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紅色起點」,站在當代的角度寫歷史

2020-12-23 澎湃新聞

11月22日,建黨百年系列研討之「紅色起點」系列作品研討會在上海作協舉行。本次研討會由中國作協創研部和上海作協主辦,上海作協專職副主席、秘書長馬文運主持會議。

2016年,在市委宣傳部指導下,上海作協發起「紅色起點」主題紀實文學創作項目。在已完成的第一季創作中,六部紀實文學《白紙紅字》、《起來——<風雲兒女>電影攝製與<義勇軍進行曲>創作歷程紀實》、《巾幗的黎明:中共首所平民女校始末》、《鏗鏘序曲——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新漁陽裡六號——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起點》、《上海早晨——上海大學在1920年代》生動再現了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的重要活動與事件。

「這批作品還都出自上海的中青年作家,體現了上海文壇重視青年,為文學創作的發展提供青春的活力與不衰的後勁。」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何向陽表示,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上海作協走在全國前列,拿出了一批過得硬,留得下的精品力作。

在研討會上,京滬兩地的批評家就這六部紀實文學展開了深度解讀。「生動性和真實性如何兼顧」,「可讀性和資料性何以平衡」是被論及最多的話題。《文藝報》總編輯梁鴻鷹認為,這一問題其實內涵很廣,包括紀實文學「能不能寫人性」「怎麼寫人物」「如何搭建文本結構」「語言是文學語言還是公用語言」等一系列問題。

在六部作品中,程小瑩的《白紙紅字》以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文學組織「左聯」為主題。上海戲劇學院副院長楊揚評價「左聯」題材在今天各大文藝領域都很熱,但寫好並不容易。這部作品以總體性的視角、全景式的筆觸展現了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學思潮,同時具有海派色彩。「它和以往左翼文學、革命文學的筆觸有所不同,並不多展示激烈的衝突,而是呈現當時一種氛圍中的人物活動與人物感受。」中國作協報告文學委員會委員張陵表示《白紙紅字》是一部厚重的作品,而且作者清楚自己面對的是廣大普通讀者,意在把各種各樣的人物關係與故事講給讀者聽,魯迅等人物的形象也立起來了。

吳海勇的《起來——<風雲兒女>電影攝製與<義勇軍進行曲>創作歷程紀實》記錄了艱難歲月中主創人員如何進行拍攝和創作。這本書涉及二百多條參考書目,大量引用日記、報刊、檔案、回憶文章、傳記等歷史資料,是這一系列裡最厚的一本。中國作協文學理論批評委員會副主任吳秉傑提到這類作品創作應深入發掘故事,同時注重情感。「這本書的文學性固然有可提升之處,但它的學術方法同樣值得非虛構文學寫作者注意。」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羅崗認為,吳海勇的學術背景及創作方式對「紅色起點」這一系列有特別啟示,「紅色不是一個純粹的顏色,它後面其實是斑駁的顏色。這本書的難得在於回歸了特定的歷史語境,逼近了歷史真相,不僅講述了國歌誕生的故事,更再造了國歌誕生的土壤與環境:它與左翼電影、上海電影傳統乃至上海城市文化之間的密切聯繫與互動。」

楊繡麗的《巾幗的黎明:中共首所平民女校始末》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所培養婦女幹部的學校——平民女校的建立、發展始末,並刻畫了在平民女校創建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或在該校學習歷練過的知名人物的故事及思想變化。《人民日報》文藝部副主任劉瓊從「新女性」的角度理解這部作品,認為它具有兩個重要面向。一是史實背景,涉及歷史文獻的豐富性、權威性、全面性;二是文學重構和完成度,這裡還涉及楊繡麗作為詩人的抒情性。「歷史文本寫作必然涉及作家的歷史觀、世界觀。」劉瓊提出,文本中有抒情和議論都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準確。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何言宏評價這部書全面、細緻、豐滿,有史學品格,同時具有列傳性。他還建議書要翻譯成外文出版,為揭示中國婦女運動的源頭與特點提供一份參考。

