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和:新年號對日本意味著什麼?

2021-02-13 環球情報員

令和時代

作者: 陳相成  編輯:Thomas

最近的日本可謂是熱鬧非凡。為了慶祝天皇換代,日本自4月27日開啟為期10天的休假,各地紛紛迎來出行高峰,所到之處皆是擁擠的人潮。

而這次史無前例的超長假期,將在2019年5月1日零時迎來歷史性的時刻。屆時,日本將啟用新的年號:令和。

▲4月1日,日本官房長官菅直人公布了取自《萬葉集》的新年號。日本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仍保有年號制度的國家

至此,陪伴日本民眾30年的年號「平成」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令和也將是日本歷史上第248個年號。

此次年號的引用來源也備受大眾關注。這一次公布的年號「令和」,取自日本本國的古籍,是歷史上的首次。在此之前,日本年號大多來源於中國古籍。

年號在日本不僅僅只是一個簡單的代號。年號的更迭,伴隨的是舊天皇的退位、新天皇的登基,飽含著日本民眾濃厚的家國情懷。

年號貫穿於日本的硬幣、報紙及政府文件等,可以說是日本精神的一種強烈象徵。

▲出自《史記》、1989年頒布的年號「平成」,寓意著當時的日本渴望國內外維持和平關係的願望


一、鮮明的時代特徵


公元7世紀,日本被豪族壟斷政治,經濟社會發展大大落後於周邊國家。被架空的日本皇室最終由中大兄皇子聯合貴族發動政變,將當時的權臣蘇我入鹿刺殺,其父後來也被迫自殺。

次年元旦,孝德天皇頒布《改新之詔》,宣布以大唐模式為範本,推行政治改革。自此,日本進入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時代。

▲年號制度的確立便是大化改新的成果

起初,日本不只是在君主退位時更換年號,在發生一些重大人事變動或自然災害等突發狀況時也會更換年號。

但在後來的「幕府政治」時期,日本的武士階級實際掌握了政權,皇權基本被架空。幕府勢力的日漸龐大,甚至有能力左右年號的更換。

▲鼎盛時期的江戶幕府,領土範圍遼闊

年號可以說是天皇權力的一種體現,天皇的登基往往伴隨著新年號的發布,這其中體現的是君主對於國家至高無上的權威。

▲日本也曾有過「南北朝」時期,史無前例的出現兩個年號、兩個天皇尷尬局面

時間來到明治時期。明治天皇登基,幕府勢力逐步被打倒。

為鞏固統治,明治天皇頒布了「一世一元」制度,即一個天皇只能使用一個年號。之後黑船事件和《安政條約》的籤署,使當時的明治天皇意識到改變封建制度、向西方學習先進思想文化的迫切性。

