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搞不清啥叫奏鳴曲、協奏曲,到底有多少種曲式?

2021-01-18 澎湃新聞
X

還真搞不清啥叫奏鳴曲、協奏曲,到底有多少種曲式?
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份翹首以待的熱情,如何回復,你懂得!

已輸入0字

提交

有2個回答

奏鳴曲一般分為獨奏奏鳴曲與多件樂器合作的奏鳴曲,如巴赫為小提琴獨奏而作的奏鳴曲,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等人的大量鋼琴奏鳴曲就屬於前者;而莫扎特、貝多芬、勃拉姆斯等人為小提琴與鋼琴的合作,或是大提琴與鋼琴的合作而作的奏鳴曲就屬於後者。它們通常由三至四個樂章組成,有著較為嚴謹的結構(譬如快—慢—快—快的樂章排列方式)。
協奏曲一般指獨奏樂器(通常指一件,有時也有多件)與管弦樂團合作演出的作品。通常也由三個樂章組成,並且獨奏樂器與樂隊之間,既有密切的合作,也有彼此的競爭,讓音樂中的戲劇性得以進一步加強。
當然,在古典音樂中還有如交響曲、交響詩、組曲、音樂會序曲、各類音樂會作品,以及各種不同樂器形式組合的室內樂等,在此不一一列舉了。

說你什麼好呢

已輸入0字

發表

請問什麼是奏鳴曲,有人說是器樂曲,那協奏曲、交響曲等不都是器樂曲嗎,奏鳴曲到底是什麼意思?
奏鳴曲除了有為鋼琴、小提琴而作,還有為其他樂器而作的嗎?

奏鳴曲一般分為獨奏奏鳴曲與多件樂器合作的奏鳴曲,如巴赫為小提琴獨奏而作的奏鳴曲,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等人的大量鋼琴奏鳴曲就屬於前者;而莫扎特、貝多芬、勃拉姆斯等人為小提琴與鋼琴的合作,或是大提琴與鋼琴的合作而作的奏鳴曲就屬於後者。它們通常由三至四個樂章組成,有著較為嚴謹的結構(譬如快—慢—快—快的樂章排列方式)。
協奏曲一般指獨奏樂器(通常指一件,有時也有多件)與管弦樂團合作演出的作品。通常也由三個樂章組成,並且獨奏樂器與樂隊之間,既有密切的合作,也有彼此的競爭,讓音樂中的戲劇性得以進一步加強。
當然,在古典音樂中還有如交響曲、交響詩、組曲、音樂會序曲、各類音樂會作品,以及各種不同樂器形式組合的室內樂等,在此不一一列舉了。

說你什麼好呢

已輸入0字

發表

Copyright © 2014~2021 The 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 滬ICP證:滬B2-20170116 |

