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劇與行業電影,只有形神兼備才能講好一個行業故事和職業精神

2020-08-26 廖宇探案

大家好,我是看電影愛較真兒的廖宇。

「職業劇」和「行業電影」的成與敗

相信大家在刷劇觀影中都會經過歷史經典題材,神話玄幻題材,刑偵反腐題材,時代時裝題材等等的洗禮。對於如此豐富的題材我們有過「飽眼福」也有過「辣眼睛」。有過讚不絕口,也有過不屑一顧。總之大家都有自己比較偏愛的某一題材。

聚焦於軍人行業的電影《紅海行動》

也許是出於自己的職業習慣,我個人比較偏愛的是「行業題材」或叫「職業題材」。因為該題材的影視作品立足於現實中的某一行業,以展現該行業人群的工作特點為主要劇情。可以讓我從一定程度上了解到各行各業的情況和特點,便於為寫作積累素材。

聚焦於民航行業的電影《中國機長》

另外,大家在現實生活中往往只從事著一種行業,難免都會對自身外的行業產生好奇心,尤其是一些特殊行業。因而近些年來行業題材逐漸成為了影視作品中一個重要的題材。

聚焦於古玩行業的網劇《古董局中局2》

當下正在播出的網劇《古董局中局2》所展現的就是「古玩行業」的故事。而「法醫行業」一直以來都是網劇中最火熱的題材。前不久同時播出的電視劇《完美關係》和《安家》,一個講「公關行業」,一個講「房屋中介行業」。再加上聚焦於「刑偵行業」的網劇《重生》跟著上線,一時間三者大有制衡之勢,收視三甲也呈膠著狀態。

電視劇《完美關係》/《安家》/網劇《重生》

但隨著劇情的深入《完美關係》的口碑呈現出下滑的態勢,而關鍵點就在於其專業程度上的硬傷。「不專業」成了公關業內人士口誅筆伐的槽點。

由此可見,從某種程度上講在「職業劇」中除了要儘可能的貼近該行業的工作特質,真實而生動的展現人物的業務能力外,相對於其它題材而言「專業性」是檢驗該類作品是否合格的硬指標。畢竟歷史題材也好,時代題材也好在每個人心中的標準都可以是不一樣的,就更不必說玄幻了。但某一行業的「專業性」無疑是具有明確的,統一的標準。

聚焦於救援行業的電影《烈火英雄》

電影中雖然並沒有「職業劇」的明確提法,但著重於刻畫某一行業群像的」行業電影」卻與「職業劇」異曲同工,而且同樣湧現出不少佳作。

例如前兩年林超賢導演的聚焦於緝毒幹警和中國軍人這一行業的《湄公河行動》和《紅海行動》讓人熱血沸騰。去年暑期檔上映的「救援行業」的《烈火英雄》和「民航行業」的《中國機長》也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展現緝毒戰線的電影《湄公河行動》

這些電影不論是從口碑還是票房上都獲得了不俗的成績,究其原因我認為是做到了「專業」,而在行業電影中所呈現的「專業」又分為兩層,一層曰形,二層曰神,只有形神兼備才能成功的講好一個行業的故事。

「職業劇」和「行業電影」的形與神

我們先來看第一層,「形」就是要通過場景,道具,人物的言行舉止,思維邏輯體現出行業的特質。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規則和邏輯,道具和場景。

醫療行業肯定離不開手術臺和病患;律政行業離不開法庭和原被告,刑偵行業離不開案發現場和犯罪嫌疑人。但這也僅僅是一個行業中能被廣泛認知的表層,或者說是一部職業劇或行業電影中所必須呈現出的基本行業常識。如果這些都弄不對,怎麼能不被觀眾吐槽和業內人士笑話呢?

比如在曾經的一部醫療劇中,醫生救治病患時讓同事拿9%的生理鹽水給病人注射,實際上生理鹽水的濃度應為0.9%,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低級的錯誤。難怪遭到了不少網友的吐糟:你醃鹹菜呢?

