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校園欺凌「無法無天」,學校還要姑息嗎? |中環一筆

2021-12-12 獨家

警察朋友告訴我一宗他拉過的案件:事發於八十年代尾,在金鐘發生一宗15人集體非禮事件,案情是一名鋁窗工人強嗅一受害人屁股,旁邊有14人在調笑問屁股香不香,於是這名逐屁之夫和旁邊起鬨者即時被捕,最後15人全部罪成留案底。

重提舊事,就是希望能給社會一點當頭棒喝,尤其至今仍不敢對港大最近的陽具打頭欺凌事件說過半句話的大學校長、港大公關、教育局局長、教協、教育界立法會議員等教育話事人。

自2002年中大發生「新亞桑拿事件」,學生高舉印著性感照片的「新亞桑拿」大海報呼喊淫褻口號,從此,玩猥褻遊戲成了大學新同學的木人巷,各大學不時爆出類似新聞。受害人不敢說不,校方不敢直斥其非,社會不敢聲討猥褻歪風,於是愈玩愈大,這回玩到掏出陽具,出事了。

我不相信新生會喜歡玩這類性遊戲,尤其當你是被玩弄者,我找不到有人會享受的理由,甚麼舍堂文化、學院傳統都是廢話,一代一代新生其實都在啞忍,然後下一年又把這種被害者的壓抑發洩到新同學身上。

中大「新亞桑拿」事件

性騷擾的定義是這樣的:「一種不受歡迎或不被接受的性注意力,或帶有性意識的接觸」,而非禮定義是:「未經對方同意或意願、同性或異性之間的身體接觸,含性意識」。好明顯,這些大學迎新營一直在性騷擾,多年來沒後果的犯罪,自然演變成更嚴重的非禮,今次港大學生以陽具打同學頭就絕對是一宗刑事罪行,罪成可囚十年。

因為大學生身份,校長老師甚至社會人士都在姑息罪犯,十幾年來大家用「自由」二字包裝犯法行為。今次涉事者不單未受法律制裁,校方連把他們踢出校都不敢,只沒收學校宿位作小懲。一個犯法沒後果的社會,難怪培養出一群無法無天的下一代。◆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本文由作者授權零傳媒《獨家》微信賬號發布

