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MANGA マンガ」日本漫畫主題展:與策展人對談

2021-03-02 蘇富比亞洲































2019年大英博物館「MANGA マンガ」展覽大獲好評,證明日本漫畫的魅力無遠弗屆。在蘇富比 「MANGA」展售會 (今天) 及網上拍賣即將開幕之際,我們重溫與大英博物館展覽策展人的訪談,探討漫畫對文化與設計的影響。你最喜歡的日本漫畫又是哪一部呢?

1988年作,壓克力賽璐珞片,23 x 36 公分

日本漫畫源自十九世紀末;時至今日,這個行業的市場價值達三十億英鎊。2019年大英博物館的「MANGA マンガ」展覽是在日本之境外最大型的日本漫畫展覽,吸引超過十八萬人進場參觀。

這次展覽呈現「人人漫畫」的概念,以日本漫畫探討流行音樂、消費主義、時裝、電影及遊戲。展覽策展人妮可 · 考裡奇 · 羅斯曼尼爾 (Nicole Coolidge Rousmaniere) 一邊在博物館大中庭品嘗鮮奶咖啡與胡蘿蔔蛋糕,一邊講解葛飾北齋、Instagram與傑夫 · 昆斯 (Jeff Koons) 在日本漫畫世界的角色。

《小飛俠阿童木和飛馬(手塚治虫親籤)及1978年原裝日曆封面》(兩件作品)日曆:50.5 x 35.5 公分,原稿:67 x 49 公分

網上拍賣 | 5月5日至11日

對於從未接觸日本漫畫的人,你會如何解釋它的定義?

日本漫畫是連續敘述的視覺表現形式,以線條敘述圖像故事,當中的線性特質帶領你從頁面右上方觀察至左下方。你的眼睛隨著線條移動掃視。當你習慣這種模式,你便能迅速閱讀漫畫。自然地,你就能發自內心地投入其中。

網上拍賣 | 5月5日至11日

人們對日本漫畫最大的誤解是什麼?

那就是,日本漫畫是兒童讀物,就連日本人也如此誤解。有些人認為漫畫沒有內容,就如電視節目,只是消遣娛樂。然而,日本漫畫一直以來是一股強勁浪潮,如今依然風靡全球。在流行Instagram的世界,我們總以圖片訴說不同故事。而日本漫畫憑著圖像線條的特質,或許對現今所需最適切不過。

櫻桃小丸子by 日本動畫

《小丸子動畫手稿》

1995-1999年作

壓克力賽璐珞片,27 x 54 公分

估價:60,000 - 80,000 港幣

網上拍賣 | 5月5日至11日

日本漫畫與西方傳統連環圖有何不同?

西方連環圖由方格內的圖像和文字組成。圖文更可能是平衡均等。若你抹去文字,便難以理解圖中發生何事。而日本漫畫通常沒有文字,即使偶有文字,也是無關重要的。

日本漫畫從何而起?

日本漫畫的起源眾說紛紜。我們一般認為現代日本漫畫源於1880年代。這就是後來日本的本地圖像形式,融貫西方報刊技術、印刷及諷刺手法。

日本有以圖像作教育用途的傳統嗎?

展覽中的葛飾北齋作品便是一例,可見十八世紀時便以圖像作教育用途。此作並非圖畫小說,而是圖解歷史書。日本當時的民眾多不識字,而這正是以視覺圖像為主導。

日本漫畫對當代藝術有帶來影響嗎?

當然有。日本漫畫不是訊息,而是一種媒介。從傑夫·昆斯、村上隆的作品之中可見一斑。當你觀看傑夫·昆斯的作品,他正致力追求平庸,這是有意而為的。他在高處求低;漫畫則從低位求高。某程度上,兩者亦有共通之處。

約1970年代作,壓克力賽璐珞片,28.5 x 36 公分

這是不是一種相互關係?

日本漫畫有否借鑑其他領域?有的。日本漫畫是自由自主的表達形式;你可從中看到思考響應。現時漫畫界的重要焦點是運動鞋。

約1960年作,壓克力賽璐珞片,18 x 23 公分

展售會 | 4月29日至5月8日

蘇富比於2015年以150萬英鎊售出艾爾吉的《丁丁歷險記》素描。漫畫是否被視為美術上拍出售?

法國的拍賣行已開始出售日本手繪原畫,市場正處於發展初期。我認為,若想收藏此類作品便應從速,因為市場將要騰飛。而不少年輕藝術家逐漸轉向數碼創作,原畫創作不再,更加無從收藏。

當你告訴人們你是一位日本漫畫專家,他們會如何響應?