電視劇《青年醫生》

還有些「職業劇」則是完全棄「基本行業常識」於不顧,乾脆搞起了「言情」, 其故事脫離這個行業,放在任何行業背景中都是成立的,於是劇中所謂的某一行業便成了吸引人眼球的「羊頭」,內裡賣的卻還是老套的言情「狗肉」。

因而我認為無論是職業劇還是行業電影,缺乏行業基本常識和打著行業名頭搞都市言情這兩個問題都是導致其失敗的重要原因。當然,也不是說行業電影中就一定不能言情,例如在電影《烈火英雄》中,楊紫和歐豪所飾演的兩名年輕消防員並不多的愛情戲反而更好的塑造了人物的「職業精神」。

電影《烈火英雄》

因為該片以紮實的行業背景為依託,結合救援行業「高危」,「犧牲」,「奉獻」的特質展開合理的人物塑造與情節構思,從而讓觀眾以片中人物的視角去了解一個行業人的所思所想。而由此所萌發出的愛情戲不但真切感人,還讓觀眾對該行業產生了由衷的敬佩。

電影《烈火英雄》細節真實到讓人淚目

相比於憑空想像,胡編亂造的職業劇或行業電影,我想《烈火英雄》的主創團隊一定是深入到了行業內部用心觀察行業人員的工作狀態,廣泛汲取專業人士的建議,做到對行業細節了如指掌,才能拍出真實到讓人不斷淚目的電影。

這也只是合格的完成了「形」,而該片成功的關鍵則在於「專業」的第二層含義——「神」。電影中的消防員們與每一名普通人一樣有自己的妻子,未婚妻,家人和兒女,但他們在面對極端危險時又與普通人不一樣,電影中他們的猶豫,彷徨和最終選擇都凸顯了其職業精神。也告訴了我們如何才能講好一個「形神兼備」的行業故事。

電影《烈火英雄》中普通但卻不平凡的消防員

下面我們再結合電影《拆彈專家》來看行業題材電影中的「神」,也就是電影中所表達的職業精神。實話實說《拆彈專家》6.3的評分和4億的票房都算不上成功,片中的反派和一些港片常用的橋段也被不少人吐槽,但我認為這部電影在行業電影中做得還是比較優秀的,細節和精神並沒有辱沒名字中的「專家」二字。

聚焦於排爆行業的電影《拆彈專家》

首先,警匪片本來就是香港電影裡最擅長的題材,例如電影《寒戰》主要講的是警務處高層;電影《赤道》講的是反恐特勤隊;電視劇《機動警察》和《機場特警》講的是相應部門。總之警務處的各個部門基本都被TVB劇和電影拍了個遍。唯獨爆炸品處理科,俗稱為拆彈專家的題材很少。因而我們對於拆彈背後的故事也所知甚少,甚至還停留在「剪紅線還是剪黃線」這樣的老舊橋段上。

電影《拆彈專家》中章在山拆除轟炸機炸彈

而電影《拆彈專家》中有匪徒製造的汽車炸彈,電飯鍋炸彈,二戰遺留的轟炸機炸彈,炸毀隧道的1000公斤C4等等。

電影《拆彈專家》中章在山拆除電飯鍋炸彈

再加上爆炸品處理科專業的排爆車和排爆機器人以及拆彈專家章在山(劉德華 飾)的術語介紹,顯然讓觀眾們大飽眼福,全面和在一定深度上了解到炸彈的種類和對社會的危害性。但這些對於一直熟悉操作各類職業劇和行業電影的香港影視創作者來說並不是難事。

電影《拆彈專家》中的排爆機器人

可貴的是該片並沒有死板地按「皆大歡喜」,「英雄不死」這樣的套路出牌,再厲害的拆彈專家也不是萬能的,最後他用自己的生命拯救了更多的生命,維護了公共安全,實踐了自己的職業信仰。也讓觀眾們深刻的認識到暴力恐怖襲擊的殘酷和血腥。面對這樣的極端犯罪民眾會有傷亡,拆彈專家也會有傷亡。

電影《拆彈專家》中犧牲自己的章在山

我認為全片最觸動人心的其實是電影中以拆彈專家章在山為代表的香港警務人員所體現出的職業精神。就如電影中章在山在晉升演講時所說:「用生命去保護生命」。我認為這是電影《拆彈專家》中最有力量的一句臺詞!也是電影專業性的第二層表達:警察的職業精神就是要維護公共安全,而拆彈專家的使命則是用生命保護生命。

