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 「觀眾」 當成 「讀者」、把 「投影用簡報」 當成 「書面用簡報」、把 「準備資料」 當成 「簡報資料」、把提 「詞稿」 當成 「簡報內容」,這是簡報新手常犯的四大錯誤。
第一型錯誤:錯把 「觀眾」 當成 「讀者」
製作簡報最常犯的錯誤之一就是錯把 「觀眾」 當成 「讀者」。讓幻燈片充斥著密密麻麻的文字,忘了幻燈片的目的在於協助觀眾對重點處的理解。記住!長篇大論的文字是關閉溝通管道的最快方式。很多製作商業簡報的初學者會認為簡報內容越詳盡,越有助於觀眾了解主講者的想法,文字越多,即使有說明不清楚之處,對方也可以自行閱讀,其實這是一種非常錯誤觀念。別忘了,幻燈片不是主角,簡報主講者才是真正的主角。幻燈片的用途是讓觀眾能夠在快速的理解主講者的概要後,迅速將注意力回到主講者身上。許多商業簡報都犯了文字敘述過於完整的錯誤,觀眾真正想聽的只有重點與結論。簡報是一種時效下的溝通方式,重點不在於你說了多少,而是說了些什麼。
第二型錯誤:錯把 「投影用簡報」 當成 「書面用簡報」
把 「投影用簡報」 當成 「書面用簡報」 是初學者常犯的第二種錯誤。「投影用簡報」 強調的是理解性,「書面用簡報」 追求的是完整性。除此之外,兩者在顏色、字型、行距設定及母版運用上也有所差異,讀者應針對簡報用途的不同而加以調整。「投影用簡報」 是簡報進行中的輔助工具,「書面用簡報」 則是會後的分發資料,以供對方後續閱讀及參考存檔,兩者用途並不相同。
第三型錯誤:錯把 「準備資料」 當成 「簡報資料」
把所有搜集到的資料全部放進投影片中是簡報者常犯的第三種錯誤。這是因為簡報者認為資料準備越多越能顯示出自己的用心。從簡報製作流程來看,這是兩種不同階段的產物,別忘了商業簡報是要在時限內達成其成目,出現非關聯性的資訊將可能使重點失焦。很多做簡報的新手以為幻燈片內容越多,代表準備的越充份,獲得客戶(觀眾)認可的機會也越高,因此有必要將所有收集到的資料全部放在簡報中。簡報資料應以能支持論點、提出證據、助於理解或輔助說明為主,其它無關或準備階段時所收集的資料應經過篩選,去粗取精後再考量是否採用。簡報內容在 「精」 而不在 「多」。所有幻燈片應該依照簡報者習慣說故事的方式來呈現,而非越多越好,如果能使臺下觀眾理解且認同,就能提高達成目標的機率。
第四型錯誤:錯把 「提詞稿」 當成 「簡報內容」
將幻燈片當成提詞工具是常見的第四種錯誤。提供簡報者作為提詞工具是幻燈片的功能之一,但並非主要功能。如果從提詞稿的角度製作幻燈片,幻燈片內容將只對簡報者產生意義,對於增加觀眾理解將不會有任何幫助。初學者誤認為把簡報拿來當成提詞工具就不會忘記要說明的內容了。但不知幻燈片針對的對象是觀眾而非主講者自身。提詞稿對觀眾而言是無法產生意義的。簡報內容如果不是為觀眾所量身打造,他們不是聽得滿頭霧水就是在心裡離你遠去。
資料來源:韓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