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吧,餘家人!珠港澳大橋建設者中的 「元老」——餘烈

2021-02-23 中餘文化傳播

   提示:點擊上方"中餘文化傳播"免費訂閱關注!  

一個偉大的民族,擁有著孕育可愛人民的土壤。他們是時代的脊梁,傳承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為國家和人民貢獻力量。當社會上對路橋人不理解的聲音此起彼伏,每兩年一屆的「十大橋梁人物」就是一個響亮的回答。他們是引領時代風尚的先鋒,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踐行者。我們的生活中從來不缺感動,只是在繁忙奔波中,往往忘記用發現美的眼睛,去挖掘能讓我們內心為之震撼的動人事跡。

「2017~2018年度十大橋梁人物」評選活動,已於2018年3月正式啟動,將於8月3號截止申報。網絡評選時間為2018年8月10日~31日。 

點擊:餘氏人物:餘烈(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副局長)

2018年10月24日

港珠澳大橋開通

先來看一段航拍↓↓↓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

港珠澳大橋將正式通車運營

一橋飛架粵港澳

天塹變通途

屆時,全國人民將共同見證

這個「超級工程」通車的歷史性一刻

港珠澳大橋下的秋日美景(圖/視覺中國)

這條全長55公裡,其中主體工程「海中橋隧」長35.578公裡,海底隧道長約6.75公裡的「世紀工程」氣勢恢宏,在其背後有著數量龐大的建設者。

 

餘烈是一名「60後」,嶽陽月田鎮人,從2004年5月至今,他已與港珠澳大橋結緣14年。

作為大橋建設者中的「元老」,14年不間斷的工作筆記、兩萬多份文件、三四百頁電子郵件……見證著他夜以繼日的大橋時光,也記錄了港珠澳大橋從籌備到完工的全過程。

圖說:2007年5月24日,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全體同事合影。

大橋自2004年啟動工程可行性研究,最初僅13名員工。後排右二為餘烈。

在餘烈的工作履歷中,路橋就是第一關鍵詞:1985年,考入長沙理工大學路橋系;1989年,大學畢業後進入廣東省航道局;2004年5月,到港珠澳大橋前期協調辦任主任助理、副主任;2010年7月,任大橋管理局副局長至今,全過程參與大橋的論證、建設和管理。

從37歲到51歲,曾經滿頭的青絲已經華發叢生。

「此前,我研究過大型工程的建設管理,很關注粵港、粵澳合作的跨境基建工程,而港珠澳大橋這一獨特的建設模式,對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與經歷和寶貴的人生經驗。」於是,2004年,敢於接受挑戰的餘烈,主動申請成了港珠澳大橋這一超級工程的建設者。

圖說:2009年3月12日,珠海大橋主體工程初步設計勘察啟動。

大家很高興,因為當天「大橋融資問題已經解決,年內一定開工」。右三為餘烈。

餘烈介紹,由於工程涉及事項眾多,施工的前期論證,他們就潛心研究了6年。為此,他們做了幾十個專題,每個專題都要經粵港澳三方確認後,他們再請專家審查,逐一解決。

「這麼大的項目,這麼長的工期,這麼多的團隊,這麼複雜的條件,要處理好整個建設中的質量、安全等問題,真的很不容易。」餘烈直言,建設過程中的問題更多,「兩千多萬方的泥,怎麼挖、怎麼運、怎麼處置?航空限高,如何協調處理?施工過程中,要保證安全,不影響航運……」

面對全新的情況,過去的很多經驗用不上,只能迎頭而上,不斷創新、突破。由於涉及三地,諸如在大橋上發生事故如何救援,受傷該送到哪裡的醫院,交通事故如何管理等,都需要做充分的研究、溝通,一項一項的談好、落地。

餘烈談到,作為負責港珠澳大橋投資建設運營的建設單位,他們要把工程建好,把設施養護管理好,讓大橋具備通行的條件,提供高效的服務。

廣大建設者,用他們的汗水和青春鑄就了舉世矚目的「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在此,為港珠澳大橋龐大的建設大軍點讚,為他們的執著與付出點讚。

港珠澳大橋

凝聚著無數橋梁設計師和施工人員的

智慧和汗水

展現了中國最高的工程水平

嶽陽的餘烈,堪稱大橋建設者中的「元老」

但他也只是其中一員!

