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 | 是 | 攝 | 影 |
《布列松的選擇》是世界攝影巨擘亨利·卡迪埃·布列松在自己生命的最後階段做的一件造福後世的事情,他在全球範圍內把自己這一生最推崇的85位傑出攝影家的代表作收集到一起(每人一張,個別人有兩張)在巴黎辦的一個展覽的名字。這93張杰作時間跨度達117年。本期為第二十八期。
1972年,安德烈•柯特茲出版了《攝影生涯六十年》一書,當時名氣和地位比他高得多的布列松寫了一封信給柯特茲 :「安德烈,謝謝您出了這麼偉大的一本書,您才是我真正的老師,我以身為您的學生為榮。」布列松還曾表示:「無論我們幹什麼,安德烈總是先行一步。」
安德烈·柯特茲(Andre kertesz,1894—1985)
現代攝影的拓荒者
安德烈·柯特茲出生於匈牙利的布達佩斯,晚年長期居住在美國。作為現代攝影的拓荒者,柯特茲的作品一直給全世界的攝影家帶來無窮的啟示。在卡帕、布蘭德、曼雷、布列松等這些攝影大師們截然不同的表現手法中都可以找到柯特茲的影子。
柯特茲的大部分攝影作品乍看起來異常簡單,他將目光聚焦室內靜謐的一角、一個搭在盤沿的叉子、水下遊泳的男子抑或從橋上俯視的城市一角。柯特茲的作品還包括實驗先鋒意味十足的變形的門框,透過凹凸不平的鏡面展現扭曲的裸女等。在攝影史上,他是變形手法的始作俑者,其人體攝影早就展現出了超現實主義神韻。
如今,柯特茲的作品早已是藝術拍賣的寵兒。《蒙德裡安的菸斗和眼鏡,巴黎》在一次拍賣中以37.65萬美元的價格成交,另一幅作品《在蒙德裡安的家裡,巴黎》也以20.05萬美元的價格成交。
《布列松的選擇》安德烈•柯特茲入選作品
曾被遺忘了20年
安德烈·柯特茲1894年7月2日出生在匈牙利布達佩斯的中產階級猶太家庭。還是個孩子時他就夢想成為一名攝影師。18歲時,他買了平生第一部相機,其早期作品《一個睡覺的男孩》就出自這部相機。1917年他拍下了著名的作品《水下的泳者》。
1936年,柯特茲接受了一個工作合約前往美國,他在美國的生計一度艱難。迫於生計的柯特茲,曾到LIFE雜誌求職,沒想到LIFE的編輯認為他的照片「說得太多,反倒使意圖不夠明顯」。柯特茲一氣之下,一輩子都不願把作品登在LIFE上。直到20多年後,美國的攝影日漸成熟,趕上歐洲二十多年前的步調時,大家才驚訝地發現,自己的國度裡竟然有這麼一位重要的人物存在,而此時,沉寂了20多年的柯特茲已經七十多歲了。
1964年,紐約現代藝術館舉辦了安德烈·柯特茲的個人影展;1965年,美國攝影師協會給他頒發榮譽會員稱號;1974年,獲得古根漢姆獎;1983年,法國政府授予他榮譽勳章。
在柯特茲人生的最後階段,妻子離世後,因為身體狀況他不能再離開家門走街串巷後,他開始用一次性成像的寶麗來相機拍攝從窗口所能看到的景象,追憶與妻子一起的歲月,用暖調的回憶一點一點地去打敗現實的荒蕪與悽涼。
1985年9月28日這位攝影世界公認的大師的老師在紐約家中安然辭世,留下了10萬張底片的存檔。
「簡單得像是在騙人」
柯特茲從18歲擁有第一臺相機起就建立了終生的風格只對平凡的街頭人生情有獨鍾,而用平凡的手法記錄它們。 有評論家認為柯特茲的每張照片都充分顯示了藝術與生活融合一體的境界,他的感受和表現沒有距離,不誇大也不保留。就是這種品質使他成為大師們的老師,眾流歸宗的元祖。
柯特茲使平凡而普通的景象充滿了新的情趣,對線條、角度、光影之間的對比關係有著高度的敏感,同樣的場景,在他的鏡頭下就會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隱藏的詩意。柯特茲強調個人的感受,情緒永遠是首要條件,這使他的作品大多帶有實驗的性質。柯特茲告訴朋友說:「我出於本能的直覺試圖在我的照片中展示出畫家的精神力量,這就是他的簡潔、簡潔、簡潔。」
關於柯特茲的風格,評論家基斯馬克說得最為精闢:「柯特茲的照片簡單得像是在騙人……他一直保持著自己看東西的真實性,其結果是他的藝術和生活不可避免地一同掉進攝影中。」
答日本《藝術新潮》雜誌問(1985年 東京)
問:你1894年出生於匈牙利的布達佩斯, 是在什麼時候開始對攝影發生興趣的?