明治天皇開始就當時日本社會存在的弊病展開一系列的現代化改革,史稱「明治維新」。明治維新同樣對年號制度進行了改動,將原來採用舊曆紀年的方式,改為使用西曆紀年。

▲大刀闊斧的明治維新改革使日本邁向資本主義時代

在此之後,年號制度和天皇制度一直都是相互依存、無法分割的密切關係。

直至二戰戰敗,為防止軍國主義復闢,天皇的實權重新被剝奪。舊皇室典範被廢除,之後頒布的新皇室典範中,並未有涉及到年號的規定。而這次的年號危機,早就顯現端倪。

在此之前,有一部分人就天皇制及昭和天皇退位論提出質疑,企圖將年號制度廢除,宣稱其沒有科學意義,也沒有法律依據,不存在保留的理由。

▲日本學術會議曾向政府提出「廢除年號,採用西曆」的建議

20世紀70年代,社會黨著手準備將年號制度廢除的法律。但與此同時,自民黨本著保護傳統文化的原則,堅決高唱反調。

最後的結果是《年號法》以及《年號選定程序要點》相繼頒布,意味著年號制度正式被賦予了法律的保護,一直留存至今。


二、年號選擇的複雜情緒


日本年號的選擇可以說是一個程序繁瑣的浩大工程。首先,日本內閣從有關專家和學者給出的建議中決定年號的候選詞。

最終的新年號即要滿足國民的美好願景,同時還必須得易於讀寫。

▲日本年號使用次數較多的漢字,往往蘊含積極寓意

候選詞擬訂後,內閣總理大臣將向眾參兩議院的正副議長尋求參考意見。之後召開幕僚全體會議就草案展開一系列的磋商。

為了完成保密工作,內閣成員在新年號正式公布之前將一直待在決策室,斷絕與外界的一切聯繫。

▲新年號確定的一系列流程。這樣的流程官員們在過去三十年至少每年彩排一次,就是為了今日能夠順利進行

由於日本的年號制度是模仿中國古代年號制度演變而來的,因此日本的年號大多烙印著濃厚的「中國特色」。

▲在此之前年號的出處,大多來自中國古籍

在漢代,便有資料記載了中日兩國交往的歷史。最開始日本採用的是「請進來」的方式,向旅日的中國人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詩詞文化。

漢代之後,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日本主動派人漂洋過海來到中國,面對面進行全方位的請教。通過學習借鑑,日本歷史上誕生了許多如阿倍仲麻呂、吉備真備等在文學或政治等方面頗有建樹的大家。

▲隋唐時期是中日交往的高峰時期。遣唐使成為中日文化交融的一段佳話

古代中國的傳統甚至仍滲透在今天日本的生活中。除了我們熟知的年號制度以外,宮廷樂演奏、逛廟會、飲茶禮儀等傳統在現在的日本社會依然能夠探尋得到。

中國文化的影響從古至今縱貫在這個東亞島國的整個發展史中。

▲仿照唐朝都城長安建設的京都,是人類建築史上的瑰寶

較以往取自中國古籍的年號相比,這一次公布的新年號「令和」,卻大有不同。

令和,日本官方解釋道該詞出自素有日本「詩經」之稱的古籍《萬葉集》中的「初春令月、氣淑風和」,表達了希望日本國民捱過寒冬、迎接春日的美好願景。

在此次新年號的評選階段,民眾以及有關人士呼籲新年號的選擇應該站在日本傳統文化的立場上,從日本的古籍篩選,使新年號能夠更加突出本土元素,向外界展現出自身的文化自信。

但也有民眾認為年號事關重大,選擇的來源十分重要,應該繼續從內容更加豐富的中國古籍中選擇。

▲2017年出版的《萬葉集》,文後注釋了張衡的《歸田賦》。儘管日本方面想方設法通過新年號展示其文化的優越性,但新年號還是離不開「中國印記」

《萬葉集》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詩歌總集,深受漢文化的影響。無論是題材、形式或是表達手法,都體現了顯著的「漢詩特色」。在《萬葉集》的第五卷,甚至是採用中國文言文的方式記錄下來。

新年號的選擇,看得出日本在傳統文化上「去中國化」的想法,但是由於兩國文化本身有太多的相通性,這樣的改變無非是一種「中日融合」的結果。

以往日本年號的確定,並不如今日一般擁有如此多的複雜情緒。就平成年號來說,由於當時昭和天皇的突然病重,新年號的確定並沒有經過特別多的程序,歷時46分鐘便完成了。

但是即便如此,日本民眾仍持有普遍接受、毫無異議的態度。

▲昭和時代的日本,二戰結束後經濟迅猛發展。科技發達、人民安康,一度威脅到美國的霸主地位

但是平成時代對於日本來說註定是風雨飄搖的。

由於《廣場協議》的籤訂,20世紀90年代日元經歷從大幅升值到大幅貶值的過程,以房地產泡沫為代表的一系列經濟泡沫將日本從經濟發展高峰推向無底深淵,最終造成了日本經濟的長期停滯。

▲90年代國際形勢驟然變天,中國改革開放、東歐劇變等。經濟停滯在日本社會引起憂慮情緒

日本近年來老齡化加劇、新創企業匱乏、通貨緊縮持續、國債居高不下、經濟增長低迷等棘手問題,讓日本再也無法重塑戰後輝煌的黃金年代,國民的幸福度大大降低。

▲新年號發布的直播現場人頭攢動。新年號標誌著新時代的開啟,寄予了民眾更多的心願。日本國民盼望令和時代能夠重現昔日繁榮景象

三、「新年號」的社會反應


此次更改年號,將是日本憲政史上首次因天皇「生前退位」而進行的改元。在此之前,明仁天皇以身體狀況不佳為緣由向日本議會提交了退休申請。新年號的公布也是第一次由現任天皇籤署政令。