這些年來,有多少大橋建設者如他一般

青絲變華發……

請把讚美和掌聲獻給大橋的建設者們

他們用汗水和青春鑄就了

這座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

向偉大的建設者致敬

圖文來源:嶽陽日報微信公眾號

江西餘建海:鑫藝建鑫木雕紫鑫閣根石藝術文化館 

本期推薦餘氏家族優質產品 :

餘氏紅果寶山楂紅素,長按二維碼進紅果寶商城。

提供信息請聯繫:微信號13872510518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本公號


 中華餘氏宗親聯合會 

餘氏家族歌曲:《天下餘氏一家親》

餘氏資訊:你想要的餘姓資料都在這裡!

相關焦點

  • 餘烈|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者,優秀的長理人!
    5月1日,中央電視臺特別節目—【相聚中國節·我奮鬥我幸福】港珠澳大橋篇中,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副局長餘烈的精彩答講令人印象深刻。
  • 港珠澳大橋通車僅1年多,就被爆「有問題」?這是怎麼回事
    導讀:港珠澳大橋通車僅1年多,就被爆「有問題」?這是怎麼回事帶你日行三千裡,吃貨相見泯恩仇,RR帶你看世界,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靠臉吃飯的小R。最近這些年,我們國家通過自身的努力,打造出了很多傳奇般的建築,我們基建狂魔的稱號也是名副其實的,那麼多讓全球都震驚的建築,可以說每一個都是我們的驕傲,不過你這也都是我努力之後的成果,這些都歸功於我們的建設者們,我們才有如今的享受。
  • 堅守港珠澳大橋
    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國門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衛生檢疫臺,對講機裡傳來監控指揮中心的呼叫:「接有關部門通知,一批湖北籍旅客集中從香港方向返回,共45人。」    「珠港大廳收到!馬上準備!」
  • 港珠澳大橋通行規則收費標準及通行費用通行條件是什麼
    私家車150元/車次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位於廣東省水域,根據《港珠澳大橋建設、運營、維護和管理三地政府協議》中適用屬地法律原則、《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等規定,該項目車輛通行費收費標準方案經三地政府共同組建的三地聯合工作委員會審議同意後,由項目法人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按規定程序報定價機關(廣東省交通運輸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審核,由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組織價格聽證會,最終報廣東省人民政府審查批准
  • 「珠港澳大橋」總工程師林鳴:曾經堅守項目8年,滿頭青絲變白髮
    2018年10月24日,舉世聞名的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每一個大國重器的誕生,都離不開在他背後辛苦付出的科學工作者。港珠澳大橋的竣工也意味著一批優秀的科學工作者將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為大家講述獨屬於他們背後的故事。
  • 首家珠港醫療合作機構 香港希瑪眼科醫院落地珠海
    林順潮向郭永航等領導介紹醫院醫療設備情況。徐超龍說,珠海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的落成,成為首個珠港醫療衛生合作項目,更是珠海首家眼科專科醫院。希瑪眼科在近十年發展過程中,堅持國際標準,堅持醫者初心,將「預約先行」、「免約並行」、「日間診療」等港式服務帶入內地,已成為內地與香港醫療機構合作的典範。
  • 「現金福利」首屆港珠澳大橋馬拉松報名(附時間、地點、獎金、流程)
    美麗依舊如下圖:看到了吧,如你的想像,該腦補畫面的自行腦補吧。哈哈。對於春節期間堅守崗位的消防人說一聲你們過年好,今天思思在此給咱們消防人帶來一個好福利。接到港珠澳大橋馬拉松主辦方通知,2018珠海港珠澳大橋馬拉松正式啟動報名比賽日子:2018 狗年叄月拾捌日  報名日子:2018 狗年叄月伍日-叄月拾日(待定)
  • 「回港易」計劃實施以來 逾300名香港籍旅客經港珠澳大橋通關
    新快報訊 記者李紅雲 通訊員王相國報導 11月23日,香港特區政府推出的「回港易」計劃開始實施,新快報記者從珠海邊檢總站港珠澳大橋邊檢站了解到
  • 包場首選|紀錄電影新標杆《港珠澳大橋》,致敬所有勞動者!!!
    向港珠澳大橋數萬名建設者致敬!感受國人的力量,愛我中華!!、珠海文廣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將在2019年5月1日全國上映。本片以港珠澳大橋建設最後一節沉管E30號沉放安裝過程為敘述主線,表現了中國橋梁建設者們自力更生、「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和艱苦卓絕的奮鬥歷程,展示了大橋項目涉及水文、地質、白海豚、防颱風和滿足通航、海事、航空限高等複雜的建設難題,並將大橋主體工程橋、島、隧三大部分的設計理念和世界領先的關鍵技術,如萬花筒般呈現出來。
  • 漫畫|「超級工程」背後的故事,港珠澳大橋有話說
