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說了什麼,香港、澳門兩位總督壓力山大?

2021-02-07 大揭秘

1951年11月21日,香港九龍東頭村的木屋發生特大火災,焚毀房屋500多間,造成一萬餘人無家可歸。一時間,火光漫天、哀嚎遍野。災民狀況在短期內成為全球新聞報導的主角,香港的命運因為夾在資本主義的英國與社會主義的中國之間而備受矚目。

           


英國人弗蘭克·韋爾什所著的《香港史》,其中就有這樣一段話介紹了香港當局是如何對待這些難民的:殖民地當局對待難民的態度類似於火車站職員對待旅客的態度,就像車站當局一樣,香港政府的責任是照看自己人,而不是「對來去匆匆的過客廣施恩惠」。這就是英國人對香港災民的態度。

 

慰問團發放物資給香港同胞


那麼,當時的中國政府有怎樣的行動呢?火災發生後,中國政府宣布派遣「粵穗慰問團」到香港,這個慰問團是由廣東省的民間團體組成的,然而在入境時卻遭到港英政府的拒絕。這個消息很快遭到香港媒體的責難,更引發警民衝突,港英政府開槍鎮壓,青年工人陳達儀身中6彈死亡。



 港英政府與香港市民發生衝突


港英政府拒絕慰問團入境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擔心慰問團入境後會宣傳不利於港英政府管理的思想。所以對中國政府的建議強烈拒絕。這件事引起香港人極為的不滿,民間的輿論對殖民政府已經非常不利。為此,感覺到危機的英國政府決定主動出擊、派港督葛量洪到北京,想看看中國政府對香港「維持現狀」的政策會不會有什麼變化?


  

時任香港總督葛量洪

 

1955年 10月,香港總督葛量洪作為英國駐華代辦的私人客人來到了北京。當時,葡萄牙正準備大規模地搞一個慶祝澳門「開埠」四百周年的活動。這次談話,周恩來看上去十分激動。他說:這是對中國人民的一個挑釁,這不僅會刺激在澳門的中國人的感情,也會刺激在香港的中國人的感情。我們迄今沒有提澳門問題,並不是說我們已經忘記這個問題!   



在外交場合一向溫文爾雅、風度翩翩的周恩來,這一次卻言辭激烈、態度強硬,得到消息的澳門總督也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他立刻取消了原來的慶祝計劃。事實上,此時的葛量洪已經領會到了,中國始終關注著香港,「維持現狀」的政策不過是緩兵之計。此後不久,周總理就在公開場合表明了中國收回香港的立場。

 

送走葛量洪兩個月以後,毛澤東和周恩來接見了由香港大學英籍教授布蘭頓率領的訪問團。訪問團有24位成員,其中大部分是抱著懷疑態度來看看的。周總理說,我們現在應該在這裡多做一些和平的工作,香港是大有可為的地方。當有人問總理,中國何時收回香港時,總理說:在場的年輕人一定能看到的,來日方長。

 

1956年7月,周恩來總理在北京中南海接見香港大學師生

 

明天請關注:當年周總理搭起這條生命線,滋養了香港40年!



