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生存:為「詩與遠方」提供閱讀「島嶼」

2020-11-24 人民網寧夏站

「每當繁忙工作後,周末能抽空來書店,都心懷幸福感,如果有人把圖書館比作天堂的樣子,我覺得書店也有這樣的實力,這裡對我來說,是一方世外桃源」。5月17日,在新華書店銀川書城三樓文學書架旁,35歲的王林杺正在過道裡靜靜地閱讀。

閱讀是一種生活方式。周末到家附近的書店逛一逛,成了同王林杺一般都市人生活中充滿文藝氣質的事情。「這是我想要邂逅『詩與遠方』的方式。」當天,她選購了4本文藝理論方面的書籍,「相對於買衣服動輒數百元的花銷,書籍消費很值」。

當天,還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走進書店。「用筆點『小紅帽』,聽聽說什麼了?」在書店一樓的低幼閱讀區,37歲的楊女士正指導4歲的女兒珊珊嘗試有聲書閱讀。楊女士告訴記者,周末和孩子一起逛書店,見識書的海洋,在這一個小小的動作裡,會在孩子心田種下一粒探索的種子,也會定格為難忘的親子記憶。

記者看到,在書城設置的「品味時光」等數個專門閱讀區,人們和書籍彼此陪伴,度過美好周末。

新華書店銀川書城店副經理王永鳳說,隨著全民閱讀深入人心,書店的閱讀氛圍越來越濃厚。今年自2月26日開門以來,線上營業額逐漸減少,讀者更喜歡到實體店購書。書店從最初周末人流量200餘人,到近兩周的周末達500餘人,周末營業額也從起初的2萬多元,達到目前的7萬多元。她認為,在電子閱讀便捷的當下,仍然能在實體店裡感知到不同年齡段讀者對紙質圖書的熱愛,作為書店經營者,「很歡迎讀者坐下來靜心地閱讀,選書、購書」。

若以往把新華書店、圖書館比作大多數銀川人走進「精神生活」的「後花園」,如今的銀川,多了個性氣質的獨立書店,讓愛書人有了去處。

5月17日,位於銀川市興慶區某小區裡弄的不慌書店,從午間1時到晚間11時的營業時間裡,幾乎滿座。曾幾何時,這樣的書店只存在於北上廣等大都市,但如今,在銀川的小區裡,也有這樣的書店隱於街巷。

這裡有書、咖啡、貓,一草一木都被同樣愛書的主人無痕地植入成書店風景。在周末或閒暇時光,你可以安靜地閱讀,逗貓,賞花,或看雲聽雨,或者只是發發呆。一支幹枯的插瓶花骨朵、濃陰下投下的一束詩一樣的陽光,任一處微小景致,都被店主人拾進某一天的微信號裡,這也許正是微信號中插畫師筆下的靈感來源……

書店主人張耀說,從4月份開始,幾乎每天都是客滿。顧客大多喜歡在這裡安靜看書,或者有自由職業者找個不被打擾的空間專注工作,近期還有許多暫未開學的大學生來書店學習和寫論文。

創辦書店已有3年,張先生的理念是「開一家書店,改變一座城市的氣質」。他說,「一座城市的氣質、文化、消費習慣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之前銀川少有這類的消費場景,咖啡書店的出現,改變了部分讀者的習慣,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到這種舒適的環境裡閱讀和消費。」

周末,讀者在一間咖啡書店閱讀。

(責編:閻夢婕、寬容)