王萌萌的《鏗鏘序曲——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以黨領導工人運動的第一個機構「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為主題,記錄了鄧中夏和李啟漢兩位湖南少年,從瀟湘橘子洲頭到北大未名湖畔,再到上海蘇州河邊,並肩戰鬥成為中共早期工人運動開創者,以及在黨的領導下他們組建和開展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工作的全過程。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副主任劉暢肯定了這本書內容厚重,很花功夫,但也提及作者在處理事件和細節的時候有時顯得被史料限制,比較克制和嚴謹,「如果能夠對重點人物和重要歷史細節進行更加生動的文學化處理,可能閱讀效果會更好一點。」

陳晨的《新漁陽裡六號——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起點》以中共在上海成立的第一個團組織「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為主題,書寫了李漢俊、陳望道等8名青年在漁陽裡六號發起成立共青團的艱難過程。中國作協創研部綜合二處處長納楊在這部作品裡看到了作者對史實的敬畏、開闊的視野,也看到了當時社會環境下人的感受。同時,她提出作品的上篇比中篇、下篇更精彩,作家在文本中針對一些職業不自然流露出的價值觀也值得注意。上海大學中文系副主任許道軍表示這部作品行文簡潔明快,視野廣闊,結構精緻,但可以在突出關鍵詞、緊扣新青年、加強可讀性方面做得更好。

吳越的《上海早晨——上海大學在1920年代》圍繞這一時期的上海大學,描述了中國近現代救亡史上,上海大學及上海大學的年輕中共黨員們為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開展工人運動作出的偉大貢獻。原中國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毛時安評價這本書簡約流暢,很少看到大段抒情性的東西,但依然不乏文學性:「這本書讓我們看到歷史呼嘯而過以後,精神是如何長存的。」中國作協社會聯絡部副主任李曉東更直言這部作品用簡潔的文字展開準確的描繪,在內容與氣質上對於上海文化而言是一份開拓。何向陽感慨說,如果沒有這本書,人們不會對上海大學的前世今生有如此清晰的了解。在書的後記中,吳越寫自己於一片斷壁殘垣中尋找九十年前那些青年學子傳遞給她的氣息,那些氣息其實也縈繞在吳越上學、工作之地的附近,滲透進上海市民的生活空間與城市記憶。這讓何向陽非常感動:「歷史無所不在,上海的確是一部『活』的近代史。」

上海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王偉表示,「紅色起點」這項創作工程還要不斷延伸,擴展到黨的其他的歷史階段,從而有力帶動上海紅色題材主題創作。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閻晶明深以為然,也認為寫「起點」只是第一步,還要有不斷的延伸,寫歷史也應該站在當代的角度,而不僅僅是回到舊書堆裡找資料。閻晶明還提出更多建議,比如目前這六本書多以文藝為切口進入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但就「起點」而言其實還有很多領域可以挖掘;作家應注重細節精準,主題突出;未來可以對這六本書展開地圖式導引,讓更多讀者哪怕是非滬讀者也能展開地理閱讀。

