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推進中醫藥創新發展,33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

2020-12-23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12月18日,北京市舉辦「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健康北京建設專場。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書記、副主任鍾東波在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時期,北京將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完善中醫藥領域科技布局,創立中醫藥傳承學科,開展多學科、跨領域的研究,並加強中醫藥對新發突發傳染病的應急救治能力,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

圖片來源:北京市健康委員會官網

  鍾東波表示,「十三五」時期,北京制定頒布《北京市中醫藥條例》,強化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法制保障。北京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三年行動計劃,在33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建立中醫館,綜合使用多種中醫藥技術方法服務群眾。開展中醫藥健康鄉村、中醫藥健康養老、中醫藥治未病和名中醫身邊工程等「四大工程」,組建了由2000餘名中醫專家組成的團隊,為近200個鄉村、社區的近200萬居民提供中醫藥健康服務,374個名中醫團隊每周到全市33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坐診,推動優質資源下沉基層服務百姓。

  鍾東波表示,北京還實施提升中醫藥質量專項行動和中醫藥標準化行動,促進中醫藥行業質量安全。推進全市婦幼保健機構中醫藥服務全覆蓋。此外,北京制定北京中醫國際醫療服務規範,加快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連續六年成功舉辦京交會中醫藥服務貿易板塊,籤約交易額近30億元人民幣。

  談到中醫院進一步發展,鍾東波表示,「十四五」時期將繼續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完善中醫藥領域科技布局,創立中醫藥傳承學科,開展多學科、跨領域的研究。加強中醫藥對新發突發傳染病的應急救治能力。實施「新時代神農嘗百草」工程,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

