45%。雖然我一早就知道這是個比較貧困的深度貧困村,但是步入岑西村時,才發現這裡比我想像中的還要落後得多。
  • 從江縣小丑村:「第一書記」點子多 群眾致富路子廣
    近日,走進都柳江畔的從江縣小丑村,村民荀中新夫婦倆正提著一大袋胡蘿蔔在雞場給雞兒們餵食。倆人將胡蘿蔔掰斷丟出去,沒一會,一群烏丫丫的雞便圍了過來,開始爭相搶食。  雞竟然如此愛吃胡蘿蔔?「這都是孫書記給我們支的招兒。」
  • 「我的扶貧故事」閒不住的白髮書記丨鳳岡縣永安鎮龍山村駐村第一...
    我叫蔡少峰,是鳳岡縣經貿局原辦公室主任兼工業企業行業工會主席,別看我今年59歲了,但我依然像大多數小夥一樣奮戰在脫貧攻堅基層第一線。我的駐村扶貧故事還得從2015年說起。五年前,受到單位委派,我去到鳳岡縣較為偏遠的土溪鎮官壩村,當駐村第一書記,參與了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那一年,因為踏實肯幹,我與村民們結下了深厚友誼。
  • 第一書記扶貧故事|李峻:一片丹心亦興村
    曹書記似乎讀懂了我們的表情,他一邊領著我們往回返,一邊解釋道:「我們整個村範圍內都屬於區裡的水源保護區,超過5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明令禁止,不久前李書記上報的養鹿項目也是這個原因而沒被批准。所以說環保『紅線』徹底把前葫蘆村圈到了規模養殖的圈外,每家每戶只能小打小鬧搞點散養。」「養殖有『紅線』,種植多缺陷。」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木棉花開丨從江縣下江鎮下江村駐村幹部...
    我叫梁宜清,2019年1月,被派選到黔東南從江縣下江鎮下江村擔任脫貧攻堅指揮所網格員兼聯絡員。當時下江村總人口128戶535人,建檔立卡貧困戶44戶187人,貧困發生率為34.38%,具有自然寨分散、發展不均衡、歷史「欠帳」多的特點。
  • 「我的扶貧故事」只爭朝夕 不負韶華 以行動彰顯90後扶貧壯志丨...
    我叫劉榮鑫,現任丙妹鎮歸林村同步小康駐村第一書記,是一名90後中共黨員。2019年6月23日,我榮幸成為脫貧攻堅這場無硝煙戰爭中的一名排頭兵,成為歸林村脫貧攻堅指揮所第九網格網格員。月色朦朧,偶爾傳來遠處的狗吠聲,此時已入深夜,漆黑一片,唯有不遠處亮著一盞明黃色的燈,借著灑下的月光,我到達指揮所報導,所裡的同志還在挑燈夜戰。我揣著感動與激動的心情開啟了歸林村脫貧攻堅駐村工作新篇章。
  • 「我的扶貧故事」不等不靠,勇闖產業發展新路子丨從江縣人大代表...
    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作為一名人大代表,引領群眾增收致富,過上小康生活,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所在。我叫潘寨福,是從江縣第十七屆人大代表,同時也是東朗鎮第一屆人大代表,「苗谷村寨福種養殖合作社」負責人。
  • 「我的扶貧故事」真心幫扶解民困 勠力同心奔小康|從江縣加榜鄉平...
    我叫姚軍,是黔東南州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副科長。2019年7月4日,根據組織安排,我到從江縣加榜鄉平忙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同年9月24日起兼任平忙村脫貧攻堅指揮所所長。  從凱裡出發,一路經過凱羊、廈榕高速,再穿過蜿蜒曲折的山路,幾經周折,七個多小時才到達目的地。
  • ...枝葉之間顯真情丨從江縣東朗鎮紀委書記、擺德村幫扶幹部滾文清
    脫貧攻堅路上,你我都是踐行者。我叫滾文清,中共黨員,是從江縣東朗鎮紀委書記、從江縣紀委監委派駐東朗鎮紀委監察辦公室主任、東朗鎮擺德村幫扶幹部。「滾書記,脫貧攻堅結束後,你還來我們村嗎?我家現在生活越來越好,離開不你的真情幫扶呀!
  • 「我的扶貧故事」真心願為鄉親們辦實事、辦好事丨從江縣停洞鎮架...
    「我能當選為村長,是我的榮幸,我不為別的,就是想踏踏實實的為相親們辦實事、辦好事,為架裡村的發展出一份力。只要鄉親們的日子越來越好,架裡村一天比一天更美,那我這村幹就沒白當。」我當初這麼想的,這一年來,我也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這麼做的。
  • 黑龍江省稅務局駐富裕縣紹文鄉紹文村扶貧工作隊小楊書記的扶貧日記
    在富裕縣紹文鄉紹文村就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工作充滿活力又不乏經驗,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韌勁兒,帶動全村建檔立卡戶脫貧致富。這支隊伍就是黑龍江省稅務局駐富裕縣紹文鄉紹文村扶貧工作隊。隊伍的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楊利維因為年紀不大,村裡人都親切地叫他小楊書記。他手裡有一個日記本,裡面記錄著扶貧工作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