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期|站樁—脊正筋柔百病消,如何做到脊柱之正

2020-11-19 騰訊網

愛太極 尚自然 樂健康 享生活

只有通過站樁換勁,將後天拙勁換為先天靈勁(心意拳:靈勁上身天地翻),通過放鬆肩胯四塊,解放脊柱,一動即從脊柱發動。

歷經多年的學習、思考與體認,總結如下,給自己和同好留做參考:

站樁第一要肌肉鬆沉。肌肉如玉樹掛寶衣般,皆垂掛於筋膜之上;肌肉受地心引力,沉墜抻拉筋膜,時日既久,肩胯四塊處本已粘連之筋膜,得以伸展放長,肩胯活動自如,有脫肩松臂之感;髖胯放鬆,坐胯泛臀,尾椎得以松活。脊柱如發動機,肩胯四塊懸掛於脊柱,如汽車四輪懸掛於車身。脊柱伸縮旋轉,四輪鬆緊虛實搭配,則身動如巨浪翻騰,動力滔滔不絕。八極拳的入門樁叫犀利樁,其實原傳的真名叫「稀泥樁」,生動形象,遍體松靜力如泥的意思。

站樁第二要脊柱垂掛。站樁為了撤開鎖住脊柱的二六連環鎖,肩胯四塊要松沉,薌老拳論中所言的鬆緊,正是太極拳中「松沉」的意思。脊柱松垂如貓,伸縮自如;腰脊骨垂線似,尾閭垂放;脊柱童子掛畫,起拔高吊,大椎如繩吊起;上掛下垂,上下互爭,此即薌老所言「上下之力為周身共引之力」;頜骨微合,如吞虹咬筋,似開非開,似合非合,此即太極拳之虛靈頂緊,也是內功真經所言,耳後高骨如繩吊立;命門後靠,坐胯泛臀,尾椎骨如袋鼠之尾,向後斜插如地,要忌挺胯,尤忌折腰突臀,股溝擠合,小腹要與大腿合住。

站樁第三要精神內斂。中醫認為,人體以水火立極。心火為離,腎水為坎,神光內斂,溫照丹田,水火既濟,氣足神旺。所以站樁一定心靜神收,才有化育氣血、充實骨髓之效。識神收藏,元神做功。

以前總覺得薌老有意無意地隱藏了練拳的秘訣,希望從各種秘傳抄本中找到;現在再讀薌老的站樁歌,才真正明白,大道本夷而民好徑,我們一定要守平庸、莫好奇,體認站樁裡面的真金和美玉!「......注意頭頂如線系,遍體松靜力如泥,慧眼默察細胞系,如醉如迷,如瘋如痴,虛靈獨存,悠揚相依,......"語言生動,道理深刻!

王薌齋站樁歌

練功時切莫發急,先找個適宜場地,凝神靜心,調息站立,身軀宜直,兩足分開與肩齊,渾身關節都含有似曲非直的一點意思,內空靈外清虛,兩手慢慢輕鬆向上提,高不過眉、低不過臍,臂半圓、腋半虛,左手不往身右來,右手不往身左去,往懷抱不沾身,向外推不逾尺,雙手變化在此範圍裡,不計較姿式好壞繁簡和次序,須察全身內外得力不得力、守平庸,莫好奇,非常原來極平易,這種運動也算真稀奇,不用腦,不費力,行站坐臥都可練,這裡邊蘊藏無限神思、精金和美玉,鑽研起來天生妙趣,誰能知這種自娛能支配虛空宇宙力,鍛鍊的愉快難比喻,飄飄茫茫隨他去,精力充沛神不疲,注意頭頂如線系,遍體松靜力如泥,慧眼默察細胞系,如醉如迷,如瘋如痴,虛靈獨存,悠揚相依,浸在海闊天空滌萬慮,管他日月星球在轉移,只要恆心去站立,就有意想不到的舒適,此即前人不傳的秘決。

拾薌老牙慧,仿作站樁要領如下:

