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影業何俊逸:業內存在差異而非差距,我們只是不惜力而已

2020-09-23 影視獨舌

成立不到四年,伴隨國產網劇——尤其是12集短篇劇集——成長的萬年影業,一直是業內的焦點公司。

常被話題言及,難免會有標籤加身,下面三個便是最常被提及的:

由於公司的多部代表作都由韓三平先生擔任監製,萬年影業有了「電影正規軍」的名號。

因為幕後團隊多是來自北京電影學院的年輕創作者,也因為作品中高蹈的作者風格和學院精神,萬年影業又被劃歸到「學院派」的圈層。

最後因為《無證之罪》(以下簡稱《無證》)《原生之罪》(以下簡稱《原生》)《隱秘的角落》(以下簡稱《隱秘》)三部代表作,都充當了平臺探索網劇類型、模式的「衝鋒大將」,萬年影業還被貼上了「懸疑賽道」的標籤。

在網劇從0到1、從無規到有序的勃興期,標籤對於一家年輕公司行業身份的確立,不無幫助。但到了網劇日行千裡、三生萬物的裂變期,跟隨網劇一路成長的初代網劇公司,也已經不能再簡單地用標籤概括。

萬年影業就是典型。

《無證》在先,萬年在後

「原來《無證》的版權在你們這裡!」

雖然將近五年過去了,萬年影業創始人、CEO何俊逸回想起敲定《無證》做網劇的場景,依然記憶猶新。

何俊逸

而說出這句話的,是在2015年剛剛成立了「愛奇藝文學版權庫」的戴瑩。當時愛奇藝已經購買了紫金陳「社會派推理三部曲」的另外兩部——《壞小孩》和《長夜難明》的版權。

那次會面,主角並不是何俊逸,而是韓三平和龔宇——彼時,剛剛提出「美劇模式」的愛奇藝多方掘進,一面為了取經探路,另一方面也為了尋找能夠落地模式的項目和人才。

何俊逸之所以出現在這次會面,只是恰好陪同韓三平要溝通別的項目。

08年,他因為在電影《建國大業》劇組擔任製片而正式入行,之後進入中影工作,從行政製片的業務崗幹起,之後擔任韓三平的助手。前後算起來,他跟隨韓三平工作了12年。

韓三平

「韓總是一個非常強的業務領導,除去每天忙不完的行政工作還抓內容。所以我也跟著他看了很多劇本,評估過一些項目,寫過幾篇內容。韓總教會了我看作品的方法和思路——作為製片人,不能只說什麼東西不行,還要知道怎麼樣才能行。」

在那段時間,何俊逸跟著接觸了很多項目,經歷了包括《建黨偉業》《唐山大地震》《心花路放》《中國合伙人》《西遊降魔篇》等等在內的多部當時名極一時的電影的全過程,也形成了一些自己想要實踐的想法。

後來,韓三平從中影榮休,何俊逸也開始了體制外的闖蕩。

不過,他離開中影后並沒有直接選擇創業,而是去了一家資本管理公司旗下的影視公司擔任CEO,負責開發、投資影視項目。

「其實是這家公司買了《無證》的版權。我們從當時這家公司現有的小說版權裡,挑中了《無證》,認為它很適合做影視化。」之所以說「我們」,是因為走出體制後的何俊逸找來了大學同學齊康,一起進入這家公司做內容。

齊康

兩人都是北京電影學院05級的,他們的組隊也為後來《無證》幕後的「05北電幫」埋下了伏筆。

雖然當時何俊逸已經注意到了網劇《心理罪》的反響,但是最初的計劃還是要把《無證》開發成電影。

「我們做了很多努力,包括找到了很好的導演、談了很多的演員。劇本成熟後,我們找到韓總,想請他幫我們做電影監製。韓總給了我們很多中肯的意見,但他也說你們這個項目在經濟效益上很難,不一定能掙錢。」

再後來,就發生了開頭的那一幕。《無證》從電影變成了網劇。

《無證》成為了與愛奇藝網劇合作的敲門磚。2016年底,何俊逸下決心創業,成立了萬年影業,並在《無證》播出後的2017年10月獲得了愛奇藝的戰略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無證》是國內第一部12集平臺自製劇。

如今,12集已經成為愛奇藝短篇劇集的標準制式。但在2016年,最短的網劇也要24集。「我們覺得《無證之罪》的內容最多能做8集。努力充實一下,能做到12集,24集真的來不了。」何俊逸回憶道。