相關焦點

  • 【江北姐妹帶你逛】一起去逛逛,可以找到詩與遠方的書店
    【江北姐妹帶你逛】一起去逛逛,可以找到詩與遠方的書店 2020-04-17 1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大小小的閱讀空間 承載了常州人的「詩和遠方」
    不久前,省全民閱讀辦委託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實施的2019年度江蘇省居民閱讀狀況調查結果正式出爐。記者獲悉,調查顯示,2019年度常州市居民綜合閱讀率為95.53%,位居全省第4位;每天閱讀1小時以上人數佔比55.70%,位居全省第2位;閱讀活動參與率為15.66%,位居全省第5位。
  • 書店影像詩 | 臺灣書店暴走日記
    儘管只有十多坪的店面,但這裡被Flavorwire稱為全球最美的二十家書店之一,而這個稱號一點也不為過。因為這裡的的確確是一家收藏美的書店。,茉莉用現代書店的方式經營二手書,營造了精緻的閱讀環境的和建立了嚴謹的圖書分類。
  • 書店裡的影像詩 獻給孩子們的書店
    2014年,導演侯季然拍攝紀錄片《書店裡的影像詩》,我們得以初見臺灣40家獨立書店的今天,看到他們最真摯、最堅持的一面。■《書店裡的影像詩》侯季然|導演孩子,從古到今都是我們最關愛最珍惜的寶貝,然而在今天手機、平板、電腦、遊戲機的侵襲下,多少孩子還記得在睡前纏著母親給自己講一個故事呢。
  • 「詩與遠方」很給力
    「五一」前,為促進文旅消費,全省各地紛紛出臺優惠措施,多重政策利好疊加,加快了文旅產業復甦的步伐。從「五一」假期的情況看,人們的出遊意願進一步釋放,紛紛走出家門,在紅色、古色、綠色裡追尋「詩和遠方」,沉寂多時的旅遊景區和文化場館熱鬧了起來,迎來一波文旅消費的反彈。「本地人遊本地、周邊人遊周邊、江西人遊江西」成為主流。可以說,這個假期,江西文旅市場的表現既出「彩」,又給力。
  • 福建這些鄉村圖書館,藏著詩和遠方……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其實,閱讀是離你最近的「詩和遠方」福建有一些圖書館不在繁華的都市之中這裡不僅為當地留守兒童提供一個與城市少年同等的讀書、交流之地,更為月洲村保留一處文化、精神傳承之所。地址:福州永泰縣嵩口鎮月洲村先鋒廈地水田書店先鋒廈地水田書店位於福建屏南廈地古村村落北側,被一片水田環繞。
  • 遠方為你讀詩 | 楊煥亭《嵯峨山月照詩心》
    當然,他為這方詩歌的熱土增了輝,添了彩。這種相互依存為我們從理論的層面研究文學的地域性興盛,提供了具有史蘊價值的拓片。誠如作者在"後記"中所說,"我的文學創作得到了全面豐收,得益於很多前輩和朋友幾十年如一日的大力提攜和培養"。
  • 書店裡的影像詩
    今天想要分享一個系列紀錄短片——《書店裡的影像詩》(Poetries From the Bookstores). 這部紀錄片於2014年由夢田文創製作。夢田文創執行長蘇麗媚擔任監製、作家楊照擔任顧問,導演侯季然拍攝。
  • 西西弗模式在為城市閱讀提供什麼?
    西西弗模式到底在給書業和其他傳統文化行業的轉型提供了怎樣的模板?跟同時代的不少書店相比,西西弗的發展模式更為傳奇,它幾乎是在實體書店最為低潮的期間開始在自己的布局版圖上攻城略地,這一點不禁讓人驚嘆。  當時的困境就是中國高成本時代的到來,書店的死亡大都是由於成本原因,再加上網絡時代對傳統市場的衝擊,而傳統實體書店本身卻又不是以現代企業形態出現的,總之是外因和內因疊加在一起,為傳統書店的生存造成了重重的困境。
  • 在無處落腳的大海,你就是我的島嶼 |「為你讀詩」
    我從海上來作者:楊牧為你讀詩:黃子韜 | 演員那些反而好像是前生的幻想當我偶然行過春潮澎湃的外鄉一點點歌曲在野地裡傳播在舊城樓的一隅我不期然與你相遇,猶豫的神色匆匆匆匆向水聲強烈的地方飛散我感覺到布幡和車輪的交擊在前方,許多事件在我還沒有經過的道路上發生如同必然潮水在背後湧動,更遠是島是喧鬧的渡頭,市集,寺廟更遠更遠的是海我從海上來選自:《楊牧詩集Ⅲ:1986-2006》 洪範書店
  • 書店裡的影像詩| 101-1131
    大多數時候,這樣東西都在沉睡;但是當我們記起一個美好的遠方,當我們為它受苦,這樣東西就會甦醒,在它獨攬風景的瞬間,這些風景成為我們人格的一部分。所以每個人看事物的方式各不相同。我們的情感比色彩和音樂的靈魂升得更高,只是這些情感幾乎不曾甦醒,尚未伸展它們的巨翅,包攬神奇。詩歌存在於一切事物:醜陋的、美麗的、惹人厭惡的;難的是知道我如何發現詩歌,如何喚醒靈魂裡深邃的湖。