滬ICP備14003370號

| 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相關焦點

  • 奏鳴曲、奏鳴曲式,傻傻分不清楚(上) ——奏鳴曲sonata
    喜愛古典音樂的人,對交響曲、協奏曲、奏鳴曲這些名詞都不會陌生。奏鳴曲(sonata)作為最常見的音樂體裁,不但在音樂會的曲目單中經常出現,還伴隨著琴童們每個階段的練習。尤其是彈鋼琴的學生,只要說起貝多芬的「月光」「熱情」「暴風雨」「黎明」(標題都是後人起的)奏鳴曲,總有一兩個「在手上」的。
  • 奏鳴曲、奏鳴曲式,傻傻分不清楚(下) ——奏鳴曲sonata
    在上一期的音樂理論科普中,劇小院帶大家初步了解了「奏鳴曲」及「奏鳴曲式」的區別,那麼它們在實際的應用中,有什麼具體的體現呢?在今天的小課堂中,劇小院將會繼續這一主題的講解~很多人認為「奏鳴曲式」就是「奏鳴曲」,其實奏鳴曲≠奏鳴曲式。
  • 奏鳴曲&協奏曲&交響曲傻傻分不清?來看這條科普!
    這期再和小夥伴科普一下 交響曲 & 協奏曲 & 奏鳴曲 三大體裁! 古典協奏曲通常包含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快板的奏鳴曲式
  • 【音樂百科】奏鳴曲(sonare)簡介
    其中,義大利作曲家A.科雷利對套曲形式的奠定起了重大作用,他所作的奏鳴曲均由慢—快—慢—快4個樂章組成,並交替使用復調音樂與主調音樂的寫法;D.斯卡拉蒂則通過500餘首奏鳴曲的創作實踐,確立了古典奏鳴曲式(見奏鳴曲式)。當時的奏嗚曲分為兩類:一類是源自坎佐納的教堂奏鳴曲,另一類是由一系列舞曲組成的室內奏鳴曲。前者主要在教堂演奏,後者多用於宮廷娛樂,並由此而發展成後來的古組曲。
  • 理解貝多芬32首奏鳴曲需要了解的創作背景
    通過研究貝多芬的奏鳴曲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其中不乏對人生的經典感悟,給與我們很大的幫助。在情感內容上,他的作品由於種種複雜原因而包容有豐富的內涵,可以說,是貝多芬內心各種情感的匯集而產生的。本文將從多個層面,淺析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中的風格特徵。
  • 原來奏鳴曲中還有武學招式啊
    上次520驚心動魄的 "小柴脫單之旅",最後以失敗收場一張長沙市地圖,秒懂奏鳴曲式值得慶幸的是,小柴總算學會了奏鳴曲式啦
  • 交響曲,協奏曲,奏鳴曲又是啥?——一篇文章成為古典小能手!
    基於此,音樂本身的發展就是從嚴格單一的教會音樂,演變成宮廷威嚴壯麗的門面、貴族華麗的裝飾、中產階級平衡與和諧的娛樂消遣,終於變成充滿自由激情的有靈魂的藝術,最後逐漸演變為更加多元化、有個性的現代音樂。了解了背景,我們就可以分時期地來講解古典音樂啦!因為最初的文藝復興及以前的音樂多與教會有關,離我們比較遠,暫且不討論。
  •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
    一反鋼琴奏鳴曲的傳統形式,貝多芬在本曲的首樂章中運用了慢板,徐緩的旋律中流露出一種淡淡的傷感。第二樂章,小快板,降D大調,3/4拍子,三部曲式。貝多芬在這一樂章中,又一次「反其道而行之」,改變了傳統鋼琴協奏曲中一向作為慢板樂章的第二樂章,而採取了十分輕快的節奏,短小精悍而又優美動聽的旋律與第一樂章形成鮮明的對比。
  • 貝多芬:《悲愴奏鳴曲》
    作者最初命名為Grande Sonate Pathétique,意為「悲愴的大奏鳴曲」。《悲愴奏鳴曲》是貝多芬最出色的鋼琴奏鳴曲之一。反映了作曲家內心孤獨但又不向命運低頭執著的性格。但也有人將其與《羅密歐與朱麗葉》相比較。認為這是對青春的詠嘆。實際上,這首奏鳴曲被變奏後常常成為戀愛影視的背景音樂。這部作品感染力巨大,膾炙人口。
  • 貝多芬悲愴奏鳴曲(op13)第一樂章曲式分析(二)
    一貝多芬的《悲愴》奏鳴曲(op13)是其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中帶有標題的五首中的第一首。該首奏鳴曲真正體現出了貝多芬獨特的創作特點和獨到的音樂語言。二該曲第一樂章的曲式結構類型為奏鳴曲式,由引子部分、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尾聲五個部分組成,前面我們分析了引子與呈示部分的結構特點。今天我們接著分析該曲展開部的結構特點。這三部分的結構圖示如下:
  •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欣賞指南
