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餐廳是香港獨有的時代產物,作為香港人的「大眾食堂」,茶餐廳是香港這座寸土寸金又快節奏的城市最市井的縮影,它承載著香港本土文化,給人一種街坊的親切感。好世界港式茶餐廳秉承港式茶餐廳傳統,發揚港式飲食文化,以港式飲食傳教士的身份把港味傳入愛爾蘭。
去過香港茶餐廳的朋友應該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茶餐廳的夥計會使用一些「速記符號」及「特別術語」來幫客人下單。
你有沒有注意到點餐時,耳邊起起落落的 「茶走」、「飛邊」……都是指什麼呢?這些暗語,怕是連精通潮語的年輕人也猜不出個中意思!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他們會用「0T」代替「檸檬茶」:
「0」即「零」與「檸」音近;「T」與「Tea」同音。
所以,由此也衍生了不少的「茶餐廳通用暗語」,有的只是口頭說的,有的是寫單的時候用於服務員和廚房溝通的神秘縮寫,因此不熟悉香港文化的人經常會鬧笑話。
這些茶餐廳食物的術語到底代表了什麼?它們是怎麼來的?
作為一個第一次去茶餐廳的小白如何才能偽裝成常客順利通關?
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上一節「茶餐廳術語解讀課」!請拿出你們的小本本開始做筆記喲!
1 認菜單
大寫加粗的重點
茶餐廳的術語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類別:
1.人物關係(包括名人明星的生平事跡、愛恨糾葛)
2.近音字(包括中英文及阿拉伯數字)
3.地道的粵語方言
4.專用名詞簡稱或縮寫
下面小編為大家分別舉幾個慄子:
· 汪阿姐
· 「汪明荃」或「汪阿姐」這個術語,就屬於人物關係。
它之所以代表的是熱咖啡,是因為汪明荃(江湖人稱「阿姐」),曾經唱過一首名叫《熱咖啡》的歌。
· 夏蕙姨
同樣,「夏蕙姨」之所以會和西多士扯上關係,是因為吃西多士之前,要在西多士上淋糖漿,也就是糖膠,簡稱「要淋膠」。
而夏蕙姨曾與粵語片演員「林蛟」拍拖,在粵語裡面,「林蛟」與「淋膠」同音,所以「夏蕙姨」就代表了西多士。
· 孖春、生春
與粵語方言有關的茶餐廳術語,就有「生春」、「孖春」及「熟春」。
因為在粵語裡面,蛋或卵被稱為「春」,然後又根據煎蛋的生熟程度區分,沒有全熟的太陽蛋就是「生春」,全熟的就叫「熟春」,兩隻蛋就叫「孖春」。
· 打爛
術語裡面,還有一些動作描寫的詞語,看起來跟食物沒有半毛錢關係,比如說「打爛」這個詞。那為什麼「打爛」代表的是炒飯呢?
其實是和烹飪方法有關。由於炒飯要加蛋,按照蛋炒飯的做法,為了避免飯炒焦,要先打蛋後炒飯,所以用「打爛」替代炒飯。
· 攬住
· 而同樣是描寫動作的術語「攬住」,代表的其實是蛋治,全稱「雞蛋三明治」。因為在粵語裡面,「攬住」的音調和「蛋治」是完全一樣的,在夥計之間的玩笑過程中,「蛋治」就變成了「攬住」。
咪嘔住=鹹牛肉三明治,而「咪嘔住」這個詞,emmm...反正小編第一眼看見這個詞的時候,就覺得不想吃飯。
「咪嘔住」這個術語同樣是屬於近音字類,因為在粵語裡面,讀「鮮牛」及「滑牛」的時候,「牛」字和「嘔」字是近音字,所以「咪嘔住」就代表了鹹牛治。
· 06
06=檸檬可樂,屬於近音字,為方便落單而衍生的術語:用音近的數字字母取代筆劃比較多的中文字。比如:29、206、306、C0T等。
小編第一次看到的時候還在想,現在茶餐廳都這麼神(niu)秘(bi),下單還有自己的一套代碼了?
