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電影《濟南戰役》

2020-11-13 佐羅zgz


濟南戰役》是一部戰爭題材故事片,1979年長影廠攝製,描寫了1948年9月我華東野戰軍解放濟南的一段歷史。很多年前我看過一遍,但已經沒什麼印象了。原因是這部電影藝術性一般,人物性格語言都比較概念化,不管正面人物還是反面人物,都沒有展示出鮮明的性格特徵。以至於我第二遍看完後,又重新看演員表,除了一些熟悉演員外,很多人的名字和角色仍然對不上號。就情節方面,影片也缺乏曲折離奇和扣人心弦的內容,只是攻克內城時雙方士兵拼死搏鬥的場面,因為非常殘酷而給我印象較深。但這些具體戰鬥場面似乎多了點,雙方高層縱橫捭闔鬥智鬥勇的內容少了點。估計一般觀眾看這部電影時會覺得乏味,只有我這種老電影兼黨史軍史雙料愛好者還會有點興趣,因為我更多是從歷史角度觀賞的,下面也主要從歷史角度談談我的觀後感。

由於本片拍攝較早,還受一些潛規則限制,我軍方面沒有出現真實歷史人物,都是虛構的。只有郭振清演的丁司令、史可夫演的何師長,還有鄭司令勉強能找到原型。濟南戰役時我軍分為兩大集團,一個是山東兵團司令許世友指揮的攻城集團,一個是華野代司令粟裕親自指揮的打援集團 。攻城集團又分兩部分,一個是聶鳳智指揮的東兵團,一個是宋時輪指揮的西兵團。影片中丁司令指揮部隊從東邊攻城,所以他的原型應該是聶鳳智。同時也有一點許世友的影子,因為丁司令是影片中出現的我軍最高指揮員。何師長原型應該是九縱25師師長肖靜海吧,因為老百姓送的「打進濟南府,活捉王耀武」的紅旗就是25師73團(後被授予濟南第一團榮譽稱號)拿著的。另一位鄭司令代表的是打援部隊,有點粟裕的影子。當然,粟裕是華野代總司令,說粟裕是他的原型有點勉強。但由於打援部隊沒打仗(國軍援兵趕到之前濟南就已攻克),所以也找不到低一級的代表人物了。

國民黨方面倒是有幾個人實行了實名制,有陳默演的王耀武、邵衝飛演的劉峙。還有起義的吳軍長,雖然沒提名字,但誰都知道那是吳化文。李文偉(《五朵金花》裡演副社長金花的爺爺)演的綏靖區參謀長原型是羅幸理,還有吳化文的夫人和其表弟都是有真實人物原型的。杜聿明當時是徐州剿總副總司令,片中一句也沒提他,但其實是有他的。陳汝斌演的剿總處長蔣庭駒(蔣家朝廷的馬駒)原型就是杜聿明。杜聿明也是到濟南開過一次軍事會議,後來又率部增援濟南,途中遇到共軍阻擊就扭頭撤回了。片中不提杜聿明可能是出於統戰的緣故,因為那時杜聿明還活著而王耀武已經去世。

片中有些情節編的不盡合理。比如馬陋夫演的吳化文宴請部下商談投共的事,有兩個人表示反對,其中一個後來去告密,但此人只是個營長,這顯然不合適,因為吳化文是整編軍軍長,相當於兵團司令一級,他宴請的部下至少也得是師長旅長的,哪能輪到一個小營長參加呢?何況真實的這個人本來就是個團長,影片不知何故要把他降級。還有,王耀武戰敗後逃跑,在途中被我公安戰士抓獲,因為他解大手時用潔白手紙,導致暴露了身份。影片給處理成他在司令部換衣服時被俘,也不知為何要這樣處理?我認為這種處理並不好。因為歷史上的王耀武逃走後司令部由羅幸理參謀長主持,解放軍包圍司令部後羅參謀長率殘部投誠。結果王耀武被俘成了戰犯,在監獄呆了10年才釋放。而羅幸理因為投誠不算戰犯,解放後當了軍校軍事教員,後轉業到合肥當了逍遙津公園管理處長,兩人待遇可謂天差地別。

還有一點,影片開始時,王耀武有點雄心勃勃,要搞濟南會戰,決心堅守城池,吸引共軍,再讓徐州剿總的部隊從外圍包抄共軍,來個裡應外合,取得會戰勝利。但這個情節貌似抄襲電影《紅日》裡的張靈甫,也不真實。王耀武是個很冷靜的人,不像張靈甫那麼狂妄。他知道共軍要打濟南,也知道濟南守不住,他想放棄濟南,與徐州部隊會合,但蔣介石不同意,他才不得不頑抗到底,他的部下也大多沒有必勝的信心。

