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萬物蔥蘢,生機盎然,坐落於香山腳下的大宅社區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採摘季,火龍果香飄四溢。
大宅社區火龍果剛剛結束本年度第二批次的採摘,一畝8000斤的豐產,讓大宅社區的居民樂開了懷。引得外地媒體爭相到大宅為火龍果做直播。昨日上午,記者探訪這處1400餘畝的火龍果種植基地,感受種植戶們豐收的喜悅。如今,第三批次的火龍果已經垂掛在枝頭。村民透露,一個禮拜後,不僅可以夜賞火龍果花開,還將迎來第三批次的火龍果採摘期。
採摘高峰期
每天發出火龍果十萬斤
昨日清晨6時許,大宅社區內的火龍果交易點早已人聲鼎沸。一顆顆沾著露水的火龍果,經過種植戶精選採摘,從田間地頭送來;火龍果分揀機轉個不停,村民根據火龍果的果形、品相再進行二次挑揀;種植戶和收購商忙著商談議價;一車車滿載火龍果的貨車,開出交易點,駛離大宅。富美大宅火龍果專業合作社陳海雲告訴記者,採摘高峰期時,每天有十萬斤火龍果從這裡發往全國各地。
在她的合作社內,工人將剛剛送上門的火龍果花進行分揀、包裝。「根據花苞的長度、大小收購,等級不同,價格也不同。」陳海雲說,火龍果鮮花可以炒可煮,製成的乾花苞,也可以煲湯、泡茶。「沒想到連火龍果花都可以賣錢了,僅這部分收益,種植戶每年可增收兩三千元。」
位於翔安區新店鎮大宅社區的火龍果種植基地,不僅是我市最大火龍果種植基地,也是福建省最大火龍果連片種植基地。2014年被列入市級黨建富民強村示範點以來,村民收入得到較大的提升。如今,這裡不僅是鄉村振興精品示範村,也是「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
聲名在外
火龍果種植基地打響品牌
千畝火龍果鬱鬱蔥蔥,枝頭垂掛著一顆顆圓滾滾的火龍果,色澤鮮豔,果形比成人拳頭還大,賣相極好,口口爆甜。「以前我們要幫種植戶去外地跑市場,推銷火龍果。現在聲名在外,本地、外地批發商都自己找上門,火龍果供不應求。」大宅火龍果合作社負責人陳金髮說,大宅村民平均年增收上萬元,火龍果種植基地打出了品牌,闖出了特色,知名度日益提升。
大宅社區黨委書記陳錦芳介紹,大宅火龍果基地面積有1400餘畝,火龍果年產值突破4000萬元,火龍果副產品營銷額達180萬元。據悉,一畝火龍果可達到8000斤的高產量。同時,種植基地園區創新實行特色網格化管理、設深挖方片區、長園片區等8個網格責任片區,由陳躍進等黨員種植能手認管網格片區,服務社區385戶種植戶,黨員帶頭試種新品種,爭當種植能手,以「先進帶後進」,帶領群眾提高種植技術,提高增收致富的本領,提升了火龍果示範基地建設的科學化水平。
鄉村旅遊打卡點
為火龍果基地注入活力
富美大宅火龍果專業合作社的貨架上,展示著火龍果酒、火龍果果脯、火龍果面、火龍果茶、火龍果果醬、火龍果酵素等特色加工產品。這十多種衍生產品,都是大宅社區自主研發加工的火龍果製品。在去年創新創業季上亮相後,便引來市民遊客爭相購買,還有人長期預訂。去年,這些衍生產品的總銷售額達到了近百萬元。這給了合作社上下注入了一針強心劑,讓他們更有信心把火龍果衍生產品做起來。翔安區以火龍果為主題打造的文化旅遊節已經成為一張亮麗名片,全方位點燃了大宅火龍果季的旅遊熱點。
如今,讓村民更引以為豪的是,自去年8月初運營以來,村裡幾棟百年紅磚古厝經過象嶼集團改造,成為翔安鄉村旅遊中的網紅打卡點,也給1400畝火龍果基地注入全新的活力。廂語·香苑民宿是大宅鄉村產業振興的探索和實踐,以促進鄉村振興為理念,深挖閩南文化,建成包含商業配套、精品住宿的民宿小集群,並整合在地資源,致力於打造「休閒產業+文旅+居住」的鄉村休閒旅遊目的地。每到周末、節假日,遠近遊客慕名而來,體驗垂釣、騎行、夜遊……豐富多彩的鄉村旅遊活動,盡享高品質的田園生活。這不僅帶動當地人民就業,還促進翔安區鄉村旅遊經濟發展。
近年來,翔安區大力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鄉村產業振興為重要抓手,創新產業業態發展模式,努力構建產業融合發展的特色現代產業體系,大宅社區就是一個成功的樣本。該社區不斷抓住農業農村發展機遇,用好用活惠農、助農、強農政策,堅持三產融合,積極提升「競爭力」,通過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立足大宅火龍果產業特色,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延伸產業鏈條、價值鏈條。探索創新「國企+合作社+村民合作」的新型經營模式,著力打造「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現代都市農業體系,打響翔安火龍果品牌。
(文章來源:廈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