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經營之神」:猝死前千億布局,透漏讓企業繁榮百年的秘密

2021-01-10 新浪財經

來源:政商參閱微博

巨富家族,子女眾多,年老時,如何分配遺產就成了一個問題,比如香港的四大家族雖已經完成了傳承,依然風波未斷。

澳門賭王何鴻燊有4個妻子和17個孩子,多年來也一直受到這個問題的困擾。

李嘉誠家族的財富僅有2000億元,而背後的原因就是李嘉誠早就設立了家族基金,並將家族的主要資產都放在了家族信託基金中,而還有一位富豪可以跟李嘉誠相比,這個人就是臺灣的王永慶。

王永慶被譽為經營之神,他一生從來不做投機生意,靠著發展實業,開拓了一個龐大的臺塑帝國。2008年王永慶突然去世,關於他的遺產分配引起了巨大的爭議。

「經營之神」王永慶

1954年,王永慶成立了臺塑企業,但成立之初就碰上了市場低迷期。當時臺灣地區對此類產品需求量少,並且日本有更低廉的產品與之競爭。臺塑一度到了倒閉的邊緣。

但就在這種困境下,王永慶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繼續繼續擴大生產。他認為在困境中更需要去創造市場,通過增加生產來降低成本,吸引更多的顧客。終於臺塑通過更加低廉優質的產品,吸引了更多的海外客戶,順利的度過危機。

九州創聯集團董事長蘇學鋒曾說過:「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都是冒險家。」

像這樣大膽的做法,王永慶不止做了一次。

2008年,越南的經濟遭遇寒冬,股市大幅下挫,外資紛紛逃離,王永慶卻選擇進入投資,在越南投資建設全東南亞最大的鋼鐵廠。

當美國傳統化工企業走向沒落時,他再次伸出大手,收購美國數家化工企業,並使其起死回生。

幾十年來,很多企業家除了把王永慶尊為「經營之神」之外,王永慶的管理經驗也被當作最為實用的教科書,「壓力管理」和「獎勵管理」兩件法寶廣為流傳。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曾表示:「王老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臺灣工業之父。」

及至年老時,王永慶又順利完成家族企業的交棒,臺塑集團從「二王時代」過渡到「行政中心集體領導時代」。他還透過慈善基金——長庚紀念醫院,將家族對臺塑的控股權集中於長庚醫院內,王永慶原本是要仿效洛克菲勒基金會模式,希望家族後代永不分家。

然而,在王永慶剛去世兩個月,因為沒有留下隻言片語,各房子女們就為巨額遺產繼承爭執不休,最終對簿公堂。

王永慶為什麼沒有立遺囑

所留遺產究竟有多少

王永慶先生去世以後,他在臺灣的資產分成了大概兩大部分:一大部分是臺塑集團的股權,另外一部分是價值越600億的各類上市公司的股票和金融資產投資。

在王永慶先生個人名下,大概有價值600億臺幣資產。主要表現為各類上市公司股票和其他的金融資產。對於這部分,王永慶先生確實沒有留遺囑。因為沒有留遺囑,這麼一筆巨額的財產在諸多的繼承人當中怎麼分配,就成了王氏家族幾房子女利益派系的爭奪目標。

對於資產如此龐大的王氏家族,作為掌門人的王永慶先生,已經把家族核心資產(臺塑集團股權)提前安排情況下,肯定也是知道遺囑等重要性的,但他老人家為什麼還是沒有立遺囑就離世了呢?我們猜測可能有三個原因:

第一,王永慶可能認為他最核心的資產是臺塑集團的股權。他生前就已經通過長庚醫療基金會安排好了。

第二,王永慶先生面臨一個困境:他持有600億的股票,這麼多繼承人怎麼分呢?分多了、分少了,好像都很難面對家人。他遲遲不分,可能是因為他不知道怎麼分才能平衡各個小家庭的利益,這是他為難的一個原因。

第三,王永慶先生特別注重鍛鍊身體,每天堅持長跑。他在去世之前可能對自己的身體還抱有很大的信心,認為自己不過就是生病了,治一治就可以了,很快就能回到臺塑集團,還有時間去安排這些事情。所以他沒把這件事當作一個特別緊急的事來安排。

除了這已知的600億各類上市公司的股票和金融資產投資資產外,後來在子女訴訟過程中,還查明王永慶先生在海外還有大量資產。

另外,王永慶先生還在中國大陸有大量投資,只是這些巨額海外資產及在中國投資的部分資產,在王氏家族兩年多遺產糾紛(600億已知遺產的分配)和解後,官司還在不停進行中,但後續很少有明確報導。