愛奇藝同意了12集的方案,也就此劃定了短篇劇的體例。

《隱秘》與「學院派」烙印

今年夏天,由萬年影業開發、製作的《隱秘》收穫了超預期的反響。9.0的豆瓣開分、60+條微博熱搜話題,記錄下了觀眾的觀劇熱情,也描畫出了懸疑敘事的邊界。

不過,在《隱秘》開播前,何俊逸更多的是擔心——不是擔心作品本身的品質,而是擔心劇集的節奏是否能被觀眾接受。

「創作的時候,每一集有一個核心概念,但整體上節奏是比較慢的。」何俊逸把《隱秘》在更大範圍的成功歸因於觀眾的特別偏愛以及疫情期間電影的缺位。

對於很多觀眾把《無證》和《隱秘》樹立為網劇裡程碑的說法,何俊逸坦言,最初做《無證》的時候,對網劇應該如何做根本沒有概念。團隊都是第一次做網劇,沒有任何做劇的經驗。

「當時有一個想法是明確的,這也指導了我們後面的創作,那就是希望作品是有社會感的,人物是真實的,而不是懸浮的,因為劇集是更適合塑造人物的。《無證》的背景我們選到了哈爾濱,那麼編劇、演員都圍繞著東北籍和北方生活習慣來找。」


《無證》的社會感顯然很好地被《隱秘》繼承了。

不過,這兩部作品的接近,不僅僅因為文本和主題的關聯性,還來自於班底的高度重合。

當年的《無證》集結了一批05級北京電影學院的骨幹力量,除了擔任出品人的何俊逸、製片人齊康之外,還有導演呂行、美術指導李佳寧、攝影指導晁明、剪輯指導路迪、聲音指導章達。如今,《隱秘》的主創大部分依舊是電影學院班底。

從左到右依次為:造型指導田壯壯、剪輯指導路迪、聲音指導張楠、導演辛爽、攝影指導晁明、美術指導李佳寧

正因為這撥電影正規軍的聚首,萬年影業成了「學院派」網劇的代表。但在何俊逸看來,「學院派」是一個開始。

「公司裡的年輕人來自很多專業藝術院校,比如中戲、上戲、廣院、國戲,包括(香港)浸會大學,還有不少海歸。他們很有銳氣,有自己想做的作品,萬年作為一個平臺可以匹配這樣的能量和資源,讓年輕創作者的想法實現出來。最後作品被大家認可了,才形成我們現在這種模式。」

不是「攢局」的中間商,也不是某一類型劇的「包工隊」,何俊逸始終堅定的是萬年影業的平臺屬性——在專業體系裡,幫助創作者把構想實現。

具體到創作實踐中,「學院派」的最顯著標誌並不僅僅是大家認為的犀利,而是一種不惜力的「死磕」精神。

「《隱秘》我們選角、美術籌備用了大半年,12集的戲拍了77天。從上學時候起,大家並肩戰鬥,有個景需要磕就去磕,有個東西特別想要就去借,而不是說出現了一個問題就要繞開。如果一定要說,這種對創作的執著才是『學院派』精神吧。」

裂變進行時

如今,網劇類似於90年代的電視劇產業,正處於「有絲分裂」的關鍵發展期。

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團隊的裂變——越來越多的網劇創作者蓄積夠了力量,開始獨立組隊做劇,新公司如雨後春筍;

二是類型和模式的裂變——市場不再是青春、懸疑、古裝三分天下,多元的現實題材開始嶄露頭角,版權、自製與PGC劇集的差距也在縮小。

萬年影業正在緊跟著網劇裂變的腳步。

在未來的內容儲備上,懸疑劇只是萬年諸多條線中的一個。

因為採用工作室制度,依照製片人的特長和偏好,公司在懸疑、戰爭、愛情、喜劇、古裝、體育等類型上都有項目儲備。

比如,此前愛奇藝招商片單上,引起頗多討論的紅色穿越獻禮劇《我和爺爺是戰友》便是由萬年影業凱風工作室開發,由擅長劇本開發的製片人宋凱操刀,預計年底開拍。

萬年還成立了獨立的營銷廠牌「萬年Nice」。「萬年Nice」具備項目全案營銷能力,已經成功運作了《小偷家族》《原生之罪》《隱秘的角落》等多個項目。

這也使萬年影業在內容層面,擁有了開發、製作、監製、營銷、發行全面的業務能力。

在PGC內容的製作上,萬年也準備有新的嘗試。

公司旗下廠牌「萬年索斯」專門進行網絡電影開發製作,此前拍攝的武俠片《劍歸何處》已於去年上線。後續還將有講述水底探寶故事的《海盜王》,與騰訊視頻合作的《羅宋探案》等與大家見面。