答:我對於攝影發生興趣的時候正好是十九世紀最後一年, 1900年的事。去鄉下的親戚家時,看到他家有許多繪畫、版畫、當時非常好看的插圖的書與掛曆, 這當中還有刊載照片的雜誌。那時侯也正好是柯達公司開始大量出售一般人可用的照相機的時候,我當時就有了什麼時候用照相機做這種工作的想法。 1912年從學校畢業後我到證券交易所工作, 買了自己的第一架照相機. 以6歲時受到的衝擊為出發點, 開始拍攝日常生活與事物。 當時根本不知道怎麼拍攝照片, 也不知道怎麼構圖。 只是憑這自己的本能拍照, 一點點地自己會構圖了. 這張<入睡的少年>拍攝於1912年, 是現存的少數幾張初期作品之一。這張照片並沒有按照什麼人教的拍攝方法拍攝, 而是按照自己的構圖方法拍攝的。 當時許多攝影家是以模仿繪畫的錯誤方法拍攝照片的。可我覺得攝影與繪畫是不一樣的, 攝影有自己的獨特方式。
1912年 入睡的少年
問: 1933年, 你拍攝發表了<變形>人體攝影系列, 在當時引起了巨大反響。
答: 實際上<變形>系列開始於1917年。 一戰中負傷的士兵在康復療養時遊泳的照片<潛水者>就屬於這個系列。當時的藝術家們看到這張照片, 認為是非常珍貴的畫面, 給出了很高的評價。非洲的原始藝術裡有變形的表現, 畢卡索等人受過原始藝術的影響, 可是我在畢卡索用繪畫的方式探索變形之前, 就用攝影的方式嘗試過了. 因此, <潛水者>是具有重要意義的照片。1933年, 一本雜誌主編跟我說, 隨便你怎麼拍, 我都要發表你的照片. 這麼一說, 我想起了以前的<潛水者>, 去買了凹凸鏡拍攝了這個變形系列。
1917年 潛水者
1933年變形系列
問: 你在巴黎, 與夏加爾、蒙德裡安、萊熱、愛森斯坦等各方面的藝術家有交往,你從這種交流中感受到、學習到什麼東西嗎?
答:大家當時都是相互學習。 不過我覺得我成為作品中我自己的東西, 是在這之前我自己就有的稟賦。比如說蒙德裡安吧,是我非常熟悉的朋友。《蒙德裡安的房間》這張照片,看上去構圖深受蒙德裡安的影響,可是在我還沒有認識蒙德裡安的匈牙利時代, 我就已經按照自己的構圖方式做了與他的工作相似的事。而這張照片,可說是我們兩人的相逢吧。
蒙德裡安的房間
蒙德裡安代表作
問:你在1936年去了紐約。
答:我是被想要利用我在巴黎的名聲的人哄去的, 而這就是我人生悲劇的開始。如果我當時手裡有現金,真想馬上就回到巴黎。後來歐洲開始戰爭了,於是就一直在紐約住下來了,一直到今天。當時的許多美國人智力非常低下,不能理解我的攝影。比如我拿照片去給《生活》畫報的攝影負責人看,那人說:「我非常了解你的作品。可是你的作品說得太多了。」我說,如果是好作品的話即使說多了也沒有關係吧。那人回答說,他們那裡有專門寫說明的編輯,照片本身如果在說什麼那就不好辦了,照片只要是記錄文獻就可以了。我反駁說,即使照片是記錄文獻它也會自己說話的。我再怎麼說,他們還是根本不懂。《時尚》雜誌也要我給他們幹活,可我不太想給他們幹。我想的是儘量依靠賣自己的書與作品來維持生活。1939年拍攝的《垂落的鬱金香》,那朵垂頭喪氣的鬱金香就象徵了那個時代的我。一直到六十年代為止,我一直受冷落。那也許正是攝影本身不受理解的時代。
1939年 垂落的鬱金香
問:你拍攝的紐約作品中, 有沒有喜歡的照片?
