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美食 張卓君攝
蝦籽餛飩、魚湯麵、三丁包子、千層油糕……每天早上,都會有大批食客湧進揚州城的茶社,只為品嘗「皮包水」的美味。
2019年10月31日,江蘇揚州成功入選「世界美食之都」,成為繼成都、順德、澳門之後,中國第四座「世界美食之都」。
能夠代表中國四大菜系的淮揚菜獲此殊榮,對於這座與大運河同生共長的城市來說,可謂實至名歸。
當美食被賦予更多內容的時候,這座城市也就承載了更多期待——與淮揚菜系的其它城市比,揚州美食產業發展好在哪?與同為「世界美食之都」的兄弟城市相比,揚州又要學什麼?未來,如何以美食為名,助推城市發展?這些問題,不容迴避。
近期,揚州對外發布了推進「世界美食之都」建設的總體思路和框架,圍繞「十個一」工程打造美食揚州、文旅揚州的路徑愈發清晰。未來,這座國際文化旅遊名城也將更加獨具魅力。
比:兩次角逐後申報終成功
2014年,揚州曾與重慶市、佛山市順德區一起申報「世界美食之都」。最終,揚州遺憾落選。
落選並未讓揚州失去申報的信心。汲取經驗後,當地開始從淮揚美食和揚州文化著手,尋找揚州美食在全球舞臺綻放的發力點。
如果從文化與美食的碰撞說起,不得不提及經典淮揚美食:揚州炒飯。隨著大運河的開通,揚州船工用隔夜的米飯創製了揚州炒飯,千百年來隨著揚州大廚的不斷推陳出新,讓揚州炒飯借著運河的影響力,沿著「海上絲綢之路」走向世界,成為中華飲食的代表性主食之一,也便有了「揚州炒飯炒遍全球」的經典傳唱。
美食是溝通世界的最好橋梁。紅樓宴、春江花月宴;燙乾絲、蟹粉獅子頭、文思豆腐……揚州美食界憑藉著一批名宴、名菜,早在2001年被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為「淮揚菜之鄉」。
作為一座擁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歷史文化名城,多年來,揚州堅持把美食創意作為轉型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大力構建包容、可持續和充滿活力的城市生態。目前,擁有冶春面點製作技藝、富春茶點製作技藝等52項飲食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共和春等一批具有百年歷史的餐飲類中華老字號和60多名中國烹飪大師。除此之外,揚州還建立了多層次的美食教育培訓體系,揚州大學下設有旅遊烹飪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揚州職業大學、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也都開設了相關專業。
2018年,揚州第二次向「世界美食之都」稱號發起衝擊。2019年10月31日,揚州成功入選「世界美食之都」。
學:提升美食質態還要「走出去、請進來」
想要在美食界擁有話語權,得到大眾評審的認可,光靠金字招牌還遠遠不夠。
兩年前,揚州市委主要領導曾率團赴「世界美食之都」佛山市順德區考察,參觀了順德美食文化體驗中心、鳳城食都、大良夜市等地。
順德之行,讓揚州下定決心,學習借鑑順德發展餐飲業的好經驗、好做法,特別是抓住「美食」二字,將其作為發展旅遊業的重要抓手,以此推動揚州旅遊業發展邁上一個新臺階。
對標成都和順德,更為精緻考究的揚州美食該學些什麼?
在廣大遊客眼中,同樣不乏文化底蘊的川菜和粵菜,很多珍饈藏在尋常煙火中。為此,有人將成都街巷的網紅店稱為「蒼蠅館子」,而美味的粵菜也藏在了夜排擋裡。
相比之下,經典淮揚名菜更多考驗廚藝刀工和烹飪方法,難在街巷覓得,更多出自品牌酒樓或名店名廚這樣的「學院派」。
在揚州的淮海路、興城路、新城河路等餐飲店較為集中的街區,主打淮揚菜的餐廳並不多,人氣最旺的望月路美食街亦是如此。
這恰恰是揚州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我們到順德考察,聽說曾有遊客為了吃一頓順德美食,坐飛機就過來了。」揚州市商務局局長蘇愛根說,下一步揚州也將評選一批起到標杆作用的「世界美食之都」示範店,不僅大企業可以申報,具有鮮明特色的小吃店、網紅店也可以申報。
除此之外,在美食領域的對外開放和國際交流方面,揚州還要進一步「走出去、請進來」。這一點,成都深諳其道。除了當地的各類美食交流活動,無論是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還是土耳其加濟安泰普市、義大利帕爾瑪等地美食之都系列活動,都有「味道成都」的蹤影。
「酒香也怕巷子深,揚州美食也要多『吆喝』。」蘇愛根認為,創成「世界美食之都」,僅僅只是萬裡長徵走的第一步。
趕超:以美食為名助推城市發展
當下,激烈的「比學趕超」中,一張鮮明的城市名片尤為重要。揚州已獲得「世界運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東亞文化之都」三張名片。打好美食招牌,做好美食文章,成為揚州城市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今年4月18日,在一年一度的「煙花三月」國際經貿旅遊節上,揚州特意舉行了「世界美食之都」揭牌儀式。現場視頻連線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助理總幹事埃內斯託·奧託內對揚州美食讚不絕口,他說,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的成員,揚州始終將文化放在發展的核心地位,美食將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關鍵動力。
美食已漸漸成為這座城市文化氣質的關鍵組成部分,讓宜居宜業的揚州更加令人嚮往。揚州市委書記夏心旻認為,宜居離不開美食,宜業離不開產業,宜居才能樂業,舌尖上的揚州已成為揚州招商引資獨特的優勢。
在外界看來,揚州是一座文化旅遊名城,當美食與旅遊融合,不僅可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對與美食相關的旅遊業、文化創意產業等都可起到支撐作用,還能夠進一步提高城市開放度和知名度,助推城市經濟發展,從而在區域競爭中形成趕超之勢。
基於此,揚州開始著手圍繞「十個一」工程打造「世界美食之都」。目前,揚州已經編制「世界美食之都」建設四年規劃,明確未來4年發展目標,提出了推動美食產業發展、促進美食與相關產業融合、擴大美食對外交往等方面的重點任務和措施。
在瘦西湖景區附近的長春路,揚州「三把刀」特色步行街和「世界美食之都」展示館已經開始建設。屆時,這裡將通過文字、圖片、視頻、實物等形式,集中展示全球36個「世界美食之都」,使其成為市民和外地遊客領略世界各地美食文化的體驗場所。此外,揚州還將匯聚運河、美食、人文歷史等文化資源,通過與國內外行業機構合作,重點打造「世界美食之都」創意展示大會、中國早茶文化節、運河美食節等活動,將其打造成為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和國際影響力的美食節慶品牌。
以美食為名,既要「吆喝」請來各地遊客,也要為城市「吆喝」引來各路客商。在最美「煙花三月」時節,市委書記夏心旻已向全球發出邀約。
「揚州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長三角一體化、大運河文化帶等國家戰略在這裡疊加,縱貫南北、橫貫東西的現代交通在這裡交匯,文化傳承和科技創新在這裡厚積薄發,國際化、規範化的營商環境和人文化、便利化生活環境在這裡相得益彰。」夏心旻說,宜居宜業的揚州歡迎全球的投資商們來揚品美食、賞美景、謀發展、創大業。
(責編:馬曉波、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