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統文化中有非常多的關於低調做人,韜光養晦的名句,代表人物,要數道家的鼻祖老子。有這麼一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很形象,我的視頻裡也經常跟大家說,其實這句話呢,它還有後文,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種低調做人的哲學。
這兩句話是出自三國時期李康的《運命論》,是這麼說的:
「故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就是說如果一棵樹木在樹林中太突出,風會把它折斷;土堆如果高於河岸太多,就會被急流衝走;那麼人的德行品格高於眾人,旁人就會對他產生誹謗非議。
我想那拿曹操生命中的兩個聰明人來對比一下。楊修,很聰明,有才華,愛顯擺,曹操說了句「雞肋」,他解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並指出這是要撤軍,結果被早就看他不順眼的曹操以擾亂軍心把他砍了,聰明反被聰明誤;那另一個,司馬懿,心機深沉,在曹操這又是裝病又是示弱又是老成不出風頭,笑到最後奪走了曹家的江山。
今年,這幾句話經常被人們提到,與其說這是我國傳統文化裡的一種處世哲學,不如說是一種生存哲學。我為什麼這麼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摧殘這些英才的是來自自然環境的風嗎?並不是,是來自旁人的嫉妒心,對負面情緒讓步,你認可嗎。
有這種現象,本質是因為蛋糕只有那麼大,大家都要來分,就像魯迅先生說的,路只有一條,十分擁擠,老老實實向上爬,多半怕不上去,於是聰明人就會推,把別人推開,踩在腳底下。不知道大家認可不認可這種生存哲學啊,我想,如果你不認可,那麼你在不斷完善自身的同時,還要保持強大的意志力,不被外界影響,做好打硬仗的準備;如果你認可,我把老子關於「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送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