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十萬元能刷出上億播放量
上圖為聊天截屏。一位淘寶賣家表示,能把買家的視頻推上視頻網站首頁,並給出報價。
上圖為聊天截屏。一位淘寶賣家表示,能在騰訊視頻以0.4元的價格刷出一萬的播放量。
去年,國內影視圈超級流行IP概念,熱門的影視劇言必稱自己改編自大IP。IP價格在數年間翻了百倍,2010年小說《鬼吹燈》賣出40萬元曾轟動一時,而現在賣到幾千萬元的IP比比皆是。IP的範圍也掙脫單一平臺的束縛,由原來的小說擴大到視頻等領域。
隨著IP價格的水漲船高,IP的市面上出現了刷數據的「賣水」生意。不管是在文學網站還是視頻網站,十萬元就能運作出一個「熱門IP」,再以幾百萬元甚至更高的價格賣給投資人,聽著真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
華麗IP成績單的背後
刷一萬次播放量只需4毛錢
進入淘寶網的主頁,在搜索欄輸入「播放量」,頁面上就會出現諸如「刷騰訊/愛奇藝/美拍/秒拍/樂視網播放量」為名的商品,數量多達55頁。在被問及這樣刷點擊量是否靠譜時,一位淘寶賣家這樣表示:「我們不是小作坊,是有一個團隊一起操作,可以通過SEO優化增加視頻播放量、頂踩贊、粉絲訂閱、評論回復。」
「賣水」的生意也講究隨行就市,不同視頻網站刷量服務的定價並不相同。一位淘寶賣家給出了報價:最便宜的騰訊視頻,刷到一萬次播放量只需要0.4元;最貴的音悅臺,刷一萬次播放量需要6元。一位客服人員解釋,各平臺的播放量算法機制不同,刷量的手段也不一樣,成本因此有高有低,所以價格不同。更有賣家表示,自己和一家視頻網站的編輯很熟,可以付費把視頻推上該網站首頁,主頻道首頁價格4000元左右一天,分區頻道首頁2000元到2800元一天。
有業內人士估算,一個有經驗的IP炒作者,只需花費十萬元左右,就能在各大平臺刷出上億播放量,交出一份華麗的IP成績單,然後找產業鏈中下遊的接盤俠以數百萬元甚至更高的價格接手。行業觀察者網大君以戲謔的口吻,寫下一篇《我是如何用28天打造一個大IP的》,歷數從通過版權交易、命題寫稿的方式得到一本網絡小說的版權,到刷出好成績,再到用一大堆虛假數據忽悠投資人的過程。
只看數據的畸形評估體系
達不到一定基數賣不出好價錢
在國內對IP的估值體系中,最常用的評判指標是百度指數和播放量。行業觀察者石周表示,隨著時間的推進,播放量、訂閱數這類硬性數值在這一體系的權重越來越大,對作品成功的標準變得逐漸僵化並扭曲,「播放量成為評定一個IP好壞的硬指標,達不到一個既定的基數,產品就賣不上好價錢。」
石周認為,當前市場缺乏真正懂行的買手是導致刷量亂象頻發的重要原因,因為對行業細節信息掌握得不透徹,「乙方騙甲方,甲方騙領導」的伎倆成為了資本市場的常態——IP方刷閱讀量、播放量,忽悠影視遊戲等變現端公司,甚至合謀去二級市場「割韭菜」。影視撰稿人曹樂溪表示,對於缺乏甄別能力的下遊公司而言,會誤以為買下IP作品就能保證票房和收視。
在這個擊鼓傳花的遊戲中,目前尚未有廣為人知的崩盤案例。不過,北京電影學院管理學院副教授劉譽透露,去年有一位投資人花6000萬元買了10個IP,到目前為止一個都沒有孵化出來,「如果一直無法孵化,買IP的錢必然成了沉沒成本。」
其實,一些大型公司購買IP還是比較務實的。國內某大型遊戲公司購買IP的負責人就表示,大的遊戲和電影企業本來有很直接的優勢,購買目標明確,本身又掌握了大量的源頭用戶,「這些企業相對不會那麼急功近利、弄虛作假,因為最後要自己買單。」阿里影業的一位相關人士直言:「我們購買IP有一套非常複雜的評估流程。IP估值只看數據?太天真了!」
營銷和作假模糊的界限
數據為王掩蓋了內容重要性
隨著內容製作的重要性被營銷掩蓋,產品質量的高低被數據代言,當前踏實做內容的人在業界越來越少。編劇宋方金這樣感慨:「我們有一大堆產品,卻沒有作品;有大數據,卻沒有審美依據。」
一位負責IP採購的業內人士表示:「平臺都有利益訴求,刷量也算正常,但如果搞內容的也這樣玩,遲早死路一條。中國目前正常營銷和作假之間的界限還很模糊,難免劣幣驅逐良幣。」
與當下影視市場看數據選IP對應的,還有快速做出IP的壞風氣。「製造數據太容易了,幹嘛要費力創作呢?整個影視行業都在講速成,最危險的是創作本身變得不再重要。」劉譽以自身的遭遇現身說法,「有個大公司找我創作一個關於國家特種行業的項目,要求三個月完成劇本。我說不可能,特種行業的戲最少要給我一年半的時間,但是他們等不及。」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憑藉刷播放量的低階營銷可能會更快地收到效果,但最後活下去的仍然是認真做內容的那批人,而未來的IP虛熱應該會回歸理性,成為長線買賣。影視觀察者蘇落說:「一個有巨大商業價值的IP很大程度上並非一開始就設計完美,更多是靠長期持續的打造和調整最終形成的。」她介紹,漫威知名的《蜘蛛俠》在上世紀60年代創作之初並不知名,後來加入Jack Kirby的創意和更加社會化的內容後,一度成為銷量最高的漫畫,再之後經過索尼影業的全新塑造,才變成了今天眾人皆知的超級IP。(記者 徐顥哲)
名詞解釋
IP: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簡稱,即知識財產。一開始IP指智慧財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中可以被改編為電影、影視劇的小說等「文學財產」,如今IP擴大了範圍,原創視頻等也被歸為其中。
割韭菜:指一部分資本虧本離場,新的資本又加入到其中,就像韭菜一樣,割完一茬很快又長一茬。
沉沒成本:經濟學術語,指由於過去的決策已經發生了的,而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
(責編:宋心蕊、燕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