影片為了表示我軍官兵平等和軍民魚水情,設置了一些情節,比如片中人老是叫司令員老丁,不管是他的下級還是支前民工,但我感覺這不大好。這是戰場,還是應該叫司令員。還有,遲志強演的警衛員老是命令司令員休息,我也覺得有點過分,因為此時正在打仗,戰況瞬息萬變,耽誤緊急軍情咋辦?而對警衛員的命令,司令員竟然沒辦法,只能遵守。感覺郭振清演的這個高級首長不大像,沒有威嚴。比較起來,還是陳戈、穆宏演的首長更有派頭。還有一個情節,軍師首長在開會商討軍情,宋雪娟演的兩個支前民工竟然在會場裡坐著旁聽,雖然軍民魚水情可以表現,但是得有個分寸,不能過火。軍事會議豈能隨便誰都能參加。

本片導演朱文順,副導演孫沙,演員還有包斯爾梁同裕穀子隋紅旗張漢英胡樂佩曾靜仉長波,客串的有王潤身郭允泰任頤張延李寧。我覺得選馬陋夫演吳化文太老了,吳化文當年只有48歲,馬陋夫看上去有六十了。當然,片中沒用真名,也可以湊合吧,我可能有點吹毛求疵了。隋紅旗和張漢英都是濟南軍區話劇團演員,演電影不多,他倆最著名的角色是在《地雷戰》中分飾偷地雷的鬼子工兵小隊長和民兵大勇。

