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喜歡故事的海豚博士 逆瘤而上
01
橙子與維生素C
下班回家,卸下疲憊,我癱在沙發上。茶几上的橙子們,在閃耀著光芒。「咦?媽,買這麼多橙子啊?」
媽媽笑道:「最近刷短視頻,都說多吃橙子可以補充維C,預防癌症。這不,我就買回來,提高免疫力,預防癌症。」
哎呦,我的媽呀。您可知道,一天得吃多少個橙子,才能防癌嗎?
好奇的你是否有疑惑:為什麼人類一定需要補充維生素C呢?理由很簡單:
人類在進化中,不知為何失去了維生素C的合成能力。
我們必須通過食物來獲取維生素C。它能抗氧化,提升免疫力,甚至還能美白……你說要不要補充?
當年抗非典和今年抗新冠期間,都有醫護人員使用維生素C泡騰片的報導。大劑量維生素C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也在開展中。
疫情之下,維生素C又開始引人關注。維生素C真的能防癌抗癌嗎?我們該如何正確補充?
下面,海豚博士和你一起探索維生素C的故事。
02
維生素C的故事
國內外維生素保健品的最佳代言人,非鮑林莫屬。萊納斯·鮑林是著名化學家,他在1954年和1962年,分別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和諾貝爾和平獎。
愛因斯坦曾由衷稱讚:鮑林是真正的天才。獲得諾獎後,鮑林愈發變得高調和荒誕。
在生化學家歐文·斯通的建議下,鮑林服用了大劑量維生素C。他突然感覺:維生素C好神奇。不但幾乎不感冒,即使感冒了,也沒以前嚴重。
於是,他寫了一本書《維生素C與普通感冒》。該書深受到讀者喜愛,被評為當年最佳科普圖書。
鮑林認為:維生素C可以抗病毒,每天服用1000毫克,可以預防感冒。
後來,鮑林還把維生素C的功效推廣至癌症治療。他認為維生素C能抑制透明質酸酶的產生,從而防止癌細胞擴散。
為了驗證這個假設,鮑林和卡梅倫醫生做了一個臨床試驗。一組100個癌症患者,每天服用10克維生素C;另一組1000個癌症患者,不吃維生素C作為對照。
他們發現:每天10克維生素C,能延長癌症病人的生存期。結果顯示,維生素C能幫助治療癌症。
兩人興奮地出版一本書《癌症和維生素C》。他們建議癌症患者:儘早服用高劑量維C,以此作為常規療法的輔助治療。
鮑林的書再度受到讀者讚譽,但有很多醫生和專業組織持有反對意見。他們批評鮑林:你不是醫生,有什麼資格談論維生素C治療癌症的問題?
鮑林的理論到底靠不靠譜?美國梅奧診找到367例癌症患者,進行了隨機對照雙盲臨床試驗。結果發現,每天吃10克維生素C的人,跟吃安慰劑的對照組相比,病人的生存期沒有顯著差別。
目前,醫學界比較一致的觀點是:大劑量維生素C不能作為癌症的常規治療方法。
1994年8月19日,鮑林以93歲的高齡逝世。他沒法再證明自己了,但很多保健商家用他打廣告,鼓吹維生素的功效。泉下有知,他一定很欣慰吧。
03
高劑量維C與免疫療法
對於維生素C能否防癌抗癌,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經成為了爭論不已的問題。最近,高劑量維生素C的抗癌作用再次成為研究熱點。
2020年,一篇名為《高劑量維生素C增強癌症免疫療法》的文章發表在科學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維生素C是否調節抗腫瘤免疫反應呢?義大利都靈大學腫瘤系的巴德利(Alberto Bardelli)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他和同事對維生素C聯用免疫療法的抗癌作用開展了研究。
在沒有免疫治療的情況下,高劑量的維生素C可以延遲小鼠腫瘤的生長。巴德利還發現,在維生素C治療腫瘤的模型中,T細胞起著關鍵的作用。
T細胞是一種能夠識別和消除癌細胞的免疫細胞。然而,癌細胞很聰明,可以踩下「免疫剎車,讓免疫細胞失能。陳列平和艾利森等科學家發明了抗PD1和CTLA4的免疫療法,可以釋」放免疫剎車,對抗癌症。
免疫療法也是當今最有前途的癌症治療方法,要是有效,可能是治癒。然而,目前只有部分患者有效。巴德利想知道:維生素C可以增強免疫治療的效果嗎?
在免疫療法(PD-1或CTLA-4抗體)的情況下,巴德利發現:高劑量維C能夠減緩或治癒了黑色素瘤、結腸直腸癌、胰腺癌和乳腺癌腫瘤的生長。
在癌症完全消退的小鼠中,即使用相同癌細胞再次攻擊小鼠,也沒有腫瘤發生。這表明小鼠產生了完全的免疫反應,記憶性免疫細胞可以抑制腫瘤再次發生。在藥理上,維生素C促進腫瘤內部T細胞的數量和活力,進而對抗腫瘤生長。
高劑量維生素C能激活免疫系統去對抗癌症。
這項研究為免疫療法和維生素C聯合使用的臨床試驗提供了理論基礎。這也是一種大有希望的聯合治療方法,為廣大癌症患者提供更佳的治療方案。
04
補充維C的正確打開方式
看到這裡,你的內心也有點小激動吧。人類自身無法合成維生素C,需要從食物中攝取。我們該如何正確補充維生素C呢?
