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睡渣」寶寶?父母別憂心,做好這4步,幫助寶寶自主入眠

2020-12-27 朗朗育兒課堂

睡眠對於人類來說,就像吃飯和呼吸一樣重要。如果一個人長期缺乏睡眠,對身體的各項機能將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小孩與大人不同,大人能控制潛意識強迫自己入睡,而孩子只會在想睡的時候睡著,不想睡的時候則是精神百倍。很多家長對孩子哄睡、陪睡都不見效,這是因為孩子們大多數都是「睡渣」。

有一位寶媽反應:自己的孩子今年2歲,他平常精力充沛,尤其是在晚上時間,比成人更能熬夜,怎麼哄都睡不著,有時終於睡著了,一關上房間門,他就會醒來,只能再次哄他入睡。實在找不到辦法,她就尋求了親戚的幫助。

親戚說:「哄一個孩子睡覺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有很多竅門,要了解為什麼孩子不想睡覺,要採取適當的方法。聽了親戚的建議,這位寶媽仔細回想了一下發現兒子每天睡覺前都喜歡看動畫片。

孩子被裡面的情節和畫面吸引,常常捨不得從電視機面前走開。所以這位寶媽把孩子看卡通片的時間到了中午,晚上睡覺前家裡都處於安靜狀態,於是孩子很容易就睡著了。

孩子睡不著的原因有很多種,這些原因往往也是因人而異。只要掌握了原因,就有辦法去解決,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為什麼寶寶會成為「睡渣」吧!

一、存在「睡渣」寶寶的原因?

★ 受父母作息影響

家長經常刷手機到午夜,手機發出的聲音和父母輕微動作發出的聲音都會影響孩子的睡眠。並且父母的睡眠習慣將直接對孩子的睡眠習慣產生影響。

換句話說,當父母晚睡時,孩子也不會早睡。

★ 睡前過於興奮

遊戲和運動會增加孩子的身體興奮感,讓大腦處於極度活躍的狀態,並且很難在短時間內平靜下來,孩子自然就睡不著覺。

★ 睡眠環境差

室內的光線過於明亮,空氣品質差,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讓孩子感到生理不適,噪音、溫度、光照和習慣睡眠環境的改變,都可能影響到睡眠結構和特徵。

所以說,孩子睡眠不好,夜起次數多的原因主要是跟外界環境掛鈎,要讓孩子提升睡眠質量,家長就要知道「嗜睡」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知道了正常睡眠的重要性,才會對這方面更加重視。

二、「嗜睡」對寶寶有哪些危害?

● 影響個人情緒

當孩子得到更多的睡眠時,他們的身體活動也會相對的減少,如果孩子沒有進行足夠的鍛鍊,體內的內啡肽會減少。

內啡肽是讓人感到心情愉快的一種物質,這就是為什麼孩子從長時間的睡眠中醒來會感到頭昏眼花。一旦陷入這種狀態孩子會對戶外活動絲毫不感興趣,間接導致了無聊和抑鬱

● 食欲不振

一旦孩子長期的處於「嗜睡」狀態,會給孩子的消化系統帶來不良影響,逐漸使孩子出現食欲不振、情緒低落、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最終導致胃腸道功能紊亂

● 易得肥胖症

睡眠質量差的孩子更容易患肥胖症。孩子早期睡眠不足會增加後期超重的風險。睡眠充足的孩子不易肥胖,白天燃燒的卡路裡也較少。

童年和青春期的睡眠模式會影響成年期的體重和健康狀態。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狀態是對他們短期以及長期健康的重要投資。

嗜睡的本質其實是睡眠質量差,這會對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造成雙重影響,那麼,家長又該如何幫助孩子逃離這種「嗜睡」狀態呢?

三、父母如何幫助「睡渣」寶寶快速入眠?

