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盛世文玩 因為盛世 所以文玩
微信又㕛叒叕改版啦,
不少粉絲反映時常找不到盛世文玩,
為了讓大家能第一時間瀏覽到盛世美文,
請大家不要客氣地置頂吧。
點擊上方 「盛世文玩 」 → 點擊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 」
這樣就能每天準時相約啦
中國素有「玉石之國」的美譽,以玉作器迄今已有八千多年的歷史。在古代社會,玉不僅被用於裝飾、而且是財富、權力的象徵、又是統治者祭天祀地的法物,也被用於闢邪斂葬,其自然屬性被人格化和道德化,玉成為古代文化的標誌之一。
玉在我國的歷史可謂淵遠流長。早在近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中國人的先祖就發現並開始使用玉石了。古人視玉如寶。據傳,朝朝代代,帝王嬪妃養生不離玉;嗜玉成癖如宋徽宗;含玉鎮暑如楊貴妃;持玉拂面如慈禧太后……祖國古籍稱: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無毒。
玉石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鋅、鎂、鐵、銅、鉻、錳、鈷等,佩帶玉石可所含微量元素被人體皮膚吸收,產生特殊的「光電效應」聚焦蓄能,形成相當於電子計算機中諧振器似的電磁場,與人體發生諧振,從而使各項生理機能更加協調地運轉。
玉器以質地溫潤、光澤優美、雕刻精湛、品類繁多、造型典雅被視為珍寶。中國玉器的歷史源遠流長,各個時期玉器有各自的特徵和用途,或是政治權力的象徵,或是物質財富的標誌,到如今古代玉器不僅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經濟價值,藝術價值更是不容忽視。
鑑定玉的標準,一般有以下幾條:
一是看玉的比重。比重越大,玉越珍貴。
二是看玉的硬度。硬度越強者玉石越佳。
三是看玉的色澤。紅的為翡,綠的為翠。翡和翠布滿就可以稱為寶石。當然玲瓏剔透也是一個方面。
四是聽玉的聲音。脆者為佳,啞者為劣。
五是看做工。常言道:黃金有價玉無價。這句話並不科學。所有的玉都是論斤,論立方購買的。和藝術結合,才決定它的價格。
六是看玉的時間。玉有古玉和現代玉之分。古玉就是文物。現代玉就是藝術品。一塊年代久遠的古玉,價值可以連城。
《雲鶴連珠紋飾》明 (公元1368年~1644年)
玉器以質地溫潤、光澤優美、雕刻精湛、品類繁多、造型典雅被視為珍寶。中國玉器的歷史源遠流長,各個時期玉器有各自的特徵和用途,或是政治權力的象徵,或是物質財富的標誌,到如今古代玉器不僅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經濟價值,藝術價值更是不容忽視。明代玉器風格清新、剛勁,稜角分明,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當時玉器生產主要使用質地細膩溫潤、玻璃光強的新疆玉。明代鏤空玉器層次增多,花紋圖案上下交錯,玲瓏剔透。
晉 陶潛 《連雨獨飲》詩:「雲鶴有奇翼,八表須臾還。」唐薛逢《鄰相反行》:「西家有兒才弱齡,儀容清峭雲鶴形。」唐孟郊《送豆盧策歸別墅》詩:「短松鶴不巢,高石雲不棲。君今 瀟湘 去,意與雲鶴齊。」唐白居易《晚秋有懷鄭中舊隱》詩:「長閒羨雲鶴,久別愧煙蘿。」唐盧肇《將歸宜春留題新安館》詩:「天外鴛鸞愁不見,山中雲鶴喜相忘。」
連珠紋又稱聯珠紋、連珠、圈帶紋,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幾何圖形的紋飾,是由一串彼此相連的圓形或球形組成,成一字形,圓弧形或S型排列,有的「珠」為實心圓,有的為空心圓,還有的是同心圓。連珠紋圖案於5至7世紀間沿絲綢之路從西亞、中亞傳入我國,但在這一時期基本是作為器型排列的邊飾。連珠紋在中國的唐錦中使用數量最多,至隋代,連珠紋發展為連珠圈紋,並成為各種器物的主題紋樣。
雲鶴喻指清奇的骨格、氣質。蓮珠就是順次相連。鶴在中國文化中有崇高的地位,是長壽,吉祥和高雅的象徵,常被與神仙聯繫起來,又稱為「仙鶴」。
