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
咳咳,不皮了,直接說正題。
每一個廚師都有自己最喜愛的工具,而刀具,莫過於其中之翹楚。
「廚師沒有一把合手的刀,就像戰士失去了武器。」 ——小常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小tips就是麵包師的三把刀:割包刀,主廚刀,麵包刀
No.1: 割包刀(cutting bread)
割包刀的存在可以說徹底改變了人們的麵包的認知,尤其是國人。
在歐包進入中國市場之前的幾年,國人對麵包的印象大多還停留在老麵包,漢堡胚,吐司切片以及蜂蜜麵包等等傳統的中式麵包裡。
近幾年歐包突然在國內市場發力,人們也見識到了花團錦簇。
「那一夜,我也曾夢到百萬雄兵。」 ——郭德綱
而這其中功不可沒的就是割包刀(如下圖)
沒有這個小小的吉列刀片,法棍就失去了「耳朵」(裂口);鄉村麵包就失去了紋理;全麥麵包就失去了裂痕;蕎麥麵包就失去了花紋;花式麵包們,就失去了靈魂。
所以對麵包師而言,把割包刀放在首位,毫不為過。
No.2: 主廚刀(chef)
說起主廚刀的歷史我們可能要說上一天,但讓他擁有這麼顯赫的地位,尤其是在西餐廚房中。還有這麼響亮的名字的,是他的超強功能性和兼容性。
傳統中式菜刀或者日本「菜切」,採用的都是平直刀面,這樣有利於快速,豎直的切。在切大白菜,土豆,胡蘿蔔,甚至是豆腐的時候都能展現出大廚高超的刀法,「豆腐絲蜘蛛網」,不是神話。因為中式菜刀重心靠前,重量較重,便於快速豎直切,能切塊成絲。
而主廚刀源於歐美的「獵刀」,擁有弧形的刀面,這帶來了更大的接觸面積。同時,這種設計有利於「推拉的切」。在切肉時,就會更加方便。例如我們在清真寺看過宰牛宰羊就會見到,阿訇使用的刀具,也是這種弧形刀,便於快速推拉,切割生肉。
而他平直的刀背,也讓它(如下圖)在切割果乾類食品時,通過快速的壓切,發揮事半功倍的作用。
很符合西餐廚師的需求。
No.3: 麵包刀(bread cut)
最後我們說回麵包師的本行,也就是切麵包。
不管是新出爐的麵包,
幫顧客切法棍或者鄉村,
還是做實驗自己吃。
都離不開他的幫助。
和主廚刀一樣,硬度能達到HRC60以上的麵包刀,會讓你在切麵包時感受到手起刀落,不留痕跡的快感。這點小常毫不誇張。與便宜刀具「來回鋸麵包」;「落得滿地渣」相比,這種燕過無痕的享受,絕不是十幾塊錢的鋸齒刀能帶給你的。
推薦品牌:德國的大眾品牌雙立人,三叉都很不錯。屬於平價款,可以入手。
小眾一點的日本藤次郎,片岡,全是日本制刀大師全手工製作,硬度甚至能達到HRC60-61,價格昂貴的同時也十分難以尋覓。甚至需要去日本人肉帶回
了解更多麵包咖啡小tips,關注公眾號「小常的麵包店」
我們一起享受烘焙,享受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