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的情商課》讀書筆記

2021-02-19 燕樂山海

快樂很討喜,但快樂不及平靜重要。

蔡康永在這本「情商課」新書裡的表達,像是在看過萬千故事後,將自己的人生感悟和智慧凝練。他是一位和你我同路的友人,能夠給你最有人情味的適當表達和安慰。和我看過的其他有關「情緒」和「情商」的書比較起來,它不是最專業的,但一定是平易近人的。

下面的摘錄中,或許也有打動你的那一句嗎?

你印象最深刻的高情商人物或時刻,可以和我分享嗎?

把自己壓抑到沒脾氣,那當然不是情商,那是欲練神功,只好自宮。永遠對人笑眯眯的,那也不是情商,那是帶了個令人窒息的面具。我們嚮往好情商,就是為了能好好做自己,而不是委屈自己,遷就別人。

 

舒服地做自己,是追求情商的最重要原因。

 

這是你專注研究之後,想要做的「自己」,你經得起內心的自問自答,內心因而強大,你想要的生活,就會在眼前浮現。

 

這世上每秒都有改變,大部分不會令我們更幸福,也不勞駕我們有感想。

 

依據情商的原則,我不應該把愛吐苦水的人,稱為「負面的人」,這種說法等於根本地否定一個人。應該說成:這人並不負面,只是常用負面的態度,看待別人與自己。

 

她很喜歡泡在自己的苦水裡,仿佛苦水是她的熱水澡。

 

情商,從頭到尾就是一件自己對自己的事。如同每晚我們睡著,都是一個人入睡;做夢,都是一個人入夢;肚子餓或肚子痛,也都是一個人餓,一個人痛。人生最根本的事沒什麼可以賴給別人,都是自己經歷,自己得失,只是我們有時候喜歡幻想別人能分擔很多事罷了。

 

哲學家愛比克泰德在兩千多年前說過:「先對自己說,你將要成為什麼,然後再告訴自己,必須要做什麼。」

 

情緒要恰當,才不會糊塗。一味地誇大其詞,整個人一定很混亂,考試考壞也說想死,投資賠錢也說想死,這樣各種目標亂成一團,想專注也不知要專注什麼事。所以,難過就說難過,別誇大成想死。

 

內心混亂的人,立志要做自己的時候,會弄不清楚要做的那個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

 

好好質疑那些因為人云亦云而鑽進我腦中的想法。

 

弄清楚自己所起的情緒從何而來?恰當嗎?值得嗎?是明白自己的生活目標,才產生的情緒嗎?

 

人生的各種不滿,最好都能恰如其分地應對,以免珍貴的意志力,被毫無章法地揮霍掉,很可惜。

 

像我在寫這本書時這樣,一字一句地解釋著我所相信的事,每解釋一遍,我就多一次機會確認,我這麼想到底有沒有道理,值不值得真心相信,抑或只是人云亦云,或只是在講風涼話。

 

你可以更用心,去尋找更值得你信賴的、更適合你的別的道理,你會成為一個心中更「明白」的人。

 

沒有那個字,就會對那種情緒陌生,要花更多力氣去辨認它長什麼樣子。

 

當我們情緒產生的密度及種類,都遠超過了過去被歸納過被描述過的七情六慾時,我們又回到了小孩的狀態,很多湧上心頭的情緒,我們既認不出,也講不出。大家心頭都有這麼多情緒,為什麼有些人平靜、平衡,有些人不安、混亂?因為有些人能夠自修,同步成長,去辨認這些情緒,有些人覺得反正學校沒教,何必再自修,嫌麻煩,最後就像沒學加減乘除的人看到教室那樣,對自己的內心傻眼,無可奈何。加減乘除是知識,辨認情緒也是知識。我們這輩子每秒都會遇到情緒,可不會每秒都遇到數學。

 

別容許自己變成一個對內心無可奈何的人。

 

責備對方「不聽話」的意思,就是「我可以有情緒,但你不可以有。」

 

先不去管是否丟臉或失禮,沒事就暴露自己的內在,是危險的事。沒事就裸露身體或情緒,那是嬰兒與某些行為藝術家才做的事。

 

沒有黑影。你就感受不到亮光;沒有黑影,你就會把亮光視為理所當然。

只有當你遇上了不公不義,才會懂公理正義的價值;只有當你遭到背叛,才會了解忠誠有多重要;只有趕到孤單,才不會把朋友當成現成的;只有遭到不幸,才會意識到我們有多依賴機會與運氣。

 