相關焦點

  • 地道英語口語:「壓力山大」英文怎麼說?
    凱撒大帝從來沒有使用過馬桶,秦始皇從來沒有使用過手機,但是並不代表他們比我們笨,而這些出名的領導者正是因為他們能承受常人無法承擔的壓力而聞名於世。壓力現在的概念已經非常豐富,可以是身體的,也可以是心理的,stress本身在物理學的概念裡是壓力的意思,引申到我們生活中,常常表達那些負面的影響,作用到我們的身體和心靈上。和Leon聊聊關於壓力的表達吧。
  • 澳門,再次給香港上了一課
    昨天,香港又新增的17例新型冠狀病毒確診患者,再度上漲到兩位數,敲響了第四波疫情要爆發的警鐘。可是,由港府並沒有強硬有力的抗疫措施,所以我們看到,昨天西九龍海濱長廊,湧來大量的市民,在野餐、聚集、遊玩。
  • 卡裡只剩下了3000萬,陳奕迅表示:壓力山大
    然而前段時間,香港天王歌手陳奕迅卻表示今年壓力山大,原因竟然是卡裡只剩下了3000萬,3000萬隻代表一點點?中國房價貴是公認的事實,而香港更是寸土寸金,內地房價都是按平方米,香港房價是按尺計算,平均價格是1.5萬/尺,也就是15萬/平方米。
  • 為什麼一個英國美女剛到廣州便遭兩廣總督派兵驅逐
    當珀斯夫人走出「克拉尼號」船艙,挽著珀斯先生的手,在兩位女侍的陪侍下花枝招展地邁下舷梯後,她顧不得接船的行商伍受昌和在場其他中國人驚呆的目光,乘上東裕洋行司事謝治安提供的轎子,留下一路香風直往商館而去後。立刻,整個廣州沸騰了。
  • 陳奕迅:很久沒收入,壓力山大,卡裡也只剩3000萬了
    由於疫情的原因,很多人的工作都受到了影響,收入自然也是縮水得厲害,很多小夥伴也都開始了哭窮模式,但有意思的是,不僅是普通人開始哭窮,明星們也是如此,前段時間李克勤還大吐苦水,稱孩子的收本費都要交不起了,而陳奕迅接受採訪時也表示,很久沒有收入了,壓力山大,卡裡也只剩一點點了!
  • 澳門賭王何鴻燊的家族秘史(二)
    何鴻燊一直想開個紡織廠,但澳門市場小,辦廠競爭不過香港的工廠,不如開個公司,做紡織品進口生意。何鴻燊原配黎婉華和澳門總督的夫人是好朋友,在她的遊說下,取得了澳門政府的支持。那一年,何鴻燊的大美洋行開張。公司剛開不久,就接連做了幾筆生意,賺了不少錢。
  • 「末代總督」彭定康在香港埋下的雷,是時候全部拆除了
    可是,我們現在接收的這個香港並不是「不變」,而是被末代總督彭定康給改得面目全非,亂七八糟,顛倒了很多是非。今天的亂港局面,彭定康才是始作傭者和罪魁禍首,是香港最大的歷史罪人。香港必須改革,別的改革方向基本不可能達成共識,以英國麥理浩任總督時期完善社會制度和社會管理體系為目標模板進行改革,是最容易達成共識的方向。我們當然得承認人家英國統治時期的社會管理制度和體系有其先進的地方,有其規範的地方,尤其是人家麥理浩任總督時期的管理,那是好得不得了。
  • 香港、澳門「撒錢」了:香港18歲以上永久居民1萬港幣,澳門提前給永久居民1萬澳門元
    陳茂波說,這個現金發放計畫一方面可以帶動本地消費,另一方面則紓緩市民的經濟壓力,預計措施可惠及700萬人左右,需要預算約710億元。陳茂波指出,面對經濟下行,預期來年政府收入會減少,政府必須審慎理財,確保財政穩健,但相信在經濟不景氣和社會氣氛沉重的時候,即使面對赤字,政府也應多做一點。對於這次的現金發放,陳茂波說雖涉及大額公帑,但由於是針對特殊情況的特殊措施,不會對財政造成長遠負擔。
  • 澳門是如何把香港徹底甩到身後的?根本原因曝光!
    那麼,同為中國土地,同為一國兩制,為什麼澳門會與香港形成如此巨大的差別呢?在老伍看來,其中最根本,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兩地的教育!1907年,香港第14任總督盧押上任。盧押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募資成立香港大學。
  • 「我是那個向周總理獻花的小男孩」
    「周總理穿著淺灰色的中山裝,他步子邁得不是特別快,但特別穩健。握手時我感到很溫暖。周總理眉毛很濃,眼睛非常有神。」梁思謀在香港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回憶說。1955年4月15日下午,印度尼西亞萬隆市清華中學初二學生梁思謀被校長帶到當地中華總會,獲知被選中去迎接參加萬隆會議的中國代表團。「要保密,家人也不能告訴,你能不能做到?」工作人員問梁思謀。他回答:「能!」
  • 騏 越 | 香港往事:從「總督」到「行政長官」