相關焦點

  • 濟南戰役前夕,黃百韜偷聽王耀武電話後,為何斷言王耀武必敗?
    在解放戰爭三大戰役前,我軍還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攻堅戰,這場戰役影響同樣非常大,為後續攻堅戰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這場戰役叫濟南戰役。那時候的濟南城,他算是一座大城市,戰略位置非常好,蔣介石為了能守住濟南,即使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依然不惜代價讓當時濟南城內的司令官王耀武堅守。
  • 濟南戰役後,解放軍為何非要處死這個旅長?惡有惡報!
    對於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可謂婦孺皆知。 但是,是哪一場戰役揭開了三大戰役的序幕?知道這個的朋友可能就不多了。 答案就是濟南戰役,濟南戰役勝利的意義,中央在戰役結束後的賀電中說的再清楚不過,「濟南的攻克,證明人民解放軍強大的攻擊能力,已經是國民黨軍隊無法抵禦的了,任何一個國民黨城市都無法抵禦人民解放軍的攻擊了。」
  • 史上最酷的美國南北戰爭電影《蓋茨堡戰役》
    K觀點:好電影很多是超過2個小時的,那這部4個半小時的《蓋茨堡戰役》就是好電影加倍了,哈哈。
  • 為什麼我們依舊愛看老電影?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新聞媒體都鋪天蓋地地報導,前些天,我找出老電影《英雄兒女》又看一遍。為什麼我們依然愛看老電影呢?重現那個充滿生氣又純粹的年代。那個年代物質雖然貧乏,但是大家的精神狀態卻是鬥志昂揚的,因為經歷了新中國的建立,人們的主人翁意識強烈,思想覺悟高,從電影裡就能看出來,那時的人們眼睛都是明亮而有神,精氣神兒飽滿。
  • 那些年,我們一起愛看老電影【原創】
       電影這門新興藝術從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成功研製「活動電影機」至今,我們一百多年的時光把電影演繹打造為一門最具藝術的表現形式,在銀幕上我們人類盡情表演釋放著我們的愛恨情仇,我們的心靈得到啟迪,我們的身心得到陶冶,特別是在四十年前的中國,貧乏苦澀的生活中,電影就是我們賴以堅強生活的精神興奮劑,那些年,我們一起愛看老電影,特別是那些戰爭片
  • 臺兒莊戰役國民黨是怎麼勝利的它是一場影響了所有人的戰役
    歷史上有這樣一場戰役,周恩來曾評價它雖然在一個地方,但它的意義卻在影響戰鬥全局、影響全國、影響敵人、影響世界,這場戰役就是臺兒莊戰役,它是怎樣一場影響了所有人的戰役?
  • 淮海戰役中毛澤東的全局指導
    1948年 9月 16日,華野發起濟南戰役。這是在敵人可能以重兵集團增援濟南的情況下,我軍對敵人重兵守備和堅固設防的大城市,實施大規模攻堅和打援同時並舉的一次戰役,是在中央軍委的直接組織和協調下,通過中野的積極策應,由華野主力部隊和地方部隊共同實施的。
  • 淮海戰役中讓國民黨最恐懼的,不是解放軍衝鋒,而是這一戰術!
    淮海戰役中讓國民黨最恐懼的,不是解放軍衝鋒,而是這一戰術! (電影《大決戰2淮海戰役》) 粟裕首倡的對壕作業一問世,即成為國民黨軍的致命傷。
  • 王健:中將軍銜,原北京軍區副政委,曾任濟南軍區政治部主任
    王健:中將軍銜,原北京軍區副政委,曾任濟南軍區政治部主任上甘嶺戰役是抗美援朝中打的最為艱苦的惡戰之一,秦基偉一戰成名,打出了"千歲軍"15軍的威名。時至今日,提及上甘嶺就繞不開15軍。其實,上甘嶺戰役中不僅有15軍,而且還有12軍。
  • 24位濟南籍電影名人及其代表作品
    1959年,濟南軍區前衛話劇團招考演員,16歲的楊雅琴陪著同學去考試,別人沒考上,導演偏偏看中了她。在前衛話劇團期間,楊雅琴參加拍攝了影片《地雷戰》。這部電影中的女民兵田嫂便成了她的第一個銀幕角色。緊接著,在八一廠「文革」前的最後一部電影《苦菜花》中她便成功地飾演了這部電影中的主要角色娟子。這也是她真正第一次在銀幕上的光彩閃現。1965年11月調入八一電影製片廠任演員。
  • 24位濟南籍電影名人及其代表作品
    楊雅琴先後就讀於濟南鐵路第四小學和濟南回民中學。1959年,濟南軍區前衛話劇團招考演員,16歲的楊雅琴陪著同學去考試,別人沒考上,導演偏偏看中了她。在前衛話劇團期間,楊雅琴參加拍攝了影片《地雷戰》。這部電影中的女民兵田嫂便成了她的第一個銀幕角色。緊接著,在八一廠「文革」前的最後一部電影《苦菜花》中她便成功地飾演了這部電影中的主要角色娟子。這也是她真正第一次在銀幕上的光彩閃現。
  • 淮海戰役的重大意義,你知道嗎?
    平史  | 為孤單的歷史平反 點名關注相信很多七零後、八零後的朋友小時候都看過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戰爭巨片《大決戰》。
  • 電影《金剛川》要炸?比起金城戰役,抗美援朝中這場戰役更加慘烈
    最近電影《金剛川》上映,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們是否看了嗎?這部電影主要講述抗美援朝著名戰役之一---金城戰役,講述中國志願軍戰士在敵我力量懸殊情況下,用血肉之身頑強拼搏的英勇事跡。而恰好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這部電影也藉此致敬歷史與這些英雄烈士
  • 他是開國中將,曾任遼寧省委第一書記,指揮珍寶島戰役,81歲去世
    曾任八路軍一二九師旅參謀長,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十三縱隊司令,瀋陽軍區副司令員、政委,濟南軍區顧問,遼寧省委第一書記,中央委員,中央軍委委員等職的開國中將曾紹山,41歲授予中將軍銜,61歲主政遼寧,享年81歲。15歲參加紅軍的他,曾參加夜襲陽明堡、上甘嶺等著名戰鬥戰役,指揮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 電影中的真善美|《勒熱夫戰役》,被忽略的戰爭電影
    這是今年電影節最被忽略的戰爭電影。這是一部必須只能在電影院看才有醍醐感受的電影。勒熱夫戰役。這場戰役在整個二戰中都具有爭議,因為被同時期正在進行的史達林格勒戰役掩蓋,同時該戰役本身從結果來說是以失敗告終,宣傳並不高調和廣泛,但縱觀二戰史,這戰役又以驚人的數字和後續影響力被後人反覆祭奠。它的政治意義、精神意義遠大於戰役本身。
  • 陰差陽錯與濟南結緣,漫步在濟南大街小巷,走走停停
    (一)陰差陽錯與濟南結緣,於是就有了機緣巧合常住的經歷,這也許是我的「宇宙盡頭」就在濟南,濟南有文也有武,不差我這個「東北虎」。鍾情於一座城,是因為它讓人覺得環境宜人、出行方便、生活方式適合自己。果真如此,小住幾個月後就越發的喜歡上了這座城市。
  • 經典電影—大決戰之遼瀋戰役
    首先,《遼瀋戰役》作為一個電影,而不是紀錄片,裡面有政治的因素,也有藝術的效果,究竟持怎樣欣賞這部電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態度。也許批判更加有力,但在那之前,或許應該接近它。既然是歷史戰爭題材的電影,就少不了對於這場戰役的「知識部分」有個基本的了解。對於我這種業餘人士看軍事戰略圖來說,簡直像是看天書!
  • 電影《莫比烏斯》在山東濟南隆重開機
    10月25日,由山東東唐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青島貝殼兒影業有限公司製作,由趙子賢擔任總製片人,張天嘯擔任製片人,王文彥、鹿峰聯合執導,曾晨、王興元領銜主演的電影《莫比烏斯》在山東濟南舉行了隆重的開機儀式,開機當天全劇組的主創人員也正式亮相。
  • 《勒熱夫戰役》戰爭電影不只是打打殺殺!
    這次上影節,戰爭題材的電影真不少,除了像《獵鹿人》和《現在啟示錄》這樣的經典,有一部俄羅斯電影出乎我的意料。我一向不覺得俄羅斯的戰爭電影能有多好,即使是俄羅斯電影,真正高質量的微乎其微。《勒熱夫戰役》出乎了我的意料。
  • 淮海戰役勝利,史達林知道後十分驚奇,當天在筆記寫下:真是奇蹟
    1948年9月24日,濟南戰役結束,各地國軍紛紛棄城,使得解放軍南下作戰再也沒有了負擔。美聯社也評價說:自今而後,解放軍黨要到何處,就到何處,要攻何城,就攻何城,再沒有什麼阻擋了。當天7時,粟裕上報申請,建議立即進行淮海戰役。在慎重的考慮後,第二天晚上七點,粟裕得到了答覆,認為淮海戰役甚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