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捷:「槍桿子」到「筆桿子」,以行動詮釋退伍不褪色-廣西新聞網

2020-12-24 廣西新聞網

覃捷到貧困戶家中幫其辦理產業扶貧獎補事宜。南寧市邕寧區委宣傳部供圖

廣西新聞網南寧5月26日訊(通訊員 黃升模)「如果一顆子彈可以消滅一個敵人,那麼一篇文章則可以擊潰一支部隊。」這便是部隊政工工作的力量和魅力所在。回到了地方亦是如此,一篇好文章能夠傳遞的正能量更是不可估量。「退伍不褪色」,他把部隊的作風一直帶到現在的工作崗位上。

覃捷,2011年7月大學畢業參加工作,2012年12月入伍,服役於武警廣西邊防總隊北海支隊,歷任戰士、副班長,服役期間,由於表現優異,連續兩年榮獲「優秀士兵」獎章、廣西邊防總隊「優秀共青團員」稱號,2014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4年12月退伍,退伍後考取良慶區社區黨建組織員。2016年9月考取邕寧區百濟鎮人民政府武裝幹事一職,成為一名公務員。因工作需要,2018年4月至今,抽調至南寧市邕寧區委宣傳部。

從「槍桿子」到「筆桿子」 半路出家卻煉成「能手」

「當兵後悔兩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在大學裡學習旅遊管理專業的覃捷,跟宣傳工作相差十萬八千裡,但憑藉著熱情與興趣,把自己煉成了一個新聞寫作的「能手」。

2012年底,覃捷辭去國企的工作毅然入伍,從此與宣傳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當時,大學生當兵的人數並不太多,部隊便將許多文字類的工作都交給了這個大學生「新兵蛋子」。2014年7月,第九號超強颱風「威馬遜」過境北海市的前一天,覃捷不顧海上風浪顛簸,與支隊官兵一起乘船到海上勸導漁民棄船上岸,記錄下了人民子弟兵不顧生命危險幫助群眾轉移的珍貴畫面。這個新聞在各級媒體和網絡上刊載,展現了和平年代軍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和宗旨,獲得了讀者和網民的大量點讚和好評。兩年的軍旅生活,覃捷共撰寫宣傳報導文章280多篇,在各級媒體刊載300餘篇次,是一名真正的「宣傳戰士」。

2016年9月,覃捷考取了邕寧區百濟人民政府鎮武裝幹事一職,成為一名公務員。當時,對他進行考察的組織部幹部問他:「百濟鎮比較偏遠,條件也比較艱苦,基層工作壓力大,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當過兵的人,死都不怕,難道會怕苦?」覃捷堅定地回答。2016年,正是精準扶貧工作開展的初期,鄉鎮的工作壓力可謂「壓力山大」。覃捷所負責的百濟鎮南華村不僅是全鎮最大的行政村之一,還是貧困村,工作量和工作壓力不容小覷。走訪貧困戶,了解村裡的產業發展需求、幫著村裡跑政策,一年多的時間,他的私家車就跑壞了四個輪胎。

為了讓扶貧宣傳更接地氣,提升「四力」,覃捷幾乎每天都和村民、村幹「泡」在一起,村裡有種養技術培訓,他有時間都會和農民一起聽課。2018年4月,因工作需要,他抽調至邕寧區委宣傳部工作。2018、2019年,他共撰寫了近300篇千字以上的大通訊文章,被各級媒體刊登380多篇次。2017、2018年連續兩年獲得南寧日報社「優秀通訊員」獎。

從「城裡人」到「村裡人」 用情幫扶把貧困戶當親人

2017年,覃捷分配到了百濟鎮的5戶貧困戶,成為一名幫扶幹部。雖然有了包村工作的經驗,但自己獨立幫扶還是讓他遇到了一些困難。貧困戶黃谷源,妻子因病去世,一個男人帶著3個年幼的女兒,又不得不外出務工養活全家,3個女兒便分別寄養在了3個不同的親戚家中,大女兒小思在南寧市上中專,3女兒小雪在欽州讀初中。

為了幫助她們申請教育資助,覃捷親自駕車到欽州市陸陽鎮中學為小雪辦理教育資助手續,並為小思辦理教育資助、雨露計劃等補貼。有人問:「這些事情讓貧困戶自己蓋章了將材料寄回來就行,為什麼要那麼辛苦的親自跑去?」

「見了面,我可以和她們聊聊天,了解一下學生的思想動態,用我的親身經歷,鼓勵他們好好讀書。我親自去幫他們辦理,也算是讓貧困戶少跑路,減輕他們的負擔吧。」覃捷每次走訪貧困戶,總是會在貧困戶家坐坐,和貧困戶談談心,聊聊家常。

目前,覃捷幫扶的5戶貧困戶都已經全部高質量脫貧。

從「扶貧」到「扶志」 深入基層強「四力」傳遞正能量

2019年春節期間,覃捷寫的一篇《自力更生摘窮帽,歡歡喜喜過大年》文章在《南寧日報》扶貧專刊刊登,講的是貧困戶賴啟歡自力更生、另闢蹊徑開展特色種植油茶果,實現了長期脫貧、穩定增收的先進事跡。