在分帳劇上,由花開工作室製片人林錫淙帶隊創作的12集網劇《突如其來的假期》對標英劇《倫敦生活》也將於年內開機拍攝。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夏天「迷霧劇場」的成功,讓何俊逸對PGC領域有了新的期待。

「我覺得PGC內容已經到了一個分水嶺,不再是小規模項目的代名詞了。我們其實有個景願,希望未來可以像做電影那樣去做網絡劇,大家能有『檔期』概念,能提前鎖定一部分觀眾。」

「從『迷霧劇場』的數據上看,觀眾是有熱情去看劇場的,也願意為短劇付費。它就像『檔期』的作用一樣,能夠讓觀眾每年期待著它的到來。也期待有更多類型劇場被平臺開設出來,製作水準足夠好的PGC內容,會很適合在劇場投放。」何俊逸說道。

【文/鐵皮小鼓】

相關焦點

  • 專訪《隱秘的角落》總製片人何俊逸:短劇不賺錢,未來不一定
    我們試圖找到解鎖《無證之罪》和《隱秘的角落》成功的密碼,何俊逸覺得,每一個項目都是太多的因素組合而成,保證一個作品成功已經很難,何況是穩定持續的輸出。2017年,愛奇藝就和何俊逸的萬年影業合作推出精品短劇《無證之罪》,市場反應很好,於是紫金陳的《壞小孩》自然給到了萬年影業開發。「最初,我們對市場的預期,就是確保行業內的認可,能不能出圈我們沒想過。直到看了樣片,我才覺得行業內這個維度,是穩的。」
  • 專訪《隱秘的角落》總製片人何俊逸:短劇不賺錢,未來不一定
    2017年,愛奇藝就和何俊逸的萬年影業合作推出精品短劇《無證之罪》,市場反應很好,於是紫金陳的《壞小孩》自然給到了萬年影業開發。「最初,我們對市場的預期,就是確保行業內的認可,能不能出圈我們沒想過。直到看了樣片,我才覺得行業內這個維度,是穩的。」
  • 【業內發聲】華娛時代影業:以好內容規避高風險
    推拿》讓出品方之一「華娛時代影業」在業內嶄露頭角,時過三載,華娛時代影業再次引起業內關注,則是作為大型古裝電視劇《慶餘年》的出品方之一,亮相騰訊影業項目發布會。匯集精英人才拓展業務版圖 2014年,華娛時代影業還只是一家獨具匠心的小而美的精緻團隊,如今,公司已經擁有優秀的策劃
  • 兩位編劇狀告萬年影業與愛奇藝,《隱秘的角落》背後的隱秘角落
    據原告稱,在2019年1月31日,萬年影業因為自身原因和原告終止合作,並明確表示播出的劇不會使用原告工作成果由此,他們才決議起訴萬年影業和愛奇藝。02 萬年影業的嚴正聲明但是霍爾果斯萬年影業有限公司是如何回應的呢?在他們今日(2020年8月20日)發布的聲明中,公司如此表態,首先他們是通過法院微信公眾號知道了自己被起訴。
  • 繼《無證之罪》後,萬年影業打造又一黑馬網劇《隱秘的角落》
    而打造出這部爆紅網劇的背後的影視製作公司,正是位於LIMO·恆創社區的知名企業會員——萬年影業。而作為本劇的製作方——萬年影業,自然也迅速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萬年影業成立於2016年,以精品網絡劇製作為基礎,囊括影視策劃、製作、監製、投資、營銷等業務。2018年,萬年影業正式入駐了位於恆通國際創新園內的LIMO·恆創社區C15,成為零秒空間又一知名企業會員。
  • 用戶稱會員和非會員配送費存差異,美團:不存在,定位緩存造成預估不準
    來源:藍鯨財經藍鯨TMT頻道12月17日訊,針對用戶反饋的「會員和非會員配送費差異」問題,美團外賣今日回應稱,文中提到的配送費差異與會員身份無關,是定位緩存偏差導致。用戶實際下單的配送費,會按照真實配送地址準確計算,不受影響。
  • 熙頤影業獨具慧眼 《血戰鋼鋸嶺》成業內典範
    》、《28歲未成年》等一眾年度大片的前後夾擊,12月8日國內上映後,在開局被壓制、排片不甚理想的情況下,憑藉其過硬品質、強勁口碑,排片和票房一路開掛逆襲,從《長城》上映之初排片被擠壓到7.4%,一路逆襲到14%以上,上映 14 天收穫票房近2.7億,堪稱12月票房最堅挺的電影,不僅刷新了國外 引進戰爭片在國內的票房記錄,更刷爆朋友圈,成為年度現象級電影。
  • 華語首部「18歲以下禁止觀看」電影 《一萬年以後》即將登陸院線