子女們簿公堂

王永慶一共有三房太太,大房妻子郭月蘭,膝下沒有子女。二房妻子楊嬌,膝下有四名子女。三房妻子李寶珠,膝下有五名子女。

太太們、子女們經過了近兩年的官司訴訟,最終扣除遺產稅與公益捐贈,「大房」郭月蘭拿到161億新臺幣,「二房」楊嬌與「三房」李寶珠各拿86.84億新臺幣,而9名子女,各拿12.4億新臺幣。

但就在大家以為這場臺灣史上最大的遺產爭奪案要塵埃落定的時候,突然又冒出了一個「四房太太」林明珠。原來王永慶在外面還有一個秘密情人,並且和她生下了兩女一子,在王永慶去世之後,這兩女一子聯名要求做DNA鑑定,認祖歸宗,並有權繼承一部分遺產。

這樁「私生子」緋聞令本來就陷入爭奪財產風波的王家更加狼狽。

股權、基金布局十年

成為中國臺灣的「洛克菲勒」

對於臺塑集團的股權,王永慶先生提前做了安排,他把股權作為捐贈,放到了臺灣長庚醫院的一個慈善基金會裡面。而在臺灣長庚醫院慈善基金會中,擁有控制權的17位理事裡,有一部分是社會賢德,還有一部分都是王永慶的家族成員,包括二房、三房的孩子。所以,臺塑集團的股權已經通過這個法律架構得到了很好的傳承。

另外最為高瞻遠矚的是,王永慶在死前的十年內還陸續將至少2600億新臺幣的資產轉移到了國外。

王永慶所委託的海外基金,是在百慕達註冊的信託機構。和英美國家的信託機構不同的是,百慕達的信託機構允許永久信託,而且不需要明確受益人,只需要根據委託人的意願來管理資金。

王永慶在委託這筆信託的時候,他的意願是要用在他一手創辦的「臺塑集團」的永續經營上,而不是要把這筆錢留給某個子女。

他特意成立了一個成員都是王永清的子女和侄子7人小組,專門管理這些資產。

但是,王永慶的子女卻只有管理權,沒有繼承權。

這種經營權、所有權分離的制度,是效仿美國傳奇大亨洛克菲勒。在洛克菲勒退休的時候,他並沒有將價值200億美元的資產交給獨生兒子,而是設立了家族辦公室,由團隊管理,避免了子孫後代直接繼承導致的接班人不肖問題。

2600億資產孤懸海外,王永慶的長子王文洋也因此起訴這個國外基金,認為父親是被他們「騙了」,他要為王家把這些錢拿回來。

但是王永慶的女兒卻表示,父親已經早有打算把這些資產用在慈善事業上,並且已經有其他兒女打算放棄海外資產繼承權,來支持父親的慈善事業。這一場遺產爭奪的官司,一打就是十幾年,直到今天還沒有結束。

王永慶為了不讓一生心血敗在子女手裡,布下了這個經營權、所有權分離的局,足以見得他對人性貪婪那深刻的洞察力和遠見。

所以在王永慶死後,儘管子女們將600億臺幣的遺產瓜分了,但因為有龐大的信託基金支持,臺塑集團的經營並沒有遇到太大問題,更沒有因此分崩離析,反而是在小組的共同管理下,業務發展越來越壯大,員工達到了11萬餘人,2018年一年的稅前盈利達到了3694億新臺幣。

這也是「經營之神」王永慶為他的臺塑集團做的最後一件事。

此舉的意義其實不亞於再造一個臺塑了。

也正是這樣的「布局」,即使子女們遺產風波未斷,卻足以讓臺塑集團能夠持續繁榮百年。

王永慶先生作為一位充滿智慧和傳奇色彩的大神,身後的財富傳承糾紛不免令人感到遺憾,但是,我們可以從中吸取一些教訓,為我們所用。

資料參考:

