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首席談判專家談圍剿「大衛教」

2021-02-07 錦官驛站


   核心提示: 據貝勒·拉裡亞特個人網站(baylorlariat.com)2018年1月11日報導,電視劇《韋科》的上映再一次將大衛教帶入了人們的視野,作者貝勒·拉裡亞特(Baylor Lariat)對當時參與圍剿大衛教的FBI談判專家加裡·內斯納(Gary Noesner)進行了一次採訪,為我們揭開了圍剿大衛教背後的故事。


  

《焦點》雜誌2017年主編Hannah Neuman 拍攝

  六集電視劇《韋科》將於1月24日在派拉蒙電視網上映,本片由奧斯卡金像獎候選人Taylor Kitsch和Michael Shannon擔任主演。Kitsch飾演大衛教頭目大衛·考雷什,,Shannon飾演FBI談判專家加裡·內斯納。本片改編自兩部自傳:《有個地方叫韋科》(大衛教九名倖存者之一大衛·西博多David Thibodeau所著),《拖延時間:作為FBI人質談判專家的一生》(作者加裡·內斯納)。

  FBI談判專家加裡·內斯納

  1993年2月,FBI與大衛教展開長達51天的對峙,最終以一場大火結束,共有76人喪生。這場對峙引發了全國對政府行動和宗教極端主義的探討。

  2015年,貝勒·拉裡亞特曾與內斯納針對圍剿大衛教進行過一次採訪,深入探討考雷什與其追隨者們的關係,政府和大衛教雙方所犯的錯誤,以及該事件幾十年來轟動全國的原因。

  採訪中,內斯納說道:「在這個國家,有很多人秉持某些異端宗教觀點,一心想建立自己的教會組織,大衛教不是個例。為什麼大衛教卻引起了政府的注意呢?根本原因在於考雷什的獨裁統治,引導教徒進行非法活動,非法改裝武器,引起了美國菸酒槍械管理局(ATF))注意。此外FBI已經關注當地政府指控大衛教有虐待兒童行為。1993年2月28日美國財政部菸酒槍械管理局與大衛教之間的槍戰徹底引發了圍剿大衛教。ATF特工試圖逮捕考雷什並搜查其財產。但大衛教聽到風聲,任務被迫中止。」

  「到底是誰開的第一槍一直有爭議。不管怎樣,槍戰就此發生。槍戰差不多持續了1個小時,4名探員殉職,17名探員受傷,大衛教徒傷亡慘重,其中也包括考雷什。之後ATF探員開始撤退,雙方協商停火。顯然這是一場傷亡慘重的曠日持久戰。」

  「根據歷史網記載,有100多名ATF探員參與了此次行動,這是ATF規模最大也是傷亡最慘重的一次行動。作為美國財政部的ATF探員,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受到攻擊並殺害,FBI必須要調查清楚。停火期間FBI努力周旋,希望不再有任何人員傷亡。我盡力協調所有的談判事宜,儘快達成和平的解決方案。協商過程中不斷出現新的麻煩。在解救人質的過程中,談判專家們儘量滿足對方的要求,而大衛教唯一的要求就是讓FBI撤退。但是經歷了這麼嚴重的殺戮後,政府不可能撤退。談判陷入了困境。在解救人質行動中,如果對方有所求,那麼你還能交換些條件,影響他們的行動。但是,如果對方只想讓你撤退根本不想談判,那麼你就很難對左右他們。」

  「有些局外人以為考雷什就是個查爾斯·曼森式的人,脫離現實,但我們不這樣認為。考雷什並未受過良好的教育,卻巧舌如簧,他在教中是一個無所不能的頭目。他擅長 「解說」《聖經》,給追隨者傳遞出一種信息:他們要全心全意地擁抱他。追隨者們認為他非常特別,與眾不同,相信考雷什非常強大。他們接受考雷什施加的影響,將一切財產交給他,丈夫把自己的妻子、孩子獻給考雷什,接受並相信考雷什的一切。這種盲從在異端宗教裡很常見,信徒圍繞在教會頭目周圍。顯然考雷什遠不止如此,他對ATF和政府表示出極其強烈的憤怒,展示出其多重性格。作為談判專家,我們必須適應他的多重人格。在與他協商過程中,我們有成功也有失敗。」

