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捷到貧困戶家中幫其辦理產業扶貧獎補事宜。南寧市邕寧區委宣傳部供圖
廣西新聞網南寧5月26日訊(通訊員 黃升模)「如果一顆子彈可以消滅一個敵人,那麼一篇文章則可以擊潰一支部隊。」這便是部隊政工工作的力量和魅力所在。回到了地方亦是如此,一篇好文章能夠傳遞的正能量更是不可估量。「退伍不褪色」,他把部隊的作風一直帶到現在的工作崗位上。
覃捷,2011年7月大學畢業參加工作,2012年12月入伍,服役於武警廣西邊防總隊北海支隊,歷任戰士、副班長,服役期間,由於表現優異,連續兩年榮獲「優秀士兵」獎章、廣西邊防總隊「優秀共青團員」稱號,2014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4年12月退伍,退伍後考取良慶區社區黨建組織員。2016年9月考取邕寧區百濟鎮人民政府武裝幹事一職,成為一名公務員。因工作需要,2018年4月至今,抽調至南寧市邕寧區委宣傳部。
從「槍桿子」到「筆桿子」 半路出家卻煉成「能手」
「當兵後悔兩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在大學裡學習旅遊管理專業的覃捷,跟宣傳工作相差十萬八千裡,但憑藉著熱情與興趣,把自己煉成了一個新聞寫作的「能手」。
2012年底,覃捷辭去國企的工作毅然入伍,從此與宣傳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當時,大學生當兵的人數並不太多,部隊便將許多文字類的工作都交給了這個大學生「新兵蛋子」。2014年7月,第九號超強颱風「威馬遜」過境北海市的前一天,覃捷不顧海上風浪顛簸,與支隊官兵一起乘船到海上勸導漁民棄船上岸,記錄下了人民子弟兵不顧生命危險幫助群眾轉移的珍貴畫面。這個新聞在各級媒體和網絡上刊載,展現了和平年代軍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和宗旨,獲得了讀者和網民的大量點讚和好評。兩年的軍旅生活,覃捷共撰寫宣傳報導文章280多篇,在各級媒體刊載300餘篇次,是一名真正的「宣傳戰士」。
2016年9月,覃捷考取了邕寧區百濟人民政府鎮武裝幹事一職,成為一名公務員。當時,對他進行考察的組織部幹部問他:「百濟鎮比較偏遠,條件也比較艱苦,基層工作壓力大,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當過兵的人,死都不怕,難道會怕苦?」覃捷堅定地回答。2016年,正是精準扶貧工作開展的初期,鄉鎮的工作壓力可謂「壓力山大」。覃捷所負責的百濟鎮南華村不僅是全鎮最大的行政村之一,還是貧困村,工作量和工作壓力不容小覷。走訪貧困戶,了解村裡的產業發展需求、幫著村裡跑政策,一年多的時間,他的私家車就跑壞了四個輪胎。
為了讓扶貧宣傳更接地氣,提升「四力」,覃捷幾乎每天都和村民、村幹「泡」在一起,村裡有種養技術培訓,他有時間都會和農民一起聽課。2018年4月,因工作需要,他抽調至邕寧區委宣傳部工作。2018、2019年,他共撰寫了近300篇千字以上的大通訊文章,被各級媒體刊登380多篇次。2017、2018年連續兩年獲得南寧日報社「優秀通訊員」獎。
從「城裡人」到「村裡人」 用情幫扶把貧困戶當親人
2017年,覃捷分配到了百濟鎮的5戶貧困戶,成為一名幫扶幹部。雖然有了包村工作的經驗,但自己獨立幫扶還是讓他遇到了一些困難。貧困戶黃谷源,妻子因病去世,一個男人帶著3個年幼的女兒,又不得不外出務工養活全家,3個女兒便分別寄養在了3個不同的親戚家中,大女兒小思在南寧市上中專,3女兒小雪在欽州讀初中。
為了幫助她們申請教育資助,覃捷親自駕車到欽州市陸陽鎮中學為小雪辦理教育資助手續,並為小思辦理教育資助、雨露計劃等補貼。有人問:「這些事情讓貧困戶自己蓋章了將材料寄回來就行,為什麼要那麼辛苦的親自跑去?」
「見了面,我可以和她們聊聊天,了解一下學生的思想動態,用我的親身經歷,鼓勵他們好好讀書。我親自去幫他們辦理,也算是讓貧困戶少跑路,減輕他們的負擔吧。」覃捷每次走訪貧困戶,總是會在貧困戶家坐坐,和貧困戶談談心,聊聊家常。
目前,覃捷幫扶的5戶貧困戶都已經全部高質量脫貧。
從「扶貧」到「扶志」 深入基層強「四力」傳遞正能量
2019年春節期間,覃捷寫的一篇《自力更生摘窮帽,歡歡喜喜過大年》文章在《南寧日報》扶貧專刊刊登,講的是貧困戶賴啟歡自力更生、另闢蹊徑開展特色種植油茶果,實現了長期脫貧、穩定增收的先進事跡。
刊登的第二天,覃捷在走訪貧困戶時便將這份報紙送到了賴啟歡的手上。「我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的名字能在黨報上出現,雖然我現在六十五歲了,但我一定繼續努力幹,絕不能給自己丟臉,更不能給幫扶幹部丟臉!」賴啟歡激動不已,讓家人都圍過來一起看。
「一個農民的先進事跡能夠在報紙上刊登,是他這輩子都不敢想的事情,農民都是很樸實的。」覃捷說,如果說每一個貧困家庭都有一場「事故」,那麼每一戶貧困戶脫貧都是一個「故事」,宣傳的力量不可估量。
短短的兩年時間裡,覃捷寫下了不少有分量的扶貧文章。2019年3月25日,《無聲世界奏響追夢最強音——廣西南寧市邕寧區南華村脫貧戶梁增夫婦的奮鬥故事》在經濟日報頭版刊登;《放牛郎的初心,貧困戶的福音——記廣西南寧邕寧區那樓鎮大朗肉牛養殖基地黃廷放》和《讓父老鄉親生活得更好——廣西南寧邕寧區南華村吸引致富能手返鄉創業》在中國縣域經濟報刊登。不僅如此,他採寫的新江鎮新樂村吳茱萸基地的系列報導被《中國扶貧雜誌》採用,並多次登上自治區扶貧簡報,新樂村也成了邕寧區的脫貧攻堅「明星村」。
「在部隊裡,我是人民子弟兵,我為人民服務;回到地方,我是人民公僕,我依然為人民服務。」脫貧攻堅戰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作為一名基層幹部,覃捷依舊像一名「戰士」奮戰在脫貧攻堅的戰場,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實現著一名退役軍人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