    3D奇幻動作電影《一萬年以後》由易立導演,一立中國影業有限公司、馬榮天使投資有限公司出品,將於2015年3月全國上映。華麗冒險 「18禁」電影的絕對信心按照觀影年齡劃分,「18禁」是以「十八歲」為分水嶺,以作為對觀影者選擇影片的註腳。
  • 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存在生殖隔離嗎?為什麼我們體內殘留著尼人的基因?
    這就意味著,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很可能碰到過其他人種,其中就包括尼安德特人,那麼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們的遠古祖先曾經和這些人種發生過基因交流呢? 事實上,還真的存在。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差距顯而易見,不只是性格
    「出去浪」和「宅在家」看似只是兩種不同的性格,但在社會競爭中存在很大的差異,而眾多成長案例顯示:「出去浪」的孩子在未來的社會立足方面更具有競爭優勢。「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差距顯而易見,不只是性格公司小姜和小麗家的孩子年齡相仿,作為媽媽,倆人時不時就會相互做些比較。
  • 博納影業:業績滑坡錯過上市好時節,逆勢擴張影院或非好生意
    從2010年12月到2016年4月,博納影業在納斯達克的五年被業內稱為「失去的5年」,博納影業陸續投拍了《智取威虎山》、《一代宗師》等64部電影,收穫130億元人民幣票房,股價卻在低位。根據招股說明書,博納影業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55億元,同比下降 22.61%,淨利潤僅2680萬元,扣非歸母淨利潤為793.11萬元。招股說明書中提示,博納影業上市當年營業利潤較上年或將下滑50%以上。
  • 發現了12萬年前的足印,人類起源方式確定?我們其實來自非洲
    說白了,不管今天是生活在歐洲、亞洲、美洲的白人、黃種人、黑人,不管我們之間從外表上看差異有多大,我們都是同一人種,而非人科裡的亞種。 原因就在於雖然各個不同地區的現代人類被萬裡重洋隔絕了數萬年,但是等到我們再次相遇的時候,雖然感覺到對方的長相都很怪異,直覺告訴我們:我們是不同的人種。
  • 男女對語言的使用,真的存在差異嗎?
    「哎呀今天真的是煩死了,肚子不舒服了一天!」「我認為多喝熱水能促進血液循環,在一定程度上會有利於緩解疼痛。」「隔壁組的綠茶妹妹搶了我的客戶,我非常生氣!」「太過分了!走!我們一起去找她說(chao)理(jia)!」
  • 「不好意思,我們不招非全」: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
    某大型國企的人力資源部門工作人員說:「校招時學生的學歷、成績及實踐是硬性條件,而且如果非全和全日制都是一樣的,為何不去讀全日制,招進來後如果上級部門審核通不過,浪費招人指標。」可見在用人單位眼裡,非全的水平與全日制的水平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 博納影業研報:不只是給BAT打工
    這是博納影業CEO於冬在上海電影節上發表的觀點。就在本月,博納影業集團宣布已與收購財團達成最終私有化合併協議。此次交易的原始買方財團成員中,阿里巴巴和騰訊各佔一席。從1999年成立到今天,博納影業已在中國電影行業頗具影響。在人們驚嘆這家傳統影業公司的高速發展時,也無法忽視網際網路迅猛發展之下是否會顛覆電影業的問題。
  • 《我不是藥神》與它背後的阿里影業
    《我不是藥神》中角色與元素,不令人羨慕,也不令人痛恨。我們不需要羨慕印度的仿製藥,那是幾十萬條生命「換來」的。獨特的破例機制,只是印度仿製藥的「優勢」之一。為了快速出成果,一些臨床試驗被極致壓縮,部分藥的背後,隱藏著人體實驗,以及為此付出生命的試驗體——這樣的成果,中國不敢要,更不需要。我們也不需要痛恨跨國藥企高價的原藥(新藥),這是全人類治癒頑疾、跨越絕症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