  儘管考雷什天生控制欲強,其追隨者又對他絕對忠誠,內斯納說他還是總結出一套能安全將人質解救出來的方法:「我在那裡待了26天。通過耐心談判以及建築物的密道,解救出35人。但有個問題是現場還有FBI的人,他們對進展緩慢感到不滿,想速戰速決。FBI採取了一些行動,用戰術的壓力迫使教徒們合作。這當然與我們作為談判小組的方法產生直接矛盾。這一內部矛盾開始瓦解他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任,也瓦解了繼續拯救人質的工作。談判家有著共同目標--人質活著出來。FBI想法則不同:如何在一定時間範圍內完成任務。執法部門習慣掌握控制權,希望得到絕對服從。所以當教徒們負隅抵抗時,FBI感到相當失望。而考雷什又是一個非常難應付的傢伙,他常常改變想法,做出與承諾截然相反的事。這更加助長了FBI決策者們的失望之情。」

  「作為談判專家,我們知道人們有大起大落的時候,有反抗時期,也有合作時期,他們不會永遠按說的去做。我們試圖用這些知識防止自己失望或是過度反應。我認為圍剿的缺陷之一就是:一些上頭的決策者並未在現場,觀點不同,知識經驗不同,這增加了我們與考雷什談判的難度。」

  「從技術層面來說,當時有違法的地方。ATF只是一個小小的執法機構,還面臨解散的嚴重威脅。某一政黨不想讓ATF履職,完成案件調查,想從廢除這一機構。」

  「當得知大衛教非法改裝武器,ATF覺得自己得到了一個發揮作用揚名立萬的機會。出於這樣的目的,他們冒險行動,哪怕失敗,也不願意停止圍剿。當然結局相當地悲劇。所以幾年後FBI在蒙大拿州處理一個教會時,我們決定等頭目獨自一人時再將其逮捕,我覺得這是一個更好的辦法。大家現在關注是:還有其他比直接圍剿更好的方法嗎?在最好的情況下,哪種方法的挑戰性更大呢?」

  雖然解救出一部分人質,內斯納依舊感到失望:「我在想作為談判專家,我們是不是本來可以做些什麼的?我非常有信心,要不是我們的行動不得不為一些戰略行動妥協讓步,也許會有一個完全不同的結局,解救出更多的人質。假設是你在那棟房子裡,你聽到談判專家在協商,但同時還看到一個傢伙開著坦克衝向你的車,你是會相信所聽還是所見?我認為當時一些FBI的領導們並未完全重視、理解問題,這些雜亂的信號導致我們沒能與大衛教徒們建立起一種信任的關係,而這種關係可能會讓每個人質活著出來。」

  多年來大家都在關注圍剿大衛教一事,人們不禁要問:到底誰才是壞人?有人把這次事件當做是政府過度管控的象徵,表明了他們的擔心。政府正在剝奪他們的武器和力量。然而反對的一方認為大衛教徒們和那些跟他們一樣的人才是危險分子,政府只是做了他應該做的事。

  對於內斯納而言,他認為這個世界沒有如此簡單。他說自己自始至終都相信其實考雷什自己可以化解這個事件:「應該好好地探討下:在政府法律下個人自由和組織自由的準繩是什麼?這個論題很嚴肅。人們只是想表明哪一邊是對的,哪一邊是錯的。FBI傾向於把考雷什當做一個徹頭徹尾的壞人,政府沒有過錯。有人說考雷什是對的,政府是錯的,也有人持相反觀點。人們喜歡將這世界看作非黑即白,但實際要比這個複雜得多、微妙得多。事實是,雙方都犯了很多錯。世界很複雜,沒那麼簡單。圍剿大衛教對涉及其中的每個人而言都是悲劇。」