日本皇室史無前例的改朝換代,公布新年號,在日本社會的民眾中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新時代即將到來,日本民眾大多滿懷期待的心情。經歷了平成時代的經濟停滯、天災頻繁、政治混亂等痛楚,日本民眾普遍寄望於令和時代能夠洗刷掉過去幾十年的晦氣,在未來的日子國家能夠和平安定,人民能夠生活富足。

當然,這不僅僅只是一個新年號公布就能滿足的願望,日本民眾很清晰的認識到這需要政府拿出更有力措施,他們也藉此新氣象觀望政府將會有什麼樣的決心和態度給民眾一個滿意的交代。

▲雅虎日本的民調顯示,大部分日本民眾對新年號持滿意態度

新年號發布伊始,日經指數呈現一片良好態勢,股市行情一路飄紅。

在經歷了平成時代的經濟乏力之後,日本社會各界早已經被幾十年的萎靡現狀打壓得喘不過氣來,社會的活力盡失,就仿佛是站在一個前路迷茫的十字路口中,懸而未決。


▲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始終源源不斷地困擾著日本,民眾期待著令和時代能夠真正有所作為、逐一破解

而新年號的發布,可以說是為死氣沉沉的日本社會注入了一支強力的「興奮劑」,讓這個頑強生長的民族重新懷抱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平成時代雖然在經濟方面並未取得驕人的碩果,但是皇室在對外交流方面,可以說是深得日本民心。


▲慶祝年號更迭的十天長假掀起了日本出境遊的高峰,社會活力被重新激發

雖然日本是二戰的戰敗國之一,但毫無疑問日本的普通民眾是和平的堅定支持者,他們也深深地明白,一個無戰爭的社會對於日本來說是多麼難得和可貴。

平成時代,是日本戰後第一個更迭的時代,而這個時代,皇室的對外交流也並未讓日本民眾失望,皇室成員們可以說是非常積極地去重塑日本的戰後形象。

而在下一個即將到來的令和時代,日本民眾普遍認為皇室應該繼續扮演著這樣一個角色,作為和其他國家持續發展友好關係的一個重要手段,最終的目的是使日本真正成為一個受到世界認可的有獨立話語權、積極打造多邊關係、全球責任感的國家。


▲圖為明仁天皇訪問中國時在長城與美智子皇后合影留念

對於日本普通民眾來說,或許最直觀的意味便是這次難得的「十連休」。但是,新年號背後所帶給日本民眾的精神意味絕對是無法估量的。

經歷了從「昭和男兒」到「平成廢人」的巨大落差,這一次他們是否還能讓世界刮目相看,正如曾經歷史上所多次演繹的那樣。

作者:陳相成  編輯:Thomas (唐)

本文為「環球情報員」作者原創作品

未經許可,請勿擅自轉載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End 全文完)—

如果你想投稿,請戳

日本話題推薦閱讀


記得掃碼關注哦!

