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提琴地位尷尬不上不下,勸大家不要學

2021-01-08 一器一樂

想必大家都知道小提琴和大提琴,那大家聽說過中提琴嗎?通常小提琴是放在肩上演奏,大提琴則是放在地上演奏,那中提琴應該怎樣演奏呢?以及它和小提琴之間的區別在於什麼地方?如果你也有這些問題,那麼下面將為大家進行解答。

首先中提琴和小提琴,從外觀來說,它們幾乎長得一模一樣,其相同的部分有琴頭,4個琴栓以及琴栓箱,琴頸,指板,琴橋,腮託,F孔等,那還有一些大家比較容易忽略的結構,也就是小提琴與中提琴不同的地方。

首先,提琴的琴身是由八片木頭組成:一片面板,一片背板及六片側板,若拿相同尺寸的小提琴和中提琴進行比較,那麼中提琴的側板大約比小提琴厚0.5釐米,琴身突起出也較小提琴更鼓,而由於小提琴和中提琴的琴箱厚度不同,音柱也必須調整到適合琴箱的高度。

關於音柱的功能,它主要是承接面板上琴弦的震動,並且將震動傳導至背板。放置的位置主導著提琴高低音域的音色及張力平衡,因此在提琴中也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提琴的琴橋與音柱是由琴弦的張力所支撐的,而四條琴弦架在琴橋上的壓力可以達到近三十公斤,若再受到外力的碰撞,則可能造成琴橋及音柱飛出,所以一把好的提琴需要在力學上達到非常完美的平衡,才能發出動人的聲音。

提琴的內部還有一個無法被看見的結構,就是低音梁。低音梁的位置會被粘合在面板的內側,位於低音弦的下方,其目的是為了支撐低音弦傳導到面板的強大震動,以達到更好的共鳴。因此在中提琴上也會製作的比小提琴更厚實。

更多的細節還有,中提琴的琴頸會比小提琴更粗,琴橋,弦枕會比小提琴要高等。還要比較重要的一點是,中提琴的定弦音高和小提琴存在差異。雖然它們有著一樣音高的三條弦,但是通常在中提琴上會使用比較粗的琴弦,而為了讓較粗的琴弦能夠完整的震動,也必須加重中提琴弓的重量,因此在演奏技巧上也會有更多不同於小提琴運弓的難度。

一般來說,成年人基本上會使用14英寸的小提琴全琴,而中提琴則大約為16英寸,不過中提琴直到今天仍然在不斷地進行改進,所以並沒有固定的大小,而重要的原因之一則是,並非所有人都能夠演奏如此大的樂器,人們也在研究什麼尺寸的中提琴才能發出最完美的聲音,所以這也成為了制琴師和音樂家們不斷探索的一條道路。

