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犀牛娛樂
文/小福
2020與2021更替之際,一部名為《陳翔六點半之民間高手》的網絡電影在愛奇藝和優酷平臺以單片付費形式上線,這部影片也就此成為了網絡電影史上首部採取聯播付費模式播出的作品。
而《陳翔六點半之民間高手》的出現,似乎也預示了2021年網絡電影市場的走勢。
更新。
從內容、商業模式到整個市場,網絡電影正在飛速地迭代更新。
過去的2020年,網絡電影借疫情紅利與提質減量大形勢留下了一張精彩的成績單。步入2021年後,網絡電影市場還有多大的想像空間?為此,這裡做出了三大設想。
我們先從一組去年的市場數據切入。
根據優酷聯合燈塔推出的《優酷網絡電影市場報告》,2020年愛優騰上線網絡電影756部,較19年增加49部;其中A級以上重點影片數量270部,較19年的149部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同時,在2020年優酷網絡電影的中、高成本項目數量實現了翻倍增長,500萬以下的小成本項目則持續下降,已經處於市場邊緣位置。
不難發現,疫情並未放緩網絡電影市場的發展速度,其產量反而得到了提升。而在行業洗牌的過程中,頭部平臺的「提質減量」效果顯著,腰部、尾部項目被進一步過濾,頭部項目則呈現翻倍增長態勢。
在平臺與片方的共同發力下,2020年愛優騰平臺網絡電影票房破千萬影片數量達77部,較19年數量增加一倍以上,破千萬票房規模13.51億元,較前一年增長多達156%。
在19部分帳票房突破2000萬的項目中,上半年上線作品為10部,下半年上線作品為9部。可見去年網絡電影市場能夠取得優異成績並未完全依賴上半年的宅經濟紅利,頭部作品自身的市場價值也在提升。
單片方面,由愛奇藝與騰訊視頻聯合播出的《奇門遁甲》,憑藉5641.1萬的總分帳票房打破《大蛇》分帳紀錄,重新定義了國內網絡電影的票房天花板。
由騰訊視頻獨播的《鬼吹燈之湘西密藏》和《倩女幽魂:人間情》則分別以5414.3萬元和5076.6萬元票房拿到了2020年年榜票房的亞軍和季軍。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才開始發力網絡電影領域的騰訊視頻,幾乎包攬了票房年榜的前四名,爆款項目製作能力不容小覷。而在騰訊視頻追趕上來後,愛優騰的三足鼎立局面也更加明晰。
我們判斷,這樣的局面將延續到2021年。市場洗牌仍在持續,2021年,頭部平臺仍會踐行提質減量策略,推動網絡電影精品化。同時,愛優騰三大平臺勢均力敵、頭部項目全面領跑的發展的態勢也會得到進一步鞏固。
不過相較院線電影市場,網絡電影還存在著很多潛在問題。
報告顯示,2020年全網票房TOP30中奇幻、冒險、怪獸類型數量和票房佔比最高。儘管題材類型多元化勢頭顯著,但傳統網絡電影類型的主導地位仍非常牢固,這體現了網絡電影受眾審美較院線電影受眾依然存在滯後性。
另一方面,由於網絡電影天然的低成本、短周期特性,加之長久以來的人才短缺問題,內容水準普遍低下仍然是網絡電影的最大短板,現階段還很難從根源上改善。
市場並不會給行業留下太多原地踏步的時間,新的商業模式,已經開始逼近網絡電影市場。
2020年,PVOD模式逐漸被更多人所熟知。在疫情的催化之下,許多院線電影開始尋找新的發行出路。好萊塢環球影業的先行,讓更多觀眾開始知曉並接受這種付費模式。隨後,國內許多因疫情無法在線下公映的院線電影,也紛紛投向了PVOD模式的懷抱。
而在2021年,PVOD模式的風潮終於刮向了網絡電影市場。