※ 提供舒適的環境

對於孩子們來說,創造一個有利於睡眠的環境對他們快速入睡很有幫助。拿臥室裡的光線舉例,和明亮的燈光相比昏暗的燈光狀態明顯更適合兒童睡覺

所以如果白天要讓孩子入睡,最好是關上窗簾,使臥室處於昏暗的狀態。晚上孩子睡覺時家長應及時關掉臥室燈,備一盞小夜燈在孩子的床邊,使臥室的燈光狀態更加適合睡覺。

最適合孩子睡覺的溫度是25攝氏度。如果睡眠環境超過這個溫度,孩子就會覺得熱,然後翻來覆去地睡不著;

低於25攝氏度的話,孩子可能會在夜裡被凍醒。臥室裡總是有噪音的話,會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從而影響他們的睡眠。

※ 把控孩子的情緒

孩子睡前,父母不要讓孩子處在過於興奮的狀態也要不讓他們在睡覺前吃太多東西或喝太多水。孩子從興奮中恢復過來通常需要一段時間,而且這段時間相對較長。當孩子處於興奮狀態,爸爸媽媽想哄睡孩子簡直是難上加難

※ 提前做好睡眠準備

讓孩子做好睡覺準備。提前15分鐘讓孩子們穿著睡衣上床睡覺,拉上窗簾,調暗燈光,家長可以試著讀一些圖畫書,記住說話要輕柔,語速要慢。

堅持這樣做,你的孩子就會意識到他們要睡覺了,養成規律的習慣後,孩子也就不需要哄睡了。

對孩子而言,在晚上睡個好覺比吃一頓美餐更重要。睡眠不僅能促進身體發育和提高免疫力,還能讓孩子的身心得到放鬆,智力得到提高。

所以父母們,快和孩子一起睡覺吧,保持好睡眠習慣,成為健康的一家人。你有什麼讓孩子快速入睡的方法嗎?和大家一起在評論區交流交流吧!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寶寶睡覺時的3個表現,是在練習自主入睡,父母別隨便幹擾孩子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寶寶不想睡,只是媽媽總以成年人的視角看待寶寶的睡眠習慣,幹預太多,遏制了寶寶自主入睡的能力。今天小編帶各位媽媽們了解一下寶寶是如何練習自主入睡以及「4S哄睡法」。寶寶睡覺時的這3個表現,其實是在練習自主入睡1.
  • 搞定「睡渣寶寶」,媽媽只需這樣做
    然而事實卻是:哄睡倆小時,放下就秒醒。媽媽們每天像個「拆彈專家」,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好容易哄睡著了,夜裡睡著睡著就會突然驚醒,撕心裂肺的哭,搞得寶媽心力交瘁。家裡有這種「睡渣寶寶」,爸媽該怎麼辦啊?先別急著怪寶寶,先來看看這些導致寶寶越來越難哄睡的誤區你進了沒有。
  • 告別抱睡、奶睡,讓寶寶自主入睡的秘密,就在這一張圖裡
    原創 朱笑婕 丁香媽媽每次丁香媽媽聊到寶寶的睡眠問題時,被媽媽們提及最多的,就是「怎麼才能讓寶寶自主入睡」。自主入睡是寶寶睡眠之路上的終極目標,誰都希望自己家娃能放在床上,不吵不鬧不用哄,安靜地睡去,皆大歡喜。
  • 婆婆們別再怪媽媽抱睡,奶睡啦!寶寶自主入睡的奧秘其實是....
    什麼是寶寶自主入睡?僅從字面的意思解讀,就是寶寶不需要依賴父母,自己可以獨立完成入睡。自主入睡也是一種需要學習的能力,和學習坐站一樣自然發生,4-6個月是比較好的時間窗口。至於家長所疑惑的,明明看著很困,但為什麼就是怎麼哄都不睡的問題。這主要是因為孩子和成人不一樣。孩子越困他會感覺越不舒服,會不自覺地哭鬧。
  • 放下就醒,寶寶只能抱著睡怎麼辦?4辦法培養寶寶自主入睡的能力
