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發布|「十三五」期間我國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1000萬

2020-12-18 上遊新聞

12月18日,國新辦就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全國開展政府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1000萬,技工院校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約500萬畢業生(每年100萬)。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圖片來源/國新網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在發布會上表示,在2017、2019年,分別組團參加了第44、45屆世界技能大賽,共獲得31枚金牌、21枚銀牌、13枚銅牌和29個優勝獎,兩次榮登參賽國金牌榜、獎牌榜、團體總分第一。成功申辦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將在中國上海舉辦。蓬勃開展職業技能競賽活動,前不久還舉辦了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每年有上千萬企業職工和院校師生參加各類競賽活動。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社會氛圍正在逐漸形成,日益濃厚。廣大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之路、實現技能報國的熱情空前高漲。

「十三五」期間,全國開展政府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1000萬,技工院校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約500萬畢業生(每年100萬),表彰90名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近900名全國技術能手,選拔1500餘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此外,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其中特別強調了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這個提法是第一次。實施技能提升行動,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作為激發人才創新活力的重要手段。《建議》中還專門提出了對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要求,從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的角度,提出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加快提升勞動者技能素質。

上遊新聞記者 李洪鵬

相關焦點

  • 「十三五」全國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1000萬
    今天上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國開展政府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1000萬,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湯濤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國開展政府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1000萬,技工院校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約500萬畢業生,表彰90名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近900名全國技術能手,選拔1500餘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權威發布)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在12月18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國新增高技能人才超1000萬人。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其中,技工院校每年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近百萬名技能人才。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大規模高質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5年共開展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貧困勞動力培訓約1000萬人次。
  • 中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 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
    原標題:中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 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 來源:人民日報人民日報12月19日報導: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在12月18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中國新增高技能人才超1000萬人。
  • 「十三五」時期全國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一千萬 高技能人才工作顯成效
    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高政治站位,牢記初心使命,注重從政治高度、從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來思考定位、謀劃推進技能人才工作,確保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在技能人才工作領域不折不扣得到落實,推動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實現新發展。       「十三五」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成就從四個方面作介紹:       一是服務國家戰略。
  • 國新辦發布|中國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總量仍然不足
    12月18日,國新辦就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人社部在「十四五」期間,把技工教育發展作為重要抓手,加快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緩解目前存在的結構性就業矛盾。
  • 中國高技能人才超5000萬
    來源:海外網徐駿作(新華社發)「十三五」期間,中國高技能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大國工匠」成才之路不斷拓寬、技能報國熱情空前高漲。面向「十四五」,中國將如何培養創新型、應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構建新發展格局?12月18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等介紹了壯大高技能人才的有關情況。高技能人才隊伍壯大湯濤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國開展政府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1000萬,技工院校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約500萬畢業生。
  • 【地評線】荔枝網評:培育技能人才,匯聚中國製造與創造磅礴動力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國新增高技能人才超1000萬人。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其中,技工院校每年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近百萬名技能人才。
  • 第二場: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高校人才培養...
    中國網北京12月3日訊(記者劉佳)臨近「十三五」收官,今天,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等相關情況。「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開展發生格局意義的變化,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十三五」期間,我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在信息化、現代化進程下,我國高等教育線上線下同頻「開花」。
  • 國新辦舉行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發布會 促進2億...
    (圖片來自國新網)本報北京訊(記者 吳葉柳)12月18日,國新辦舉行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發布會,人社部副部長湯濤介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的有關情況「十三五」期間,全國開展政府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1000萬,技工院校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約500萬畢業生(每年100萬),表彰90名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近900名全國技術能手,選拔1500餘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人社部: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
    高級藍領人才奇缺,技能型人才難求,有關部門提出——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5年共開展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超過1000萬,技工院校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約500萬名畢業生,表彰90名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
  • 「「十三五」成就巡禮」我國已建立多層次職業技能培訓體系
    「十三五」期間,通過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國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不斷健全完善,已建立了覆蓋城鄉全體勞動者、貫穿學習工作終身、適應勞動者需求的培養培訓體系。這兩天首屆全國技能大賽正在廣州舉行,來自貴州省安龍技工學校的學生韋順水正在參加塑料模具工程項目的比賽,他還有一個身份是浙江寧波技師學院對口協作安龍班的學生。
  • 「十三五」風電發展綜述: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全面發展蓄力突破
    「『十三五』以來,我國風電等新能源發展迅速,已成為可再生能源發展主體。」2020年10月21日,國新辦「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年度佔比超過50%,總裝機佔比穩步提升,已成為能源轉型的重要組成和未來電力增量的主體。
  • 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是製造業一大福音
    溫獻偉近日,人社部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時期將推動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加快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高技能人才培育工作。尤其是「十三五」時期,我國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一系列亮眼的數據讓人刮目相看。然而,毋庸諱言,我國目前依然存在技能人才總量不足的問題,我國製造業要實現快速發展,這是亟待補齊的重大短板。日前剛剛落幕的首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也從側面凸顯這一問題的重要性。
  • 我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本專科畢業生已達5452萬人
    記者從8日舉行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全國職業學校開設1200餘個專業和10餘萬個專業點,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各領域,每年培養1000萬左右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 「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人口達1000萬人 超三峽移民8倍
    &nbsp&nbsp&nbsp&nbsp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姜雪穎 北京報導&nbsp&nbsp&nbsp&nbsp「『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總人口是1000萬人,要在五年內完成,規模之大、時間之緊前所未有。
  • 「十三五」教育對外開放這樣邁上新臺階 | 教育2020...
    「「十三五」期間,我國新籤11份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已累計覆蓋54個國家和地區;國內本科以上中外合作辦學在讀學生已超過30萬人,我國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合作方;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 「十三五」期間我國能源自主保障能力保持80%以上
    「十三五」期間我國能源自主保障能力保持80%以上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12-24     來源:中國政府網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 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教育對外開放工作情況
    我國高校和職業院校在「一帶一路」、南南合作、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培養、培訓了大量管理和技能人才,並與世界銀行等機構合作幫助東非國家應用技術大學培養支柱性產業的學科骨幹。第五,強化人才培養,助推創新驅動力。人才培養始終是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發力點。2016年至2019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251.8萬人,回國201.3萬人,學成回國佔比達八成。
  • 「十三五」教育國際影響力邁上新臺階
    「十三五」期間,我國新籤11份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已累計覆蓋54個國家和地區;國內本科以上中外合作辦學在讀學生已超過30萬人,我國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合作方;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12月22日,教育部舉行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六場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對外開放的發展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