歡迎打賞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往期精選文章

相關焦點

  • 新年號「令和」 日本年號背後都有什麼故事?
    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4月1日上午宣布,「令和」被選為日本新年號。日本將從今年5月1日隨著德仁繼位,而正式開始啟用新年號。「令和」出自日本古籍《萬葉集》:「初春令月,氣淑風和」,字面上看是美好與和平的意思,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則在新聞發布會上解釋為:「人們的美麗心靈相互靠近之中,文化誕生並成長」的意思。
  • 日本新年號「令和」是如何選出來的,什麼意思?
    ,日本政府正式公布了新年號「令和」。最終選定的新年號「令和」取自日本古典名著《萬葉集》第五卷的《梅花歌卅二首並序》中的「初春令月,氣淑風和」一句。而這次的「令和」是歷史上第一個從日本的古典名著中選取的年號。安倍晉三在記者會上向大家這樣解釋:《萬葉集》不僅是日本最古老的歌集,而且收錄了上至天皇、皇族,下至邊防軍、農民的詩歌,是象徵了我國豐富國民文化與悠久傳統的國書。『令和』一詞包含著眾人齊心協力孕育出文化的意思。
  • 日本修改年號「令和」意味著什麼?戰時他們使用的是哪個年號?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發布會上向外界公布了一個消息,正式公布了將用「令和」作為日本的新年號,新年號將於5月1日零點正式使用。更改年號是日本的一件大事,日本媒體聲稱新年號有望給日本的政治和外交帶來轉機。我們知道,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作為一個帝國主義法西斯國家,其殘忍行徑給世界各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傷害,當時的日本正處在日本第124代天皇裕仁在位期間,期間日本使用的年號是「昭和」,意為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其使用年限為1926年12月25日至1989年1月7日。
  • 日本新年號「令和」英文怎麼說?外務省給出官方翻譯
    日本新年號「令和」,用英語怎麼說?日本外務省給出了官方英文翻譯:「Beautiful Harmony」,意為「美好而和諧」。日本《每日新聞》3日報導稱,日本外務省當天就新年號「令和」向外國媒體公布了官方英文翻譯:「Beautiful Harmony」。
  • 日本年號今日亮相 日本新年號定為「令和」 令和是什麼意思?
    【文/觀察者網 郭光昊】「令和」。作為漢字文化圈中唯一一個還在使用年號的國家,日本今天公開了她的新年號。日本當地時間11時40分(北京時間10時40分)左右,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召開記者會宣布新年號定為「令和」,出自日本最古老的歌集《萬葉集》。這也是日本首次從本國典籍中選取年號。
  • 日本公布新年號「令和」,5月1日起正式使用
    年號首次以日本古籍為出處此次新年號的發布,創下了幾個「第一」:此次年號於正式更換前一個月被公布,年號在天皇退位前被公布,為日本憲政史上首次;此次年號更換也將成為明治時期以來,首次與天皇退位同時進行。日本近代以來的年號(日本「IT媒體新聞」網站)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此前的247個年號均引用自中國古籍,而此次的新年號則改為引用日本古籍《萬葉集》。新年號公布的前一天,安倍晉三在東京就決定新年號一事表示,「希望聽從各方意見後,再進行決定」。菅義偉則稱,「希望能夠選出一個符合新時代的年號,(新年號)能夠深深地紮根於日本人的生活當中。」
  • 日本公布新年號「令和」 關於日本年號你得知道這些事兒
    圖源:NHK據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1日在記者會上宣布日本新年號為「令和」。日本政府1日決定取代「平成」的新年號是「令和」。當今天皇籤署了改元政令,在當天頒布。這是憲政史上首次在皇位繼承前就公布新年號。「令和」是「大化」(645年)以來的第248個年號。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透露,新年號的出處是《萬葉集》,引用了「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薰佩後之香」一句。目前可確認這是年號首次出自日本的古籍,而非中國古籍。
  • 日本新年號確定:「令和」是如何選出來的?
    本       文       約   7125 字閱       讀       需       要                                                                            18 min2019年4月1日清晨,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召開記者會宣布新年號定為「
  • 日本新年號「令和」,到底哪來的?網友:咋不叫「永和」?
    這一年號取自日本古籍《萬葉集》,象徵著追求和平、充滿希望,開創新時代的美好願望。即將代替「平成」的「令和」是日本繼「大化」之後的第248個年號,新年號將於5月1日新天皇即位後開始使用。以往,日本年號絕大部分來源於中國古代經典著作,這是日本首次不從中國古籍中選取年號。
  • 日本新年號「令和」,含著對中國老師怎樣的藐視?