其實細看也並沒有那麼神秘,下面是小編總結的術語大全:
「下單」 寫嘢
「打包外賣」 行街
「謝謝/麻煩了」 唔該曬
飲 品 篇
「6」 可樂
「7」 七喜
「8」 芬達
「9」 奶油
「06」 凍檸檬可樂
「07」 凍檸檬七喜
「206」 熱檸樂
「306」 檸檬可樂加薑
「29」 熱鮮奶
「9T」 奶茶
「0T」 熱檸檬茶
「C9」 鮮奶
「孖T」 兩杯奶茶
「冬T」 凍奶茶
「涼茶」 凍奶茶
「廿四味」 黑咖啡
「肥 妹」 朱古力
「敗家仔」 阿華田
「汪阿姐」 熱咖啡
「和尚跳海」 滾水蛋
· 食 物 篇
「靚仔」 白飯
「靚女」 白粥
「下火」 皮蛋瘦肉粥
「擺尾」 魚片粥
「灣」 艇仔粥
「菜」 牛肉粥
「腸」 豬腸粉
「炸兩」 腸粉包油條
「細蓉」 小號鮮蝦雲吞麵
「細蛹」雲吞麵
「蛋河/面」 魚蛋河粉/面
「南河/面」 牛腩河粉/面
「什河/面」 牛什河粉/面
「餐蛋面」 午餐肉煎蛋面
「蛋牛面」 煎蛋牛肉麵
「腿通」 火腿配湯通粉
「牛意」 牛肉配湯意粉
「制水」 幹炒牛河
「紅湯」 羅宋湯/義大利菜湯
「白湯」 磨菇奶油湯/周打魚湯
「燒衣」 幹燒伊面
「滾水」 例湯
「印度老舉」 叉雞
「老舉皇后」 貴妃雞
「鬼佬肉」 咕嚕肉
「包公/黑面」 鮑魚公仔麵
「玻璃」 生菜
「上池」 死魚/不新鮮的魚
· 隱藏需求選項
「爆雪」 加冰
「爆檸」 凍檸茶加冰
「甜走」 不加糖
「飛沙走石」 不加糖不加冰
「飛沙走奶」 多用於咖啡,也就是不加糖不加奶的黑咖,港人也稱之為「齋啡」
「茶走」 就是以煉奶代替砂糖和淡奶,口味更醇厚,還不像砂糖那樣會使喉嚨起痰。後來在此基礎上還衍生出了「啡走」、「鴦走」、「華田走」
「烘底」 將外層麵包烤得暖熱香脆
「飛邊」 去掉麵包的幹硬表皮
「走油」 不要黃油的健康吃法
「反蛋」 兩面煎荷包蛋
「加色」 飯上加上少量牛腩汁/豉油
「加碼」 飯或面加份量
「扣底」 一般用於碟頭飯類的菜式,意思是飯減份量
「雙扣」 料、飯都減份量
「走青」 不要蔥香菜
「走色」 不要豉油或肉汁
「多色」 加豉油或者肉汁
「食丁」 將公仔麵轉出前一丁
「炒底」 白飯轉炒飯〔需另外加錢〕
小編友情提示:以上內容請在到店前爛熟於心,以下便是實踐部分!
2 點單
速成大法成果檢驗
茶餐廳的常客,一般對該店的招牌菜式瞭然於心,落座後略掃一眼菜單,便可招來服務生,氣定神閒地報出要求。
點單的時候切記不能說「點菜」,否則一秒暴露你的小白水平不說,夥計還會誤以為你要點蔬菜。
在這裡,小編專門為大家總結了一套招數:
· 帥氣點單大法
①向夥計舉手示意。
②「唔該,落單(麻煩下單)」/「唔該,寫嘢(麻煩寫東西)」這是點單的標準句式,請熟讀並背誦。
③提前做好功課你就能幹脆利落地報上你想要的菜品。
④以一句「係咁多,唔該(就這麼多,謝謝)」作結,再聽夥計迅速確認一遍菜名,要打包加句「行街啊,唔該」點單這關就算完美通過!
小編友情提示:「唔該(麻煩了)」是粵語中的百搭詞彙,對人提出任何要求時加一句都會禮貌感爆棚!
3 結帳做好收尾才是真·優雅
早午時段都是茶餐廳的高峰期,在高峰期的茶餐廳,翻臺率就是生命。
像電影《花樣年華》裡張曼玉在昏暗的老式茶餐廳中,低頭攪動杯中奶茶光影流轉的畫面,雖驚豔四座,但這一幕也僅僅能存在於晚上客少時的茶餐廳。
因此,當你吃飽喝足時,夥計來利落收拾碗盤,就是委婉的逐客令了。
此時千萬要抑制住招手叫服務員買單的衝動,茶餐廳可沒有侍者拿著POS機送到桌邊為你刷卡的服務。
服務生在下單後,一般會將單子放在桌上。「醫飽肚」(吃飽)以後,自己乖乖拿著帳單去收銀臺結帳便是。
小編友情提示:好世界港式茶餐廳與傳統的港式茶餐廳唯一區別在於, 好世界港式茶餐廳是先結帳後取餐,這樣可以提高服務員和廚房的工作效率,同時也避免飯後排隊結帳的混亂。同時好世界港式茶餐廳收取最大面值現金為€50,不收百元大鈔,所以備零錢好錢也是優雅收尾的關鍵。
以前每次在港劇裡看到茶餐廳,總會納悶
為什麼香港人那麼喜歡去茶餐廳?
如今總算知道
茶餐廳濃縮了城市裡的繁忙與休閒
日日開門迎客,風雨不改
「做人最緊要就係開心」
「吃飯最緊要就係知道自己要食咩」
好世界港式茶餐廳一定是你的不二選擇
中餐西餐中西fusion你在這裡都能找到
看完這些茶餐廳行規黑話
不知道你是否O曬嘴(感到驚訝)
趕緊學起來
下次去茶餐廳就可以派上用場啦~
好世界港式茶餐廳歡迎你!
下午茶特價套餐:(2點半~5點)
炸雞翼X2 + 西多士 + 茶/啡 €7.00
炸雞肶 + 西多士 + 茶/啡 €7.50
單春蛋治 + 炸吉列豬扒 + 茶/啡 €8.00
沙爹牛肉公仔麵 + 茶/啡 €8.00
腸仔蛋面 + 茶/啡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