菜單上就是這麼些菜色,要麼吃,要麼放下菜單,走出餐廳去。人生就是這麼些滋味,要麼活,要麼不活。而人生的奇妙之處在於,一旦不讓我們活了,我們立刻就捨不得了。

 

動不動就覺得無聊,同時又動不動就忘記我們會死,一定會死。

 

我們的心力有限,如果什麼都要過一過腦子,評論一下好壞對錯,評論了一百件無關緊要的事,用光了心力,結果就沒力氣去感覺少數重要的事,對我們有什麼意義了。這是因小失大啊。

 

對錯沒有意義重要。

 

我們不是人生的法官,而是領受人生這個禮物的幸運兒。放下評斷每件事的習慣,弄明白很多事沒有對錯好壞之分,但有其意義。想想老鷹抓兔子,花謝化作泥,這都是生老病死,生離死別,哪有好壞對錯?而我們有限的人生,不都為生命的種種經歷深深著迷?

 

情緒不用分正面或負面,只有我們看待這些情緒的態度,有正負之分。我們能夠決定用什麼態度,這就使我們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了。

 

生活必須一邊失去,一邊得到;一邊成長,一邊邁向死亡。

 

悲傷中漸漸少問「為什麼」,多問「怎麼辦」,那才可能會聽到答案。問「怎麼辦」,表示你已經願意考慮採取行動,而不再只是用發問來發洩情緒了。

 

故弄玄虛的表達方式,比較容易令人感覺這人以自我為中心,在要求世界去摸索揣測。而以自我為中心正是低情商的關鍵成因。

 

我認為「誠實」的核心是「面對事情的本質,而不在乎表象」,「說實話」有時說的只是表象,不是本質。

 

消化情緒需要採取有效行動,而選擇有效行動的依據,是釐清自己的感受。

 

對自己下達指令時,樸素準確的表達方式,比較有幫助。

 

責任在自己肩上時,生氣歸生氣,但不要太誇張,因為如果沒人給臺階下,收拾殘局的,終歸是自己。

 

醜大鴨自有醜大鴨的生命感受,不必得到天鵝們的了解或認同。

 

很多人都想要樂趣,但很少人認真去找他的樂趣會從哪裡來。

 

沒有人是不可替代的。很多事,不是我們創造的,我們只是參與、只是成全。

 

你目前為自己設的目標、你宣稱的夢想,真的是你要的生活嗎?再推敲看看,再誠實一點、再勇敢一點。別為了別人灌輸給你的妄念,而無辜地陷入「無法完成任務的空虛感」。

 

很多時候,所謂的「社會」,是人自己想像出來的。而想像出來的東西,當然會比真實存在的東西更難滿足,因為根本搞不清這東西是怎麼回事。一旦有人把「社會的要求」壓在「自己的需求」之上,就會累到怎麼做都還是擔心做得不夠。

 

別讓你愛的人,為你可惜。

 

幸福只建立在一件事情上,就是我們的感覺。這不是太好了嗎?竟然有這麼一樣東西,足以支撐整個人生,卻竟然只建立在我們自己的感覺上。學習面對自己的感覺,練習面對自己的感覺。

 

所有好看的戲劇,劇中的人物情商都很低。

 

不是追求冷漠,而是追求冷靜;不是追求無情緒,而是追求恰如其分的情緒;不是扭曲自己去討人喜歡,而是因為做自己做得很自在,而討人喜歡。

 

別人含混的表達,我們就含混地收下,含混地產生情緒,含混地自責,卻不追究到底自己有什麼可責備的。對自己真是夠隨便的。

 

說穿了,「原來的我」就是一個已經知道活起來是什麼滋味,已知的我。把這樣一個我,裱上金框,提匾曰「原來的我」,供在堂上,這不等於是故意要把一條河流攔成一窪死水嗎?

 

生活和世界,都不是我一個人的。我照我的意思用力改變生活跟世界的時候,別人也正在照他們的意識,用力改變生活跟世界。可想而知,我也改,他們也改,改出來的樣子,當然不會如意。不如他們的意,也不如我的意。

 

一定有什麼東西,是一旦我改好了,我就可以確實地感到如意;就算不幸改壞了,我也能慢慢去體會哪裡改壞,可以再想辦法一步一步改好一點。我想到的唯一東西,不是改生活、不是改世界,當然也不是改家庭、改學校,或者改制度、改行業。我想到的唯一東西,是改自己。

希望我們都能好好愛自己,尊重自己的每一份感受

喜歡的歌,送給你聽

最後用一張喜歡的照片結尾。穿粉色裙子的文淇,看到的第一眼,就想起張愛玲的文字:

