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1西瓜畝產8000斤,俗稱「打瓜」,吃法很獨特,只吃籽不吃肉

2020-12-28 望舒生活農村

在夏天的情況下,最解暑的新鮮水果那一定非西瓜莫屬了。每一年進到夏天之後,滿大伙兒看到數最多的新鮮水果也是西瓜了,很多人家中基本上是每天都常備西瓜。碰到很渴,或是是以戶外回家了,便會取出冰飲的西瓜來吃,解暑又止渴。

現如今西瓜的質量是愈來愈多的,帶籽的,蜜童的西瓜令人也是挑得目不暇接。可是在華北地區有一種西瓜,它的食用方法很與眾不同,一般要用握拳把它開啟,而且這類西瓜是只吃籽而不吃肉的,和大家平常吃西瓜是吃葷不要吃籽是顯著反過來,而且它的籽在銷售市場上長期能賣去15元一斤。針對這類西瓜的種子,大伙兒應當都是有吃過,可是吃過它的果肉,或是是見過它長啥樣的人卻並不是很多。這類西瓜便是在北眾所周知的打瓜。往往叫那麼奇葩的名字,那是由於古時候的情況下這類瓜全是要用握拳把它開啟,而且由於籽量多,因此就而出名打瓜。

打瓜和西瓜看起來基礎是一模一樣,這是由於它是西瓜的一個變異。打瓜儘管要比西瓜的塊頭小一點,可是一些個大的也可以長到30斤之上。並且打瓜被打壞以後,裡邊的果肉並並不是鮮紅色的,只是乳白色的,或是是淺黃色的。可是子粒十分多,而且顆粒物還要比西瓜子大許多。歷經價錢之後,它的種子便是目前市面上普遍的西瓜子了。

打瓜關鍵是在華北地區小量栽種,在其中甘肅地域生產的打瓜便是十分有名的,古時候的情況下還是供品。此外在新疆省、東北地區、內蒙古自治區、河北省等地也是有栽種。這類西瓜對自然環境的適應力比不上西瓜,不但必須有適合的溫度,並且對陽光照射和土壤層規定也較高,那樣才可以產出率上品的打瓜子。

據栽種打瓜的種植戶們詳細介紹,打瓜的生產量是較為高的,一般畝產量能做到8000斤上下。可是由於打瓜的果肉糖度不高,子粒又多,因此服用口味不佳,因而都一般是只吃它的種子而不要吃果肉。當打瓜採摘了之後,就立即把它打壞了,自來水清洗以後,取下打瓜子再把它晾乾就可以了,而剩下的果肉就立即當化肥撒在了土壤層裡了。均值一畝地能產西瓜子300斤上下,在本地的市場價能夠賣到12元一公斤。

西瓜子現如今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一種小零食了,不僅是取決於它的口感好,並且也有豐富多彩的營養成分。西瓜子中帶有很多的蛋白、人體脂肪、維生素b2、D等營養元素,備受年青一族的鐘愛,在目前市面上的價錢也是相對穩定的,長期能賣去15元上下一斤。尤其是在春節假期也是非常火熱,每家每戶都是選購一些西瓜子。但是,對比於西瓜來講,栽種打瓜一般一株就能結一個瓜,並且只留葵瓜子不必果肉,因此看起來它的價錢高,可是生產量卻並不高,均值畝產量葵瓜子才300斤上下,因此畝產值比西瓜低得多,因而近幾年來栽種打瓜的農戶也是越來越低了。大家吃過打瓜嗎?本地也有人栽種嗎?熱烈歡迎留言板留言!