「『紅色』在上海需要被強調,需要予以真實的還原,同時這種紅色的精神也應該被放大。在這一過程中,文學可以發揮自己獨特的作用。」閻晶明說。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時尚、當代、好看!田沁鑫將葉永烈名作《紅色的起點》搬上舞臺
    昨晚,由田沁鑫擔任總導演,根據著名作家葉永烈長篇紀實作品《紅色的起點: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實》改編的大型意境多媒體舞臺劇《紅色的起點》(青春版),在上海的中國大戲院舉行首演暨百場巡演啟動儀式。今年5月剛剛辭世的著名作家葉永烈所著長篇紀實作品《紅色的起點: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實》,是其「紅色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 舞臺劇《紅色的起點》巡演全國
    來源:北京晚報昨晚,由田沁鑫擔任總導演,根據已故著名作家葉永烈長篇紀實作品《紅色的起點: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實》改編的大型意境多媒體舞臺劇《紅色的起點》(青春版),在上海的中國大戲院舉行首演暨百場巡演啟動儀式
  • 田沁鑫將葉永烈名作《紅色的起點》搬上舞臺
    昨晚,由田沁鑫擔任總導演,根據著名作家葉永烈長篇紀實作品《紅色的起點: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實》改編的大型意境多媒體舞臺劇《紅色的起點》(青春版),在上海的中國大戲院舉行首演暨百場巡演啟動儀式。整部作品沿襲了《狂飆》《北京法源寺》等作品的氣質,以當代的審美觀照史實、刻畫重要歷史人物,既充滿著青春洋溢的革命浪漫主義氣質,又有著波瀾壯闊開天闢地時代的歷史思辨與史詩格局。今年5月剛剛辭世的著名作家葉永烈所著長篇紀實作品《紅色的起點: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實》,是其「紅色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 上海,不只是黨的誕生地,「紅色起點」揭示更多第一次的秘密
    在『紅色起點』的書寫中,看到了新時代上海作家尤其是青年作家對這座精神富礦的挖掘與精神傳遞。」中國作協創聯部主任、評論家何向陽說,「重點文學創作工作要發揮『釘釘子』的精神,如何發揮作家的創作特長,尤其是發揮青年作家的作用,保證主題創作的格局、視野、專業性,上海走在全國前列。希望『紅色起點』是一個起點,未來誕生更多有感染力、影響力的作品。」
  • 青年演員「對話」大歷史,迎接建黨100周年舞臺劇《紅色的起點》在滬首演
    上海首部迎接建黨100周年舞臺劇《紅色的起點》(青春版)今晚(4日)在中國大戲院首演,同時開啟了該劇百場巡演的序幕。這也是演藝大世界為迎接建黨100周年創排的首部紅色舞臺作品。該劇根據著名作家葉永烈所著的長篇紀實作品《紅色的起點: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實》改編,由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話劇院副院長、著名導演與編劇
  • 周大為: 站在當代藝術的前沿觀察世界, 在現實與理想間奔走.
    這是周大為與藝術收藏結緣的起點,這份熱愛根植於一個男孩在生命起初面對這個世界時的心裡,這份熱愛賦予他為了一個目標以最強的執行力去實現的能力,並帶他領略了商業市場的魅力。周大為關注錢幣歷史,曾以刷新紀錄的價格將幣王「奉天癸卯一兩」接回中國大陸,同時推崇老一輩的繪畫大家,收藏像吳大羽這樣在美術史中被低估的藝術家的作品。除此之外,當代藝術也在周大為的收藏體系中佔有極為重要的位置,他投入中國當代年輕的藝術家,入手大型裝置和影像作品。理想是愛則藏入、買賣從心,但周大為有更大的願景是要融入當代藝術的發展歷程之中,做藝術的強力推手,最終讓世界看見、被歷史感受。
  • 餘秋雨:用當代翰墨點燃歷史灰燼深處的溫度
    老百姓比較相信我的論述高度,還比較相信我當時的某一種歷史感悟,碑文和碑書同出於一人之手在古代居多,但是在近現代不多了,能寫碑文的人一般不太在乎毛筆字,那麼寫書法的人往往不會在碑文、在歷史思考上動很多腦筋,往往就分家了,我就創造了一個古典文化和現代思維能夠融合在一起的一個特例,於是就寫了很多碑文。
  • 寫《前哨》 亦站在了「前哨」
    真正作為一名編劇來寫劇本,還是頭一回吧?您是怎麼會想到要寫這個劇本的。 黃昌勇:《前哨》這個話劇的由來說起來複雜,實際上又很簡單。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在杭州大學中文系讀碩士,跟隨導師鄭擇魁先生研究30年代左翼文學。
  • 十八個月219萬字,起點大神卓牧閒的歷史小說《韓四當官》完結
