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仁
讀過《法華經》的大家也許對「授記」一詞不會感到陌生,那麼授記到底是什麼意思?它又分為幾種呢?授記和懸記又有什麼差別呢?
上回在聲聞、闢支佛、菩薩和佛的十地分別是什麼?了解一下?一文中也曾提及會專門寫一篇文章來說明一下關於授記的含義。
所以,大家別著急,下面我們一一分別來了解一下。
一、授記到底是什麼意思?
其實,授記最初的意思是佛說法的一種形式。它被列為九部經之一,十二部經之一。它音譯為和伽羅那、毗耶佉梨那、弊迦蘭陀、和羅那。又義譯為授決、受決、受記、記別、記說、記。
授記有說明、分別、解答等含義。它原本指分析教說,或用問答體解說。到後來則專門指佛經中有關佛弟子未來世證果等事的證言。而在經典中,述說此類內容的,就稱為授記。
如《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一中說︰「記別者,謂廣分別略所標義,及記命過弟子生處。」
還有,《順正理論》卷四十四中說︰「言記別者,謂隨餘問酬答辯析,如波羅衍拏等中辯。或諸所有辯曾常現真實義言,皆名記別。」
再到後來,授記一詞的含義範圍再度縮小,一般多用來指對未來成佛的預言,如《法華經》的<五百弟子授記品>中,佛就曾對弟子們未來成佛的佛號、國土等做了預言:「於此眾中,我大弟子憍陳如比丘,當供養六萬二千億佛,然後得成為佛,號曰普明如來。」
而授記的形式,一般是佛先微笑,然後從面門放光照耀十方,上座弟子代眾啟問佛陀微笑的因緣,以此作為開端,而開始作記別。
關於授記的內容,《大乘莊嚴經論》卷十二中說,共有六項,分別是剎土、有名號、經時節、有劫名、得眷屬、正法住世期間,也就是佛土名稱、佛陀名號、經歷多少劫、在何劫出世、眷屬是誰、正法住世時間有多長等六項。
二、授記的種類。
(一)《首楞嚴三昧經》中說,有四種:
1、未發心而與授記
這是說有眾生雖然往來於五道之中,但是諸根猛利,又好樂佛法,所以就先為之記別,說經歷多少劫後會發菩提心,然後證得無上菩提。
2、發心即與授記
這是說有些人從久遠劫以來就種下善根,廣修善行,乃至於發心入菩薩位時,就與之授記。
3、密授記
這是說有些菩薩還沒有得到授記,但是常常勤求菩提,乃至於廣行六度四攝,具有成佛之相,所以,佛陀特地在其他菩薩之前,特地為這一位菩薩記別,卻不讓他個人知道。這就是密授記。
4、現前授記。
這是說有菩薩於一切法得無生忍,所以佛在一切大眾之中,現前為他授記。
(二)《大日經》中說授記有兩種:
1、指出此人未來將會成佛,這稱為完全授記,又稱為無餘記。
2、指出此人在未來會滅罪,這是先行預示的不完全授記,又稱為有餘記。
(三)《寶雨經》中說授記有三種:
1、現前授記
2、不現前授記
3、秘密記
三、授記和懸記的差別
授記的含義,前面已經說明了。
那什麼是懸記呢?
佛經中常有記載佛陀預言未來的事情,如《阿育王經》中就曾語言佛示現入滅之後百年,將會有一位阿育王出現世間。這一種對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的預言,就稱為懸記。
那懸記和授記的不同之處在於哪裡呢?
雖然懸記和授記同為對未來將要發生事件的語言,但是懸記所說的內容卻不是陳述某個人在未來即將要成佛,而只是對未來將要發生的一般事情的敘述。所以,懸記和授記還是有內容上的差別的。
關於授記的種種知識,今天就說到這裡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往期文章:
小沙彌直呼高僧之名,高僧細問緣由,揭破一段前世因緣|百家故事
二十歲信佛,病死垂危道心不退,他終成一代宗師|百家故事
一位比丘耳中生花,帝釋天好奇問佛,佛陀說破前因
一位證果的比丘尼在法會上先笑後哭,佛陀當眾說破她前世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