相關焦點

  • 莫扎特的小提琴中提琴二重奏大家不要錯過
    小提琴與中提琴二重奏作品K423 K424 創作背景。莫扎特一生只創作了兩部小提琴與中提琴二重奏作品,分別是 G大調小提琴和中提琴二重奏作品 K423以及降 B大調小提琴和中提琴二重奏品 K 424這兩部作品。
  • 中提琴為什麼總是被黑?
    中提琴的四根弦的定弦從小字組的C音開始,往上每根弦升高五度音程,依次為C、G、D、A,每根弦的音都比小提琴低了五度,而比大提琴高了八度,在樂團中處於中聲部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中提琴使用中音譜號記譜,高音域則使用高音譜號。
  • 十種不適合學大提琴的人排行榜,瞻前顧後請考慮清楚!
    導語:大提琴被譽為是一種很優雅的樂器,不少的人也會選擇接觸並學習它,那麼有哪些人是不太適合學習大提琴的呢下面就整理了十種不適合學大提琴的人,一起來看看吧一、對大提琴興趣不高的在十種不適合學大提琴的人中如果是對大提琴興趣不高的話學不學大提琴建議要慎重考慮下,根據經驗大提琴學起來還是有點枯燥的
  • 怎麼分辨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1.從外形視覺上看:小提琴(Violin)和中提琴(Viola)都是橫把位(夾在脖子上演奏),同規格的中提琴比小提琴略微大一點(近看容易比較出);演奏姿勢都差不多,只是對於演奏員來說,把位(簡單的說就是兩手指在同一音高差之間的距離)小提琴小一點,中提琴大一點。帕薩卡利亞 中提琴小提琴二重奏大提琴(Cello):最直觀的,是只能坐著演奏的。
  • 平夏斯·祖克曼:不會拉中提琴的小提琴家算不上好指揮
    平夏斯·祖克曼在演奏中 郭新洋 而祖克曼之所以能在今日樂壇有著如此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僅在於他在小提琴演奏上的卓越成就,更在於他同時也是傑出的中提琴家和指揮家
  • 曹氏提琴 | 中提琴青年演奏家
    中提琴是現代提琴中最早面世及被採用的,它的四條弦是C 、G、D、A,較小提琴低五度,較大提琴高八度。本文由琴界·曹氏提琴(中國)直營店安老師提供,歡迎閱讀。演奏中提琴雖然看起來和小提琴很接近,實際上中提琴和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弓法。由於體積變化,因此演奏中提琴對體能要求更高。(據說小提琴師練習幾個月中提琴後再演奏小提琴會有很大進步。)
  • 維納斯 · 中提琴
    他們接觸探戈的時間絕對不短了,這可以從他們在場子裡鎮定自若的氣場來判斷.而且大家都和他們開著玩笑,打著招呼,所以絕對都是老前輩。但是當陌生的來訪舞者卡到他們,和他們跳舞的時候,會發現他們的舞蹈水平和這時間沉澱下的鎮定度不成正比。簡單地說,他們接觸探戈很久了,但是就是跳不好。在這個用舞技說話的世界,跳不好舞簡直就是種折磨。
  • 不要被「人設」黑了中提琴,它其實很好聽……
    當小提琴(Violin)、中提琴(Viola)、大提琴(Cello)與倍大提琴(Double Bass)放在一起時,終於明白,為什麼好多人分不清中提琴和小提琴……中提琴手總是從小提琴手的拒絕中被挑選出來的? NO! NO! NO!請你繼續往下刷,不僅對中提琴有一個全新的認識而且能把中提琴拉好的都是大神吶!!
  • 為什麼中提琴老是被黑?可能是「人設」出了問題...
    平時使用中音譜記號(alto clef)記譜,高音域則使用高音譜記號。在18世紀中葉之前,中提琴只在管弦樂團中使用。之後隨著弦樂四重奏的興盛,成為室內樂中不可或缺的樂器。看完中提琴的「簡歷」,覺得說還好啊,為什麼大家對中提琴的「惡意」那麼那麼那麼大呢?
  • 我的中提琴情緣丨回憶與沈西蒂學習中提琴的往事
    八年的部隊生涯對於我來說是難忘的經歷,而此時的我從小提琴轉入中提琴專業的過程也實屬不易。因為二者在演奏應用上的差異很大,中提琴的音域更寬,音色的控制非常考究。為了改變大家困窘的環境,歌劇院院長施鴻鄂提出實行承包製,讓大家都出去演出,賺取收入。院內有歌劇團和歌舞團,經過大家的討論和推舉,我有幸擔任了歌劇團團長的職務。在這段時間裡,不僅要想方設法和其他團體合作,到處演出,還要把團內的活動搞得有聲有色,也讓大家的收入有所提高。
  • 小提琴和中提琴音色的區別