電影《拆彈專家》中章在山的晉升演講

相信這部電影讓大家落淚的地方還有年輕警察黃天諾(蔡瀚億 飾)的犧牲。他也是一名退休警察的兒子。作為對警察圍捕行動的報復,喪失人性的匪徒將他渾身綁滿炸彈,即使是最優秀的拆彈專家章在山也解不開這個註定的死局。

電影《拆彈專家》中的年輕警察黃天諾

而在生命最後的十幾秒裡,他背對身後包括自己父親在內的人質,面對著眼前的戰友同袍,他恐懼但是卻不能得到任何人的幫助和安慰,只能自己扛下所有,不斷的重複著章在山告訴他的話給自己壯膽:「我是警察!我有責任!遠離車群!遠離人群!這樣傷亡才會最少!」。

電影《拆彈專家》中章在山囑咐黃天諾

雖然眼裡飽含淚水,但臉上卻寫滿了堅毅。他像普通人一樣害怕,但卻比普通人勇敢。用年輕的生命捍衛了自己的職業精神!實踐了自己的職業信仰!

電影《拆彈專家》中黃天諾年輕而堅毅的臉龐

以上兩段情節無疑讓觀眾深刻體會到警察這一行業的特殊使命和犧牲精神,從而也對暴力恐怖犯罪深惡痛絕。相較其他具有普遍性的現實題材而言,電影《拆彈專家》不但準確的把握住了行業特點,還立住了行業精神。

即把握住專業性和社會性兩個要點,把更為殘酷和真實的現實主義風格嵌入到作品當中,給大家帶來了深刻的思考。真正的在專業性和藝術性之間找到了平衡,實現了以己度人,形神兼備。

電影《拆彈專家》中章在山的「遺體」引人深思

「職業劇」和「行業電影」的好看與耐看

因此我認為,好的職業劇與行業電影中既要要有行業,更要有職業精神的深刻表達。

想要還原各行業的風貌首先要夯實行業基礎常識,這樣才能做到好看。而要進一步做到耐看,自然就不能停留在以展現不同行業面貌的淺表層面來滿足觀眾的好奇心理,而是要著重刻畫出這個行業的人以及他所作所為的背後所投射出的這個行業濃厚的職業精神來打動觀眾,同時喚起觀眾的思考

即在不同的行業裡提煉出觀眾能與之共情的一種精神追求,從而讓大家在自己行業以外的行業故事中也能得到啟發。

期待電影《拆彈專家2》中的拆彈專家潘乘風(劉德華 飾)

只要做到形神兼備,不論職業劇與行業電影的創作焦點聚焦於哪個行業,其深層的價值觀最終都能實現立意的升格——從故事中探尋行業,探尋行業中的人,乃至各行各業的人所組成的這個社會,繼而凸顯出職業精神,才能成為一部值得觀眾反覆推敲,耐看的好作品。

正所謂崇尚正確的價值觀,堅守職業精神,乃得其神!