    3.驚跳反射很多媽媽都見過,寶寶明明睡得好好的,可是卻突然一驚一乍的張開雙手把自己嚇哭了,這可能就是寶寶的驚跳反射。驚跳反射是由於小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所致,受刺激後容易引起興奮,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 寶寶睡覺一有動靜,婆婆就去拍,媳婦:別這樣,對寶寶不好
    小林是一位新手媽媽,懷孕後就在家安心養胎,從職場女性轉變成全職媽媽,這讓她有些適應不來。她每天的工作就是照顧寶寶,把寶寶哄睡之後,閒下來的時間就是做家務,日復一日,這個過程是很枯燥,也很累,但是小林看著寶寶一天天的長大,覺得很值得也很幸福。丈夫每天下班都會準時回家幫助她照顧寶寶,這時小林就覺得沒那麼辛苦了。
  • 父母要知道:給寶寶告別紙尿褲的時間!不然對寶寶有傷害,別弄錯
    寶寶小的時候,不能自主排便,為了寶寶舒服,也為了父母更加輕鬆,現在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紙尿褲,它比尿布方便省事。不過等著寶寶慢慢長大,父母們就要面臨一個大難題,什麼時候告別紙尿褲?過來人都表示:穿上容易,脫掉難!
  • 孩子深夜不睡,是故意搗亂?原因不全在他,別讓寶寶再「哭睡」了
    哭是情感釋放的一種方式,娃在一頓大哭之後,整個人都放鬆了,對入睡的幫助很大。有些家長在體會過了娃"哭睡"的省心後,在最後哄睡無效時,不得已只能把娃弄哭,這種行為既無奈又心酸,而在娃兒睡著後,家長自己也是在後悔中煎熬。經常讓娃哭睡的壞處1、影響發育。
  • 抱睡、奶睡危害大,那孩子如何自主入睡?「三個步驟」父母要記牢
    畢竟這兩種方法屢試不爽,幾乎抱著寶寶邊拍邊顛,或者餵著奶,輕輕的拍著寶寶,就能讓他們秒睡,因此許多家長也忽略了去考慮這兩種方式是否真的「有效果」,或者會不會給孩子們帶來危害?而在孩子最具有困意的時候,便也是最容易將孩子哄睡的時刻,作為父母一定抓住機會,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認真的哄寶寶入眠。
  • 寶寶頭睡偏了該怎麼辦
    還有啊,我們家包子爸爸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大扁頭,小時候怎麼睡的,咱就不好追溯了,但是真的影響美觀呀。。。孩兒他爸,對不起了,555,別恨我!所以很多地區家裡老人堅持要新生兒睡各種灌了大米、小米的定型枕頭,把腦袋睡平、把腦袋固定睡覺等做法真的很扯很無知!
  • 寶寶出現這三種行為,寶媽就可以著手培養自主入睡了,帶娃更輕鬆
    媽媽們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個好的睡眠,但是好的作息規律還是取決於寶寶的睡眠質量。寶寶常常哄睡了,剛要放下就又醒了,從此家中只能是長期處於「靜音模式」,生怕一點兒動靜就吵醒寶寶,媽媽們真是苦不堪言。媽媽期盼著夜晚可以有一個好的睡眠,有時會急於訓練寶寶進入自主睡眠。事實上,媽媽在平時很容易忽視寶寶睡覺時的一些表現,寶寶可能在練習自主入睡。
  • 寶寶何時才能自主入睡?這3種表現暗示媽媽,寶寶在練習自主入睡
    奶睡成為「絆腳石」,寶寶無法實現自主入睡小路今年也剛剛生出一個漂亮的寶寶,現在已經6個月大了,每天睡覺還是需要小路不停地哄著才能入睡,這讓小路疲憊不堪,只要一到晚上,小路就要哄著寶寶睡覺,還必須是奶睡才肯入睡。甚至有的時候寶寶晚上醒來的時候,小路依舊要重複這套流程,折騰的小路每天早上就像是神經衰弱一般。
  • 新生兒有的是天使有的是睡渣,提前做到四個準備,避免寶寶成睡渣
