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42軍偵察處長、曾繪製抗美援朝第一幅地圖,率隊打響第一槍!

2020-12-24 激情回聲

他繪製了抗美援朝戰爭我軍第一幅作戰地圖……

他率軍部偵查部隊最早深入抗美援朝第一線實施偵查……

他及他的部下最早參加抗美援朝抗擊敵軍的戰鬥,打響抗美援朝第一槍……

1951年第四次戰役中,他帶隊偵查,突遇美軍臨危不懼,毀掉密碼砸掉電臺,帶傷與敵人搏鬥掩護偵查分隊成功轉移,他卻在邸平裡壯烈犧牲。

「他長眠在盛開金達萊的國家」原42軍軍長、開國中將吳瑞林含淚回憶,他實現了「到處青山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豪言壯語。

他,就是出生在山東淄博的英雄,抗美援朝著名英烈——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2軍偵察處處長孫德普。

如果在戰場上犧牲了,可能身子做不了中國人,可我們的心魂,永遠和祖國在一起!」—孫德普

抗美援朝著名英烈—志願軍42軍偵察處處長孫德普

(畫像由唐家莊紅色紀念館提供)

朝鮮平壤。中朝友誼塔內敬存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名冊」中有138位「團級以上幹部烈士」,淄博籍烈士孫德普名列其中。

曾轉戰淄河流域,讓日偽聞風喪膽的老英雄,原魯中軍區一旅二團(老二團,旋風部隊的前身)團長、中國人民志願軍42軍軍長吳瑞林中將,含淚回憶愛將—42軍偵察處長孫德普—

「孫德普同志是我軍優秀的偵察處長,入朝參戰時年僅30餘歲,是個性格寬厚、聰明、機智、作戰勇敢的人。」

喬裝偵察 繪製地圖:

早在1950年的7、8月份,42軍軍長吳瑞林,就帶領軍作戰處處長候顯堂、偵察處長孫德普還有幾個參謀人員、從安東乘車去新義州看地形。他們幾個人都化裝成列車員穿著鐵路上的工作服。

從安東出發,經新義州到平壤車站、然後從平壤換車到江界。再向北行時,坐在車頭上看這一帶的地形,返回時又坐在車尾上再看一遍。然後回到平壤北站、又從平壤換車、經熙川到滿浦鎮,到我國的輯安、來回走了幾遍。

吳瑞林邊看地形,邊提出意見,由作戰處長候顯堂作記錄,由偵察處長孫德普畫圖。哪裡有山,哪裡有洞,哪裡有灌木叢林,能否掩護部隊,哪裡有河,河水多深,河面多寬、都弄個明白,作出記載。

有哪些村莊,村莊大小,人口多少,離鐵路有多遠,都要根據實際觀察作出記載。這一行人,共用了五天五夜的時間,把朝鮮北部的情況,都看得清清楚楚,記載得明明白白。

回到安東後以兩天的時間,把所看到的情況整理成材料,孫德普再參照人民軍提供給我軍的材料和地圖,把看到的作戰可以利用的要點,統一標在地圖上。

東北軍區首長聽了42軍的匯報和看到繪製的地圖以後,認為42軍出去勘察地形,收穫很大。按照首長指示這些材料和地圖翻印後,發給團以上單位,為我抗美援朝戰役作戰起了重要作用。

吳瑞林將軍在《抗美援朝中的42軍》記載:「1950年10月17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緊急命令42軍各師和炮8師向輯安一帶集結,此時偵察處長孫德普已率我先頭部隊於10月16日過江,在朝鮮境內推進100公裡。」

「10月20日,42軍本部過江行進50公裡至江界以南,向指定的黃草嶺方向前進。途中接到偵察處長孫德普送來報告:他們已經與人民軍元山、鹹興守備旅在元山、鹹興一起抗擊偽3師的進攻。

定格特寫:1950年10月20日,淄博英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2軍偵查處處長孫德普率部在元山、鹹興打響抗美援朝第一槍……

在第四戰役中,孫德普帶隊至砥平裡北的奈良山南面執行任務,與出來巡防的敵人遭遇。

為了掩護我電臺和偵察隊伍的轉移和保存密碼,他帶傷與敵人搏鬥掩護偵察分隊其他人砸掉電臺轉移出來了,而他自己卻為革命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作者,於祖榮,紅色魯中的總編輯)