相關焦點

  • 《完美關係》讓「公關行業」走向大熒幕,國產職業劇終於要發力?
    《完美關係》講述了黃軒飾演的公關合伙人衛哲,和臨危受命,替父親接管公司的公關小白江達琳從觀念對立,再到相互合作,最後相知相戀的故事。前期採用了雙線敘述的方式。雖然雙線並行的敘事結構,會讓人們在劇情當中跳入跳出,有些出戲,但把公關行業推向大眾的視野,還是非常大膽的,它填補了職業劇在公關行業方向的空白。可以說,沒有人撞題材,大概是這部電視劇最好的宣傳噱頭。
  • 職業劇,請對職業多點尊敬 - 娛樂 - 新鄉網新聞中心
    最近,兩部登上熱搜榜的電視劇《完美關係》《安家》齊收官,讓好奇的觀眾關注到兩個職業:公關和房產中介。兩部劇的豆瓣評分,前者4.0,不及格;後者6.2,剛及格。兩部熱播劇也重啟了關於國產職業劇的討論。話題不新鮮,但問題在於,拍了這些年,為啥職業劇還是沒有好口碑?
  • 電影《建軍大業》眾星忠實還原風雲人物 獲贊「形神兼備」引觀眾期待
    近日,片方延續之前「講歷史曝花絮」的「老規矩」,在社交平臺上介紹了王慶祥、韓庚、王挺、陳赫、霍建華、張天愛、餘少群、張涵予、餘皚磊、楊祐寧、鄭元暢等演員飾演的角色,形神兼備的眾演員再次引發關注,網友點讚「忠實還原」的同時期待也更增。
  • 貓眼娛樂CEO鄭志昊: 助力行業發展,講好中國故事
    這次會議的召開,對于堅定「四個自信」,戰勝各種風險和挑戰,確保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內涵豐富,回答了「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一系列重大政治問題,標誌著我們黨對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認識升華到一個新高度、新視野、新水平。
  • 演過魯迅的不少:李雪健形似,濮存昕神似,他沒演卻形神兼備
    一、演過魯迅的兩個戲骨 這是一個不世出的奇才,也是這個天底下最能給後人以啟迪的故人了。 因其尊崇的地位,所以在如今演戲行業高速發展的今天,在挑選飾演魯迅先生一角時,又常讓人感到戲骨凋零。 難覓形神兼備的演員。
  • 《全職高手》:國產大IP職業劇的開山之作
    ,而是所有被這個熱血沸騰的故事感染的粉絲的精神世界。一部職業劇最基礎的要素是什麼呢? 當然是有足夠的空間和戲份,展示劇集想要給觀眾介紹的行業。 《全職高手》中所展示的是電競行業。 電競是個怎樣的行業呢?其實很多人並不太了解。但對於其中的熱血,不少人還是有過親身經歷的——那個IG奪冠的夜晚,不知道有多少人的朋友圈被刷屏。 因此,《全職高手》首先用熱血和燃力引領儘可能多的人了解這個職業。
  • 京劇藝術把形神兼備作為重要的美學原則,其內容和形式有何關係?
    內容和形式的關係,也是美學的一個基本問題。在這方面,中國傳統美學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範疇,這就是「形」與「神」。形,是直接訴諸人的感官的具體形象的外部特徵,包括外形、色彩、聲音等等;神,指揭示對象的精神、氣質、品格和表現創造者的思想、情感、趣味。中國傳統美學歷來主張寓神於形,以形傳神,形神兼備。形神兼備的原則,體現了事物外部特徵與內在本質的辯證統一。
  • 港劇經典是怎樣煉成的,揭秘TVB職業劇的誕生!
    眾多的職業劇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刑偵劇。隨後,刑偵劇走上「分部門」探討的路線,有專講掃老千的《皇家反千組》,有反色情的《掃黃先鋒》,掃黑道的《反黑先鋒》。而最新的刑偵劇《雷霆掃毒》、《潛行狙擊》等也在表現禁毒、臥底等警界故事。TVB式刑偵劇素來的作風是「案情、愛情」,緊張的破案和纏綿的愛情,向來是吸引觀眾的兩大法寶。
  • 行業劇如何在內地影視劇市場殺出血路
    在內地,通過某國民級搜尋引擎搜索「行業劇」這個詞,連個詞條都搜不到,倒是有個同義的詞條「職業劇」,裡面對於職業劇的闡釋這樣寫道:「傳統職業劇中的一系列規則對於大陸的職業劇系列極為不適用,目前中國的大多數職業劇往往還是一個自我探索的階段,譬如教育,體育,律師;而又有很多行業由於經濟的不發達使其社會地位並不夠高大,很難產生和日本香港同等效果的英雄情結
  • 2020年中國電影行業:韌性與活力