刊登的第二天,覃捷在走訪貧困戶時便將這份報紙送到了賴啟歡的手上。「我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的名字能在黨報上出現,雖然我現在六十五歲了,但我一定繼續努力幹,絕不能給自己丟臉,更不能給幫扶幹部丟臉!」賴啟歡激動不已,讓家人都圍過來一起看。

「一個農民的先進事跡能夠在報紙上刊登,是他這輩子都不敢想的事情,農民都是很樸實的。」覃捷說,如果說每一個貧困家庭都有一場「事故」,那麼每一戶貧困戶脫貧都是一個「故事」,宣傳的力量不可估量。

短短的兩年時間裡,覃捷寫下了不少有分量的扶貧文章。2019年3月25日,《無聲世界奏響追夢最強音——廣西南寧市邕寧區南華村脫貧戶梁增夫婦的奮鬥故事》在經濟日報頭版刊登;《放牛郎的初心,貧困戶的福音——記廣西南寧邕寧區那樓鎮大朗肉牛養殖基地黃廷放》和《讓父老鄉親生活得更好——廣西南寧邕寧區南華村吸引致富能手返鄉創業》在中國縣域經濟報刊登。不僅如此,他採寫的新江鎮新樂村吳茱萸基地的系列報導被《中國扶貧雜誌》採用,並多次登上自治區扶貧簡報,新樂村也成了邕寧區的脫貧攻堅「明星村」。

「在部隊裡,我是人民子弟兵,我為人民服務;回到地方,我是人民公僕,我依然為人民服務。」脫貧攻堅戰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作為一名基層幹部,覃捷依舊像一名「戰士」奮戰在脫貧攻堅的戰場,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實現著一名退役軍人的人生價值。

