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如果這都不算好電影,還有誰?
先說基本態度,我喜歡這部電影,鑑於網上有一大撮兒指責該片的所謂專家及普通觀眾,為了避免招來槓精,必須說清楚三個基本前提:
一、關於真實性:電影是藝術創作,藝術來源於生活且必須高於生活,這個應該沒有爭議。那麼,所有與歷史相關的電影(包括人物傳記、大事件以及所有紀錄片)都不可能完全忠實於歷史真實,在尊重基本史實的基礎上進行虛構和創作是必然的。《大業》三部曲裡的情節和對白完全屬實?別鬧,你冷靜。
二、關於這場戰鬥:儘管日軍沒用重武器,儘管四天戰鬥中日軍傷亡遠超國軍,但事實上,四行倉庫保衛戰也就起到了鼓舞人民士氣的精神作用,單就這場戰鬥的過程和結局來說,國軍還是失敗了,有三件事證明這個失敗。1、掩護大部隊撤離(作用不明顯)和促使世界各國的幹預和幫助這兩個戰略目標都沒成功;2、撤進租界就被全員繳械,這當然是在日軍的逼迫下,被繳械集中關押成為事實上的俘虜,這當然是失敗;3、四百多人,戰鬥減員不過幾十人,但隨後幾年大部分被折磨致死,最後只倖存一百多人,這當然是失敗。
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八佰壯士成為全民敬仰的英雄。跟絕大多數抗日神劇相比,《八佰》裡的日軍不僅武器精良而且士兵訓練有素勇猛兇殘(這才是事實,不然幹嘛打八年),就雙方作戰能力而言,國軍差距實在太大。這就好比,你跟泰森動手打架,完全沒有勝利的可能啊!你一看拳腳實力遠不及泰森,於是到處揣摸傢伙,好不容易左手握塊磚頭右手拿了根棍子,一回頭——泰森這廝居然端起了機關槍!這樣的對比在戰場上非常令人絕望,除了前赴後繼地悲壯犧牲,根本沒有第二個選擇。然而,正是在這種殘酷形勢下,我們的戰鬥精神才更加的可歌可泣。
三、關於完整表達:有人說,18分鐘在147分鐘面前也不多呀!有人說,看過一年前的完整版,區別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呀等等。關於審查,關於完整表達,真實情況或許更複雜些。有的,真不行;有的,沒說不行,但實際上真不行;有的沒說不行,事實上拍了也可能沒事,但你就這樣揣測著嚴格自我要求著,就怕萬一不行乾脆索性別拍了,於是最後呈現的結果也就等同於不行,這就叫威懾。
對以上三個前提有了冷靜認知,我覺得關於《八佰》的爭吵會少很多,就算意見仍不一致,那爭論也至少是有意義的,否則,鬧哄哄的全是扯淡。
以下,是與《八佰》相關或不太相關的十句觀後感:
1、影片中最有力量的一句對白,來自何香凝女士——「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彼時日軍的殘酷殺戮是為了摧毀國人意志,此時我們的意志仍在找回的路上。
2、片頭片尾的大段字幕、旗子畫面的低調處理,與我們掛在嘴邊的高度自信並不匹配。從這個角度看張維為那句「中國人你要自信」似乎有些道理。
3、電影躋身藝術行列是世界性認知,但符合這個藝術身份的國產電影並不多,大量《逐夢演藝圈》式醜陋產品的出現,其實是在侮辱藝術倆字。因此,更應該向認真創作的《八佰》致以敬意。
4、專家上百形形色色,有專家的地方就充滿了針鋒相對。《八佰》這種歷史題材電影而且是大製作,當然會請很多歷史學家當顧問,但仍有專家跳出來說影片「嚴重歪曲歷史」,你覺得應該相信哪方專家的說法?所以,「歷史沒有真相,只殘存一個道理」這句話放在此時,簡直恰到好處。
5、這場戰鬥果然氣場強大,所有大小明星(包括一些小鮮肉)在四行倉庫裡都變成了服務於這場慘烈戰鬥的小角色,因為擺正了位置,所以儘管很多角色畫面很少且蓬頭垢面,卻仍然光彩照人。
6、拍電影賺錢天經地義,所有電影拍攝製作的目的,排在第一位的都是票房,然後才是所謂夢想、情懷以及社會責任。爛片、藝術片以及大製作商業片,大家都一樣,沒人例外。明白這個道理之後,再說「《八佰》就為了圈錢」就顯得非常無恥無聊了,讓認真拍攝製作的《八佰》這種電影賺到錢有什麼不對?
7、護旗段落非常震撼,這個行為不難理解,戰場上旗子的意義非同小可,所謂兵敗如山倒的前提就是——主將犧牲或先跑了、旗子倒了號角不響了。影片開始時日軍就把國軍旗子扔下了樓,也對應了最後的護旗段落。話說國軍命運也是自有定數,短短幾年間,光在上海就先後被日軍和解放軍把旗子從樓上扔了下來。
8、看了很多質疑指責《八佰》的文章、視頻之後,才去看的電影。我覺得,幾乎所有我看到的質疑的點,在電影中都通過畫面、對白、字幕以及各個情節的合理分配給出了回答,換句話說,你能想到的,影片創作團隊都想到了。比如女學生送旗的段落就很簡潔克制,對白甚至少於遠處討論是否摸過胸的倆軍人,我覺得這個處理非常恰當。
9、全片感動觀眾的地方有很多,我落淚的點是在戲班老頭敲鼓那個瞬間。關於白馬的意象,見仁見智,這是導演的自由表達,是人家的創作權利,這也是很多電影經常使用的超現實表現手法,反正我挺喜歡。不知道當時是否真的發生過前赴後繼不怕犧牲傳遞電話線的一幕,出於對這樣英勇行為的敬意,不敢妄加評論,個人覺得這個段落有點過了。
10、為《八佰》電影中的英勇國軍灑淚致敬是我們的正常情感,七十萬(淞滬戰場)無懼生死的國軍弟兄以及他們身後的妻兒老小,那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都是普普通通的中國人啊!這種時候還糾結是國是共是敵是友該保留還是該刪除——你還是人嗎?在這樣的故事面前,我們只需要知道,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中國人,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