    B段保持在降D大調,隨後出現再現部分結束了全曲。綜上所訴,整個樂章是作為音樂發展階段中的一環,從慢速、沉思的第一樂章到暴風雨般的終曲的過渡。 第三樂章-激動的急板,升c小調,4/4拍子,奏鳴曲式。 終曲如潮水般展開,連續大量的琶音浪潮和在句末上有力的重音和旋,使得整個第一主題產生了極度激動的形象。
  • 洛杉磯吉他大神新編神曲《月光奏鳴曲》第三樂章
    此前,SoloDuo的二重奏,貝多芬《月光奏鳴曲》完整版,引多少英雄競折腰!洛杉磯吉他大神這次來挑戰了,獨奏《月光奏鳴曲》第三樂章!
  • 貝多芬《悲愴鋼琴奏鳴曲》曲式作品分析
    首次出版時貝多芬將其命名為《激情大奏鳴曲》,這個名字更易於理解,因為此作品除了引子外,幾乎沒有悲傷元素,反而讓人感到激情、向上、與命運抗爭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可以說是對作曲家人物個性的真實寫照,作品至今仍有巨大的影響力。
  • 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集
    2.柔板,這個樂章近似於海頓的風格,帶有沉思意味,又充滿溫曖的感情。其中廣泛使用了器樂式的朗誦調,從而時常形成旋律的情緒發展。這種發展中孕育著貝多芬的創作個性。3.迴旋曲,稍快的快板。奏鳴曲形式的迴旋曲,保持歡快中帶有諧謔的特點。這一樂章的第一主題中有類似杜鵑的啼聲,而在旋律中突出的重音,與鋼琴左手部分節奏錯位而帶來幽默。整個樂章中節奏轉換與突然的重音,都極具貝多芬的特色。
  • 他努力將文學和繪畫的內容納入到奏鳴曲中丨李斯特《b小調奏鳴曲》
    19世紀歐洲樂壇的兩大陣營"保守派"和"激進派"爭執的焦點實際上在於奏鳴曲這一體裁上。當孟德爾頌和勃拉姆斯還在遵循著古典框架寫無標題交響曲、協奏曲、奏鳴曲時,李斯特已經開始嘗試將文學和繪畫的內容納入到奏鳴曲中,並將傳統的四樂章奏鳴曲逐漸融合為單樂章形式,原有的主副部兩個主題也變為單主題分裂變形,以"主題變形"為發展核心。
  • 十首經典小提琴協奏曲推薦
    在這部作品中,勃拉姆斯成功地將浪漫主義的自由與古典主義的嚴謹結合起來,並在曲式上有很多大膽創新。  全曲共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不太快的快板,3/4拍子,奏鳴曲形式。樂曲開始直接由中提琴、大提琴與單簧管悠然地奏出第一主題,之後主奏小提奏以d小調熱情而華麗地登場,充滿牧歌風格;接下來的發展及變奏使整個樂章從頭至尾都具有濃重的匈牙利民間音樂特徵。
  •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欣賞指南
    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就是《月光奏鳴曲》。成熟時期(1802-1814 年),在這個時期,貝多芬使用了一些新的創作題材,其作品《f 小調奏鳴曲》 讓他的創作到達巔峰。晚年時期(1815-1827 年),這一時期的貝多芬創作的許多藝術構思複雜並且深刻的作品。   1801年,貝多芬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月光奏鳴曲》被創作了出來。 這首作品打破了快、慢、快的傳統曲式結構,表現出一定的特色。
  • 莫扎特奏鳴曲全集
    購買方式:當當網、亞馬遜網、淘寶網及全國各大音樂書店均有銷售。我編纂這本書的目的在於,為教學在一線的鋼琴老師和業餘(六至十四歲)的鋼琴學生提供一個參考的指引,此書收集並篩選近年來全國鋼琴比賽獲獎學生彈奏作品,在曲目的選擇上,則儘量做到廣泛性、趣味性和音樂性。
  • 帶有「曲」字的音樂概念和術語
    在音樂概念和術語中,有很多概念和術語帶個「曲」字。比如,歌曲,樂曲,舞曲,交響曲,協奏曲,進行曲,圓舞曲,奏鳴曲,小步舞曲,搖藍曲,序曲,前奏曲,間奏曲,彌撒曲,即興曲,獨奏曲,三部曲,變奏曲,迴旋曲,迴旋奏鳴曲,賦格曲,狂想曲,隨想曲,幻想曲等。這些概念和術語,有些屬於體裁的範疇,有些屬於曲式結構的範疇。
  • 小提琴和奏鳴曲的發展都離不開他,科雷利來自義大利的音樂家
    阿爾坎傑羅·科雷利(A.Arcangelo Corelli),義大利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在音樂史上的貢獻是發展了小提琴音樂藝術,寫出很多卓越的小提琴作品,較著名的作品是《福利亞變奏曲》(La Folia)Op.5,No.12;其次,他的室內三重奏鳴曲和大協奏曲,為巴赫和亨德爾等人的獨奏奏鳴曲和管弦樂協奏曲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