相關焦點

  • 被遺忘的抗日名將,打響淞滬第一槍,手下揚名於世他卻被錯殺!
    《八佰》這部電影,讓我們再次回到了八十多年前的上海,順著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壯舉,讓我們看看是誰打響了淞滬會戰的第一槍。1937年8月13日下午三點,第5軍88師262旅旅長彭鞏英,率領部下,在八字橋構築的陣地內,打響了淞滬抗戰的第一槍。
  • 抗美援朝時期,四野出動了8個軍,軍長分別是誰?他們後來成就如何
    首先第一個要說的便是38軍,這支部隊原來是東北野戰軍第一縱隊,由李天佑率領,後來第四野戰軍成立後就被改編為第38軍。 38軍在解放戰爭時期可謂是一支非常強悍的部隊,尤其在四戰四平戰鬥中,38軍一戰成名,在抗美援朝戰爭打響後,由梁興初率領。
  • 他創立紅28軍,打響新四軍抗戰第一槍,卻被自己人錯殺
    土地革命時期,他在紅軍主力長徵、與中央失去聯繫的困難情況下,重建紅 28 軍,與敵人戰鬥數百次,牽制敵正規軍 68 個團17 萬人,有力地支援了紅軍長徵,是南方 8 省 唯一一支保留建制的紅軍隊伍。抗戰時期,他奔赴皖中和皖東,成為新四軍最早插入敵後的部隊;是他打響新四軍對日作戰第一仗,受到蔣介石的通令嘉獎。
  • 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第一槍:誰先開槍?在哪打響?
    為此,我軍在八一三淞滬會戰前就多次派人在上海對日軍據點進行偵察,制定了《掃蕩上海日軍據點計劃》。正在播出的紀錄片《生死地》也介紹了中國軍隊當年繪製的這一作戰地圖,可作為這段歷史的佐證。當時,主管全國作戰命令和計劃的軍委會第一部部長黃紹竑在《五十回憶》中更明確指出:「『八一三』事變的發生,是出乎日本意料的,也可以說日本是被動的,而我國是主動的……以擾亂其既定的計劃。」
  • 李杜將軍打響哈爾濱抗擊日寇第一槍 - 新晚報數字報
    1932年1月,日軍指令大漢奸於琛澄率偽軍四個旅進犯哈爾濱。時任依蘭鎮守使並第五旅旅長、松花江沿岸軍隊總指揮的李杜將軍,當即率部奔赴哈爾濱,成立抗日自衛軍,開始一場驚心動魄的哈爾濱保衛戰。1月26日自衛軍與來犯的日偽軍交火,打響了哈爾濱抗擊日寇的第一槍。  投筆從戎為報國  李杜,遼寧省義縣人,著名抗日愛國將領。
  • 《金剛川》,差一口氣打響新時代"抗美援朝"戰爭電影第一槍
    02在這樣的環境下,"抗美援朝"戰爭電影《金剛川》臨危受命,獻禮抗美援朝70周年。影片敘述的第一幕"志願軍渡橋步兵"視角,調色盤通篇油畫質感,大有剛從攝影棚裡拿出來的"半成品"的模樣。
  • 轉會期風起雲湧,曾打響第一槍的JDG卻有恃無恐
    轉會期風起雲湧,曾打響第一槍的JDG卻有恃無恐 近日,伴隨著各大賽區轉會期的正式開啟,與以往的相比,這一次的轉會期無疑更加勁爆。
  • 是誰打響了韓戰的第一槍?——美蘇
    今天咱們要聊的話題是,是誰打響了韓戰的第一槍。我估計有人會說,這有什麼可聊的,因為根據前蘇聯的解密檔案,國際歷史學界廣泛認為,1950年6月25號的凌晨4點,朝鮮軍隊向南朝鮮發動了突然襲擊,從而拉開了韓戰的序幕。
  • 抗美援朝「東北三隻虎」,38軍、39軍和40軍,誰是真正虎王?
    抗美援朝70年之盤點2:東北虎 作者:相忘於江湖 抗美援朝有27個軍入朝參戰,來自四野的8個軍實力最強。 四野參戰的梁興初38軍,吳信泉39軍,溫玉成40軍,吳瑞林42軍,蕭全夫46軍,曹裡懷47軍,曾澤生50軍,丁盛54軍。其中46軍、47軍實力稍差,50軍是長春起義部隊,42軍和54軍是後起之秀,實力最強的還是東北「三隻虎」。
  • 此人打響抗日第一槍,九一八時拒絕不抵抗命令,高呼:給我使勁打
    也是因為這一戰,馬佔山被譽為「打響抗日第一槍」的民族英雄。1938年8月下旬,馬佔山來到延安訪問。在盛大歡迎晚會上,毛主席高度稱讚馬佔山,他說:「八年之前紅軍已與馬將軍成為抗日同志」、「馬將軍年逾半百,仍在抗戰前線與敵周旋,這種精神值得全國欽佩。」近些年來,隨著關於「九一八」事變越來越多的史料解密後,我們發現打響抗日第一槍的另有其人,他就是來自遼寧盤山的王鐵漢。
  • 金門戰役後,國民黨軍一直流傳著「共軍水鬼」的傳說,整整幾十年
    這支神秘的部隊屬於解放軍中的特種部隊——偵察兵,不過對岸的國民黨軍更習慣用另一個名字來稱呼他們——「共軍水鬼」。解放軍在首次進攻金門失利後,總結了經驗教訓,加大了對國民黨軍方面的偵察力度。為摸清金門的敵情、地形、潮汐等情況,按照10兵團統一部署,各軍和各師都進行了越海偵察。
  • 抗美援朝影像志
    為此,美國總統杜魯門決定親自與「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會晤。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牛軍:威克島會談,其實杜魯門就兩件事,中國人到底會不會參戰?麥克阿瑟給他一個保證:第一,中國人不會參戰;第二,中國按現在的軍力即使參戰了,我也能打贏。  會談兩天後,杜魯門總統在舊金山發表廣播演說:朝鮮共產黨人有效的抵抗力量不久必將告終。