    其他類型的影片同樣綻放光彩,體育片《奪冠》、動畫片《姜子牙》、災難救援片《緊急救援》……或激揚了拼搏精神和愛國激情,或讚頌了英雄主義精神,以多樣化的色彩、多元化的創作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2020年,中國電影以強大的韌性和蓬勃的活力,奮力續寫「春天」的故事。
  • 那些只會談戀愛的職業劇有多雷?今天,終於有一部真·職業劇要開播了!
    職業劇一直被觀眾戲稱為「重災區」,專業知識錯誤,主角缺少職業精神,職業內容永遠在為主角談戀愛服務…… 東方衛視開播了該劇由趙又廷、白敬亭、喬欣、魏大勳、龐瀚辰、張子賢、郝平、霍政諺、田瑞等主演,通過金融行業的故事
  • 那些只會談戀愛的職業劇有多雷?今天終於有一部真職業劇要開播了
    職業劇一直被觀眾戲稱為「重災區」,專業知識錯誤,主角缺少職業精神,職業內容永遠在為主角談戀愛服務…… 東方衛視開播了該劇由趙又廷、白敬亭、喬欣、魏大勳、龐瀚辰、張子賢、郝平、霍政諺、田瑞等主演,通過金融行業的故事
  • 當年萬人空巷的《公關小姐》,讓一個行業開創出一個時代
    網絡上關於《完美關係》的討論,似乎逃不了編劇、人設、配角比主角出彩之類的套路,真正對這部電視劇中涉及到的公關行業討論相對來說少很多。《完美關係》該劇講述了公關合伙人衛哲、江達琳等人從單槍匹馬到並肩作戰,積極迎接在公關實戰中遇到的壓力與困難,互相影響、共同成長的故事。
  • 學什麼都別學國產職業劇,這是職場新人的開除指南
    說起來,職業劇這個概念應該算是舶來品,特指那些通過塑造某個行業從業人員的形象,來傳達職業理念的劇集。有很多日劇美劇都把鏡頭對準了入殮師、伐木工人等職業,既給觀眾以現實生活無法得到的新鮮體驗,也常常能用溫情和感動,引發人們對生活意義更深入的思考。不過,在這個概念到來之前,事實上的職業劇就已經在中國生根發芽了。
  • 《完美關係》是職業劇?這恐怕又是對從職業人的再次曲解
    《完美關係》的開篇樹立的核心價值觀還是很明確的:強調夢想努力和專業天賦缺一不可才能成為行業領袖。但後面講著講著就跑偏了,有開始陷入男女主愛情的漩渦,我的天,這個漩渦真的就是這麼大?以至於所有的職場劇都卷進去來了一鍋亂燉?!
  • 形神兼備 惟妙惟肖——記著名書法家張琳
    形神兼備 惟妙惟肖——記著名書法家張琳 2021-01-08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新月異的IT行業,怎樣才能不掉隊,它更需要清晰的職業規劃
    將職業定位精確到底,以不變應萬變,特別是技術更新換代極快的IT行業,盡顯"流時代"的特點和極殘酷的競爭態勢。理想狀態下,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如變色龍一般靈活自如,能應對各種狀況。在大領域中,將你的職業定位細化再細化,專注做到精深,你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 《法醫秦明之倖存者》:為國產職業劇正名
    他在文中,細數《法醫秦明之倖存者》在屍檢操作和探案細節呈現上的細膩用心,肯定了該劇在還原原著內核、呈現法醫職業精神內涵、職業劇專業性刻畫等方面上的優勢。專業範「職業劇」是《法醫秦明之倖存者》常被提及的標籤。職業劇新奇有趣的故事框架建立在「專業性」這一土壤上,才具有價值。然而國產職業劇中,常出現普通觀眾就能察覺到的常識性錯誤。對此行業人士只能搖頭長嘆:「唉,怎麼又有穿幫」。
  • 電影產業對話:電影是一個脆弱的行業,但不是孤城
    可以這麼說,預期未來這幾年資金資本問題會成為整個電影產業發展的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過去你講17年,就是2003年以後,電影產業化走向市場,有一個長足的發展,從不足百億到了六百億的票房收入,還有新媒體的收入,我認為有這麼大的發展很重要的一個機制或者說體制,就是解決了一個社會資本進入的問題,只有大量的資金流向了產業才能集聚生產要素,藝術家也是要生活費的。
  • 編劇王歡、翁海鑫:從《了不起的兒科醫生》談職業劇的創作
    冷門職業+熱門話題「職業劇,顧名思義,是立足於行業特點,展現特定工作人群的工作和生活的劇集。職業劇主要以真實展現一個職業的行業生態和行業性質,呈現該職業中人物的工作、生活、精神狀態,挖掘該職業的獨特魅力、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