  • 世界讀書日觀察|實體書店定位已「進化」為提供豐富閱讀體驗的文化...
    往年的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實體書店都會舉辦讀書分享會、購書滿減、新書發布等線下活動。今年由於疫情,出版社、書店紛紛進駐網上商城、外賣平臺,進行線上直播。與線上經濟「親密接觸」一段時間後,實體書店收穫了什麼,對推動全民閱讀有什麼助益?
  • 詩與遠方│《化城再來人》:周夢蝶的一天,詩人的一生
    陳傳興編劇、導演的紀錄片《化城再來人》,是臺灣出品的文學大師系列紀錄片電影《他們在島嶼寫作》之一。《化城再來人》借用佛經典故,以周夢蝶的一天隱喻其一生中的風景,從日常中穿插映射其思維、修行、寫作,試圖重現昔年臺北武昌街氣氛、書攤的孤獨國,追索病痛帶來的改變與啟發、幾次生命裡的流徙與意義,最後具現為那不負如來不負卿的悟與情。 周夢蝶與現代詩,無可奈何的緣分。莊周夢蝶,無有虛實。詩人在紅塵中夢想脫俗,於露電裡捕捉永恆。
  • 四時更迭,這些書店卻留下了秋天的影像詩
    「喜歡閱讀,就去書店吧!氣氛會傳染,人會更有求知慾。周末去蝸牛讀書館借書,沙發和桌椅區都坐滿了人,有拿著電腦辦公的,有陪小孩讀繪本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小世界。有開水提供,帶個保溫杯就能坐一下午了。——@網友 怎樣」先行書店
  • 書店」跨年夜:為書店加油 為閱讀守望
    書店」主題曲《燃燈者》溫暖無比……2020年12月31日晚,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攜手幸福集薈書店、抖音平臺主辦,上海市徐匯區圖書館協辦的第五季「加油!書店」跨年夜活動在上海幸福集薈書店舉行。跨年夜活動是第五季「加油!書店」創意單元的重頭戲,通過對談、脫口秀表演、音樂表演、崑曲、影像展映、詩歌朗誦等多種形式,與線上線下的讀者共度奇妙的書店跨年之夜,為書店加油,為閱讀守望。
  • 【書香法院】詩與遠方丨《人間有味是清歡》
    【書香法院】詩與遠方丨《人間有味是清歡》 2020-06-25 03: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泰安安嶼書店:安頓心靈的島嶼
    書店每個展臺都互相關聯,分割出來的通道流暢貫通,靠牆是直達屋頂的書架,中央是一個圓形中島大展臺,方便讀者找書,也可席地而坐盡情的閱讀。書店羅馬階梯可辦理各類讀書會、沙龍會、以及開展各類公益會活動,在這裡讀者不止能體驗到文化的厚重和創意的跳脫,更可以在嘈雜的都市生活中,尋到一份久違的心靈靜謐,覓得一種返璞歸真、遵從內心生活的可能。
  • 「詩和遠方」到底害了多少人?
    剖開「詩和遠方」,文藝旅行背後所盤踞的也許只是一盤生意,而在無人區失聯的女孩永遠不會再知道了。而且其中還有相當部分是缺少戶外冒險經驗的學生,難道詩和遠方的吸引力就這麼強烈嗎? 但是隨著這股文藝的春風席捲中華大地,「詩和遠方的田野」慢慢開始變味兒了,許多作者開始以文藝旅行為賣點,向年輕人販賣一些鼓吹放棄一切、獨自流浪的文藝書籍。
  • 婚姻過的不僅僅是柴米油鹽,也是詩和遠方
    有的人把日子過成了柴米油鹽醬醋茶,有的人把日子過成了詩與遠方。經濟基礎決定了生活質量我們不可否認,生活的點點滴滴正是建立在柴米油鹽的基礎之上的,大到衣食住行,子女教育,小到吃喝拉撒,都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來保障,因為愛情不是空想的烏託邦。其實不僅僅是愛情需要經濟的保障,我們的生活也是。
  • 「大隱隱於市」:上海獨立書店在困境中低調前行
    原標題:「大隱隱於市」:獨立書店在困境中低調前行  東方網4月23日消息:藏身於民宅、大學或商場一角,多數隻佔著一兩個房間,卻擁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在如今這個閱讀越來越便利化、信息越發碎片化的時代,獨立書店無疑以其特立獨行的存在成了城市一道獨特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