    我們可以根據這些不同的演奏方法,把種類繁多的樂器劃分為幾個組:用弓拉的弦樂器是一組,用嘴吹的管樂器又是一組,這一組樂器由於構造的材料不同還可以分為木管樂器和銅管樂器兩組,最後,用手來敲打的叫做打擊樂器,也自成一組。我們看到,弦樂器組基本上佔滿舞臺的前半部,它是樂隊中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數量上佔絕對優勢,一般在一個由一百人組成的交響樂隊中,弦樂器組就有六十到七十人。
  • 中國家長,請不要隨隨便便讓孩子學「小提琴」
    從表面上來看,單音樂器在學習的時候明顯要比和聲樂器簡單許多。畢竟像笛子這種單音樂器,你無論怎麼努力,都不可能同時吹出2個不同的音符來。而鋼琴則可以多個手指同時按下,發出多個不同的聲音,這也意味著和聲樂器確實要多操很多心。
  • 請聽一段高水平的中提琴獨奏
    不知演奏家網粉絲中,有沒有學中提琴的,如有,塔姆斯蒂的高水平表演定能叫他(她)欽佩不已。安託萬·塔姆斯蒂(Antoine Tamestit),著名法國中提琴家,曾獲國際中提琴比賽多項大獎。這是他在交響樂團演奏巴託克協奏曲時(指揮François-Xavier Roth),一段精彩的中提琴solo。主要技巧集中在自然跳弓上。
  • 在潮溼的環境下如何保護你的提琴?
    由於提琴類樂器基本上都是由木材製成的,雖然其外殼有一層油漆保護著,但是它的內壁卻是不設防的。潮氣可以通過f孔進入琴體內部,它對琴的不良影響遠遠超過一般人的想像。提琴的木材吸收潮氣裡的水分後就會膨脹,特別是在又潮又熱的情況下,膨脹就會更為厲害。受此不良影響,樂器可能有下列變化:琴頭部的弦軸卡死拉線板後的尾筋變長。指板下降。音柱變短。
  • 中國愛樂青少年交響樂團中提琴導師毛新光|音樂王國中的隱士
    並和世界上最具影響力和聲望的音樂大師們多次合作。同時是中國愛樂樂團弦樂四重奏主要創始人之一,中國愛樂弦樂四重奏常年巡演於國內各大音樂廳,曾赴美國卡內基音樂廳、耶魯大學,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杜拜等國家演出。2018年被上海交響樂團聘為客席中提琴首席,隨上海交響樂團進行了美國和歐洲世界巡演。參加的所有演出均受到當地專業樂評人和樂迷的高度讚譽!
  • 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的區別與特色是什麼?
    中提琴樂器特色:中提琴屬提琴族樂器裡的上中音樂器,音色柔和、深沉, 略帶些沙啞,因而亦獨具特色。中提琴進入樂隊後並不是馬上就有機會發揮出與它本身相稱的作用。在巴赫和亨德爾的復調音樂中,中提琴與其它弦樂器同處於平等的地位。
  • 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有什麼區別?
    在演奏技術方面,小提琴在全樂隊中也最靈活,它適於演奏任何速度和形式的樂句,包括帶有和弦式進行的樂句。因此,小提琴在樂隊中總是起著主導的作用,它可以稱為交響樂隊的「心臟」。在樂隊中小提琴演奏者一般有二十二人到四十二人不等。
  • 裝逼的時候,勸你不要飆英文
    [03:18]錄製視頻的這位博主說:「我聽不懂英語。」 對方立刻回覆:「好好學一學!沒文化!」 過了一會還說:「就是無知,加文盲,不懂英語?賴誰啊?」 然後補了句:You have to learn English, for your holiday, for your petition(不確定), you still be...
  • 提琴之都,愛樂之城
    全球每3把小提琴中,就有1把產自黃橋。《瞭望東方周刊》記者朱旭東│江蘇泰興報導2018年3月29日,黃橋鎮鳳靈樂器集團制琴技師在對提琴音箱進行修邊整理(李響/攝)仇新亮的名片很特別——一方小小的切割成提琴模樣的木板,上書「靚琴坊提琴製作中心」。拴上閃亮的金屬鏈,木刻名片更顯精緻。
  • 現代技術在提琴研究中的應用
    一般認為古舊木材在潮溼條件下吸水率降低,大約穩定在10%左右,對空氣的溫溼度的相關度不顯著,聲發射性能改善,水萃取物,醇苯萃取物明顯增加,全纖維素,α纖維素降低,β聚糖和木質素的變化則很少。揚氏彈性模量和壓電模量在300年內逐漸增加,以後隨年份增加而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