    前兩天有朋友發圈,說自己寶寶剛滿月,睡眠天使變睡渣,老母親睡眠嚴重不足,求方法。有熟悉的朋友留言,同款寶寶,求救。雖然我女兒已經5歲多,但是說起她嬰兒期的睡眠,真的就是一把辛酸淚。沒有生孩子之前我媽說孩子生下來就是吃了睡睡了吃。生下來之後才發現,吃了睡睡了吃就是奢望。
  • 不抱睡、不奶睡,孩子怎麼自主入睡?爸媽「三步走」孩子輕鬆睡
    文 | 凝媽關於寶寶的睡眠,媽媽們都有說不盡的苦惱。有媽媽的留言是這樣的:目前寶寶9個月了,每晚能醒9次以上找奶吃。有次我記錄過,基本半小時一次搞了13次左右。不給就哼唧,越來越大,然後哭,抱起來也不行,哭。
  • 「哄睡」這個千年老梗,再也不會是父母跨不過的「坎」了
    據她傾訴,她兒子從三個月開始,就露出了睡渣的真面目: 其實,閨蜜吃的這苦,我是深有體會。因為我家二寶就是睡渣,出了月子,我就感覺到了,他不是一個「天使寶寶」,而是一個「惡魔寶寶」。因為兒子睡不好,我的睡眠也被切割的支離破碎。晚上不睡,白天崩潰,帶個娃,都要有抑鬱症了。
  • 飯渣寶寶真讓父母頭大!學會這三招,讓「飯渣」逆襲變「飯霸」
    通常來說,當孩子開始願意自主吃飯時,就會表現出一些明顯的「信號」,這說明孩子已經到了「吃飯敏感期」。對於家長們來說,孩子不喜歡吃飯,相當於一個「世紀難題」,不愛吃飯會導致寶寶不能夠正常的發育成長,讓一些家長們非常著急。
  • 寶寶啥時候能「自主進食」?6-18個月寶寶,要掌握4大用餐技能
    從4-6個月就該添加輔食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從寶寶6個月後就要添加輔食了。而中國衛生部給出的建議是:4-6個月後就可以給寶寶添加輔食了。醫生提醒:塊狀食物的添加可以增強寶寶的咀嚼能力,對寶寶以後的換牙、說話都有幫助。最開始可以給寶寶弄一些碎麵條,或其他比較軟的丁狀食物,讓寶寶先適應一下。
  • 寶寶睡覺必須抱著睡,放下就醒,戒不掉抱睡應該怎麼辦
    昨天去朋友家做客,看到她一直抱著4個多月的寶寶來回地走,看到寶寶已經睡著了,我喊她放下寶寶坐下來說會兒話,結果她一臉無奈的跟我說:「我也很想放下她,可是一放她就哭,我都快要崩潰了。」我又問了她更多的情況,了解到朋友家的寶寶的小覺一般連40分鐘都不能達到,自主睡眠能力特別差,睡醒了不會自己繼續睡,一定要繼續抱著走一走、拍一拍才能再次入睡。因為寶寶經常需要抱著才能睡著,朋友的手臂經常酸痛。為改善這種情況,她也嘗試過很多次想要輕輕地拍著寶寶入睡,但是效果並不理想。
  • 這種睡姿寶寶最聰明,你家寶寶有嗎?
    事實上,想要判斷寶寶是否擁有高智商,仔細觀察他的許多習慣就可以看出,比如說寶寶的睡眠姿勢。專家研究發現,這種睡姿寶寶最聰明,你家寶寶是嗎?許多媽媽都有這樣一個習慣,在自己的寶寶睡著後,仍會專注的盯著他細細的看,感嘆這個小天使的到來給自己帶來無限的幸福感。可有時,寶寶在睡眠中小身體會突然抖動一下,甚至會像觸電一樣直接醒來。這時候媽媽會開始擔心孩子是否受到的什麼聲音的驚擾,或者是哪裡不舒服。導致孩子睡不踏實。
  • 抱睡會影響寶寶脊椎?專家的解答有些出乎意料,但壞習慣要抓緊改
    文 / 職場媽媽育兒路小飛家女兒快三個月了,初為人父這段時間,每天都和我們分享寶貝的日常,嘴角的微笑顯示出大好的心情。昨天食堂吃飯時,小飛和我們幾個寶媽坐在一起,諮詢寶寶抱睡的事宜:「寶寶現在養成了抱睡的習慣,一放就醒,家裡人多,索性都願意抱著,可我擔心抱睡時間長了對孩子脊椎不好。你們有什麼建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