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布新年號:令和!史上首次不引用中國古籍

2021-02-18 上觀新聞

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4月1日上午宣布,「令和」被選為日本新年號。

日本將從今年5月1日開始啟用「令和」為年號。

「令和」年號取自日本古代詩集《萬葉集》中「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時に初春の令月、気淑く風和ぐ)一語,該書成書於8世紀後期,匯集了當時各階層人士創作的4千餘首和歌。

「令和」是日本歷史上的第248個年號,也是日本首次使用日本古代典籍作為年號選取來源。

此前日本所用年號均來源於中國古代典籍,如當前正在使用的「平成」年號來自中國《史記》「內平外成」及《尚書》「地平天成」之說,此前的「昭和」則來自於《尚書》中「百姓昭明,協和萬邦」之語。

據日本共同社3月31日報導,日本政府於當地時間4月1日上午9點半起在首相官邸召開關於年號的專家懇談會,就新年號原案徵求意見。由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以及日本文學獎「直木獎」獲獎作家林真理子等出席。

日本現任明仁天皇將在4月30日「生前退位」,皇太子德仁將於5月1日即位新天皇,當日零時開始正式啟用新年號「令和」。

自此,始於1989年1月的「平成」時代,僅剩1個月便將退出歷史舞臺。

日本共同社報導稱,這是日本憲政史上首次在皇位繼承前就公布新年號。「令和」是「大化」(645年)以來的第248個年號,基於1979年制定的《年號法》的改元則是繼「平成」後的第二例。

此前,改元是採用一代天皇一個年號的「一世一元」制的明治時代以來,在伴隨天皇去世的皇位繼承時實施的。此次則是基於退位特例法,並非因天皇去世而改元。

日本改元引發外界關注的同時,也帶動了日本各界對新紀元的期待。《日本經濟新聞》認為,新年號有望給日本的政治和外交帶來轉機。安倍政權如何度過與重要政治日程重疊的改元元年,關乎著下個時代內政外交的路線方針。

【新聞多一點】

2016年明仁天皇流露出強烈的退位意願,這不僅是日本首次的天皇生前退位,也讓「改年號」成為日本21世紀的重大事件之一。

年號更換不是只有改幾個漢字這麼簡單,從選定到公布其實還牽涉了各種層面的問題。

臺灣聯合新聞網3月29日報導稱,日本是現今世上少數還在使用年號的國家,從西元645年的「大化」算起,至1989年的「平成」為止,總共換用了247個年號,而自1868年的明治天皇開始,才確立了一任天皇只用一個年號的「一世一元制」。

平成年始於1989年1月8日,將於2019年(平成31年)4月30日結束。年號與天皇息息相關,同時也象徵著日本的社會與時代。

圖為1989年1月7日,時任日本官房長官的小淵惠三公布新年號「平成」。(日本時事社)

報導介紹,日本年號的選定過程慎重,以本次的新年號改定為例,會先由總理大臣遴選學者專家,分別提出多個年號候補案,再由官房長官從這些候補案中再選出幾個方案,送交各界專家組成的「元號相關懇談會」以及眾參兩院的正副議長,最後由內閣協議決定新年號,並向外界公布。

日本皇太子德仁(視覺中國)

報導稱,日本的年號從西元645年孝德天皇「大化」開始,典故多取自中國經典古籍,例如「平成」取字《史記》「內平外成」以及《尚書》「地平天成」。「昭和」是《尚書》的「百姓昭明,協和萬邦」;1912年開始的「大正」則是取自《易經》「大亨以正,天之道也」,1868年「明治」也同樣典出《易經》:「聖人南面而聽天下,鄉明而治」。

日本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日本經濟新聞》)

雖然往例都是引經據典,不過年號的候補提案,其實並沒有明文規定一定要選用中國古籍。

但原則上,年號漢字必須有所典故、言之成理,所以被日本吸納、內化成傳統的漢學,自然就是最直接的資料庫。取材的典籍有《尚書》、《易經》、《史記》、《漢書》以及其他史書和文選。

日本年號中,使用最頻繁的漢字依次是:永、元、天、治、應。(《日本經濟新聞》)

不過這一次的平成改年號,輿論也出現了希望改用日本古籍的聲音,NHK據此徵詢日本史以及漢學專家的意見,雖然不排除這個可能,像是從和歌《萬葉集》、或是《日本書紀》、《日本叄代實錄》等「六國史系列」經典著手,也有可能選用中日雙方有共同淵源的史料(例如《三國志》)。

有資深學者向NHK表示,年號象徵著天皇,但現今日本天皇早已無政治實權,年號制度似乎沒有保留的必要。

本文綜合自:人民日報、環球時報、參考消息、澎湃新聞

微信編輯:大白

◢ 猜你想看↓↓↓

上海喜提國內首個中國移動5G試用城市!