來源:凱風網

相關焦點

  • FBI人質談判專家教你如何與客戶談判
    事情被媒體公布後迅速發酵,美國派出了最好的FBI人質談判專家克裡斯到馬尼拉主持和阿布的談判。經過四個多月的艱苦談判,阿布被談的不再提錢的事了,而且放鬆了對遊客的看守。結果遊客自己成功跑出來了,一分錢贖金也沒花。阿布事後給媒體電話說,那個美國談判專家太厲害了,應該被升職。因為阿布本來打算拿了贖金就撕票的,結果不知怎麼的,被談的不想殺人了。
  • 「談判專家」養成記
    從練兵到實戰,從探索新模式到建立可量化考核體系,培育「高言值」的工資集體協商談判專家,構建多形式多層次的協商溝通機制。 「工資增幅為10%,人力成本僅增加42萬元。若不漲薪,員工流失率高達25%,再招聘、培訓成本遠高於漲薪。」職工方首席代表、工會主席劉京現場算了筆帳。 「調查表明,有72.5%的員工離職原因在於追求個人職業發展,而非工資問題。」
  • 首席談判官:學談判,推薦十部經典電影
    首席談判官:學談判,推薦十部經典電影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和白宮的首席談判顧問、亞太國際談判學院名譽院長、暢銷書《優勢談判》《絕對成交》作者羅傑·道森,他被認為是當今世上最懂得如何進行商業談判的人。講述芝加哥警察局的高級談判專家丹尼被警局內部官員陷害,走投無路下只好通過挾持人質的方式把幕後主使逼迫出來。並要求警局派出另一分局的談判專家史賓恩與他交涉,通過史賓恩證明自己的清白。
  • FBI特訓談判專家:談判中,我們最易犯的3個錯誤
    此時就是我說的「絕地」,說白了就是談不下去的局面。面對這種情況怎麼做?我認為很多艱難談判最大的失誤之一就是相信雙方都能獲得談判的勝利,也就是相信可以「雙贏」。這種設想本身就是一種錯誤,因為總會有贏家存在。體育、商業以及政治領域總有勝負,談判領域也不例外。當然,在這個「雙贏」的時代,我的這種態度並不受到主流的認可。
  • 他16歲上哈佛,戲耍FBI18年,卻因一小疏漏被抓
    1942年5月22日,泰德出生在美國芝加哥市,從小他便十分聰明,很多東西一教就會,因此年幼的泰德便開始越級學習,更是在16歲的時候考取了哈佛,167的智力測驗分數也讓他名聲大噪,成為了當地有名的神童。然而這只是一系列恐怖事件的開始,泰德開始向那些他不滿意的學者專家寄過去自己專門的郵包。耶魯大學、加州大學。西北大學都先後遭到過泰德的襲擊,有3人當場因為泰德的土製炸彈死亡,還有29人殘廢,泰德也成為了美國人心中的噩夢。
  • 怎麼跟老闆談加薪,怎麼拿下難搞的客戶?談判專家這樣說……
    雙方僵持了六個小時,直到FBI談判專家到達現場,隔著公寓門朝裡喊話:「似乎你們並不想出來。你們擔心一旦打開門,我們就會衝進來開槍,你們並不想回到監獄。」這個時候,一扇窗簾突然動了一下,房門緩緩打開,一個女逃犯走出來。
  • 馬來西亞航空執行長:母公司重組談判延長
    來源:新浪財經Malaysia Airlines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的一份員工備忘錄顯示,馬航母公司仍在與出租人和債權人就重組計劃進行談判,以維持公司運營,但談判時間「比預期要長」。10月16日,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alaysia Airlines)執行長、母公司馬來西亞航空集團(Malaysia Aviation group)集團執行長伊扎姆·伊斯梅爾(Izham Ismail)在給員工的備忘錄中稱,「談判仍在進行,耗時比計劃時間長,但迄今我們從出租人和債權人那裡獲得了令人鼓舞的吸引力。」
  • 一點點談出來!5個談判組談判162種獨家藥 醫保目錄談判是一場大考
    12月14日早晨8時,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現場,5個談判組現場進行抽籤。熊先軍,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雖然從2018年開始就主導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但是,記者觀察到,每年關鍵藥品的談判,他都會出現在現場。無論對於談判桌上的談判專家、企業代表,還是醫保部門,醫保目錄談判都是一場大考。這場大考,難就難在有太多的不確定性,難就難在最終價格不是政府強勢幹預,也不是政策性的制定價格,而是需要談判雙方一點點地談出來。
  • 外盤頭條:歐盟首席談判代表稱年內達成脫歐協議希望渺茫
