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有你,關注橙子,為你解決情感問題!
作者:晨曦橙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記得第一次看《傅雷家書》時,還是剛剛初中,對於這本書的記憶也僅僅是學校老師督促下來的課後作業。
那時,我對這本書的感悟不大,雖然喜歡著傅雷先生與兒子書信中的廣闊藍天,但是,也僅僅這樣想著而已了。
01.
直到長大,讓我對人生的解讀和生活的閱歷有了新的體悟,使我比曾經那個13歲的小姑娘,有了進步的地方,也更加感動於傅雷先生對傅聰的諄諄教導。
我才透過筆墨,看透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無盡思念,對異國他鄉孩子的擔憂,但又克制著這種情感,只為不去幹擾兒子的未來之路。
這就是一位父親對孩子深深的愛!
傅雷對自己兒子小時候的教育,是嚴格而嚴肅的,在傅聰幾歲時,父親的好友樓適夷前來看望,送給了傅聰一支金水筆,結果卻被傅雷沒收,讓傅聰狠狠哭泣了一場。
在傅雷看來,對孩子過多的物質滿足是無益的,所以他拒絕這樣滿足兒子,反而讓他學會處理磨難和痛苦,每天好幾個小時的彈琴,枯燥而無味,傅雷會親自指導,也會嚴格的旁觀。
這樣嚴格教育的背後,是傅雷對孩子的愛。
望子成龍,嚴格培養,這些無疑是中國父母都會執行的準則,正如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中,宋通過講述自己的故事,為後輩做了最好的指引,他寫到: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
前輩留給後輩最好的財富,是磨難和痛苦打磨後的真理,傅雷一生為學,一生赤子,他在給遠在海外的兒子寫信時也提到過:
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
何不是呢?
對於傅聰,傅雷給予厚望,他在傅聰不斷的求學之路中,一直起著領路人的作用,他教育傅雷要真誠、謙遜、赤子、熱忱。這每一條懇切的呼喚,都是傅雷滿滿的父愛,都是傅雷本人踐行之後的結果。
所以,對於傅雷,我是敬佩的,這樣一位父親,永遠是兒女心中的表率,是他人眼中的豐碑。
02.
世間的父母雖然千姿萬態,但是真正愛孩子的父母,多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愛孩子勝於愛自己。
傅雷尚且在兒子久未來信時,袒露了自己的焦灼和擔憂,害怕孩子與自己生疏,也害怕因為地域的原因,自己鞭長莫及。
這樣焦灼的體驗,就像身為父母給孩子批改作業時,氣得七竅生煙,同樣讓人感嘆。
父母希望孩子將來比自己更出色,希望孩子的未來能夠不像自己那麼苦,不像自己要看著臉色行事,忍著非議成長,所以,他們會急,會憤,會悲,會喜,這是有了孩子後,擁有的權利。
我記得自己小時候,因為調皮不完成作業,被母親打,後來哭著完成了作業,卻發現一旁的母親,已經淚流滿面了。
這一生的記憶,或許都衝刷不掉那一刻的震驚,因為我那時才知道,母親動手打我時,她比我更疼!
這是身為兒女的體悟,也是母愛之下的合理產物,並且,我要一生記得這個畫面,不敢隨意辜負了上天的美意和母親的厚待。
所以,每當我看有的新聞裡,叛逆的孩子和父母大打出手,兵刃相見的場面,都會唏噓不已,父母與兒女之間的關係,不該是這種結局,也不該因為細小的矛盾,成為上一輩子的仇人,這一輩子的陌生人。
而每當看到那些不負責任又奇葩的父母,我同樣感覺義憤填膺,孩子是張白紙,怎樣塗抹他,不是父母的自由,而是需要深思熟慮後,完成的藝術品,所以,因為個別的人,害了一鍋湯的社會,真的讓人難過!
傅雷對於孩子的教育,真的是本教科書,是楷模和典範,是父母和子女都可以拜讀的作品。看了《傅雷家書》,我看到了身為父母的不易,和陪伴兒女長大過程中,父母的艱辛和焦灼、期盼和謹慎,如行走在薄冰的江面,父母害怕自己的一點舉動,而改變兒女的成長曲線和最後結果。
做父母不易,當兒女的學會寬容,而身為父母,也盡請包容兒女的無奈和不懂事。
生而為人,誰不是第一次呢?
對於磨難,沒有跨不過的坎兒,也沒有渡不了的河,除非是有一顆不願意改變的心,所以,孩子不必揪著父母的小問題斤斤計較,而父母,也不用守著自己的舒適圈,不願改變,雙方一起向前走一步,關係才能進一步呢!
—The End—
橙子聊話題:你如何看待傅雷與《傅雷家書》?
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