  • 用自己都聽不懂的「英語」唬住敵哨兵,偵察英雄楊育才奇襲白虎團
    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紀念日,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說起抗美援朝,很多人就會想起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那部著名的革命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奇襲白虎團》的故事,取材於朝鮮戰場上的真實事跡。
  • 那些繪製中國地圖的西洋人
    3月28日,德國總理默克爾攜「第一先生」在總理府私人宴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夫人彭麗媛,並贈送了一件特別的禮物。       禮物是一張中國地圖。據默克爾介紹,那是「1735年德國繪製的第一幅精確的中國地圖」。
  •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秘密入朝
    為此,美國總統杜魯門決定親自與「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會晤。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牛軍:威克島會談,其實杜魯門就兩件事,中國人到底會不會參戰?麥克阿瑟給他一個保證:第一,中國人不會參戰;第二,中國按現在的軍力即使參戰了,我也能打贏。會談兩天後,杜魯門總統在舊金山發表廣播演說:朝鮮共產黨人有效的抵抗力量不久必將告終。
  • 大兵打響第一槍
    此前,以王忠和為首的同升物業管理公司長期佔用業主公共用地違規建房,曾參與維權的多名業主遭到打擊報復,輕則被人堵門,重則被打傷入院。該物業管理公司還以剪斷業主家中電線、在業主家門口噴字、掛橫幅等方式,對業委會主要成員進行打擊報復...——這就不是一般的「垃圾物業」了,這是典型的涉黑涉惡勢力!
  • 南京紅色日曆 | 「鐵道飛虎」 打響解放南京第一槍
    鮮為人知的是,抗戰勝利後,鐵道遊擊隊的光輝仍在延續,昔日的「鐵道飛虎」,打響了解放南京的第一槍。撤番改編 一路南下鐵道遊擊隊的正式名稱是「魯南軍區鐵道大隊」,成立於1940年。該隊以臨城(今薛城區)為中心,依靠群眾,開展遊擊戰。他們在鐵路線上與敵人鬥智鬥勇,戰果斐然,成為日軍的心腹之患。
  • 紀錄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第三集:秘密入朝
    為此,美國總統杜魯門決定親自與「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會晤。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牛軍:威克島會談,其實杜魯門就兩件事,中國人到底會不會參戰?麥克阿瑟給他一個保證:第一,中國人不會參戰;第二,中國按現在的軍力即使參戰了,我也能打贏。會談兩天後,杜魯門總統在舊金山發表廣播演說:朝鮮共產黨人有效的抵抗力量不久必將告終。
  • 美媒:研究人員繪製出全球第一幅月球落石地圖
    美媒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和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超過200萬張月球表面的圖像檔案,並在6月8日出版的《自然·通訊》上展示了全球第一幅月球落石地圖。新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同時在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和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做研究的瓦倫丁·比克爾解釋說:「月球上絕大多數已移動的巨石直徑都在7米到10米之間。」他還說:「早前研究月球的太空探測器無法在全球範圍內探測到這樣的小物體。」直到2010年美國航空航天局發射了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整個月球表面的圖像才具備必要的空間解析度和覆蓋範圍。
  • 抗美援朝美術作品儲存的歷史記憶
    最突出的案例是第二野戰軍解放四川時,重慶藝專美術科的全體學生全部入伍擴充到第12軍文工團美術隊。這支美術隊於1951年跨過鴨綠江,他們在連隊、陣地上繪製連環畫、幻燈片,使身邊英雄事跡得到及時宣揚,大大鼓舞了作戰部隊的勢氣。如創製於陣地的連環幻燈片《爆破班長鄧祥林》所描繪的爆破英雄故事在戰士們中間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