如需轉載請聯繫小編

相關焦點

  • 校園學生會換屆「獨人」把持,頂風作案公然挑釁國安法!
    其實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往屆多數高校的學生會公然煽動暴力、宣揚「港獨」思想,嚴重違反國安法,高校也會對違法學生進行處分,因此今年多間大學無人參選學生會。同時,故意操控換莊的情況也存在於高校中。港大的「獨莊」則企圖人為「斷莊」(無法選出新一屆學生會),繼續由現屆「獨人」操控。
  • |中環一筆
    何解?「因為在這些地區,面對這些罪犯,我真係做緊警察!」朋友的答案令人充滿感慨。「那什麼地區的執法者不是做警察?」我多口問。「中區、金鐘,你懂的。」此言沒有對任何區域的警察有任何貶義,朋友的意思是,在中區,你主要面對的不是罪行,而是政治,雖然許多政治都涉及犯罪。今日在大部分執法者眼中,中區應該是最難啃的雞肋。
  • 港大再爆兩宗欺凌
  • 佔中夢醒 政治博弈成「新常態」中環一筆
    佔領運動雖已清場,但民主意識被扭曲,香港將進入一種政治博弈的「新常態」。
  • 中環一筆
    但梁天琦涉嫌煽動旺角暴動是爭議性人物,楊因協助他們被冠以「暴動律師」之汙名,為甚麼他還要捧高粱天琦?都是政治計算,楊希望修補關係,爭取本土激進派本土派的支持。反觀梁天琦則無面畀,不理此席位是湯家驊豁出來,泛民協調給公民黨的江湖道義,令楊嶽橋險些墜馬。梁天琦講明要和泛民割席,跟建制三分天下。9月立法會選舉,何止三分天下,簡直七國咁亂(亂七八糟)!
  • |中環一筆
    英帝國主義伴隨殖民主義者,藉著1842年「南京條約」、1860年「中英北京條約」,以及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前後三條不平等條約,豪奪巧取整個香港、九龍及新界,殖民管治香港超過一百五十多年。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終於憑國家的綜合力量,採用鄧小平先生的睿識卓見,以「一國兩制」方式,聯同基本法,保證香港的穩定繁榮,收回主權。
  • 網友大討論:上學帶手機,孩子們hold住嗎?
    原標題:網友大討論:上學帶手機,孩子們hold住嗎?  如今的社會沒有手機的成年人已經鳳毛麟角,可學生作為未成年人,是否應帶著手機進學校,卻成為一個有爭議的話題。近日,馬鞍山網友「一個人的精彩」在OK論壇發帖引發眾多學生家長網友大討論。
  • 中環半山電梯扶手含菌量比家用廁板還要高
    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手電梯因電影《重慶森林》而享負盛名,根據運輸署統計,中環至半山的扶手電梯系統每日約有7.8萬人使用,是香港最繁忙的電梯之一。
  • 港大再爆集體性辱 罪成可囚十年
    ,惹來社會極大批評,昨日再爆出一段疑似在港大舍堂發生的集體性欺凌影片。片中可見,一名男生遭人強按在床上,被另一身穿印有「Chemistry HKU」衛衣、僅穿內褲並手持外露陽具的男生多次「鞭打」其頭部,令人譁然。有律師指出,若事主在不自願的情況下遭受性凌辱,涉事者已可構成非禮罪,最高刑罰是監禁十年。港大發言人譴責任何冒犯或欺凌行為,又指校方正詳細調查事件,了解事實根據,亦會全力支持和幫助受影響的同學。
  • 陳莊勤:養尊處優的卸責官僚,不會成為一往無前的治港者 |中環一筆
    圖:APIFC香港主權回歸中國20多年,由政務官為主的文官官僚管治班底實行「港人治港」成效乏善可陳。後來前殖民地華人高官曾蔭權接任特首,他便明言要「做好呢份工」。他的明言表明了他的心跡,特首對他來說只是要打好的一份工而已。以這種心態當特首,如何能帶領香港披荊斬棘、大刀闊斧前進?
  • 轟KID「死小孩」亂講話
    記者林鈺芳/臺北報導 藝人曹西平與潘若迪早前為了一捲「紙紮錄影帶
  • 網絡瘋傳的港大欺凌事件,是變了味的舍堂文化嗎?
    十五萬港漂都在這兒如果說,最近什麼事在港漂裡討論的最多,相信不少人都會提到上周接連曝出的兩起「港大欺凌事件」
  • 痛心劉家昌譙兒畜牲 甄珍轟「人在做天在看」
    不料他今年5月在臉書痛罵兒子「畜牲」、「會死得難看」,讓個性溫和的甄珍忍無可忍,昨在臉書發千字文反擊,痛陳他愛賭毀婚姻,離婚後仍不斷向她要錢又對她提告、造謠,幹涉劉子千音樂創作,搞得劉子千離家出走。甄珍昨接受電訪仍氣憤難耐說:「他講我從來不回,但說到子千,子千什麼地方得罪他,罵成這樣,忍不下這口氣,再亂說就告!」更嘆道:「人在做天在看。」
  • 性侵電影《無聲》登Google熱搜榜 恐怖「性遊戲」真相毛骨悚然
    臺灣電影《無聲》入圍第57屆金馬獎8項提名,揭開當地特殊學校的性侵案件,大膽的題材被許多網友稱作「臺版《熔爐》」,還未上映就掀起熱烈討論,登上Google
  • |中環一筆
    說成「十惡不赦」、「社會敗類」、「偽人」、「戲子」……    日前,劉德華替「香港團結基金」一段支持填海造地、解決房屋問題的宣傳片《讓下一代看見》做旁白,旁白而已,旁白該是照稿讀的吧?竟然,也招來黃絲圍攻。
  • 李依瑾驚「嘸衫」
    記者王麗娟/臺北報導 30歲的李依瑾出道多年,今年終以電視劇《新世界》入圍女配角獎項,入圍宛如對她過往的演藝路給了肯定和總結;只不過她首度問鼎金鐘獎,經紀人當時告訴她「妳一定要趕快找衣服和造型,不然可能會來不及!」
  • 《我的老大、我的英雄》校園的魅力
    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自己在讀書,看著校園的生活好玩有趣,看著那個27歲的大叔裝17歲的高中生,笑得前翻後仰。然後會笑他居然那麼蠢,連基本的算術也不會,然後吸菸打架泡妞但又要裝純情,那時候覺得簡直就是好玩好笑,如果我們班來這號人物,必定讓平淡的校園生活增添很多樂趣。可是,長大以後,再回頭看,學生的生活不只是單調和平凡,還有很多這輩子只有的情感。
  • 「唉,讀暴大呀!」HKU法律系,死未?
    近日開學,問起朋友孩子的去向,聽到都是這種回覆:「唉,讀暴大呀!」「我仲慘,HKU法律系,死未?」以前我們會以為父母在曬命講反話,今日絕對相信那嘆息是真感受。 從前考進大學是天之驕子,今日考進大學,感覺就是送羊入虎口。未踏進校園,已收到各學生會傳來「抗爭」味濃厚的歡迎信,做家長的既擔心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