    當地時間4月1日上午11時42分,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上正式公布日本新年號為「令和」(れいわ,Reiwa),出自日本古代典籍《萬葉集》。從公元645年,大中兄皇子仿照唐朝制度,設立日本歷史上的第一個年號「大化」以來,1374年時間,247個年號,出處全部來自於中國典籍。
  • 日本公布新年號:令和!史上首次不引用中國古籍
    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4月1日上午宣布,「令和」被選為日本新年號。日本將從今年5月1日開始啟用「令和」為年號。
  • 日本新年號「令和」 語出「初春令月,氣淑風和」
    (Photo: VCG)日本政府於本周一宣布,德仁皇太子將於5月1日接替其父繼位成為天皇,他的年號為「令和」。4月30日明仁天皇退位後,平成時代也將結束。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星期一說,「令和」這個名字是根據日本最古老詩集《萬葉集》中的語句來命名的。《萬葉集》編纂於1200多年前,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詩歌彙編。
  • 日本新年號「令和」在日語裡究竟怎麼讀?
    (圖片來自朝日新聞網站) 「可以自由發音」,但是…… 4月1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上公布新年號時,將重音放在了詞頭。隨後發表講話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將重音放在了詞頭(與「明治」一樣,即1調)。日本J-CAST News就此問題進行了採訪。
  • 日本新年號「令和」出爐 用典疑取自《蘭亭集序》
    令和日本平成三十一年(公元2019年)4月1日,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於北京時間上午10時半舉行的記者會上,宣布即將於今(2019)年5月1日,隨皇太子德仁就任新天皇之際同時啟用的新年號為「令和」,2019年5月1日0時起將改元為
  • 日本新年號定為「令和」,怎樣選定的?
    史上首次不引用中國古籍來源:參考消息  日媒稱,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於當地時間4月1日上午11點半公布「 令和」為日本新年號。  「令和」年號取自日本古代詩集《萬葉集》中「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時に初春の令月、気淑く風和ぐ)一語,該書成書於8世紀後期,匯集了當時各階層人士創作的4千餘首和歌。  「令和」是日本歷史上的第248個年號,也是日本首次使用日本古代典籍作為年號選取來源。
  • 日本新年號「令和」嘗試「脫中」:網友貼出了這首東漢詩詞……
    2019年4月1日清晨,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召開記者會宣布新年號定為「令和」。日本將從5月1日開始啟用「令和」年號。而針對這次的年號改變,據日媒報導,在安倍晉三等保守派人士的支持下,日本方面在考慮「破天荒」地從本土古典中擬定新年號。
  • 日本新年號「令和」,說是擺脫了中國古典元素,那麼它擺脫了嗎
    然而直到現代,周邊還有一個國家仍然在使用著遙遠的年號來紀年,它就是日本。並在最近日本還發布了新年號:「令和」,那麼這個新年號和以前的年號都有著怎樣的不同呢?「令和」是日本的第248個年號,此前的247個全部都出自於中國古籍。而令和則是出自於日本的典籍《萬葉集》,這也是和以前的年號之間最大的區別。據了解這個新年號在《萬葉集》裡的原話是:「於時初春令月,氣淑風和」。
  • 日媒:日本新年號定為「令和」 揭秘日本年號那些事
    當地時間2019年4月1日,日本東京,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4月1日上午宣布,「令和」被選為日本新年號。(東方IC)綜合日媒報導,日本政府1日決定取代「平成」的新年號是「令和」。明仁天皇籤署了改元政令,在當天頒布。該政令將伴隨4月30日天皇退位,在皇太子即位成為新天皇的5月1日凌晨0點起施行。這是日本憲政史上首次在皇位繼承前就公布新年號。
  • 剛剛,日本宣布新年號!
    日本現任明仁天皇將在4月30日「生前退位」,皇太子德仁將於5月1日即位新天皇,當日零時開始正式啟用新年號「令和」。自此,始於1989年1月的「平成」時代,僅剩1個月便將退出歷史舞臺。創下4個首次事實上,日本改元(註:變更年號)「令和」創下4個首次: 第一,日本憲政史上首次因天皇「生前退位」而進行的改元。戰前,日本年號是以天皇為中心決定的,1979年出臺的《元號法》規定由內閣負責決定。遵照這項法律,此次是繼1989年1月的「平成」之後,第2次由日本內閣決定。
  • 「令和」成為自「大化」以來,日本歷史上第248個年號
    北京時間今天上午10點41分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發表了日本新年號令和(れいわ)今年4月30日,現在在位的明仁天皇將退位,皇太子德仁將即位為新天皇,這是日本近200年來首次天皇生前退位自5月1日起,日本將使用新年號「令和」。「令和」成為自「大化」以來,日本歷史上第248個年號。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日在記者會上就新年號「令和」表示,「蘊含了在人們的美麗心靈相互靠近之中,文化誕生並成長的意思」。此前,能確定出處的日本年號都出自中國古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