華人志《臺灣「經營之神」:猝死美國前布下一個局,讓企業繁榮百年》

《豪門遺產恩怨錄——王永慶遺產糾紛案》、縱橫情報社、新知材料、網絡等

相關焦點

  • 「經營之神」王永慶:猝死美國前悄悄布下一個局,讓公司繁榮百年
    導讀:臺灣經營之神的王永慶,於92歲猝死美國,不過屍骨未寒就迎來了妻兒子女之間遺產紛爭。好容易塵埃落定,又發現2600億臺幣的資產被安排進了信託。原來,富一代王永慶,用最後10年布局保證自己死後,妻兒瓜分資遺產後不影響到企業的經營。並且是永續經營。下面就讓我們來領略一下王老的傳奇故事。
  • 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廢太子」內幕(上)
    時間過得很快,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離去已經9年了。對於今天的臺塑總裁,也是王永慶侄兒王文淵來說,接班這11年可謂一路風雨不斷,但有一點值得自豪:他和臺塑的接班團隊,已經穩住了王永慶身後的臺塑大局。從越南煉鋼廠到美國乙烯廠擴建,這11年來,臺塑四寶市值已經大幅成長了7成,這是一張臺塑掌舵人很不錯的成績單!
  • 王永慶:臺灣的「經營之神」
    說起王雪紅的父親,臺塑董事長王永慶,在臺灣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把臺灣塑膠集團推進到世界化工工業的前50名。    1917年1月18日,王永慶出生在臺北縣新店,父親是茶農王長庚。    抗日戰爭勝利後,臺灣經濟開始發展,建築業勢頭最好。王永慶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點,便抓住時機經營木材生意,結果獲利頗豐。這個普通農民的兒子,居然成了當地一個小有名氣的商人。這時,經營木材業的商家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王永慶看到這一點,便毅然決定退出木材行業。    50年代初,臺灣急需發展的幾大行業,是紡織、水泥、塑膠等工業。
  • 他是臺灣經營之神身價千億,豪娶「舞女」做三太 女兒是HTC創始人
    他就是臺塑創始人王永慶,被稱作「臺灣經營之神」。米店小學徒出身,成為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是臺北人,幼時家貧,父親臥病,他15歲便被父親送到了米店做學徒。但王永慶覺得,一直在米店給人幫工就只能一直窮下去,他想改變一家人的生活。因此他請求父親借來了200元,開始籌劃著自己開一家米店。
  • 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廢太子」內幕(下)
    同樣「經營之神」王永慶留下的,也是王永慶家族要傳承的,也應該是「王永慶精神」,它是一份最厚重的遺產。無論是自己的孩子,還是胞弟王永在的子女們,對王永慶來說,都一樣看待,哪房的孩子有出息,都是王家的至上榮耀。而對於王氏家族後代來說,不管他們未來是在臺塑企業體系內,還是自主創造一片江山,王永慶留給後代的「王永慶精神」,影響的絕不是二代人,甚至三代、五代乃至更遠。
  • 企業風採|澄星集團:從「村辦小廠」到千億企業的蝶變
    2019年是澄星集團成立35周年,集團各項經濟指標基本實現兩位數增長,開票銷售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大關。自2014年廠慶30周年以來,澄星緊緊圍繞「踏上新徵程、打造千億級、再創新業績」階段性目標,堅持「以磷為主、同心多圓、環狀發展、向高向深、兩頭延伸」的戰略布局,向著千億石化產業夢奮進,形成了年產300萬噸PTA和120萬噸PET生產能力。
  • 日本研修之旅—人工智慧與企業經營哲學
    1所世界頂尖名校,學習日本連鎖企業經營方式 早稻田大學:日本極負盛名的世界頂尖大學 晚餐:歡迎晚宴 v Day2 稻盛和夫阿米巴-日本文化體驗 早餐:酒店內享用 上午:前往京都 京瓷株式會社—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 京瓷株式會社是日本的一個跨國公司
  • 貝克諾斯:深挖千億市場 加速VR內容布局與遊戲推廣
    摘要 【貝克諾斯:深挖千億市場 加速VR內容布局與遊戲推廣】近日,貝克諾斯控股子公司蘇州貝利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擬融資2000萬,主要用於VR教育研發與已開發VR遊戲項目《捕魚發燒友》的推廣。
  • 臺灣地區又一名人猝死!2天前才哀悼黃鴻升 熬夜是猝死元兇之一
    臺灣地區又一名人「自由哥」浴室猝死!享年41歲 臺灣地區旅遊界知名且有經營YouTube的自由哥18日被發現在新北市五股區家中身亡,被發現時倒臥在浴室沒有明顯外傷,享年41歲。
  • 鬥羅大陸:野心勃勃的武魂殿,造神計劃布局百年,意圖統一天下!