我通常不會告訴他們。我的博士研究題目是陶瓷。然而,陶瓷藝術家大多傾向熱愛日本漫畫,而有關陶瓷的漫畫亦多不勝量。

妮可·考裡奇·羅斯曼尼爾於東安格利亞大學塞恩斯伯裡日本藝術及文化研究所擔任研究總監。《日本漫畫》圖錄由大英博物館/泰晤士及哈德森出版社發行。

「MANGA」展售會

4月29日至5月8日(敬請預約)

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

香港金鐘道88號太古廣場一座五樓

長按二維碼閱覽展售會詳情 

「CONTEMPORARY SHOWCASE: MANGA」網上拍賣

5月5日至5月11日

點擊  圖片 閱讀相關故事

點擊  閱讀原文  瀏覽線上拍賣圖錄


相關焦點

  • 在大英博物館,來一場日本漫畫總動員
    Manga マンガ @ British Museum 短片2012年,大英博物館首次出版第一本通俗漫畫書《宗像教授的大英博物館冒險之旅》,這是漫畫家星野之宣的《東方奇譚秘聞》特別篇。這十集漫畫的靈感來源於星野之宣在2009年大英博物館為其辦個展時,對博物館進行的為期兩個月的深度訪問。回到日本後,他便以大英博物館為題材,創作了《宗像教授的大英博物館冒險之旅》。在科幻與偵探小說的框架下,以通俗有趣的方式介紹了博物館的重要館藏。
  • 那些年 我們追過的日本動漫
    原標題:大英博物館「MANGA マンガ」日本漫畫主題展:與策展人對談2019年大英博物館「MANGA マンガ」展覽大獲好評,證明日本漫畫的魅力無遠弗屆。在蘇富比 「MANGA」展售會及網上拍賣開幕之際,我們重溫與大英博物館展覽策展人的訪談,探討漫畫對文化與設計的影響。
  • 日本漫畫進入博物館,是二次元文化還是歷史迭代?
    日本漫畫不是一種流派,而是一種媒介,其寬闊度可以演繹超現實的科幻小說、嗜血的歷史史詩,還有溫柔的愛情故事和肥皂劇、體育運動等。如今,日本漫畫早已走出了日本,成為了一種二次元文化。大英博物館正在舉行的「Manga マンガ」或可佐證。而不僅大英博物館,上海的美術館近期也有多場日本漫畫展。
  • 2019年大英博物館特展攻略
    id=157  《Mangaマンガ》日本漫畫特展2019年5月3日至8月26日30號展廳花旗銀行贊助,物流合作夥伴IAG Cargo版權所有©野田智/集英社日本漫畫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作為一種視覺敘事的藝術形式,它的源頭可追溯到公元12世紀,並在二戰後迅速發展起來,隨著多媒體的應用風靡全球。此次展覽是日本境外規模最大的,以日本漫畫為主題的展覽。它將以生動活潑的手法帶觀眾走進日本文化,探索日本漫畫的歷史與發展及其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並展現動漫、角色扮演等多種日本漫畫的衍生形式。
  • 大英博物館:從《鳥獸戲畫》到《漫符圖譜》見出的日本漫畫史
    漫畫是一種以圖像和文字為敘事手段的獨特視覺藝術和文化現象。日本漫畫家從日常生活、現實世界和浩瀚歷史中汲取靈感。其題材和表現形式多樣,深受全球讀者青睞。但你知道日本漫畫的歷史嗎?這種用線條和圖像敘事的藝術形式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歷史悠久。2019年5月23日,由花旗銀行贊助的特展《Manga マンガ》將在大英博物館正式開幕。
  • 日高ショーコ新作漫畫「アンチロマンス」第1卷發售
    日高ショーコ新作漫畫「アンチロマンス」第1卷發售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 日本雜誌Freestyle票選「THE BEST MANGA 2021 這本漫畫必讀!」Top20,你喜歡的有沒有上榜?
    Marik マイ・ブロークン・マリコ」,在入榜的20部漫畫中有6部登上過「這本漫畫真厲害!其中比較火的《鬼滅之刃》和《電鋸人》並列第16名,想了解更多的可以在推特或谷歌搜索#THE BEST MANGA 2021 このマンガを読め!#這個Tag,下面來看一下具體的排名吧。
  • 「藤原啟治」重返大銀幕動畫《劇場版 マジンガーZ INFINITY》歡迎大魔神『劍鐵也*炎純』夫妻登場!
    漫畫家永井豪的巨大機器人代表作《マジンガーZ》自從1972年首播動畫以來便風靡海內外,更被廣大粉絲奉為經典。
  • 第51屆「日本星雲獎」提名名單出爐!劉慈欣「三體」獲得海外長篇部門提名!