答:我拍攝的都是自己感受最強烈的東西,因此很難回答你的問題。 比如說《飛起的鴿子》這張照片,拍攝於1960年。我從巴黎時代起就一直想要拍攝把城市與鴿子結合在一起的照片,終於在三十年後的紐約拍到了想拍攝的照片。
1960年 飛起的鴿子
作品解讀
1972年1月1日 馬提尼克島
這幅作品的文字說明是如此精確,標明了地址、時間,甚至具體到某一天:1月1日。這不是一個單純的日期,而是表明新的開始,上面分明還寫這1972。這種精確在柯特茲的作品中體現為圖案上的平衡,海平面被垂直的玻璃切割,在陽臺傾斜的地方,出現了細微的失衡,似乎在暗示我們生活不能永遠處於完全的平衡狀態一樣——可以有幾個月,幾天的平衡,但不能是永遠。畫面中,在馬提尼克島旅館陽臺的另一端好像是一層水蒸氣,代表著過去遙遠的回憶,但這種回憶卻是一種最真實的存在。畫面中的人物很神秘,但我們的目光會不由自主地去注視他,並激起我們情感上的動蕩。這就是柯特茲神奇而充滿浪漫色彩的作品。
諷刺的舞者
《諷刺的舞者》是柯特茲被複製最多的照片之一。這張照片拍攝於他事業的中期,那時他還在巴黎,與先鋒藝術家們關係甚密,作品也帶有現代主義繪畫的形式特徵。照片帶有一絲滑稽:一位衣著暴露的女舞者,穿著高跟鞋,扭曲著身子躺著一張橢圓形的沙發上,旁邊擺著一座現代主義風格的大理石雕像,那男性半身雕像也扭曲著,對應著女人扭曲的身體。牆壁上畫框中的圖像又為這形狀與黑白對比的遊戲增添了一份額外的元素。構圖的嚴密令人驚訝:那是一個決定性的瞬間,一切都組織得十分完美。正如柯特茲所說,那個瞬間並不是外部運動創造了一種有趣的形式安排,而是個人意圖浸透的世界。
蒙德裡安的叉子
1928年,他拍攝了一把叉子,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一個關於叉子的理念——一把代表著形式的理念和光線的理念的叉子。照片中,光線完美地滑過叉子,使它超越了其通常的實用功能,成為一種更有深度的思想的載體。柯特茲並不是要創造一種抽象的效果,而是要揭示物質內部所隱藏的美。他的構圖簡單而極其抽象,但是其中的物體並沒有抽象為線條,它們還是物體本身。柯特茲讓這把叉子支在一個碟子上,並且把鏡頭拉近,使叉子和碟子都不能完整地出現在照片中。叉子顯而易見仍是一把叉子,但是由於形式化的構圖、表面上的光線和陰影的運用,以及白色背景之上豐富的黑色影調,這把叉子被賦予了一種美學意義上的高貴和優雅之感。生活中就包含了這種美如曇花一現的瞬間,但是我們需要學會用好奇的眼光觀察這個世界,這樣才能把握這些迷人的瞬間,使人不至於匆匆逝去。
作品欣賞
寶麗來攝影集
1977年,柯特茲的妻子伊莉莎白死於癌症,這對柯特茲來說無疑是極為沉重的打擊。
1979年,他從朋友處得到了一個新型號的SX-70寶麗來相機,並開始嘗試用它創作。一天柯特茲偶然看到街邊一家小店在售賣透明的玻璃小人,他聯想到他的妻子,就毫不猶豫買了下來。此後,這兩個玻璃小人成為了柯特茲靈感的源泉。一種創作的欲望漸漸緩解了他內心的痛苦,並使他拾回對生活的信心。