相關焦點

  • 畝產10000斤,南方人特愛吃,北方人卻十分嫌棄,如今20元1斤
    南方獨有水果當零食,畝產高達10000斤,運到北方20元1斤被嫌棄。小柒美食染,每天和大家美食做法,歡迎大家關注小柒!冬天的時候,北方很多水果都是南方運輸過來的,因為增加了運輸成本,價格一般都比較貴,但在南方地區水果可以說是地地道道的廉價貨,而且人們的選擇性特別多。而我今天要說的這種水果畝產高達10000斤,南方人當作小零食,而運到北方卻賣20元一斤。雖然售價比較高,但是北方人還是特別嫌棄,其實這種水果就是蓮霧。
  • 畝產1000斤,今年沒熟就被搶收,價格飆升到10元1斤,太瘋狂了
    畝產1000斤,今年沒熟就被搶收,價格飆升到10元1斤,太瘋狂了。大家好,我是小喬,與你每天分享有趣的三農知識。在北方地區,農民一般選擇種植玉米和小麥,因為這兩種農作物價格都比較穩定。雖然賺不了多少錢,最起碼不會賠錢,不像很多經濟作物,市場價格波動很大,行情好的時候一年可以賺兩年錢,行情差的時候本兒都賠沒了,所以很多求穩的農民更願意種植玉米和小麥,在山東地區,玉米和小麥可以說是主要的糧食作物。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植物其實就是青麥仁。青麥仁其實就是沒有成熟的小麥,這個時候的小麥顏色是綠色的,而且水分含量特別大。
  • 沛縣人,你還記得吃打瓜的經歷嗎?
    文:孫立文圖:來自網絡打瓜是西瓜的一個品種,種子多而大,過去打瓜成熟後,吃時多用手將瓜打破,食肉取子而得名。說起「打瓜」,恐怕很多人不太了解,我們經常吃五香西瓜子兒,就來自打瓜。夏至前後,太陽臨近北回歸線,熱浪開始襲人了,各種品種的西瓜豐滿街面,西瓜瓤紅,稀鬆多汁味甜,可以迅速解渴降溫驅暑,西瓜是夏天解熱清涼的佳品,人人愛不失口。家家戶戶多少都會買些存放著慢慢吃。說起打瓜,本地鮮有人知道。
  • 畝產10000斤,南方掉一地少有人吃,運到北方賣20元一斤被嫌棄
    導讀:一年採收4次,畝產高達10000斤,南方當冰棍吃,北方卻賣不動我國地大物博,南北方氣候差異很大,南北相距約5200公裡,跨緯度49度左右,這就造成南方和北方的氣候天差地別,巨大的氣候差異造成了各地出現了很多獨有的水果,比如在北方黑龍江地區,人們利用自然環境發明了凍梨,而在我國南方地區
  • 這可能是史上最全的西瓜吃法,不服來戰!
    西瓜哪裡去了?一個西瓜分兩半,一人一半挖著吃,這才是夏天! 不過看了下面這些神奇的吃法,你會發現這些年的西瓜都白吃了……當然上面這些都是西瓜的入門級吃法,下面這些非主流的西瓜吃法相信更能讓你大吃 一 斤!
  • 葉像五指果似毛桃,俗稱「五爪金龍」,山中遇到別錯過,1斤30元
    導讀:俗稱「五爪金龍」,葉像五指果似毛桃,山裡遇到別錯過,1斤30元在夏天的時候,天氣非常的悶熱,人的食慾也不高。所以多數人在飲食的選擇方面都會偏向清淡一些,煲湯就成為了不少人的選擇。這種植物葉像五指果似毛桃,俗稱為「五爪金龍」,廣東人就愛用它來煲湯,現在野生的曬乾後更是賣到30元一斤,如果在山裡遇到了可不要錯過。廣東人煲湯是全國有名了的,很多人去到廣東了,都會被大小巷上各種主打湯類的特色店鋪所吸引。但是也不得不佩服他們,對於煲湯方面的研究。老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想煲出好吃又有營養的美味湯,那食材是必不可少的。
  • 產量排名前五的玉米品種,最高畝產3000多斤,特此推薦