現在是好的,將來還要好

——她把雙臂伸到未來的窗子外,那邊的浩浩的風,通過她的頭髮。

相關焦點

  • 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課
    他,就是蔡康永。他參與主講的《好好說話》第二季長期佔據暢銷榜前列。現在,他又帶來了《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課》,幫助你成為高情商者。這篇文字,是《蔡康永201堂情商課》的發刊詞,你可以聽,也可以看,聽完了看完了,你再決定要不要聽接下來的201堂課。你好,我是蔡康永,很高興你能來聽我的情商課。
  • 蔡康永 | 旅行給我的「情商課」
    正如蔡康永曾在微博中寫過這樣一段話:「旅行的意義在於體驗和探索,而閱讀則是給我機會把內心暫寄在別人的經歷中。」這一次,讓我們與蔡康永進行一次關於旅行的對話,聆聽旅行帶給蔡康永怎樣的「情商課」,感受他心中對美好旅程的嚮往。
  • 看看《蔡康永的情商課》,「知道」往往比「做到」更重要!
    蔡康永,臺灣省著名的主持人,祖籍上海,聞名兩岸三地的是主持《康熙來了》和參與《奇葩說》的導師,暢銷書很多,最廣為人知的是《說話之道》。最近又推出《情商課》,廣受歡迎!蔡康永老師的高情商,可謂人人稱頌。無論在節目上還是私下廣結人緣,都無不展示他高情商的魅力!
  • 《蔡康永的情商課》解讀01:換一種說法,就是換一種活法!
    默默讀書,暗自生長。今天給大家解讀的是這本書:《蔡康永的情商課》。我們常常會說一個人不懂得講話,說話不好聽,這人肯定沒什麼情商。有時,也會碰到有人因為自己講話過於直性子,就直接拿自己說事:我這人就是情商低,講話直接,沒辦法。那麼,我們說話真的跟情商有關嗎?
  • 蔡康永的情商課|請你堅持做一個不合群的人
    親愛的你,sherry最近一直在聽蔡康永的情商課,漸漸發現,情商涵蓋了我們性格的方方面面,高的情商會讓我們活得更舒適,更自由。我一直是個不合群的人。希望你不怕被討厭也有被討厭的勇氣最近聽蔡康永的情商課,其中有一期叫做《希望你不怕被討厭,也有被討厭的勇氣
  • 《蔡康永的情商課》:情商真正的意義,在於愉快地做自己
    《蔡康永的情商課》:情商真正的意義,在於愉快地做自己作者:榮振環多年前,機場大師還流行翟鴻燊的時候,他大致講了一個高情商的故事
  • 在線課程丨《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課》,幫助你成為高情商者
    他,就是蔡康永。他參與主講的《好好說話》第二季長期佔據暢銷榜前列。現在,他又帶來了《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課》,幫助你成為高情商者。這篇文字,是《蔡康永201堂情商課》的發刊詞,你可以聽,也可以看,聽完了看完了,你再決定要不要聽接下來的201堂課。
  • 《蔡康永的情商課》:教你如何做一個高情商的人
    蔡康永就是一個高情商的人,他的言行舉止,他的談吐,讓人看了很舒服,他說的話很多也成了金句。《蔡康永的情商課》:教你如何做一個高情商的人。如何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呢?第一,我們要相互依靠,不要相互控制。我們經常會給人貼上很多「應該」的標籤,或者別人給我們貼上很多「應該」的標籤。
  • 新書到店丨蔡康永的情商課,因為這是你的人生
    ——蔡康永《因為這是你的人生》蔡康永,你認識他的時候,是在《金馬獎》還是《康熙來了》?最近喜歡看《奇葩說》,而且很喜歡他的觀點,不得不說有情商的人,會自帶讓人覺得親切的BUFF。不管喜不喜歡,每隔一陣子,我們就不得不整理一下房間,不然住不下去。
  • 傳授「說話之道」熱銷400萬蔡康永又上「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
    在節目中,蔡康永不走高談闊論的路數,而是善於娓娓道來,表現出的高情商以及文化內涵,以及對於人心理的把握都很到位,令網友印象深刻。繼《蔡康永的說話之道》熱銷400萬冊後,蔡康永再次為讀者奉上「內心強大之道」。蔡康永在最新出版的新書《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中,保持了蔡康永一貫對於情商的獨到見解。在他看來,情商是應付一切人際關係的總和,情商真正的意義,在於能夠愉快地做自己。