    日本星雲獎創立於1970年,每年舉辦一次,是日本歷史最為悠久的科幻作品獎項。星雲獎由日本科幻大會的參與者投票,從上一年的科幻題材的完結作品中選出獲獎者。該獎項始於1970年,是日本歷史上資歷最老的科幻作品獎項,涉及作品類型包括小說、電影、電視劇、動畫、漫畫及其他藝術領域。
  • 桃月なしこ(桃月梨子)|《桃月なしこ「なしこSummer」 ヤンマガデジタル寫真集》
    英文名         Nashiko Momotsuki中文名         桃月梨子出生地         日本
  • 為什麼日本漫畫中有如此多的擬聲擬態詞呢
    「マンガで擬音語や擬態語を多く使うと、臨場感が出るのです。これを心理學では『ドラマ効果』と言います。イラストとせりふだけでなく、狀況や感情を表すオノマトペが加わることで、読者はマンガの世界をよりリアルにイメージできるようになるんですよ!」(內藤先生)「在漫畫中多多使用擬聲詞擬態詞的話,就能營造出身臨其境的感覺。這在心理學上叫做『戲劇效果』。除了插畫、臺詞外,再添加些用於描述情況及感情的象聲詞能讓讀者更真實地感受到漫畫中的世界哦。」(內藤先生)
  • 「次にくる漫畫大賞」2019年漫畫部門第一名「薬屋のひとりごと」
    「次にくる漫畫大賞」2019年漫畫部門第一名「薬屋のひとりごと」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2019-08-23 12:31:26
  • 漫畫宗師首登故宮 |「千年一問」大展
    2018年,這位宗師逾250原稿在臺北故宮專題展出,成為首位登上這個藝術收藏殿堂的漫畫家 - 是為「千年一問」。這一幕是董卓火燒洛陽|鄭問故宮大展專頁東瀛漫畫人看到這兩部作品,覺得驚為天人,於是向鄭問邀稿。 1990年起,《東周英雄傳》、《深邃美麗的亞細亞》、《萬歲》、《始皇》陸續發表,成功俘虜一眾日本漫畫迷。 1991年,鄭問成為首位榮獲「日本漫畫家協會獎」的非日本人,同年和他一起拿到優秀獎的,還有大家熟悉的橫山光輝和青池保子。
  • 武田弘光漫畫《魔劍姬!》(マケン姫っ!)完結
    導語:由武田弘光創作的漫畫《魔劍姬!》於2月7日發售的月刊Dragon Age迎來的最終話。在這期雜誌中,作為完結紀念將會刊登武田弘光的訪談。《魔劍姬!》的背景中,存在擁有特殊能力的武器「魔劍(マケン)」,這個愛情戰鬥喜劇的故事就圍繞訓練魔劍的專門學校展開。漫畫2007年開始連載,2011年與2014年分別推出TV動畫。單行本最終卷將於3月9日發售。
  • 2014年日本漫畫大賞提名作品包括「亞人」「坂本」等
    2014年日本漫畫大賞提名作品包括「亞人」「坂本」等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4-01-23 13:21:56
  • 【対訳】日本63部知名漫畫將以正版電子漫畫形式進入中國
    マンガアプリ「網易漫畫」は26日、日本の著名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會社スクウェア・エニックス(SQEX)と、「鋼の錬金術師」など日本の人気漫畫63作品をめぐる協力協定を取り交わしたと発表、同社はこれらの作品の中國での獨佔配信を行うこととなった。SQEXは、今回のタイアップによって、漫畫の正規電子版を初めて中國で配信する。
  • 《阿基拉》經典意義(上):日本漫畫分成「大友克洋以前以後」
    所謂的「現實」,包括漫畫家的表現方法與風格、創作主題背後的世界觀等,從這幾個面向來審視大友克洋與《阿基拉》等相關作品,或許可以看到日本動漫發展的軌跡,以及日本1980年代前後的社會樣貌。「日本漫畫的表現方式分為大友克洋之前與大友克洋之後」,這句話在網路上廣被流傳,簡言之,大友克洋就是日本漫畫發展的一個分水嶺。這句話出自已逝的日本漫畫評論家米澤嘉博,此語自然是對大友克洋的盛讚,不過大友克洋真的這麼神奇偉大?
  • 第38回講談社漫畫賞候選作發表 「亞人」「偽戀」在榜
    第38回講談社漫畫賞的候選作發表,本次作品分為兒童部門、少年部門、少女部門和一般部門4個類別,除了兒童部門有4部提名之外,其他各部門的提名作各5部,其中包括「亞人」「偽戀」「野良神」「MIX」「
  • 「猜謎王(ナナマル サンバツ)」決定於今年7月放送,並增加聲優信息~
    「猜謎王(ナナマル サンバツ)」決定於今年7月放送,並增加聲優信息~ 動漫 Animen ▪ 2017-03-24 14:5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