一提到維生素C,第一個浮現在腦海中的食物,便是汁水飽滿的大橙子。其實,比橙子中維生素C含量更多的還有菠蘿、草莓、木瓜、番石榴等水果。
除了水果富含維生素C以外,大部分蔬菜中的含量也不低,比如花椰菜、西藍花、甘藍等。
補充維C的正確打開方式之一便是:多樣地吃新鮮蔬果。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維C的每日推薦攝入量為100毫克。正常來說,每天攝入500克蔬菜、200克水果就可以從中獲得充足的維生素C。平時好好吃飯,每日補充適量新鮮果蔬,足以滿足需求。
但若不好好吃飯,有意無意避開了日常膳食中含有維生素C的食物,那可能真的需要「補點維生素C」。
處於機體對維C需要量相對增高,以及吸收利用率相對降低的人群來說,(如妊娠和哺乳期的婦女、生長發育期的兒童、疾病恢復期的病人、老年人等),可以適當補充多一些維生素C。
補充維C的正確打開方式之二便是:好好吃飯,該補再補。
維生素C雖好,可不要貪吃哦。你也知道,中國有個成語叫「物極必反」。在維生素C補充上面,我們也需要注意攝入量的問題。14歲以上的正常人每日的參考攝入量為100毫克,1-3歲的幼兒是60毫克。
維生素C分解代謝的最終重要產物是草酸,若長期大量超過維生素C的參考攝入量,可出現草酸尿,長年累月便會形成泌尿道結石。
過量攝入維生素C,也容易對胃腸道產生刺激,誘發腹瀉、胃痙攣現象;同時還可能會導致皮膚發紅髮亮、頭痛、尿頻、噁心、嘔吐等症狀。另外,若長期過量攝入維生素C而一旦停用,還會增加壞血病風險。
補充維C的正確打開方式之三便是:適可而止。
維生素C是個難伺候的主兒呢。它屬於水溶性維生素,長時間衝洗浸泡會有一部分流失。由於其水溶性,維生素C進入我們人體消化道之後,也有部分會隨著尿液排出體外。
維生素C很容易被氧氣帶偏,極易被氧化,無法長期儲存。維生素C也怕熱,加熱溫度過高或時間過長也會大量損失。最好選擇生吃新鮮果蔬,或快速焯水涼拌、猛火快炒等合理的烹調方法,將維生素C的損失率降到最低。
補充維生素C的正確打開方式之四便是:降低維生素C的損失率。
05
七大營養素均衡攝入
提高身體免疫力,是不是補充維生素C就可以了呢?答案是否定的。營養物質來源於食物,各個營養素、每個食物之間都有著複雜的相互作用。合理營養是維持健康和生命的物質基礎。
平衡膳食模式保障人體營養需要和健康的基礎,食物多樣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則。
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水,這七大營養素缺一不可。不可過分依賴於某一類營養素,而導致其他營養素的缺乏。
對於病人,營養治療就是要積極補充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維持肌肉功能,維持各組織器官功能,維持健康免疫力,有助於康復。
食物藏著我們需要的營養素,同時也藏著許多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如致癌物)。好好吃飯,補充有益素,避免有害物質,你才能做自己的健康守護者哦。
民以食為天,說到該怎麼好好吃飯,不得不提最新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海豚博士總結一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核心推薦:
1.食物多樣,穀類為主
2.吃動平衡,健康體重
3.多吃蔬果、奶類、大豆
4.適量吃魚、禽、蛋、瘦肉
5.少鹽少油,控糖限酒
6.杜絕浪費,興新食尚
06
最後劃重點
1. 人類在進化中失去維C的合成能力,我們需要通過食物來補充。
2. 維C能抗氧化,提升免疫力,在對抗病毒和癌症中有幫助,但存在爭議。
3. 免疫療法聯用高劑量維C,可以增強T細胞對抗癌症。
4. 補充維C需要正確的打開方式,同時注意七大營養素的均衡攝入。
維生素C等保健品盛行,爭議幾十年了,都成社會性問題了。就像中西醫之爭,就像人生各種選擇,你會如何選擇?
面對爭議問題,需要做決策時,是不是要看證據,以及證據的可靠度?
PS,敬畏生命,逆流而上。歡迎傳播科普,做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守護者。
相關精選:主要參考文獻:
[1] Alessandro Magrìet al. High-dose vitamin C enhances cancer immunotherapy,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0). DOI:10.1126/scitranslmed.aay8707
[2] 中國營養學會.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速查手冊:2013版[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4.
[3] 中國營養學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4] 圖片來自:unsplash,pixabay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