相關焦點

  • 北京33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建立中醫館
    今天下午,在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健康北京建設專場上,市衛健委黨委書記、副主任(兼)鍾東波介紹,「十三五」期間,北京中醫藥加速創新發展。制定頒布《北京市中醫藥條例》,強化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法制保障。
  • 33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建立中醫館
    今天下午,在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健康北京建設專場上,市衛健委黨委書記、副主任(兼)鍾東波介紹,「十三五」期間,北京中醫藥加速創新發展。制定頒布《北京市中醫藥條例》,強化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法制保障。
  • 助力健康江門建設,讓百姓享受更便捷、更優質的中醫藥服務!
    北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蓬江區首家成立中醫治未病中心的基層醫療機構,並與市五邑中醫院籤訂中醫治未病專科聯盟與名中醫工作室進基層技術幫扶単位,是廣東省中醫院嶺南治未病專科聯盟單位之一,成為五邑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首個嶺南治未病專科聯盟成員單位。
  • 【中醫藥「十三五」成就巡禮】新疆:中醫藥服務可及性顯著增強
    「十三五」以來,自治區陸續出臺《自治區中醫藥健康服務「十三五」發展規劃》《自治區貫徹落實〈國家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實施方案》等專項規劃和政策措施扶持發展中醫藥事業,深入落實《中醫診所備案管理辦法》和相關工作。截至6月30日,已經完成中醫類診所備案289個。
  • 西藏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藏醫藥服務覆蓋率已達100%_輪換圖_中國西藏網
    中國西藏網訊 12月17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的藏醫藥傳承發展創新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目前,西藏自治區公立藏醫醫療機構發展到44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藏醫藥服務覆蓋率已達100%,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藏醫藥服務覆蓋率分別達到了94.4%和42.4%。
  • 全市鄉鎮、社區中醫館100%覆蓋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黃文生)記者從近日召開的江門市中醫藥大會獲悉,江門市、縣(區)兩級衛健局逐步設立專職中醫藥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工作人員,中醫藥工作的管理力量進一步充實;縣(區)級中醫醫院穩步發展,是全省較早實現縣(區)級中醫醫院全部達到二級甲等水平的地市之一,全市鄉鎮衛生院、
  • 「聚焦」天津以健康為中心 著力改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十三五」輝煌成就//近年來,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全力推進健康天津建設,圍繞人民關心的健康問題,著力改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逐步推動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
  • 創新改革,服務民生!乳山中醫診療譜新篇
    近年來,乳山市按照「堅持中西醫並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的部署要求,不斷強化中醫藥建設,持續改革創新,優化服務體系,彰顯中醫特色,營造健康氛圍,全市基層衛生工作和中醫藥事業取得新發展,為保障群眾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
  • 「中醫藥「十三五」成就巡禮」河南:中醫院發展質量穩步提升
    「十三五」以來,河南省中醫藥工作在深化改革中克服困難,加快發展,在提升發展水平和發展質量上取得新成績。目前,全省共有中醫醫院627家,開放床位9.16萬張,2020年上半年全省中醫醫院門急診總量1500萬人次,出院病人91萬人次,診療服務比重分別達到全省醫院服務規模的23%和18%以上。中醫醫院藥佔比持續下降,收入結構向好。中藥佔藥品收入的比重、飲片佔中藥收入的比重分別為48.0%和56.5%。發展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
  • 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走進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霸王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11月5日,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書記、副會長高泉,秘書長助理王星前往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集寧區霸王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調研交流。 任慧京主任介紹了中心的基本情況,霸王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一家非營利性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承擔5個社區居民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目前服務人口3.2萬。
  • 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中(藏)醫館實現全覆蓋
    本報訊(記者 張弘靚)日前,記者從市衛健委了解到,為了讓中華中醫藥真正服務於人民群眾,讓更多的群眾首診到基層,2013年以來,市衛生健康委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契機,創新思路,先行先試,自籌資金443.07萬元,在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率先建成了67所基層醫療機構「中醫館
  • 廈門面積最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投用
    廈門市面積最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投用東南網12月2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李方芳 通訊員 張從雲)記者從廈門市衛健委獲悉,廈門市建築面積最大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海滄區東孚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近日正式對外開診。
  • 做實做細公衛服務 守護禾城百姓健康
    昨天上午,在嘉興長水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值班內科醫生根據區域健康檔案管理系統的數據,為74歲的府南花園二區居民陸大爺及時調整了降血壓藥方。如今,「小病不出社區、健康提前管理」的醫療服務新模式正在讓嘉興市民感受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而這些讓人欣喜的變化,都得益於嘉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不斷推進。
  • 以律約束 以責進取——七星關區衛生健康局培育「五心」鄉鎮衛生院...
    醫護人員在準備查房(陳 曦 攝)近年來,七星關區衛生健康局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則,大力培育鄉鎮衛生院院長的「忠誠心、進取心、奉獻心、仁愛心、敬畏心」,著力強化「院長抓,抓院長」,全面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 北京中醫藥大學榮獲2020年度高招服務創新獎
    據悉,本次評選設本科、高職、高中、中職四大類共16個獎項。活動經過前期徵集、專家會審、綜合評審等階段,最終評選出各類指標下的優質院校,旨在對立足教育本質,不斷創新突破,為實現中國教育的跨越式發展積聚創新力量的榜樣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和推廣,以「榜樣力量」探索教育發展先進事跡,分享教育改革有益經驗,共同為助推中國教育夢提供教育引擎、思想支撐、精神動力。
  • 廣州番禺區化龍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地址+電話+開診時間)
    番禺區化龍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番禺區政府舉辦的一所非營利公益性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全鎮轄區總面積55.7平方公裡,轄區內有機團單位共26個,13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物業小區5個,4所小學,1所中學,1所民辦學校,9所幼兒園,1間社區衛生院,5間社區衛生服務站。
  • 北京市中醫藥條例
    第十一條 政府舉辦的綜合醫院、婦幼保健機構和有條件的專科醫院等應當設置中醫藥科室,按照要求配備中醫醫師、中藥師、中醫或者中西醫結合床位;健全中西醫協同工作機制,促進中西醫服務優勢互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應當設置中醫藥科室,配備一定數量的中醫醫師。
  • 湛江市舉辦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暨北部灣第四屆中醫藥健康養生周活動
    內容來源:湛江市衛生健康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省中醫藥大會和省委、省政府《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若干措施》部署要求,12月15日上午,2020年湛江市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暨北部灣(湛江)第四屆中醫藥健康養生周活動在廉江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