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訊 豆蔻受盡凌辱傷痕累累,是否還能繼續活下去?地道能否成功打通,以幫助女學生逃出南京?玉墨和紅綾等人如何抉擇、如何求生?失去最後底牌的孟繁明能否全身而退,保全性命?沒有了神父的庇佑,法比能否堅強如昔,在「死亡之宴」正式來臨之際,提前救出地窖裡的女人們?正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每晚三集連播的抗日史詩巨製《四十九日祭》收官在即,這些謎底將於近日一一揭開。
死亡陰影籠罩《四十九日祭》:哪怕到了最後一刻,也要堅韌自強
《四十九日祭》以日為單位,用鏡頭記錄著破城之難,從孟繁明和玉墨的愛情說起,呈現出孟家父女矛盾、藏玉樓萬象以及法比所在教堂的狀態。該劇越往深處延伸越精彩,尤其是在昨天播出的劇情中,觀眾看到的不再是「不知亡國恨」的絕色頭牌趙玉墨、倔強又執迷不悟的孟書娟、滿口荒誕吊兒郎當的偽神父法比、猶如潑婦罵街般聒噪的紅綾……在沒水、沒糧、沒電,甚至隨時可能丟掉性命的絕望環境中,他們這群人挖地道共同求生,彼此扶持,顯得堅韌、自強。
導演張黎表示,拍攝《四十九日祭》這樣宏大、嚴肅的電視劇是自己的責任,「在那場浩劫中,死去的人是不幸的,活下來的人也完全被毀了,他們的一生都將活在戰爭和死亡的陰影下,那種傷痛是我們所無法體會的。當我們不斷地挖掘歷史、接近歷史的時候,心理壓力無疑也是最大的。因為實在是有太多太多慘劇讓人不忍直視,太多太多的犧牲和救贖讓人感動,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網友強勢圍觀《四十九日祭》:既然我們活了下來,就不能白白活著
如果說,《四十九日祭》的各個群體前二十集是在生存之間焦灼,那麼,後二十集的他們則在矛盾取捨中升華,漸漸激烈和抓心。加上張黎導演的鏡頭渲染,這些在死亡陰影籠罩下的絕望情緒,更是看得人「撓心撓肺」。例如,煙雨濃霧再不是「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的浪漫,而是冬雨澆不散的火焰與悽惶;敦厚可愛的阿顧總樂呵呵地說「我命大」,最後卻仍然躲不過被無辜刺殺的命運;法比雨中送別神父,不再乞求「救世主」的庇佑,眼神決絕而堅毅……
收官在即,劇情也不再似前幾日那般平靜,絕望的情緒蔓延整座教堂,玉墨、法比、書娟、紅綾等人的痛苦與無奈,讓觀眾看得揪心不已,紛紛大呼 「撐住」、「活著」。網友「指尖上的一抹黑」表示:「編劇,你出來,我保證不打死你!越到後面,越要開虐,跪求編劇您老人家給他們一條活路好嗎!」網友「賣女孩的小火柴」則認為,戰爭帶來的傷痛遠遠超乎人們的想像,「既然我們生在和平年代,平平安安地活到了現在,那麼,就不能白白活著。我們都要去銘記、要去清算、要去反思、要去討伐,以祭奠在大屠殺中死去的亡魂」。(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