1月4日,愛奇藝平臺發布了全新的網絡電影合作模式,將原先的五種分級調整為S、A+、A、B級四種。定級為S的影片,愛奇藝將原有內容分帳模式調整為三種新模式。分別為買斷版權無分成、保底+超保底點播分成以及版權採購+純點播分成。而後兩種商業模式,也是我們熟知的用戶點播分成模式(PVOD)。
其餘三種定級的影片,仍採取此前的會員觀看分帳模式+廣告分帳模式(SVOD+AVOD),但對分帳定價進行了一些調整,目前A+、A、B級的分帳單價分別為3元/有效點播、2.5元/有效點播以及1元/有效點播。
需要補充的是,2021年起,愛奇藝將取消網絡電影營銷補貼,為定級為S級的影片提供聯合營銷,匹配頭部營銷資源及專業營銷團隊,專項投入百萬級現金,為每一部影片量身定製影片策劃方案,打造全新宣發模式。
同時,對不同定級的網絡電影平臺資源也進行了重新規劃。
事實上,此次升級是愛奇藝自2019年7月以來的首次分帳模式調整。我們能夠直觀地看出,此次調整明顯將分帳定價和資源配置向頭部項目進行傾斜。同時,PVOD模式被加進合作商業模式,也標誌著過往的「單片付費」結束了試水階段,被正式寫入網絡電影分帳規則中。
在去年12月30日上線的聯播影片《陳翔六點半之民間高手》,便是愛奇藝採用分帳新規推出的首部進入愛奇藝超級影院的網絡電影。可以預見,今年還會有更多頭部網絡電影,進入PVOD模式的陣營。
當然,鑑於PVOD模式下付費數據的不透明,目前還很難判斷網絡電影與PVOD模式的適配性。
首先,中國網絡用戶對付費內容的接受度並不夠高,此前適用於轉網院線電影的嶄新付費模式,並不一定能夠沿用至網絡電影受眾群體。而更重要的一點,則是大部分網絡電影的內容質量,不一定匹配得上PVOD模式用戶嚴苛的內容需求。
作為為數不多的高口碑網絡電影,《陳翔六點半》系列的每部作品均在豆瓣及格線以上,而這樣一部作品在採取PVOD模式網播時仍選擇了雙平臺聯播來分攤風險。
那麼對於一些內容把控能力不足的網絡電影而言,PVOD模式顯然還為時過早。PVOD模式走入網絡電影領域或許是必然,但能夠有多少網絡電影適合PVOD模式,又有多少觀眾能夠接受這樣的網絡電影,還需要大量項目來驗證。
但現階段能夠肯定的是,PVOD模式的出現,一定會加快院網電影「融合」的發展速度。
2020年,疫情的蔓延對全球影院造成沉痛打擊,而同樣情境下飛速發展的流媒體平臺,則與蕭條的傳統電影市場形成了鮮明對比。在這樣的特殊時間節點,院線與流媒體之爭變得前所未有的尖銳,但仍然未能阻止大批院線電影轉網的「歷史車輪」。
從好萊塢到中國,院轉網、院網同步在去年被頻頻提及。對於好萊塢市場,院轉網拯救了傳統製片廠的現金流危機,而對於中國市場而言,院轉網不僅為眾多片方提供了新的發行渠道與回血方式,更直接改善了網絡電影市場的生態環境。
未來,隨著院轉網影片陣營的不斷壯大,將從兩個層面對網絡電影市場形成利好。
一方面,院線電影的入網有助於拓寬網絡電影市場受眾,進而扭轉對「網大」的刻板認知,豐富市場受眾群體;另一方面,為了在同一市場盤搶奪有限的流量和用戶,院線電影的入網也將倒逼網絡電影創作者履行精品化策略,從而提升網絡電影的整體內容水準。
發行模式和市場的融合,不僅將在表面上模糊院線電影與網絡電影的界限,也將成為網絡電影精品化路上的一劑重要催化劑。
長遠來看,更多院線電影的入場,也有望吸引更多內容人才進入網絡電影市場。網絡電影不再是邊緣、投機創作者賺快錢的生意場,而是不亞於院線電影市場的又一片內容藍海。
往期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