    今年香港的亂局之所以歹戲拖棚,無疑和法官蓄意縱容有關。相比較而言,回歸前英國殖民當局所任命的香港總督,其地位和「行政長官」完全不同。1843年,根據所謂《英王制誥》,在鴉片戰爭中獲勝的英國宣布設置香港殖民地。英王是香港的最高統治者,總督則是英王的全權代表,兼任駐香港英軍總司令。
  • 李宗瑞迷奸事件竟被拍成電影,男主「壓力山大」啊!
    據李宗瑞交代,他一共傷害了美女、模特和明星一共60名左右,不過面對警察的詢問,他說自己也記不清楚了,我估計這個數字遠不止60,只是因為他如果說的更多,犯得罪就更重,所以才謊稱記不清了。這部電影由大陸導演魯宗嶽執導,並於9月21日宣布,男主角是38歲的香港明星陳少邦。該片拍攝的目的還是弘揚正義之氣,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有罪之人必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 香港事件,澳門為什麼一聲不吭?
    ,香港已回歸22年,澳門回歸也近20年了。很多香港人,認為香港和中國無關,甚至認為自己就是英國人,優越感很強。澳門的法律制度均按照《基本法》行事,各界維護得力。但香港回歸22年了都沒有將基本法落實到位,港人動輒就抗議,甚至與警方衝突。
  • 香港悍匪跟澳門大佬的恩怨史
    說到香港跟澳門這兩個地方,有兩個人不得不提到,一個就是香港悍匪張子強,另外一個就是澳門大佬崩牙駒。這兩個人都是港澳的傳奇人物,也都曾經叱吒一時,不過許多人不知道,他們中間還有一段恩怨史。張子強其實是出生於廣西,長大之後才跟著父親去了香港,生活在香港貧民區深水埗。崩牙駒則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澳門人。
  • 一代賭王「大頭狗」,把持澳門賭業30年,被逼債在家自縊
    盧九穿官服照第一代賭王,還是豬肉大王鴉片戰爭失敗後,香港開埠通商,澳門競爭力下降。1847年,澳葡政府推行賭業專營,增加財源。盧九趁機進軍賭業,先後拿到了番攤、白鴿票、慈善彩票等多個項目專營權,幾乎壟斷了澳門賭業。
  • 新鮮出爐: 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2019
    《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2019》剛剛出爐,本版指南是港澳地區的第11本指南,香港有63間餐廳獲星。
  • 旺季,壓力山大運營寶典
    既充滿信心和期望,又不知不覺中變得壓力山大!壓力山大,這一點從朋友圈就可小窺,有人瘋狂九圖刷屏,有人深夜難寐來點讚。大多數人已無暇發圈,但也會時不時掃幾眼微信,因為那裡有競品,更有客戶。 旺季最正確的打開方式是什麼?或者說,旺季運營如何忙而不亂?北京智典請您請仔細體會。
  • 贏麻了:兩廣總督葉名琛的「戰狼」式外交術給帝國帶來了什麼?| 循跡曉講
    |英國畫家筆下的清軍兵勇 圖源於網絡 文翰接到照會後,立刻表示了不滿,說要將清朝態度「具奏本國家」,還說希望進廣州城拜會總督,協商此事。這次外交事件,葉名琛全程參與和協助了徐廣縉的決策和行動,他從徐廣縉身上學到的最大經驗就是:洋鬼子並沒有什麼好怕的,只要施展大清官員熟悉的「拖」字訣,軟磨硬頂,這些英國蠻夷也拿他沒有什麼辦法。根本不用勞煩在北京的皇帝,光憑在廣州的官員們,就能將這討厭的「夷務」處理的妥妥噹噹。
  • 1975年周總理彌留之際對張春橋說:你和洪文要多幫助小平同志
    從那時候來開始,周總理與鄧小平兩位偉人便因為共同地理想與志向結成了革命的戰友。1923年,周總理與鄧小平加入到了旅歐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周總理當選為書記,而鄧小平便在周總理的身邊擔任支部工作。兩人在這一時期先後創辦了《少年》、《赤光》等宣傳共產主義思想的刊物。
  • 看看壓力山大的韓國年輕人,你還敢喊累嗎?
    然而實際的狀況卻是韓劇裡都是騙人的,韓國年輕人的生活絕不輕鬆,甚至可以說,比中國年輕人的生存壓力更大……去年五月份,一本小說在韓國引起巨大關注,名字叫《국이 싫어서 》(因為討厭韓國)。  《因為討厭韓國》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年輕職場女性因為不堪忍受壓力山大的韓國生活,不顧家人跟朋友的勸阻義無反顧移民去了澳洲,最終在澳洲找到幸福的故事。書的內容直指韓國青年們面臨的現實問題,頓時引發了韓國國民熱烈討論。韓國人表示一看到書的題目就有買書的欲望。對這本書的看法也是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