《寶麗來》攝影集裡有一段柯特茲的自白:「我開始慢慢地拍照片,非常慢、非常慢,但是不久我就陷入一種瘋狂的狀態。我喜歡在早晨和黃昏拍照。早晨天空的光線非常美,而黃昏的時候又千變萬化。我經常從一早開始創作,然後就無法停下來,時間好像總是偷偷溜走了。忘記了吃藥,忘記了飢餓,忘記了身體的痛苦,也忘記了悲傷」
這張合影在1933年他們的婚禮上拍攝的,本來是兩個人的合照,在1960年的時候,柯特茲把這張照片進行了剪裁,只留下了伊莉莎白的正臉和自己搭在她肩膀上的手。他說這種剪裁是一種視覺上的比喻,意為「我的另一半(My better half)」
END
● 本圖文為凡是攝影原創作品,歡迎粉絲轉發,媒體、公眾號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 歡迎加入我們的編輯部,有意者請投簡歷到 914104431@qq.com
雅各布·裡斯:為另一半人呼號 【布列松的選擇】 NO.001
羅曼·維希尼克:記錄消逝的世界【布列松的選擇】NO.002
阿爾弗雷德·施蒂格利茨:孤獨前行的啟蒙者【布列松的選擇】NO.003
路易斯·韋克斯·海因:一生奉獻給勞動階級的攝影師【布列松的選擇】NO.004
比爾·布蘭德:真幻光影中【布勒松的選擇】NO.005
馬丁昌比:超越時間的質感【布列松的選擇】NO.006
雅克•亨利•拉蒂格:攝影神童【布列松的選擇】NO.007
尤金·阿傑特:擁有整個巴黎的流浪漢【布列松的選擇】NO.008
古·勒·蓋萊克:旋律大師【布列松的選擇】NO.009
馬克呂布:我們都應該向他鞠躬 【布列松的選擇】NO.010
吳家林:藝術地記錄【布列松的選擇】NO.011
洛古雷:印度布列松【布列松的選擇】NO.012
馬丁·曼卡奇:他讓布列松拿起了相機 【布列松的選擇】NO.013
愛德華•柯蒂斯-荒野的記錄者【布列松的選擇】NO.014
與苦難者共呼吸—塞巴斯提奧.薩爾加多【布列松的選擇】NO.015
阿巴斯--拍遍世界各大宗教的無神論者 【布列松的選擇】NO.016
塞杜·凱塔--非洲人像大師【布列松的選擇】NO.017
彭蒂·薩馬拉赫蒂--站在時間的兩邊【布列松的選擇】NO.018
沃納•比肖夫--遠去的吹笛少年【布列松的選擇】NO.019
莉賽特·莫多爾--大師的老師 【布列松的選擇】NO.020
英格•莫拉絲--女性攝影推動者 【布列松的選擇】NO.021
奧古斯特• 桑德-時代的面孔 【布列松的選擇】 NO.022
莫裡斯·塔班-超現實攝影的先驅 【布列松的選擇】NO.023
維利·羅尼-留住詩意的法蘭西 【布列松的選擇】NO.024
伊安·貝瑞--馬格南老槍 【布列松的選擇】NO.025
焦尼·米利-光繪攝影大師 【布列松的選擇】NO.026
沃克·埃文斯--越平凡,越精彩【 布列松的選擇】N0.027
—【凡是攝影】—
(長按二維碼可識別、關注)
| 帶你進入攝影大師的世界 |
加盟、投稿、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 Antphotos
查看「凡是攝影」各地QQ群號請回復「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