上海青聯主席、副主席名單公布!快遞小哥、量子鬼才等成為新委員

上海2019年度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公布!你要交多少?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下載上觀新聞APP

「嗯,這篇正在看↓」

相關焦點

  • 日本新年號公布!史上首次不引用中國古籍
    日媒稱,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於當地時間4月1日上午11點半公布「 令和」為日本新年號。「令和」年號取自日本古代詩集《萬葉集》中「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時に初春の令月、気淑く風和ぐ)一語,該書成書於8世紀後期,匯集了當時各階層人士創作的4千餘首和歌。「令和」是日本歷史上的第248個年號,也是日本首次使用日本古代典籍作為年號選取來源。
  • 日本公布新年號「令和」 關於日本年號你得知道這些事兒
    圖源:NHK據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1日在記者會上宣布日本新年號為「令和」。日本政府1日決定取代「平成」的新年號是「令和」。當今天皇籤署了改元政令,在當天頒布。這是憲政史上首次在皇位繼承前就公布新年號。「令和」是「大化」(645年)以來的第248個年號。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透露,新年號的出處是《萬葉集》,引用了「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薰佩後之香」一句。目前可確認這是年號首次出自日本的古籍,而非中國古籍。
  • 令和:新年號對日本意味著什麼?
    此次年號的引用來源也備受大眾關注。這一次公布的年號「令和」,取自日本本國的古籍,是歷史上的首次。在此之前,日本年號大多來源於中國古籍。年號在日本不僅僅只是一個簡單的代號。年號的更迭,伴隨的是舊天皇的退位、新天皇的登基,飽含著日本民眾濃厚的家國情懷。
  • 日本公布新年號「令和」,5月1日起正式使用
    年號首次以日本古籍為出處此次新年號的發布,創下了幾個「第一」:此次年號於正式更換前一個月被公布,年號在天皇退位前被公布,為日本憲政史上首次;此次年號更換也將成為明治時期以來,首次與天皇退位同時進行。日本近代以來的年號(日本「IT媒體新聞」網站)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此前的247個年號均引用自中國古籍,而此次的新年號則改為引用日本古籍《萬葉集》。新年號公布的前一天,安倍晉三在東京就決定新年號一事表示,「希望聽從各方意見後,再進行決定」。菅義偉則稱,「希望能夠選出一個符合新時代的年號,(新年號)能夠深深地紮根於日本人的生活當中。」
  • 日本新年號「令和」,到底哪來的?網友:咋不叫「永和」?
    這一年號取自日本古籍《萬葉集》,象徵著追求和平、充滿希望,開創新時代的美好願望。即將代替「平成」的「令和」是日本繼「大化」之後的第248個年號,新年號將於5月1日新天皇即位後開始使用。以往,日本年號絕大部分來源於中國古代經典著作,這是日本首次不從中國古籍中選取年號。
  • 剛剛,日本宣布新年號!
    創下4個首次事實上,日本改元(註:變更年號)「令和」創下4個首次: 第一,日本憲政史上首次因天皇「生前退位」而進行的改元。戰前,日本年號是以天皇為中心決定的,1979年出臺的《元號法》規定由內閣負責決定。遵照這項法律,此次是繼1989年1月的「平成」之後,第2次由日本內閣決定。
  • 日本新年號定為「令和」,怎樣選定的?
    史上首次不引用中國古籍來源:參考消息  日媒稱,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於當地時間4月1日上午11點半公布「 令和」為日本新年號。  「令和」年號取自日本古代詩集《萬葉集》中「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時に初春の令月、気淑く風和ぐ)一語,該書成書於8世紀後期,匯集了當時各階層人士創作的4千餘首和歌。  「令和」是日本歷史上的第248個年號,也是日本首次使用日本古代典籍作為年號選取來源。
  • 日本專家:日本古籍不適合做年號出處
    「新年號出處打破慣例,日本研究中國哲學的專家震驚」,日本共同社8日報導稱,剛剛公布的日本新年號「令和」首次從日本古籍《萬葉集》中引用,有日本政府人士稱此先例一開,以後日本年號將「不會取自中國古籍」,日本的中國哲學專家對此表示失望和震驚。
  • 日媒:日本新年號定為「令和」 揭秘日本年號那些事
    當地時間2019年4月1日,日本東京,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4月1日上午宣布,「令和」被選為日本新年號。(東方IC)綜合日媒報導,日本政府1日決定取代「平成」的新年號是「令和」。明仁天皇籤署了改元政令,在當天頒布。該政令將伴隨4月30日天皇退位,在皇太子即位成為新天皇的5月1日凌晨0點起施行。這是日本憲政史上首次在皇位繼承前就公布新年號。
  • 日本新年號「令和」出爐 用典疑取自《蘭亭集序》