相關焦點

  • 他們用行動詮釋什麼是退伍不褪色
    穿上軍裝,保家衛國;脫下軍裝,初心不改。面對疫情,我市退役軍人矢志奉獻、衝鋒在前,在各自崗位、不同地點積極投身到疫情防控阻擊戰,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退役軍人「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軍人本色。老人們說,年紀大了,上一線腿腳不便,想要捐款也不知道該怎麼捐,退役軍人事務局是我們的家人,請你們一定把我們的心意帶到。目前,該筆款項共計2300元,已由文登區退役軍人事務局代捐給紅十字會。
  • 退伍不褪色 熱血寫人生
    在務川工投公司,有幾位退伍軍人,退伍不退色,在新的崗位上勇於擔當,積極作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是軍人、什麼叫退伍不褪色,他們的名字是李楹生、唐良平、範清海。2017年底,50歲的參戰退伍傷殘軍人李楹生,被安排到務川工投公司資本運營分公司擔任副總經理一職。
  • 退伍不褪色轉業不轉志的好男兒劉沛
    退伍不褪色,轉業不轉志,這句話用在脫下軍裝的華州區大明鎮呂塬村群眾劉沛身上,再合適不過。對他來說,雖然穿在身上的衣服變了,但「急群眾之所急、幹群眾之所想」的為人民服務理念,永遠都不會變。近期,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疫控物資特別緊缺。
  • 退伍不褪色:我縣58名退役軍人光榮返鄉
    會同新聞網12月23日訊(記者王鈺) 2月22日,在外服役光榮退伍的58名會同籍士兵圓滿完成服役任務,惜別軍營,滿懷對家鄉及親人的思念,退役返鄉,我縣組織舉行了簡短而熱烈的歡迎儀式歡迎他們光榮返鄉。
  • 致敬「八•一」|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換裝不換心
    致敬「八•一」|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換裝不換心 2020-07-30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格戰「疫」新戰線 軍人退伍不褪色——眉山東坡網格員戰疫中的...
    四川新聞網眉山3月4日訊(趙書 趙詣 文/圖)這樣的畫面看起來是不是很熟悉?他們是走家入戶,上門登記的逆行者;他們是堅守路口,測量體溫的守關人;他們是上傳下達、填寫表格的統計員。他們有著共同的名字——東坡網格員!沒錯,這是疫情期間很多網格員堅守崗位的縮影。同時,部分網格員還有一個相同的特殊身份——退伍軍人!
  • 南陽市臥龍區退役軍人吳可:退伍不褪色 退役不退志
    上卡點、入社區配合完成疫情防控任務,挨家挨戶為轄區居民送生活用品……在疫情防控一線,退役軍人吳可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衝鋒一線,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軍人的情懷與擔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軍人的使命感促使吳可衝在疫情防控一線。1月26日,他主動向所在社區報名,申請參加黨員志願者服務,成為第一時間、第一批上崗值勤的社區黨員志願者之一。  疫情防控工作艱難而複雜。
  • 退役軍人吳可:退伍不褪色 退役不退志
    上卡點、入社區配合完成疫情防控任務,挨家挨戶為轄區居民市民送上生活用品……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線,退役軍人吳可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衝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軍人的情懷與擔當。採訪中記者了解到,42歲的吳可是一名河北某部隊的退役軍官,在部隊期間,歷任排長,作訓參謀,連長,作訓股長,營長,旅(團)副參謀長等職。
  • 【廣西雙擁行】貴鋼集團:做好"雙擁"工作促企業發展
    貴鋼集團「軍人之家」的一些牆報內容。一名媒體記者在觀賞貴鋼集團《退役軍人風採》。廣西新聞網實習生 盧莉莉 攝廣西新聞網貴港8月26日訊(記者 覃錚)「我們始終將助力貴港市創建『雙擁模範城』視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把『雙擁』工作作為一項事關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任務擺在突出位置。」
  • 教育整頓·榜樣 | 魏寶喜:退伍不褪色 忠誠守初心
    教育整頓·榜樣 | 魏寶喜:退伍不褪色 忠誠守初心 2020-12-09 2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退伍不褪色!小夥自費幫貧困老人改造房子
    退伍不褪色洪廣俊說,退伍不褪色,哪裡需要就去哪裡。
  • 退伍不褪本色 轉業不轉志向
    退伍不褪本色,轉業不轉志向。穿上軍裝,他是共和國鋼鐵長城的一份子,積極投身祖國大型工程建設和抗洪救災、應急救援等工作;脫下軍裝,他是地方建設滾滾洪流中的一滴水,把部隊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忍耐的優良品質繼續傳承並發揚光大。
  • 林興燕:退伍不褪色
    少小立下從軍志,長大參軍到邊防。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愛穿綠軍裝,一身草綠軍裝,英姿颯爽。還有電視《士兵突擊》和《我的兄弟叫順溜》這兩部電視也是我最愛看的,裡面的寶強兄分別飾演許三多和陳二雷,他看似一個軟蛋,其實他是一個真正的漢子,他做事雷厲風行,坦坦蕩蕩,為人忠厚老實,不怕吃苦受累,對身邊的戰友百般呵護,他這種不求回報的精神讓我深有感觸。他就是我的榜樣。
  • 張龍:退伍不褪色 從低谷走向未來
    2005年當兵2007年退伍,兩年間的磨練讓他鑄就了軍人獨有的毅力與堅持,從創業初期到跌落低谷再到翻盤,他用八年時間一步步從困境中站了起來。他就是延安宇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龍,一個平凡卻不平庸的退伍戰士。
  • 野哥退伍不褪色 肖戰軍訓後遺症明顯軍姿站得挺拔!
    在舞臺上唱歌時眼睛看正前方向上30°、雙腿併攏、雙腳岔開60°、手指緊貼褲縫線,在臺下準備走上舞臺時長腿一邁手臂一甩正步更是說來就來~完美詮釋了何為退伍不褪色!更加期待顧一野了!
  • 雙擁| 劉楊:退伍不褪色 建設新農村
    雙擁 | 劉楊:退伍不褪色 建設新農村 2019-09-27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陽牙醫愛公益 軍人退伍不褪色
    軍人退伍不褪色   「好牙醫」名叫阮國平,男,生於1980年7月,家住商洛市山陽縣天竺山鎮,是一名退伍軍人。服役期間,曾被武警總部和海關總署,派遣到大連海關執行海關監管任務,在這個無煙的戰場上,他敢打、敢拼,突出的工作成績受到武警總部的充分肯定,2002年3月23日,武警總部和海關總署授予阮國平「協助海關執行監管任務做出貢獻」頒發了榮譽證書,受到武警總部政委劉少奇之子劉源將軍親切接見。2002年11月退伍後,他退伍不褪色,發揚部隊艱苦奮鬥優良作風,自主創業開了一家口腔門診。
  • 林口縣退役軍人何勇:退伍不褪色義無反顧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有我在小區門口站崗把關,居民會安全,我的家人也會安全……」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後,林口縣退役軍人何勇,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義無反顧地加入社區防控一線,詮釋了「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的軍人本色。2月11日,何勇得知林口縣鐵北社區需要疫情防控志願者時,他瞞著父母,毅然決然的報了名。可就在他剛要上崗時,父親幾句叮囑的話傳來:「小勇呀!
  • 從退伍軍人到社區志願者:「退伍不褪色,有一份力出一份力」
    能做的不多,有一份力就出一份吧。」徐民說。2月初開始,徐民不定時幫助其所在社區運送防護用品,這些用品大多是由全國各地捐贈而來,他主要負責卸貨、入庫。有時,他還要幫團隊中負責運送生活物資的志願者們搭把手,為有困難的居民送貨上門。餘生志願者團隊在搬運物資。
  • 哈爾濱雙城區:百名退伍老兵奮戰抗「疫」一線
    據了解,這是在雙城區抗擊疫情工作人員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該區人武部發出了「退伍不褪色 黨員上一線 築牢疫情防線」活動倡議,號召廣大退役軍人組建一支由退役軍人和黨員組成的「抗擊疫情服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