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隴西行四首·其二》中說道:「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戰爭的偉大往往歸屬於將帥,而為戰爭犧牲的平凡英雄卻常常無人問津,但我們即使不知道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也不該忘記他們所做出的貢獻。
01
有一個風靡一時的AVG文字遊戲《隱形守護者》,遊戲講述了一個名叫肖途的青年偽裝成「漢奸」打入敵軍內部,為地下黨刺探情報的故事。這個故事之所以感人至深,是因為它不像其他諜戰故事一樣主角自帶無敵光環,而是真實演繹了一個小人物在面臨抉擇時的掙扎,尤其是為了完成組織的潛伏任務迫不得已弒師殺友,他的身份文件一次次被銷毀,意味著他做出的貢獻也無人知曉,他在世人眼中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大漢奸。
肖途的人生充滿悲劇,遊戲中如果選擇逃避,以新身份前往日本,最後無論如何都不得善終,仿佛有一個無形的詛咒;如果選擇半途而廢,他將在農村過完平凡的一生,沒人知道他的過去與功績;如果加入國民政府,在腐敗的集團裡肖途或者慢慢腐朽,或者最終找回本心,與敵人同歸於盡;看似最完美的結局裡,肖途終於看到了戰爭的終結,在老朽時終於被認可共產黨員的身份,他失聲痛哭,那絕不是單純的喜悅和解脫,別人不理解,但一路陪伴他的玩家會明白他經歷了太多的苦難,這些苦難雖然能打磨心志,但更容易摧毀人的意志。
但凡是人都有所求。戰爭中英勇無畏、捨生忘死的英雄們所求是背後家人的平安,但他們心底深處必定還是希望自己的功績能被世人所認可、銘記,這種對名的追求並不可恥,反而是一種高尚。所以即使他們生前無名,死時亦無名,但國家和人民有義務為他們正名,頒發欠他們的勳章,將他們的事跡載入史冊代代流傳。
02
也許在每個人小時候都會幻想自己的父母是大英雄,這會讓孩子覺得與有榮焉。當然大多數孩子這個幻想是不能實現的,隨著他們長大會漸漸意識到,這世上絕大多數都只是平凡的普通人。但也有少數幸運的孩子,他們確實有英雄的父母,北京有一位叫史慶雲的姑娘,她就是那些幸運孩子中不太幸運的一個。
史慶雲由史洪全夫婦撫養長大,但這對夫婦卻不是史慶雲的親生父母,真正讓史慶雲知道真相的是一個破布條。2002年,史洪全老人去世,女兒史慶云為他操辦後事,在拾掇父親遺物的過程中,史慶雲無意間發現了一個有蠟封過口的藥瓶。打開藥瓶後,史慶雲發現瓶中只有一截破布條,布條上寫了一個簡短的契約:「今有子城哥把張義存密保小名小雲生日1942年4月16日4時46分 張士傑 史子城 定不面。」布條的最後還有兩個人的血印。看到此處史慶雲才意識到原來自己的親生父母竟然另有其人,而養父母從來沒有對自己說出真相,也許是想把秘密帶進棺材裡,讓史慶雲能平凡走過一生。
如果不知道也就罷了,既然知道了親生父母的線索,史慶雲便立即開始著手調查。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史慶雲真的查到了父親張士傑(後改名張建國)的信息,更讓她難以置信的是張士傑竟然尚在人世!史慶雲慶幸自己及時知道了親生父母的信息,才沒有成為畢生憾事。當時,張士傑已經重病纏身,命不久矣,他也沒想到自己臨終時還能找回親生女兒,情緒激動異常。讓史慶雲欣慰的是,因為有了父女重逢,父親總算沒有帶著遺憾離開人世。
03
張士傑、李淑敏(代號「素雲」)夫婦在抗戰時期是我黨的內部情報員,因為革命正值最艱難的時期,夫婦二人甚至沒有精力照顧剛出生的女兒。史慶雲剛滿月時,李淑敏正好接到一個傳遞情報的任務,於是帶著孩子前往執行任務。但這次她不幸被敵人發現了行蹤,危急關頭她將女兒拋入地溝,自己則引開敵人,英勇就義。
史慶雲幸運地被人發現帶回給張士傑,但此時張士傑也意識到自己根本不可能把女兒平安撫養長大,於是在3年後將女兒託付給史洪全夫婦撫養。而史洪全夫婦也是一諾千金,把史慶雲當作親生女兒養大,甚至為了不給她造成心理負擔,連這段秘聞也選擇隱瞞下來。
2011年,史慶雲將母親犧牲的始末、為國家做出貢獻的證據整理出來上交給國家,終於為母親正名,讓母親獲得了烈士的榮譽。李淑敏的故事之後也被新聞媒體報導出來,讓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民記住了這名烈士和她的功績。時至今日,史慶雲恐怕也沒料到自己的身世竟然被一個藥瓶裡的破布條揭開,自己竟是烈士子女。
結語
戰爭年代無名英雄不知凡幾,他們或是已經躺在冰冷的墳墓中無法述說功績,或是纏綿病榻上無力述說功績。但國家和社會應該給這些英雄應有的榮耀,獎章可以遲到,但不能不到。
參考資料:
《隴西行四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