站樁力如泥,脊柱需垂掛;脫臂又松肩,泛臀還坐胯;神光須內斂,溫煦照海下。

本文整理自網絡,

如有侵權實屬抱歉,

請留言聯繫更正或刪除。

相關焦點

  • 阿福說內家拳之 骨正筋柔氣順,放鬆與用力的真正含義
    咱們要把肌肉放開,不能太緊,否則筋就伸不開了。而筋撐開了,肌肉就不會緊張僵硬了。但不是主動地去放鬆,對於未練出筋骨之力的人說放鬆是不對的,一放鬆全身的力量就瀉了,就散了架了,沒有勁了,是練不出功夫來的。 但只要大筋撐開的話,肌肉不去有意地收緊,慢慢就會出棚勁。
  • 中華武術的一種基本功 「站樁」
    站樁形如樁栽地上,故而得名。少林有少林的站樁,如騎馬蹲襠式,還有好幾種基本樁,一時叫不上名字了。形意拳有三體式樁。樁有高有地,有繁有簡,有難有易。大概要數清有多少種樁,同要明了有多少種拳術一樣困難。實際上,任何一種站姿凝固不動,都可叫樁。人在某一瞬間定格了,同照片一樣靜止了,固定在某一個固定的姿勢中,這就是樁。
  • 站樁為什麼要求「頭如懸頂」
    這樣既可以求得全身的空靈之意,又便於體會整體向下的放鬆。「頭如懸頂」的外在表現為,站樁者頭部自然正直,頸部肌肉舒伸而柔軟,頸椎上挺而無僵勁,頭直項豎,引領全身虛靈挺拔。沒有懸頂,整個人無疑趨於鬆懈,不能虛靈挺拔;沒有懸頂,腰椎部分會承受很大的體重壓力,日久生病;沒有懸頂,就沒有內家拳的力由脊發;沒有懸頂,大成拳習者的起伏運動勢能就無從談起。
  • 站樁前需要熱身嗎?站樁前的準備工作
    如果在練功前先通過一些方法來進行針對性地練習,把身體關節和韌帶等先鬆開,使得氣血活躍起來,那麼在站樁或打坐時,很快就可以進入功態,練功的時間也不需要僵持太長的時間就能見到效果。站樁講,力由根生,站樁拉筋必須是從兩腳開始。逐步頸椎,腰椎,脊椎,肩井,髖關節 腹股溝等都要拉井,這樣才能使氣血暢通,免疫力也提高了,百病除。
  • 玄門昇陽功( 一年骨正.筋柔)
    現在通過玄門昇陽功練習,雙肩的斜方肌逐漸鬆柔開,肩背變薄,身姿挺拔,整個背直了很多,左肩的僵緊也極大程度緩解開來,兩肩可以平齊,胸椎延到頸部、雙肩和兩臂都已告別了持續近二十年的氣血不通,改善寒涼狀態,從背到雙手都恢復溫熱。自練習玄門昇陽功之後,我的身體得到很大的改善。
  • 打拳學會脊柱發力,「抖脊鞭勁」,它能使你更加充實
    兩人一搭手,輕重緩急,功力高低,技巧如何,心裡都有數。搭手在幹嘛,研究彼此的勁,有品茶的,也有品勁的,這是一種文化。通過搭手,知己知彼,了解自身不足,知道別人長處,這是好的。輸贏,沒大所謂,重在開發身心悟性。搭手不是練功,經驗豐富,未必佔主導地位。功力第一,技巧隨之。技巧有用嗎,當然有用,棋逢對手,比的是技巧,所以好看。實力懸殊,無技巧可言。內家功夫在哪裡,在腔體。越往下,越有形。越往上,越無形。
  • 內家拳抻筋拔骨,內家拳如何練抻筋拔骨-典傳筋骨開發
    內家拳的抻筋拔骨,需要做到「松、活、彈、抖」。所謂「松」就是肌肉能夠松,「活」關節能夠活,「彈」就是大筋崩彈、運動,「抖」就是內家拳撐筋拔骨的訓練效果。內家拳之抻筋拔骨-身顫如簧什麼叫身顫如簧?就是整個身體從上到下都能夠把骨節撐拔,使大筋拉起。一旦有一個點產生阻力,那麼整個身體就能夠瞬間的釋放勁力,如同一個彈簧被拍動以後產生的連續的動作。
  • 拳勁必修功課,「勁通豎脊」,這些技術你要掌握
    很多人忽略了臀肌,臀肌抖彈,騰動腹股溝筋,這個能力要有。功大,勁必然韌。盤拳時,臀部要有鬆緊。家有家教,門有門規。無論家大業大,還是小門小戶,都要有家規。衣有領袖,人有兄長。師兄護師弟,師弟敬師兄。無論貧富,無論出身,無論武功。一個師門,都一家人,謹守一個敬字。柱歪牆必斜,壩裂洪必轟。
  • 站樁探析:如何理解「善泳者忘水,忘水者神全」
    站樁也如此,這麼站那麼站,終究是要忘掉的,讓形體形成自主的肌肉、筋腱記憶。什麼撐三抱七、頭直目正、身莊氣靜、胸空腹實、含胸拔背、松腰坐胯、兩腿微曲意直、手心腳心涵空等等,一概讓它形成身體自主的靜態樁形,我們的意念要放出去。意念放出去,是與眼前三尺以外、七尺以內的假想敵目標有真實的力量關係,不是在腦子裡形成一系列畫面。
  • 「筋疙瘩」,就是身體裡的地雷!身上筋結散,體內百病消!
    全國招募合作夥伴、新模式、超省心、高回報  經筋療法來源於《黃帝內經》,經筋與經脈同源共史,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絡於筋肉間,相互關聯的循行體系,主要作用是約束骨骼,調控關節的屈伸活動,以保持人體正常的運動功能。