雲鶴紋白玉飾,明代篤信道教的皇帝有好幾個,所以在這以後明清兩代關於仙、道的題材紋飾很多。
在商品經濟繁榮的大背景下,玉器社會化程度和琢制業規模不斷加深和擴大。皇家貴族用玉範圍甚廣,日用、佩飾、陳設、文玩等各種玉器的品種和數量都超越了此前任何一個時期。民間用玉也非常普遍,富商、文人等各階層都尚玉器。元明清三代玉器藝術風格不盡相同,元代琢工善深雕技術;明代則質直剛樸,清代流於繁縟纖巧,乾隆玉器為最。
明 「小桃共一笑」玉牌
此玉牌上一面刻有「小桃供一笑」 , 這一句詩,出自宋朝詩人孫覿的「春事」這首詩.宋詩人孫覿 「春事」 ,「茆簷依林出,松扉傍水斜。浮蒼圍百疊,亂綠翳三叉。屋破蝸書壁,庭蕪鶴印沙。小桃供一笑,已放兩三花,」 宋朝詩人孫覿的這首詩,完全是一個歸隱者,或者是破落文人的口氣出現的。茅簷,松蔭,浮霧,綠色路口,還有蝸牛在破屋牆上爬行,野鶴在庭院裡留下腳印,這種情形,顯得多麼荒涼!春天,把綠色和閒適帶到了這裡,而這裡,亦獨顯悽涼,荒蕪得可以。詩人把春天的景色,與這裡自然又破落景象先告訴人,為最後兩句埋下伏筆。「小桃供一笑,已放兩三花」。雖然居室略顯破敗,但小桃盛開兩三朵,帶來春的消息,為這裡帶來了無限生機與希望。給人一種「屋破人在,人在不凡」的景象,破落中顯出不一樣,顯出尊嚴。孫覿官至吏,戶部尚書,因得罪權貴而罷官,寫此詩,表面上是寫歸隱太湖的閒居生活,實際上實屬無奈,在那淡然與寧靜的心態中,透出了淡淡的悲哀。孫覿dí(1081~1169)字仲益,號鴻慶居士,常州晉陵(今江蘇武進)人。五歲即為蘇軾所器。徽宗大觀三年(1109)進士。政和四年(1114)又中詞科,為秘書省校書郎。欽宗即位,由國子司業擢侍御史,以論太學生伏闕事,出知和州。未幾召試中書舍人,權直學士院。金兵破汴京,曾草降表(以上《三朝北盟會編》卷二七、四三、六二、七一)。高宗即位,以降表事斥罷,歸州安置。未幾再試中書舍人。建炎二年(1128),知平江府。歷試給事中、吏部侍郎,兼權直學士院。三年,出知溫州,改知平江府,以擾民奪職,提皋鴻慶宮。紹興元年(1131),起知臨安府。二年,以盜用軍錢除名,象州羈琯。四年,放還,居太湖二十餘年,致仕。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八)。孫覿為人依違無操,早年附汪伯彥、黃潛善,詆李綱,後復阿諛万俟卨,謗毀嶽飛,《宋史》無傳。孫覿善屬文,尤長四六。著有《鴻慶居士集》、《內簡尺犢》傳世。孫覿詩,以《常州先哲遺書》據影宋鈔本所刊《鴻慶居士集》(四十二卷,其中詩七卷,多為紹興二年被貶後作品)為底本,校以宋刻殘本《孫尚書大全文集》(五十七卷,今存三十三卷,詩見卷六、卷五七。簡稱宋刻本,藏北京圖書館)、明鈔《南蘭陵孫尚書大全集》(七十卷,詩見卷一二至卷二○、卷六八。簡稱明鈔本,藏北京圖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筒稱四庫本)。明鈔本多出底本之詩和 底本卷二八中二首樂語及新輯集外詩另編二卷。
玉牌的收藏價值體現在多個方面,首先,好的雕刻工藝是成就一塊好玉牌的先決條件;其次,在工藝保證下就以作品的風格和意境為評判標準;最後則是創作風格。一塊小小的玉牌,方寸之間融繪畫、書法、雕刻及故事文化於一身,讓原本就「天生麗質」的玉石,經過一番修飾後擁有了生命。每一件精美的玉牌無論是出現在拍賣場,還是古玩市場,或佩帶在身,都是玉器收藏者關注的焦點。隨著古玩收藏熱不斷升溫,玉牌飾也逐漸確立自己獨特的市場地位,成為投資的一大熱點。
從拍賣紀錄中可以看到,明清玉牌飾所拍賣的成交價格基本都在萬元以上。拍品數量普遍保持在玉器總拍數量的10%左右,成交量可佔玉器拍品成交量的8%~15%。此外,明清玉牌飾的成交價格在10萬元以上已經不罕見,以北京翰海為例,2005年至2007年春秋季大拍中,均有成交價在20萬元以上的玉牌飾。精品成交價格更高。購買人的審美觀、喜愛程度往往會影響藝術品買賣的成交。玉器更是如此,每一件僅有相似,絕無相同。從拍賣成交紀錄看,明清玉牌飾已經穩穩抓住市場,成為玉器市場購買的又一重要類別。總之,明清玉牌飾都是寓意美好、象徵祥和的題材與內容,這與現代人的思想產生了共鳴,所以得到了人們的推崇、喜愛。
聲明:圖文來源頭條號「 紅韻軒」,轉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