    現在的玉米品種實在是太多了,有時候讓人眼花繚亂,不知道該選什麼樣的品種好,很多廠家為了搞推銷,也是用各種方法來誘導用戶,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出了目前我國產量排在前五的超高產玉米品種,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 像桃又像李子,畝產5000斤,反季節銷售20元1斤,卻被質疑轉基因
    導讀:像桃又像李子,畝產5000斤,反季節銷售20元1斤,卻被質疑轉基因進入五月份以後,水果市場就開始熱鬧起來了,尤其是在南方地區,這個時候好些水果都開始成熟並且上市了。而在5月份的時候,有一種水果開始上市了,它像桃又像李子,畝產可達5000斤,這是原產自我國的一種水果,反季節銷售更是可以賣到20元1斤的高價,如今卻被質疑是轉基因水果。說到桃子,很多人都會流口水,老話說「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抬死人」,由此可見自古以來對桃子就很偏愛,這種水果確實營養也很豐富,是男女老少都愛吃的。
  • 畝產超3000斤!袁隆平激動得飆英文 - 今日關注 - 湖南在線 - 華聲...
    畝產超3000斤!袁隆平激動得飆英文 第三代雙季雜交稻創造世界新紀錄 專家解讀破紀錄背後的重大意義 新華社 圖 11月2日,第三代雙季雜交稻畝產3000斤攻關測產在衡南縣啟動。 測產結果顯示,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今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進行了測產驗收,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 第三代雙季雜交稻畝產達到1530.76公斤,湖南衡南基地衝擊雙季稻畝產紀錄成功!
  • 畝產5000斤,奶油草莓種植前景廣闊,天然奶香味草莓品種
    這個品種本身就是章姬品種獨特的奶香味,任何人種植都是奶油味,至於說加牛奶改變它的口味這是不可能的。4、果實形狀:長圓錐形、淡紅色,個大畸形少;5、可溶性物:固形含量9%-14%,味濃甜、芳香;6、鮮果顏色:果色豔麗美觀,柔軟多汁,畝產2噸以上;7、銷售模式:適宜禮品草莓和近距運銷溫室栽培;8、每畝栽種:畝定植為8000
  • 吃不完的糯米怎麼辦?教你解饞新吃法,比包粽子簡單,比吃肉還香
    糯米別只會包粽子了,教你獨特新吃法,香甜又軟糯,天天吃都不膩!為了端午節包粽子,我一下子買了十幾斤的糯米,粽子包了一冰箱,結果糯米和粽子葉還剩下了一大半。媳婦這兩天就念叨,說夏天糯米不好保存、易生蟲子,可得想辦法早早把這些糯米吃掉才行。
  • 海南東方曬石斑魚,被網友評論爆錘,過百斤的石斑魚的俗稱是啥?
    網友們做出了精彩的評點,讓我這個遠離大海內陸北方城市的大有收穫,感謝這些網友的知識傳遞。網友們首先給我買的石斑魚定性了,養殖石斑魚,分量不過1斤,當然便宜了。一位在海南東方呆了五年的網友說,冬天裡東方海鮮價格很實惠,石斑魚和馬鮫魚等也就十幾元一斤。看,我沒扯謊吧?更有網友「殘酷」地道出了真相,他說圖中這種是珍珠龍膽石斑魚,是養殖量最大的品種。
  • 早餐吃肉一星期瘦1斤,減重效果滿意,天涼不擔心長肉
    早餐吃肉一星期瘦1斤,減重效果滿意,天涼不擔心長肉。對中年人來說要減肥,如果沒有大量運動,首先做的就是要控制飲食,把食量減下來,主食不要超過一個拳頭的量,餐餐有蔬菜,優質蛋白質的食物要有,比如說豆製品以及各種不同肉類,而且做到少鹽少油,每天最少保持一個小時的運動,這樣消耗的熱量就會大於攝入熱量,一個星期減掉1~2斤,慢慢地循序漸進,取得的效果還是非常滿意的。