    除了兩大帝國就屬武魂殿勢力最大,雖然不是以國家的形式存在,但掌握著整個大陸半數之多的魂師,實力強大毋庸置疑。武魂殿擁有著強大的實力,自然不會甘於平庸,只是在沒有絕對的優勢下也不敢貿然對兩大帝國挑起戰事。為了壯大自身實力,武魂殿可謂是布局百年,手段頻出。
  • 百年企業的哪些經營理念讓知乎票選人生十大遺憾之事有破局希望?
    作為凡人,要麼回顧下過去與暴富或美好擦肩而過的「葡萄酸」, 要麼感嘆下「青春之悔」,衝動且不甘心的一部分人直接去追尋難以忘懷的「錯過」而釀成「過錯」,從排名前四的投票結果,我們發現跟學習學歷相關的居然就有兩條,排名第一,未能珍惜年少好大學以致此生碌碌無為;排名第四,入錯行/選錯專業使得人生只能得過且過,再明顯不過了,讓我們知道在年輕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什麼,那就是儘可能的珍惜學習機會進入好大學學習合適的專業使得未來人生重要選擇路口能有更好的選擇
  • 被譽為「經營之神」,身價百億,卻過著我行我素的節儉生活!
    目前不但是經營艱難,創業也艱難,很多人哪怕是下海創業,也沒用頭緒到底要幹什麼去。現在大家說到臺灣富豪的時候,一般都想到誰呢?是富士康的老闆郭臺銘?還是康師傅背後的魏氏兄弟?或者是旺旺的老闆「米果大王」蔡衍明?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臺灣被稱為「經營之神」的王永慶。
  • 從米店學徒到臺灣首富,被譽為華人經營之神,身家高達3300億
    李嘉誠在前幾年就已經安排了自己的財產分割方案。除了把遺產交給後代外,許多富豪更願意把財富捐給慈善機構。臺灣首富王永慶在去世前,就依然累計捐出了數百億的資產,這些資產組成了信託基金,從事社會慈善。王永慶的會計師說,王永慶擔心自己的遺產被政府亂花,於是很早就組成了信託基金。
  • 看電影賞文創 臺灣誠品書店推出新一代經營方式
    臺灣「誠品」,不只是一家書店,多年來以「複合式百貨經營」為民眾所樂於接受,如今其經營方式又有了新突破。今天,「誠品生活松煙店」將正式開業,推出嶄新經營方式,帶給民眾驚喜。  這一新型態的經營方式,範疇從書店、文創商場至表演廳、藝術電影院,更以「跨界·實演」為定位。
  • 《極意》 | 探訪日本百年企業,啟發中國企業經營管理新思路新方向!
    《極意》 | 探訪日本百年企業,啟發中國企業經營管理新思路新方向!
  • 臺灣地區又一名人「自由哥」41歲浴室猝死!2天前才哀悼黃鴻升
    臺灣地區旅遊界知名人,且有經營YouTube的自由哥18日被發現在新北市五股區家中身亡,被發現時倒臥在浴室沒有明顯外傷,享年41歲。檢警將驗屍釐清死因。據臺灣地區媒體報導,自由哥是藝人旅遊團的御用領隊,從社群平臺上可見和KID(林柏升)感情要好還以兄弟相稱,也曾和夏和熙、小優合照,根據友人透露「聽說是意外,在浴室滑倒,他可能自己有打電話報警。」
  • 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廢太子」內幕(中)
    22年前,身為王永慶的長子,臺塑王朝的「準接班人」——王文洋,「不愛江山愛美人」,不顧一切與呂安妮師生戀;戀情曝光後,大動肝火的父親,將他逐出家門與臺塑集團,引出了一段足可載入臺灣企業史及家族傳承史的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廢太子」事件。佛經《瑜伽師地論》有句:「已作不失,未作不得」,什麼意思呢?簡單解釋就是我們常說的,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
  • 株洲服飾產業邁入千億時代
    經過40年發展積澱,從小攤小販到產業集群,不起眼的服飾,在這座城市被做強做大,如今更是突破了千億規模。1月15日,株洲市統計局、株洲市服飾產業鏈鏈長辦公室傳來好消息——「2020年株洲服飾產業實現總規模1015.3億元」。成為繼軌道交通千億產業後株洲第二個千億產業集群。如何擦亮「株洲服飾」的金字招牌,成為千億產業航母,株洲有著自己的布局與思考。發布會現場。
  • 百年企業是怎樣煉成的?
    本期專題策劃特別從學者竇少傑、程良越、河口充勇、桑木小惠子合著的《百年傳承的秘密》一書中遴選了若干經典案例,以饗讀者。  百年企業的DNA  對於家族企業來說,經營企業和經營企業家族是相輔相成的。由此「家業」就成了天皇所授之「業」。天皇又被視作「現人神」,所以「家業」也就由此被神化。這種被神化的「家業」又與日本早期的神道和佛教相結合,「家業」、「家產」之個人身外之物的理念更為神聖化。因此,個人只不過是受自然和社會之「信託」,以治理和管理家業與家產。當「家」成了「業」的永續載體時,這個「家」也就更神聖,它不可分割、不容斷絕,它的傳承、延續就必然超越血緣。
  • 德國百年衛浴品牌BRAVAT結盟特力屋布局臺灣
    ,並宣告結盟特力屋,正式布局臺灣。 德國貝朗全國零售總監 陳君為現場的觀眾以及媒體進行「天鵝湖」產品的鑑賞德國貝朗全國CMO總監 林家瑜為現場來賓進行來臺設計精品的深入闡釋,品牌與SWAROVSKI聯名訂製款「天鵝湖之戀單孔水晶面盆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