    中新網10月24日電10月24日,對香港、珠海、澳門三地的民眾來說,不失為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被外媒冠以「中國奇蹟」之稱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港珠澳大橋,是新中國建設史上裡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這座凝聚了無數人多年心血的大橋,不僅顏值超高,還工藝精湛、模式創新,實力槓槓的!面對萬眾矚目的盛況,大橋有話要說!
  • 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蘇權科:用奮鬥架起中國脊梁
    蘇權科、鍾南山、費英英、彭彬、盧永根(黨林夕代講)、甘學德、孫建國7名報告團成員深情分享個人事跡、心路歷程,金羊網記者為您逐一整理了7位先進人物的基本情況和演講稿,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他們的故事吧!榮獲2017年度全國科技創新人物、2018年國際橋梁維護與安全協會(IABMASE)傑出貢獻獎等榮譽,其所在的港珠澳大橋建設者群體獲評「南粵楷模」。蘇權科長期從事公路、橋梁工程的勘察設計、科研、技術管理等工作。
  • 春節七章話家國 |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總工程師:八年了,終於回家...
    △建成後的港珠澳大橋從2009年項目開工,到2018年正式通車,中國建設者們踐行著新時代的奮鬥精神。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總工程師林鳴:從2010年(島隧工程)動工,到去年10月份大橋正式通車,我和我們團隊是(見證了)從一片茫茫的大海,到今天建成這樣一個大橋的過程。因為我們付出了,我們每年都不回家,我們幹出一個我們心目中好的工程,我們很值得。林鳴:今年這個春節是我們這個團隊正式第一次放假的一個春節,很多人這8年都沒有回去過一次,今年是第一次回家過年。
  • 港珠澳大橋已開通2月有餘,司機們來了掉頭就走,究竟為何
    以前要去香港和澳門的話,必須要通過民航,但是,去年10月的新聞讓大陸人感到高興,珠港澳大橋正式通車了,連接著香港、珠海、澳門三個地區,我們可以進入澳門,對我們來說,我想了解兩地的風俗,不僅如此,還可以一覽無餘地欣賞到這座世界聞名的偉大建築和周圍的海景,但是司機們來到這裡,橋還沒有上去,掉頭回去,這到底是為什麼。
  • 漫畫| 大家好,我是港珠澳大橋,我有話說!
    被外媒冠以「中國奇蹟」之稱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港珠澳大橋,是新中國建設史上裡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這座凝聚了無數人多年心血的大橋,不僅顏值超高,還工藝精湛、模式創新,實力槓槓的!面對萬眾矚目的盛況,大橋有話要說!
  • 福利 | 珠港澳大橋這一幕超震撼!這次有點不一樣…
    該劇聚焦港珠澳大橋建設工程,全景式塑造了建橋工人、技術人員、指揮協調人員等群體形象,是一部大工業題材的現實主義話劇作品。選取了大橋建設中的典型事件:人工島上的颱風搶險,工程船上的困苦煎熬,創始人員「十三太保」的堅守,沉管安裝的一波三折,大橋海底隧道最終完美接合等情節。
  • 珠澳兩地聯手打造旅遊消費大禮包——中國新聞網·廣東
    本次活動是由珠港機場管理有限公司、珠海創投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珠海大橫琴口岸實業有限公司共同主辦,主辦方利用窗口媒體的資源優勢,為珠澳兩地經濟復甦、繁榮搭建宣傳平臺。活動期間,主辦方將在珠海機場、橫琴口岸設置活動趣味橫生的打卡點以及抽獎區域。為期一個月的「珠澳愛@你全程遊禮」活動18日在珠海機場啟動。
  • 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林鳴:人生,就是奔跑
    港珠澳大橋這一世界級工程的正式通車,離不開整個建設團隊的努力奮戰,更離不開港珠澳大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從47歲到61歲,林鳴將自己全部的心血都投注在了這座大橋上,帶著4000人的團隊,讓「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成為現實。
  • 世界史上最貴的大橋,港珠澳大橋厲害之處在哪?
    港珠澳大橋的前身是原規劃中的伶仃洋大橋,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西接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首次實現了珠海、澳門與香港的陸路連接,極大地縮短了三地間的距離。駕車從香港到珠海、澳門從3個小時縮短至約45分鐘,這將會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綜合競爭力,保持港澳的長期繁榮穩定。
  •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抗7級地震、壽命120年
    原標題: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抗7級地震、壽命120年   這是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也是名副其實的科技大橋   港珠澳大橋的「科技密碼」(關注)   本報記者 馮 華   一橋跨三地,唇齒更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