  • 「吃瓜群眾」福利來啦,大荊鎮4000餘畝西瓜甜蜜上市!OMG~
    大荊鎮瓜田的西瓜長勢喜人「他家的西瓜確實是好,皮薄瓜甜,我買了很多次,都成老顧客了。」眼下正值西瓜成熟上市的時節,羅金和妻子每天忙得不亦樂乎,前來購買西瓜的顧客更是絡繹不絕。羅金的黃瓤瓜清甜可口「今年,我家的西瓜從6月中旬開始上市,目前已經賣出了4000多斤,收入有7000多塊。」羅金每天都會和妻子在固定的攤位擺攤賣瓜,他笑著說,「剩下的2000多斤西瓜大約十天就能賣光。
  • 俗稱蜂糖李,脆甜如蜂蜜,1斤40元網友直呼吃不起:又是炒作?
    導讀:俗稱蜂糖李,脆甜如蜂蜜,1斤40元網友直呼吃不起:又是炒作?文/農夫也瘋狂6月份的時候,最不缺的就是水果了。其中李子這個時候就大量上市了,其作為我國三大原生水果之一,在南北方都有種植。李子的適應能力很強,產量也較高,即便是不管理,在野外野生的一樣每年會結很多的果子,並且相比於桃子而言,李子的病蟲害也比較少。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李子的價格一直不高,在過去哪個缺衣少食的年代,李子就成為了農村娃夏季最常吃的水果了。不過現在有一種李子脆甜如同蜂蜜,價格卻是普通李子的20幾倍,批發價就要賣到40元一斤,很多的網友直呼吃不起,並且還質疑,難道又是炒作?
  • 農民種藕不賣藕,泥巴裡的它畝產2000斤,一斤賣16元成「搶手貨」
    導讀:農民種藕不賣藕,泥巴裡的它畝產2000斤,一斤賣16元成「搶手貨」在南方地區,因為水資源比較豐富,像農村裡不少農戶房前屋後都會有一方魚塘,這樣不僅方便了生活用水,而且還可以在魚塘裡面養魚、養鴨,或者是種植一些水生植物,比如蓮藕就在南方廣泛種植
  • 並不是你以為的那種西瓜
    可能很多人都以為,黑瓜子就是我們平常吃的西瓜,種子曬乾之後變成了黑瓜子,但其實,黑瓜子雖然確實來源於西瓜,但卻不是你以為的那種西瓜。打瓜:瓜如其名,天天「挨打」我們平時吃的黑瓜子,也叫西瓜子,其實來源於一種叫做打瓜,也叫籽瓜的西瓜品種。
  • 雙季超級稻畝產3061.52斤 實現禾下乘涼夢
    「叄優一號平均畝產911.7公斤!」 11月3日,第三代雜交水稻測產組組長謝華安院士在新聞發布會上高聲宣布,標誌著我國第三代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3000斤。 這是袁隆平團隊在履破超級稻單產700、800、1000、1149公斤等世界紀錄後再次創造的新紀錄,也意味著袁老「一畝地可以養活五個人」的目標已經實現。
  • 「小個」西瓜不愁銷佔領市場主陣地
    □策劃熱線互動調查部執行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呂高見文張琮攝影    連日來,鄭州持續高溫,不管是商場還是超市,西瓜市場生意大多都銷售火爆,除了外地瓜外,也有不少是本地瓜。不過,很多市民只知道西瓜好吃,甘當「吃瓜群眾」,卻不知這些香甜爽口的西瓜來自哪裡。大河報記者走訪調查發現,一些市民吃的不少本地西瓜產地在中牟。
  • 塔城市:工作隊為農民搶收打瓜
    要不然我家今年的打瓜就完了!」8月24日,新疆塔城地區塔城市葉門勒鄉喀拉尕什村村民賢愛梅對安曉葉說。  安曉葉是塔城市人民醫院駐喀拉尕什村工作隊隊長。8月23日晚,安曉葉在微信朋友圈裡看到村民賢愛梅發出的求助小視頻,得知她家30畝地的打瓜早已成熟,因為人手不夠,眼看就要爛在地裡。  安曉葉馬上召集工作隊隊員開會商議,決定第二天幫助賢愛梅家搶收打瓜。