    發現起點大神卓牧閒的新書《韓四當官》在918的當天完結了,喜歡看完結小說的小夥伴,這次可以放心入坑了。
  • 何建明:站在高遠處記錄當代中國
    而作為一名報告文學作家,一直以來,他都站在高遠處記錄當代中國,以犀利睿智的文字發出振聾發聵的吶喊……文 / 馬娜他從事報告文學創作長達四十餘年,創作的長篇報告文學達五十餘部,改編成電影、電視的有十二部,翻譯到國外的有十五部。
  • 當代歷史小說,《明朝那些事兒》落伍了,這些你能看一本都是牛人
    你看我們的歷史演義,從《左傳》到《三國演義》,從吳晗的《海瑞罷官》到熊召政的《張居正》,再到這些年風行草從的《雍正皇帝》、《明朝那些事兒》,這些你以為人家寫來純是自娛自樂自嗨自淫?別天真了好麼,失去清醒與明睿去讀史書、去看演義小說,多半也只會越讀越漿糊吧。在歷史小說作者心中,一切史均為當代史,而所有人又都是「當代史」的締造者及見證者,可說是一個默契的共識。
  • 起點小說十一月新書速覽:歷史大神獨領風騷,萬訂作者保持水準
    明天下——作者:孑與2—— 起點首訂:約1.52萬,收訂比:11.1簡介:明末的歷史紛亂混雜,堪稱是一段由一些有著強大個人魅力的人書寫成的歷史。不論是李自成,還是張獻忠這些叛逆者,還是崇禎,袁崇煥,這些當權者,亦或是吳三桂,耿精忠這些背叛者,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的故事,就是因為有了這些精彩的故事,明末的歷史才變得大氣起磅礴,波瀾起伏。
  • 請不要站在你的角度看我
    人,永遠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另一個人。
  • 李公明︱一周書記:當代攝影的影像構建與……歷史圖像學研究
    書中共分六章,它們既是獨立的,也有相互聯繫的可能,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當代攝影中影像構建的方法:「構建影像,構建空間」「構建地點」「地方感:藝術家改變環境」「圖式化:製作系統」「無相機攝影:攝影的保真和失真」「為相機而表演:後現代主義、反現代主義和行為攝影」。在敘述框架上每章的開篇都是一篇論文,從觀念、概念到創作實踐和歷史回顧等角度論述相關主題。
  •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
    前方是西寧,明早那裡將有一架飛機帶上我們,自高原起飛,一路沒有紅綠燈,最後飄飄悠悠落在那個海拔只有4米的滾燙地皮上。我將脫去四季的衣服,重回那座高溫之城。我將回到你身邊,進而變回你……讓我們就在這裡結束這段旅程。(三)二哥:塵緣...
  • 起點熱門小說《我真不是魔神》竟然真是大神開馬甲所寫,令人意外
    在起點看小說看久了,真是什麼事情都能遇到。這不,又有一本熱門小說被起點官方證實了是大神開小號所寫的了。這本小說就是「瞎眼的韭菜」的《我真不是魔神》。不過現在「瞎眼的韭菜」這個筆名已經不在,這部作品已經被合併到了歷史大神「要離刺荊軻」的名下。可以說是官方證實了兩者系同一人,要離刺荊軻也玩起了馬甲證道的戲碼。
  • 起點熱門小說《我真不是魔神》竟然真是大神開馬甲所寫,你能想到嗎?
    在起點看小說看久了,真是什麼事情都能遇到。這不,又有一本熱門小說被起點官方證實了是大神開小號所寫的了。 這本小說就是「瞎眼的韭菜」的《我真不是魔神》。不過現在「瞎眼的韭菜」這個筆名已經不在,這部作品已經被合併到了歷史大神「要離刺荊軻」的名下。
  • 《守望初心》的歷史回敘和現實意義
    一、還原歷史真相讀作品時,我的突出感受是此作在還原歷史真相,真實描寫革命先烈和人民大眾悲壯獻身的過程上,非常重視歷史的真實度。尤其是寫那個年代的革命婦女形象,尤為突出。餘豔的創作,之所以能那樣逼真,有血肉真情,是她反覆深入採訪,付出艱辛勞動後的產物。
  • 力康生物醫療董事長沈欽華 華創會站在 新的歷史起點上
    沈欽華認為,本屆華創會正好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華創會從來都不是簡單的招商引資會。」他說,推動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需要更高程度的開放、更高層次的轉型、更高質量的發展,「連續多年舉辦華創會,本身就說明湖北在這些方面有積累、有決心,一直在努力。」再來華創會,沈欽華將實地了解湖北在生物科技、醫療器械方面的布局規劃,期望更深入地參與到湖北和武漢的疫後重振中。
  • 七月起點歷史小說排行榜:明天下第一,小閣老第四,贅婿第十二!
    之前查看起點七月月票總榜的時候,說過前百名玄幻分類佔了二十個名額。那麼你知道歷史這個盛產精品小說的分類在起點月榜前百名又佔了多少個名額嗎?總共十二名,不算多,卻也不算少。比不上玄幻、都市這種大熱分類,卻已經和仙俠相當了。更是比奇幻、武俠、體育這些冷門分類好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