  • 脊柱觸診手法
    (3)單拇指觸診法:用一手拇指指腹橈側在患處與纖維(肌肉、韌帶等)走行方向一致,或與脊柱縱軸方向垂直,按次序依次左右分撥、按、摸,檢查有無軟組織損傷和解剖位置的異常。   (4 )術者以兩手拇指指腹橈側(或只以一手拇指亦可)呈「八」字形分布,沿患者脊柱縱軸由上至下,左右分撥按摸,以了解椎旁筋肉(棘上韌帶)有無變厚、攣縮、鈍厚及條索樣剝離等病變情況。
  • 一起來讀黃帝內經:靈樞·經筋第十三
    感醫療之亂局,嘆中醫之沒落,惜人命之枉喪!(譯文)足太陽經的經筋,起始於足小指爪甲的外側,向上結聚於足外踝,再斜向上結聚於膝關節處,然後向下沿著足的外踝,在足跟部結聚,沿著足跟向上行,在膕部結聚;該經筋的別支,從外踝向上行,結聚於小腿肚的外側,向上到達膕窩中部的內側,與從足跟上行的一支並行向上,結聚於臀部,再沿著脊柱兩側上行至頸項部;由頸部分出的一支,別出這一條經筋,進入舌,並在舌體結聚;另一條由頸部分出的經筋直行向上結聚於枕骨
  • 站樁一、簡單、直接、有效
    很多人問我,如何站樁,站樁需要注意什麼,如何糾正站姿,如何保證站姿不走偏,或者乾脆有人希望找到我,拜訪我,希望把站樁站好,以求快速、直接的健康與康復之法
  • 站樁做到氣成丹田,意守丹田
    後面正對命門穴(屬督脈,腰椎第二棘突之下凹陷處),為一身之中,斷臍之所。 「變化莫測為神,闕指要處,穴當臍孔,是處胎生之時,連繫臍帶以供胎兒之營養,故又命蒂。名之神闕,是因胎兒賴此宮闕,輸送營養,灌注全身,遂使胎體逐漸發育,變化莫測,因名神闕。」 3、關元穴。屬任脈,位於體前正中線上,在下腹部,臍下三寸處。別名三結交、下紀、次門、丹田、大中極。
  • 鍊氣入門之站樁與導引
    從形式上來說練氣一般分為站樁,打坐和導引,其中打坐是不適合初學者的,因為初學者他還沒有氣感,或者說還感覺不到氣,這個時候打坐,他為了感知氣的存在必然會使用意守的方法,比如意守丹田,或者意守山根祖竅,海底輪等等。雖然通過意守可以感知到氣感,但卻是用氣滯的代價換來的,得不償失,一般打坐都是高階段的練法,而意守只是初學時靜不下心以一念代萬念的應急之法。
  • 【重磅好文】大成拳站樁:打開健康之門的金鑰匙!一位63歲的工程師,通過站樁治病的心路歷程
    站樁一年後,我發現每發生一次奇異的排毒現象之後,我臉上和手上的老年斑逐漸由大變小,由小變淡,由淡變無!奇哉奇哉!妙哉妙哉!樂哉樂哉!這也是神奇的站樁功為我治癒的第26種疾病!我站樁開始時,就深深地意識到:站樁是我唯一祛病健身的方法!
  • 我看「拳拳服膺」之站樁心法
    立冬經筋班(69期)期間,師父為大家揮毫書寫「拳道中樞」以鼓勵大家努力站樁,努力練拳。柯迪師弟在一邊站著,我問他:「你的條幅呢?」。他說:「我想讓師父給寫另一幅」。「寫什麼啊?」我問。「拳拳服膺」,他微帶靦腆地笑著說。我忍不住點頭,心說:對站樁練拳,師弟是有心得的。因為,師爺王薌齋老先生早就說過:「拳拳服膺,是謂之拳」!
  • 站樁的「久站」真的傷骨嗎?
    關於「久立傷骨」的觀點,已經聽不少人說過,這個觀點也嚇退了不少想要站樁或者正在站樁的人,有的人站樁過程中出現了膝蓋疼,就嚇的不敢站了,靜脈曲張患者更是迷惑究竟該不該站樁。「久立傷骨」語出《素問·宣明五氣》:「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
  • 站樁的好處、功效與作用
    腹式深呼吸對人體養氣的重要意義  原創:德圓古法站樁  中醫認為: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大宗師》記載:古之真人,其息深深之語,所指呼吸深長,而非常人淺短的胸式呼吸。  《莊子-知北遊》:「氣聚則生,氣散則死」都是強調養氣對健康的重要意義,掌握正確的腹式深呼吸方法,對人體養浩然之氣有所補益。
  • 站樁換勁
    鍛鍊筋骨力生於骨,而連於筋,筋長力大,骨重筋靈。筋伸骨要縮,骨靈則勁實。用 勁拳術之妙,貴乎有勁,用勁之法,不外剛柔方圓,剛者直豎,柔者靈活,直豎長伸有攻守力,柔者縮短有驚彈力。剛勁形似方。柔勁外方而內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