  • 「見解」分享會第三期:為你自己活一次 ,《蔡康永的情商課》閱讀分享會
    如果你不願被憤怒、悲傷、沮喪、嫉妒等負面情緒控制;如果你希望在彰顯自己時不冒犯別人、照顧他人時不委屈自己;如果你想在職場和情場都如魚得水;如果你希望擺脫小透明、邊緣人的標籤;請打開這本書,一本零基礎無門檻的情商救急手冊——《蔡康永的情商課》。
  • 娛樂圈的毒舌卻是一個高情商的蔡康永,他的情商課是我們的必修課
    娛樂圈就是一個怪圈,總會有那麼幾個人是對於別人的抨擊是無所畏懼的,他們只在乎自己的言論是否正確,能不能對身邊的人有好的方面的影響,不帶著任何私人感情去評判誰,只是作為一名旁觀者看著周圍的人,蔡康永就是其中的一個,他是屬於直言不諱言無不盡的人。對於生活他是付出了自己的真心,同時也找到了自己生活的重心。
  • 蔡康永情商課1.19億播放的背後
    歡迎微信關注「說文解字拾遺記」訂閱號內容 火爆的情商課市場 最近情商課好像比較火。比如蔡康永的情商課播放量1.19億 知乎上小夥伴的評價:
  • 《蔡康永的情商課》① | 成為情緒的主人,才能舒服地做自己
    情商,不僅體現在如何與別人相處上,常常被我們忽略的,還有如何與自己共處。情緒不穩定,自卑自棄,陷入自我懷疑,面對失戀、失業,甚至失去至親,無法快速從負面情緒中脫離,這些其實都是情商問題。正因為情商的影響面廣,影響力巨大,要想學透它,就要了解職場處事技巧、戀愛技巧、社交技巧、親子溝通技巧,甚至自我激勵技巧。
  • 專訪蔡康永:修煉情商 真的能讓一切都變得順利嗎?
    所謂情商大師,潤物無聲,細節更能品滋味。彼時的蔡康永因為正處新書《蔡康永的情商課》的宣傳期,一天幾乎要接10家媒體的採訪,還伴隨著各種大型活動。疲累如此卻依舊十分體貼,和蔡康永的第一次照面,有一點暖心。
  • 《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
    從朋友那裡借來的書,關於情商又或者說話之道,蔡康永似乎是很好的代言人,多年的綜藝秀場,機智幽默的談吐,恰如其分的提問,溫婉體面的反駁,難得的清醒
  • 蔡康永:情商是一輩子的事情
    情商真的是一輩子的事情。娛樂圈高情商代表人物之一就是蔡康永。笑傲演藝圈江湖30年,收穫一眾好人緣,他最出名的就是如一種藝術般的說話方式。奇葩說錄製到了第五季,蔡康永就擔任了五季的奇葩說導師,每次發言都能體現他的高情商和涵養,深刻晦澀的道理通過他生動的口述,總能讓觀眾如沐春風,印象深刻。
  • 蔡康永:情商就是自得其樂
    11月20日,一條攝製組在北京見到蔡康永時,他剛結束14天的隔離。這距離他上一次來內地的行程,已經快過去一年了。「康永哥好久沒有接受訪問了,我擔心他一會兒收不住。」工作人員笑著對我說。提前來到採訪現場的蔡康永穿著休閒,純黑色T恤和牛仔褲,一改他往日浮誇的著裝,肩頭沒有烏鴉,頭上沒有禮帽,手臂上也沒有「強行露出」的「情商課」宣傳語。
  • 為你自己活一次《蔡康永的情商課》
    出了好幾本叫人怎麼說話的書,蔡康永這次談情商,卻不是說怎麼與他人相處,而是怎麼處理和自己內心的關係,教人靜下來,聽心裡的聲音,了解認知自我,感受情緒變化,從而進行改變。 這其實是一本教你和自己對話的書,看似和情商沒太多關係,但其實一個人把自己理順了,他的世界才會清淨有序,外因總是靠內因起作用。
  • 蔡康永的情商你學不會
    從周杰倫到姚明,從《奇葩說》新辯題到《康熙來了》舊事,蔡康永用親切又幽默的語氣講了一連串故事,詮釋自己情商課的觀點,耐心解答讀者的困惑。跟蔡康永學說話、聊情商的系列圖書累計銷量已突破600萬冊。蔡康永不認為林志玲是演藝圈高情商的代表。圖/圖蟲「情商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委屈自己、討好別人,那只是教養很好的意思。大家說演藝圈裡林志玲是不是情商很高?我說志玲是教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