    令和日本平成三十一年(公元2019年)4月1日,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於北京時間上午10時半舉行的記者會上,宣布即將於今(2019)年5月1日,隨皇太子德仁就任新天皇之際同時啟用的新年號為「令和」,2019年5月1日0時起將改元為
  • 日本新年號「令和」,說是擺脫了中國古典元素,那麼它擺脫了嗎
    不過在進入近代以來,隨著帝制的覆滅,中國以年號紀年的方式也隨之一併消散於歷史。然而直到現代,周邊還有一個國家仍然在使用著遙遠的年號來紀年,它就是日本。並在最近日本還發布了新年號:「令和」,那麼這個新年號和以前的年號都有著怎樣的不同呢?「令和」是日本的第248個年號,此前的247個全部都出自於中國古籍。而令和則是出自於日本的典籍《萬葉集》,這也是和以前的年號之間最大的區別。
  • 「平成」結束,「令和」開啟,創下4個首次
    正式開始「令和」時代,對於這個出自日本古籍《萬葉集》的新年號,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是這麼解釋的,「初春『令』月,氣淑風『和』」,願每一個日本人,都能如度過寒冬,在春日中盛開的梅花一般,在對明天充滿希望的同時,各自綻放出絢爛的花朵。明仁天皇和皇后日本皇室譜系此前,能確定出處的日本年號都出自中國古典。
  • 日本 | 新年號公布!五一遇上黃金周十連休,計劃旅行一定要注意!
    日本NHK電視臺最新消息稱,當地時間上午11時40分(北京時間上午10時40分),經過日本各界代表研究討論決定後,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內閣會議後的記者會上正式宣布「平成」後的新年號:「令和」。繼「平成」之後,「令和」成為日本第248個年號,該年號將於5月1日新天皇即位時進行更換。
  • 日本新年號確定:「令和」是如何選出來的?
    外界猜測,安倍匯報了4月1日新年號選定流程及多個年號備選方案。4月1日,菅義偉首先聽取內閣法制局長橫畠裕介的意見,遵從年號選定相應原則,從十幾個的大名單中選擇數個作為最終候選範圍。在討論決定後召開記者會,宣布新年號定為「令和」。日本天皇的年號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怎樣擬定?「區區」兩個漢字的擇取又為何會如此糾結?
  • 日本新年號「令和」,含著對中國老師怎樣的藐視?
    當地時間4月1日上午11時42分,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上正式公布日本新年號為「令和」(れいわ,Reiwa),出自日本古代典籍《萬葉集》。從公元645年,大中兄皇子仿照唐朝制度,設立日本歷史上的第一個年號「大化」以來,1374年時間,247個年號,出處全部來自於中國典籍。
  • 平成結束,令和開啟!關於日本年號你知道多少?
    當地時間4月1日上午11時42分,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上正式公布日本新年號為「令和」,成為自「大化」以來,日本歷史上第248個年號。日本新年號「令和」出自日本古籍《萬葉集》,新年號「令和」,字面意思有美好而和平的意思。過去247個年號中辨明出處的均出自中國古籍,多數是《四書五經》等唐代之前的古典文獻。
  • 日本「令和」新時代:這些大事將要發生
    日本政府4月1日確定了取代「平成」的新年號為「令和」。隨著日本憲政史上首次天皇退位帶來的皇位繼承活動將全面啟動,日本將迎來新時代。
  • 日本新年號「令和」是如何選出來的,什麼意思?
    ,日本政府正式公布了新年號「令和」。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公布新年號為了敲定這次的新年號,日本政府請來了包括作家、學者在內的九名權威人士,最終確定了六個備選方案。最終選定的新年號「令和」取自日本古典名著《萬葉集》第五卷的《梅花歌卅二首並序》中的「初春令月,氣淑風和」一句。
  • 日本的第248個年號,真跟中國沒關係了?
    當地時間上午11時40分(北京時間上午10時40分),菅義偉在記者會上宣布了日本的新年號,「令和」。繼「平成」之後,「令和」成為日本第248個年號,該年號將於5月1日新天皇即位時進行更換。   第一,日本憲政史上首次因天皇「生前退位」而進行的改元。戰前,日本年號是以天皇為中心決定的,1979年出臺的《元號法》規定由內閣負責決定。遵照這項法律,此次是繼1989年1月的「平成」之後,第2次由日本內閣決定。不過,與因昭和天皇駕崩而變更年號不同,因天皇「生前退位」而變更年號在日本憲政史上還是首次。
  • 日本年號今日亮相 日本新年號定為「令和」 令和是什麼意思?
    【文/觀察者網 郭光昊】「令和」。作為漢字文化圈中唯一一個還在使用年號的國家,日本今天公開了她的新年號。日本當地時間11時40分(北京時間10時40分)左右,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召開記者會宣布新年號定為「令和」,出自日本最古老的歌集《萬葉集》。這也是日本首次從本國典籍中選取年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