    來源:新浪財經全球財經媒體昨夜今晨共同關注的頭條新聞主要有: 1、英歐首腦周三將會談 歐盟首席談判代表稱年內達成脫歐協議希望渺茫 歐盟首席談判代表稱年內達成脫歐協議希望渺茫英國首相詹森將在周三晚間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會談,以期英國和歐盟雙方可以在年底前達成貿易協議。
  • 歐盟首席脫歐談判官巴尼耶:我們有責任給予脫歐談判一切可能。公平...
    歐盟首席脫歐談判官巴尼耶:我們有責任給予脫歐談判一切可能。公平競爭和漁業的解決方案是關鍵。如果脫歐貿易協議在1月1日達成,那麼接下來幾天將至關重要。從未有過如此全面的協議(關於貿易、能源、漁業、交通、警察和司法合作等)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進行如此透明地進談判。
  • 「英歐」忙著談判 首席捕鼠官卻在唐寧街抓鴿子
    雙方忙著談判時,英國倫敦唐寧街10號門外出現了有趣的一幕。大批媒體記者在寒風中聚集在唐寧街10號前,等待英國首相詹森宣布與歐盟就「脫歐」協議談判的最終結果。英國內閣辦公廳首席捕鼠官「拉裡」在記者眼皮底下突然出擊,試圖抓捕一隻鴿子。拉裡一度已經勝券在握,最後卻功虧一簣,讓到嘴的鴿子飛走了。
  • 讀《談判》,要從別人身上獲得利益,就要突破「三種認識」!
    《談判》這本書全稱叫做《談判:如何在博弈中獲得更多》,很多人可能認為談判只存在於外交或者商場當中,其實談判在我們社會無處不在,你就是在菜市場去買個菜和菜販講價,這個過程就是一個談判,更別說你和老闆談工資,和你的嶽母談彩禮等等,所有的這些過程其實都是談判,所以懂得了談判,掌握了談判,會讓我們在生活中所向披靡,不僅能讓我們賺到更多的利益,更能讓我們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穩!
  • 醫保談判文件曝光!談判材料遞交即將截止 測算專家看重這些
    E藥經理人近日從業內人士處獲得一份2020年國家醫保談判材料。根據該材料,備受關注的國家醫保談判將於11月27日截止接收企業報送的談判資料,據此推測,2020年醫保談判很可能於12月中下旬進行,與年中官方發布的談判方案相比,今年的談判時間更顯緊迫。
  • 板門店談判,偉人致電金日成,開宗明義:我方是此次談判的主談人
    在韓戰中,由於中朝人民的齊心抗敵,美國侵略軍被迫坐下來談判。但是,他們又不甘心坐下來,談談打打,假談真打。自1951年7月,談判又即將開局了。 在韓戰爆發後,李克農曾給朝鮮提供過不少情報。在考慮中國參加談判班子人選時,毛澤東首先想到了李克農,於是又點了李克農的將。
  • 開心麻花的獨門秘籍《談判專家》
    ——《談判專家》正是一個瘋狂的宿命故事。     若把話劇比江湖,開心麻花埋頭做戲15年,武功風流自成一派。而《談判專家》,定是麻花的一部獨門秘籍!看過的觀眾紛紛表示這部劇太好笑完全數不清笑了多少次「現場太酷!超過預期!
  • 恆天基金【首席談·判官】圓滿收官!
    7月接近尾聲,為期一個月的恆天基金【首席談·判官】也迎來圓滿收官。由著名經濟學家、頂尖學府金融學教授、恆天研究院專家,以及知名券商的首席經濟學家,共同組成的【首席談·判官】,在一個月的時間裡,通過線上直播間與大家一起談動態、判趨勢,深度挖掘資本市場投資機會,剖析宏觀走勢,研判世界格局,解碼產業布局,從宏觀到微觀,從行業至企業,從不同角度為廣大投資者奉上了一場場乾貨滿滿的投資智慧。
  • 「首席法律諮詢專家制度」丨防控重大公共風險成效顯著
    「首席法律諮詢專家制度」丨防控重大公共風險成效顯著 2020-12-14 14: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從《安家》來解讀《麥肯錫教我的談判武器》
    中國代表呼籲葉門各方儘快停火併重啟政治談判。買房賣房、面試離不開談判,跟老闆談加薪,跟同事談分工,跟HR談待遇、談離職,也是離不開談判。小到菜市場買菜砍價,大到國家之間的博弈,談判的場景屢見不鮮。其實不僅僅是商務人士需要談判技能,每個人的職場生涯中都有無數需要談判的場景。
  • 談判專家告訴你:雙贏是個謊言
    但是,著名的國際談判專家馬蒂亞斯·施漢納在他的著作《絕地談判》裡就提出了一個反常識的觀點。他認為,這種「雙贏」的態度,是不適合大多數商業談判的。不僅如此,在體育和政治領域,大多數的情況下,也是一方獲得了勝利,另一方必須接受失敗。
  • 談判專家推薦的這個方法,保證「藥到病除」
    BBC紀錄片《北鼻的異想世界裡》兒童行為研究專家,把孩子的自我意識比喻成洋蔥。 伴隨孩子漸漸長大,他們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和立場,心裡想要什麼,就會想辦法去爭取,自己不想做什麼就會想辦法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